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快看这首《正气歌》,”
“读之有浩然磅礴之气,”
“直令人血脉喷张正气凛然!”
李永和权通连忙诵读,
皆感震撼莫名。
权通说道:“此书若是传回国内,”
“必引得万人追捧,”
“那梁山皇帝在我国将声名远播也。”
三人讨论一通诗词,
又开始谋划今后扩张领土。
如今的高丽,
后来的朝鲜,
全靠浑水摸鱼而壮大。
大唐把高句丽打崩了,
新罗趁机扩张到大同江。
辽国把渤海国打崩了,
高丽趁机扩张到鸭绿江。
大明把元朝给打崩了,
朝鲜趁机扩张到鸭绿江以北,
但很快被大明胖揍回鸭绿江以南。
赵渊今后的打算,
是把高丽赶回大同江南岸去,
若还有余力干脆直接兼并算球。
各种出兵借口都有,
甚至还有充足文化战争理由,
高丽王室近亲通婚,
不符合儒家理念,
逆乱人伦合该灭国!
.....
此次除了高丽使者进京,
以及押解蔡攸、李彦等人北上,
还有大量市舶机构官员回京“述职”。
这是赵渊下令召见的,
各市舶机构的一二把手,
至少得有一个来开封,
以便让大明新朝掌握具体情况。
户部忙活了近半个月,
把能理顺的全部理顺,
剩下的账目属于一团乱麻。
钱琛身为户部尚书,
拿到手下的汇总报告,
已经被搞得头大如斗,
跑来觐见皇帝,
“东南各市舶衙门,”
“他们的账目是算不清的,”
“也根本无法统计一年收了多少榷税。”
太监奉命提来一壶开水,
赵渊接过来沏茶,
又给钱琛也顺便倒上。
钱琛起身感谢,
赵渊抬手让他坐下继续讲。
钱琛说道:“在旧宋早年间,一度不向海商征税,”
“后来又少量征税。”
“具体征多少,”
“要看国库是否充裕。”
“财政窘迫时多征,”
“财政宽裕时少征。”
“赵佶做皇帝时,”
“想来是征重税吧?”赵渊笑问。
钱琛点头道:“确实如此。”
“但也有例外,自从熙宁之后,”
“旧宋为了联合高丽抗辽,”
“对高丽的货物一直免征榷税。”
“后来辽国没了,”
“又想让高丽威胁金国,”
“依旧对高丽货物免征榷税。”
赵渊道:“邦交是邦交,税收是税收,”
“今后须对高丽一视同仁。”
“该征多少就征多少!”
钱琛开始系统讲述宋代市舶制度,
“市舶衙门分三级,”
“即市舶司、市舶场、市舶务。”
“像杭州、明州这些大港,”
“就设置市舶司。”
“而海贸相对较少的,”
“便设市舶场或市舶务。”
赵渊开始磕松子儿,
还让钱琛也尝尝。
钱琛象征性捡了几颗,继续说道,
“旧宋一度榷禁,”
“便如川茶那般,”
“海外货物只能由官府收买,”
“禁止民间商贾插手其中。”
“由于民间走私严重,”
“还有别的许多麻烦,”
“此后一直是半榷禁状况。”
“半榷禁?”
赵渊没听明白。
钱琛解释说:“就是规定某类货物榷禁,”
“只能由官府来收买。”
“一般是精细贵重的货物,”
“好运输且不愁卖那种,”
“譬如珍珠、香料、象牙等等。”
“而且榷禁种类也一直在变,”
“比如昏君赵佶在位的时候,”
“榷禁的种类就大大增加,”
“官府几乎快把好货给霸占完了。”
“这是赵佶能干出来的事儿。”赵渊点评道。
钱琛又说:“榷禁货品到港之后,”
“由海商直接卖给官府,”
“因此这些货物是不交税的。”
“剩下的货物,”
“需要进行抽解,”
“这就属于征税。”
“十抽一、十五抽一,”
“甚至十抽二三都有。”
“这个市舶司,”
“跟那个市舶司,”
“抽税多少也不相同。”
赵渊皱眉道:“关税不统一,”
“这个漏洞太大了。”
钱琛继续说:“海商运来的货物有粗有细,”
“粗货笨重且不值钱,”
“细货轻便且利润高。”
“市舶司便逮着细货抽税,”
“海商苦不堪言,此后改为粗细各抽一些。”
“至于各抽多少,这个也不一定,”
“海商甚至可以跟市舶官员讨价还价。”.
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一塌糊涂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