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就算一条船只运五百兵,
那也有两三万大军啊。
这可都是大型海船,
真要使劲往里塞,
连人带粮一艘船能装一千兵!
来了四五万明军?
张顺坐船驶过马尾,
用望远镜观察情况,
发现城头虽然慌乱,
但不似杭州那样全无防备。
除非还有“细作”在城内配合放火,
否则不能可一举拿下。
张顺下令船队退回闽安镇,
磨磨蹭蹭拖到傍晚才登陆。
黑灯瞎火之中,
一队又一队士卒登岸,
搜集港口的运货小船,
并且强征小镇居民帮忙扎营。
士兵进进出出,
在营寨和小镇来往。
不时有小队离开,
坐小船重新回到大船上,
然后在黑暗中举着火把登陆。
站在山顶观察情况的士兵大惊失色,
跑回去报告童贯说,
“伪明来了好多兵,”
“几十条船运兵,”
“一条船至少上千人,”
“算下来恐怕有五六万人!”
五六万人.....
童贯只知道张顺奇袭杭州,
然后江防部队迅速崩溃,
具体什么情况他根本不清楚。
此时此刻,童贯既怀疑张顺在玩增兵计,
又担心张顺真带来五六万人。
他既想要死守福州,
又害怕兵败被俘。
于是骚操作来了。
童贯带着傀儡皇帝和百官,
以及他在闽浙编练的亲兵,
连夜撤出福州城逃跑,
打算去跟辛兴宗的胜捷军汇合。
却又让部将领兵守城,
而且城内全是厢军和新兵.....
既要,又要,他啥都要!.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拿下童贯
被童贯留在福州守城的,
是两浙马步军副总管杨应诚.
而杨应诚的一母同胞兄弟,
正是在衢州认出宋徽宗的杨应谚。
童贯刚刚离开福州城,
杨应诚就对儿子杨韶说,
“你去闽安镇联络明军,”
“就说我愿献福州城而降。”
“父亲为何不拿下童贯再降?”杨韶问道。
杨应诚摇头:“他有防备的,”
“我手里的兵太少,”
“还得提防那些厢军和新军突然兵变。”
福建的军队情况极为复杂,
杨应诚手里全是浙江兵,
年初的时候跟随童贯一起到福建剿匪。
这些浙江兵听说老家被明军攻占,
一个个都闹着要回去。
童贯害怕发生兵变,
就把浙江兵分为三部分。
一部驻守汀州,
一部驻守建宁,
防备逃进山里的反贼再杀出来。
并且童贯还承诺,
等他回福州募兵之后,
就把这两部浙江兵带回老家。
剩下一部,
归辛兴宗统率,
之前跟随胜捷军一起去打建州。
而杨应诚身为两浙马步军副总管,
竟被搞得一个浙江兵也没有,
反而统领着两三万福建厢军和新募乡兵。
童贯现在的倚仗,
是五千和尚兵。
他见福建遍地是寺庙,
于是征募年轻和尚入伍,
亲人越少就越受优待,全
家死绝的可直接做军官。
杨应诚无法掌控部队,
童贯又有和尚兵保护,
只能任由其连夜逃离福州。
“将军,抓到一个细作,”
“自称是福州守将之子!”
“带过来。”
杨韶见到张顺的第一句话,就是,
“将军请速速发兵,”
“童贯已带着皇帝和官员逃跑,”
“福州城内守军有钱无粮恐闹出大乱子。”
“有钱无粮?”
张顺反而不关注童贯。
杨韶解释说:“童贯派兵洗劫海商,”
“抢到大量财货,”
“扶持新君登基之时,”
“将这些财货赏赐给军士,”
“还趁机又招募大量新兵。”
“但将士拿到了钱财,”
“城内却没有足够粮食,”
“如今米价已涨到三千五百文一石!”
张顺立即明白自己的敌人是谁,
不是逃跑的童贯,
更不是傀儡皇帝,
而是好几万没饭吃的福建兵!
不解决粮食问题,
张顺根本没办法在福建立足,
除非他能像童贯那样不顾百姓死活。
福建本来就山多地少,
粮食产量极低。
童贯在此剿匪大半年,
好几次下令征集军粮,
已把底层百姓的粮食征干净了。
张顺问道:“粮商可在囤积居奇?”
杨韶摇头说:“本地粮商也没粮了,”
“童贯虽没有明抢,”
“却逼着他们低价出售,”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