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听说大明新朝已经攻占两浙,”
“索性咱们也反了!”
张员摇头说:“胜捷军就在福州,”
“兵甲精良得很,”
“我们哪里打得过?”
“现在造反就是找死,”
“须得等新朝天兵杀来再说。”
叶浓怒道:“好多兄弟家里,”
“已经揭不开锅了,”
“再不发粮妻儿全得饿死!”
“再想想,再想想。”
张员自言自语道。
另一个时空,先前那几位文官,
带着这些福建兵勤王,
一路北上驻守黄河渡口。
战败返乡,不说抚恤和赏钱,
连“卸甲费”也不发.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我不能降啊
当他们走到建州的时候,
竟连粮草也不足了,
让士兵们饿着肚子赶路。
于是,张员领导厢军兵变,
杀死转运使毛奎、运判曹仔、建州太守张勤,
就地抢劫粮食并盘踞州城,
多次打退朝廷派来的大军。
谢如意临时担任运判,
将这些叛军招降.
朝廷却勒令谢如意杀死为首作乱者,
并将剩下的将士带去北方抗金。
将士们怒不可遏,
在叶浓的领导下再度兵变,
从建州一路杀回福州,
最后被张俊率部镇压。
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
福建山多地少,
又剿匪大半年,
军粮已然所剩无几。
童贯能搜刮出钱财来,
但他变不出粮食啊。
仅有的军粮,
肯定优先发给胜捷军,
其余部队勉强不饿死即可。
在童贯的眼里,
他发的军粮不会饿死士兵,
但中途还有官员层层克扣,
而士兵们却是要养家糊口的。
即便张顺不来奔袭,
福州厢军也迟早兵变!
童贯为了征粮,
已下达死命令,
逼着各州县官员交出粮食。
官员们趁机盘剥,
连寺庙都必须给粮,
穷苦百姓就更不用说。
还是建州出事儿!
私盐贩子范积中、范汝为叔侄俩,
召集麾下数百盐贩子,
冲进建州回源峒大户家中。
杀死大地主之后,
范积中提着首级呼喊,
“朝廷无道,官逼民反是顺应天意。”
“如今大明朝廷攻打两浙,”
“昏君已经死了,”
“但福建还有奸臣。”
“童贯是谁?六贼之一。”
“他祸害完了北方,”
“又来福建敲骨吸髓。”
“我手里拿的,是大明皇帝所书《讨独夫赵佶檄》,”
“我用俗语给你们念一遍.....”
范积中属于破产小地主,
读过诗书那种。
他懒得自己写檄文,
直接把赵渊的檄文拿来用。
范汝为手持朴刀站在旁边,
他身高接近一米八,
在福建尤为显得强壮。
此人在南宋初年闹得特别大,
极盛时号称拥兵五十万。
而且没收地主的田产分给农民,
在控制力较弱区域,
逼迫地主缴纳租课,
因此麾下部队士气高昂。
被韩世忠率部镇压时,
范汝为亲领的三万义军大部分战斗到死,
其部将范忠还带着残部继续流动作战。
“父老们,弟兄们,随我杀地主!”
念完赵渊那篇檄文,
范积中、范汝为兵分两路而走。
他们各自去攻打附近乡村,
杀死地主分粮分田,
甚至跑去攻打寺庙。
福建遍地是寺庙,
穷人家的男丁,
有三分之一被迫做和尚。
其实就是在寺庙打工,
有种地的,有经商的,
还有做打手的。
无数农民获得粮食和土地,
纷纷加入范氏叔侄的队伍。
大量底层僧人、道士,
也原地还俗跟着一起造反。
当他们去攻打建州城时,
起义军已经达到数万人,
而且都是刚刚分到土地的士兵!
建州城周边的大地主,
几乎被他们给屠光了。
一骑快马奔向福州,
负责传信的递铺兵跪在童贯面前,
“建州有范贼作乱,”
“已攻陷建州城,”
“号称拥兵十万!”
童贯表情木然,有气无力道,
“晓得了。”
.....
福建,即福州、建州。
建州有多重要,
从这名字就能看出。
童贯当然知道大宋彻底完了,
但谁都可以投降,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