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202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金国若败,便向明国称臣,”

  “趁机夺取八馆之地。”

  “明国若败,便向金国称臣,”

  “趁机夺取横山与河湟。”

  李仁忠思来想去,点头道,

  “只能如此了。”

  “大夏国势日蹙,”

  “必须相时而动,”

  “不可与金明两国硬碰硬。”

  李察哥厉声道:“不管哪国打赢,”

  “等他们一打起来,”

  “立即出兵收拾萧合达!”

  李乾顺说:“若是动手,他必定投靠明国。”

  李察哥说:“只要迅速调集大军弹压,”

  “抢在金明两国分出胜负之前,”

  “就不怕他到时候投靠哪国!”

  马扩离间西夏君臣,

  导致萧合达随时可能反叛,

  其最大的成果便是如此。

  可避免大战之时,

  西夏突然出兵助金,

  他们必然先搞定萧合达,

  才敢脑子发热对大明动手。

  ...

  明夏议和,

  一直拖到秋末才谈判结束。

  第一,西夏趁虚而入吞掉的地盘,

  全部都得吐出来,

  恢复到宋徽宗的宣和末年局面.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父子之国

  第二,大明出兵占领的和南军司城以及喀罗川河谷,

  还有震武城以及浩门河河谷,

  此为无可争议之中国疆土。

  第三,两国约为父子之国,

  大明为父,西夏为子.

  西夏国主,

  应当称呼大明皇帝为阿父。

  第四,两国恢复贸易往来。

  大明不得阻挠西夏往汉地出售青白盐,

  西夏也不得阻挠境内部落往汉地卖马。

  条约就这四点,

  非常简洁明了。

  什么父子之国、兄弟之国,

  如果不能取得压倒性胜利,

  其实也就占点口头便宜。

  可如果发展到灭国程度,

  比如大明把西夏灭了,

  那么很多地方就能借题发挥!

  条约之外,

  还有一个情况。

  西夏答应归还银州,

  而萧合达却还占着银州。

  这就显得很微妙了,

  地盘属于大明疆域,

  将士属于西夏军队,

  萧合达卡在那里难决去留。

  偏偏西夏还得供应粮草,

  害怕把粮食断绝之后,

  萧合达直接带兵投了大明。

  相比起西北局势,

  南方情况更受赵渊关注。

  “这个李宝,他又想搞什么?”

  赵渊有些头疼,

  把王渊发来的信件扔在桌上。

  张镗早已从山东回来了,

  目前担任兵部侍郎,

  给参加会议的众人简述情况,

  “荆江洪水退却之后,”

  “我军水师与伪楚水师多次作战。”

  “因火器犀利,我军水师获胜数场,”

  “伪楚水师残部已不敢出洞庭湖.....”

  “我军水师控制长江之后,”

  “李将军先是攻占宜都和白水镇,”

  “继而用火炮强攻拿下松滋,”

  “彻底确保四川物资的东运安全.....”

  “随即挥师攻打公安,”

  “虽然拿下此城,”

  “但伪楚士卒奋死巷战,”

  “我军死伤四千余人。”

  “其中,阵亡及重伤者六百余,”

  “李将军就此下令停止南征。”

  “陛下那一千重甲侍卫,”

  “另有六千夔州士兵,”

  “被分批运往海门,”

  “练习乘坐海船.....”

  已然回京的阁臣种师道,

  也被请来开会,

  听完信件内容说:

  “看来伪楚那边士气高昂,”

  “李将军攻下宜都、松滋和公安之后,”

  “认为继续强攻伤亡太大,”

  “打算瞒天过海先攻略东南。”

  王禀说道:“可是一应粮草辎重,”

  “都已运往荆襄。”

  “就连两淮新军,”

  “除了部分驻扎淮南,”

  “其余也是调去荆江一带。”

  “他说打东南就打东南,”

  “士兵和粮草都飞过去不成?”

  赵渊揉着眉心说,

  “正因为我们大举调兵运粮,”

  “钟相和赵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

  “任谁也想不到李宝会去打东南。”

  张镗疑惑道:“李将军只调了七千兵去海门,”

  “再大规模调运军队粮草,”

  “必然会引起敌人注意。”

  “他这七千兵如何能收取东南?”

  赵渊说道:“从细作发回的消息来看,”

  “赵佶手里的兵,”

  “一部分在福建、江西两地剿贼;”

  “一部分布置在江州方向,”

  “随时可能出兵帮钟相打仗;”

  “一部分布置在长江以南设防。”

  “反而是杭州,”

  “只有赵佶新编的三千禁军。”

  “他要坐海船直取杭州?”石元公惊道。

  “肯定是。”赵渊哭笑不得。

  另一个时空的李宝,

  直接从杭州坐船奔袭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