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74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种师道说:“此处地形狭窄,”

  “我军营垒坚固,”

  “还有河流阻隔,”

  “李察哥是很难突破的。”

  “须得防备他翻山越岭,”

  “从东侧的苦水河而逃!”

  苦水河就是后世的咸水河,

  与喀罗川下游平行流淌。

  只论两条河谷的直线距离,

  最短处不到四里,

  最长处有十六里。

  但两条河谷被山峦隔开,

  便是不足四里的地方,

  实际走起来也非常遥远,

  而且一路上全得翻山越岭。

  即便李察哥从苦水河谷成功撤走,

  也必须舍弃辎重,

  而且走到北边还要翻山越岭,

  才能到达后世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附近。

  种师道说:“刘锡、刘锜兄弟,已经被俺派去苦水河阻截。”

  “但他们兵力太少,”

  “你且带兵过河汇合。”

  “俺不能留在这里阻击?”姚平仲颇为失望。

  种师道说:“南北阻击,进退不得,”

  “李察哥很可能舍弃辎重,”

  “翻山越岭从苦水河逃走。”

  “你若带兵过去,”

  “说不定能将他活捉。”

  这块大饼让姚平仲很开心,

  横臂做出新学的大明军礼,

  “俺定将李察哥捉来!”

  现在已不是两面夹击,

  而是三面阻截。

  .....

  喀罗川即将流入黄河时,

  先顺着东侧山崖流淌,

  随即流向西南,

  再顺着西侧山崖进入黄河。

  河道拐弯处,

  冲积出隔河相对的两块平地。

  北面平地,

  是李察哥留下的一万军队。

  南面平地,

  是种师道率领的明军。

  双方隔河扎营,

  都在每日不断挖掘壕沟,

  挖出的泥土用来构筑壁垒。

  李察哥亲率骑兵,

  一路掩护步兵撤退,

  顺利把辎重粮草带到谷口处。

  然后立即让大军扎营,

  营寨扎了七八里长。

  他骑马来到谷口,

  观察河对岸种师道的营垒。

  一看就近乎陷入绝望,

  没有河流阻隔还好,

  仗着自己兵多,

  可以不计死伤强攻过去。

  但河流横在中间,

  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攻破,

  而后面的杨志大军不会留给他充足时间。

  这可不是中上游的喀罗川,

  枯水期直接淌水就能过。

  沿途有多条支流汇入,

  到了谷口处已水量大增,

  而且现在远远没到枯水期。

  李察哥召集众将开会,说道,

  “此处不易强攻,”

  “后方又有追兵。”

  “尔等谨守营垒,”

  “每日用旋风砲隔河轰击敌营,”

  “我亲领铁鹞子和步跋子,”

  “翻越山岭去苦水河,”

  “绕到后方奔袭敌营!”

  “苦水河谷的出口,”

  “距离敌营不过几里地,”

  “两面夹击必然大获全胜!”

  众将听了惊疑不定,

  有人怀疑李察哥想跑,

  也有人相信李察哥真能奔袭成功。

  至于逃跑还是奔袭,

  李察哥自己都不知道。

  视情况而定,

  能奔袭就奔袭,

  无法奔袭直接跑路.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逃命吧

  而且,不一定要顺着苦水河往北跑,

  那条路太长太难走了。

  可以顺着苦水河往南,

  出了河谷就在黄河北岸,

  地点位于京玉关和西关堡之间。

  李察哥就在自己大营东侧爬山,

  直线距离大约四里多,

  便能翻越到苦水河谷。

  只不过群山绵延,.

  真走起来恐有几十里山路。

  一些比较陡峭的山峦,

  人可以咬牙翻过去,

  马儿却得绕着山走。

  李察哥必须带着马走,

  因为随身干粮不够,

  关键时刻还得杀马吃肉,

  否则逃跑时会饿死在狭长的河谷之中。

  铁鹞子分出马匹给步跋子,

  盔甲全让马儿驮着,

  八千多人顺着山势而行。

  连续数日,

  还没有走出去,

  随身干粮已越吃越少。

  由于缺乏本地向导,

  李察哥虽然知道大致怎么走,

  但起伏曲折的山路还是让人懵逼。

  许多时候根本没山路,

  直接强行翻山过去,

  这厮已经有迷路的迹象。

  偶尔走岔了,

  还得通过太阳、星辰来调整方向。

  而姚平仲、刘锡、刘锜的军队,

  加起来有一万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