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不是宋兵,如今是明兵,”
儿子解释说,
“汉人换皇帝了,”
“宋国改成了大明国。”
“那些大明军队有鬼神保佑,”
“神砲可以打几里远,”
“将军们的盔甲也挡不住。”
“这大夏国吃了败仗,”
“迟早被大明国给灭了。”
老酋长问道:“大明国让咱们去联络河湟总督,”
“可是要咱们投明造反?”
“造反给不给粮食?”
儿子摇头:“没说要我们造反,”
“可能是做内应,”
“平时传些消息,”
“今后打仗再倒戈。”
“也没说给不给粮食,”
“只说灭了大夏重重有赏。”
“不过.....”
“不过什么?”老酋长问。
儿子说道:“不过可以用妇人换粮,”
“大明收编了许多撞令郎,”
“安置在喀罗川河谷耕种。”
“他们大部分都是单身,”
“各部若把妇人送过去,”
“一个妇人能换来两石粮。”
“送到喀罗川?”老酋长问。
儿子说道:“哪里近就往哪里送,”
“咱这里往西关堡最好走,”
“把妇人送到西关堡便能换粮。”
老酋长已经被逼得没办法了,
若是搞不到粮食,
今年会饿死很多族人。
这次一仗打完,
部落里有很多寡妇,
以往打仗也有寡妇,
基本都由丈夫的兄弟收继。
不如把寡妇们送出去换粮,
既能换来粮食延续部族,
也能让那些寡妇过得更好。
在群体生存面前,
别扯什么道德!
.....
前线大败的消息,
首先传到甘肃军司,
接着又是西寿军司、静塞军司。
当李察哥一路抢劫部落,
带着精锐部队回到应理(中卫市)时,
连西夏国主都收到了战报。
西夏国内,人心惶惶。
本来跟李察哥是死敌的李仁忠,
却劝谏西夏皇帝说,
“陛下,万万不可剥夺晋王兵权,”
“否则国中必然生出大乱。”
“听闻晋王带着数千精锐突围而出,”
“他手中的部队已是国之基石,”
“须得让他继续领兵防备部落叛乱。”
“他弃军而逃,难道还有功无过?”李乾顺质问道。
李仁忠说道:“自是有大过,”
“但可以降爵降官,”
“不可罢免其兵权。”
“如此,一可彰显陛下威严,”
“二可稳定军民之心,”
“三可让晋王心存感激。”
李乾顺仔细琢磨,点头道,
“此言有理。”
李仁忠又说:“朝中文职,陛下可趁机提拔一些自己人。”
“各司的监军使,陛下也可趁机委派一些心腹。”
“卿真乃国之柱石,”
李乾顺说道,
“国相已在和南军司兵败身死,”
“不如就由爱卿来继任国相之位。”
李仁忠婉拒道:“陛下,臣资历尚浅,”
“又德行不足,”
“恐无法胜任国相之位。”
李乾顺说道:“爱卿不能胜任,”
“还有何人可做国相?”
“此事不要多言,”
“朕已经决定了。”
“兰州传来汉人消息,”
“说是两国可以和谈,”
“大夏须全部交还去年占据之地。”
“爱卿如何看?”
“我军损兵折将,已然元气大伤,和南军司也没了,”
李仁忠说道,
“当务之急,是重建和南军司,在济桑(古浪)新筑一城,”
“作为和南军司驻地。”
“否则的话,汉兵一旦杀来,”
“可以径直杀到凉州(武威)。”
凉州是西夏的法定陪都,
又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
这个才是对西夏最要命的地方。
李仁忠又说:“晋王大军数万人被俘,”
“西寿军司已兵力空虚,”
“去年夺回的那些土地,”
“天都一带肯定防不住明军。”
“那里当然可以归还,”
“但其他地方还需要再谈。”
这家伙的意思是,
反正西寿军司没剩几个兵了,
想守也肯定守不住,
不如直接把会州(靖远)还给大明。
但其他地方,
却是不想给。
或者说,要通过谈判,
挽回一些损失再给。
其实只要西夏归还会州,
对大明来说已非常有利。
今后西夏再想出兵,
就得先把会州打下来,
才能沿着黄河去打兰州.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
李乾顺的心情难以言说,
堪称是百味交杂。
这次前线大败,
对他的国内统治是有利的.
李察哥从此威望大减,
不可能再胁迫皇帝,
李乾顺可以趁机重掌朝堂,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