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46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并非火药不够了,

  而是炮弹不够,

  还得留些来对付可能会来的援军。

  炮击期间,士兵们也没闲着,

  轮值去两侧山崖抬石头。

  把石头抬回来,

  让随军石匠打磨成石弹。

  “城墙已塌了好几道口子,”

  “汉军怎还不攻城?”

  李遇昌趴在城楼上,

  仔细观察明军动向,

  脸上全是疑惑表情。

  野利福禄猛地醒悟,

  “汉兵在等我们的援军!”

  李遇昌瞬间目瞪口呆,

  因为那后果太可怕了。

  西夏若有援军,

  必从济桑(古浪)方向而来。

  由济桑至喀罗川直线距离六十里,

  但地形极为复杂,

  实际路程足有两百里。

  接着就是顺着喀罗川河谷南下,

  这段也有二百里远。

  两侧山岭有无数沟谷,

  随便选一处就能藏兵,

  等西夏援兵走过去,

  明军再从沟谷出来。

  前后一堵,插翅难飞!

  就这破地形,

  明军设置车阵和步军大阵防御,

  然后火枪火炮直接伺候便是。

  东西两侧全是山,

  南北又有明军堵截,

  西夏援兵只剩在中间谷地挨枪炮的份儿。

  李遇昌等人一直没想到这个,

  是因为他们还在用旧思维考虑问题,

  忘了火枪火炮在狭窄地形的恐怖杀伤力。

  直到现在明军拖着不攻城,

  他们才开始担忧援兵有危险。

  想通此理,李遇昌内心纠结。

  既盼着援兵来救,

  又害怕援兵来救。

  早知如此,当日就该突围的!

  不过当日突围也就说说而已,

  以那时的战场局势,

  他们只要敢跑,

  明军必定疯狂追击。

  骑兵或许能跑掉,

  步兵全得葬送,

  妥妥的一溃数十里。

  .....

  浩门河谷地。

  姚古大军的行进路线要远得多,

  不说从宋军城池出发,

  仅进入河谷之后,

  就要走三百多里路。

  而且两岸山更高,

  河谷更崎岖,

  行军和运粮都更加困难。

  拖拖拉拉二十日,

  才走一半多路程而已。

  夜晚,大营。

  吴璘伸手向火,

  望着漆黑的山岭说,

  “杨将军那边真能打下来吗?”

  “俺总觉得太过儿戏。”

  吴玠说道:“俺陪同姚经.....姚将军,去看他们发过炮,”

  “恐怕真能轰塌城墙。”

  “一旦和南军司求援,”

  “俺们这边的西夏兵,”

  “肯定也会被调动过去,”

  “到时候震武城(古骨龙城)就好打了。”

  “若真能打下来,也可告慰无数将士在天之灵。”吴璘叹息。

  宋军口中的震武城,

  西夏口中的古骨龙城,

  那地方流过了太多血.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河西走廊

  通往河西走廊的路线不止一条,

  和南军司那边,.

  只是距离最短且最好走的,

  从震武城这里同样可以过去。

  赵渊能想到威胁河西走廊,

  大宋那么多名臣名将,

  就全是傻子想不明白吗?

  当然不是。

  但和南军司城太难打了,

  大宋只能退而求其次,

  试图打通震武城这条路线。

  大宋打下来,屠城,驻军。

  西夏打下来,屠城,驻军。

  屠来屠去,城池周边人烟稀少,

  农业生产被彻底破坏。

  无论是谁占据此城,

  军粮全都得靠运输,

  只不过西夏那边的粮道更短。

  兄弟俩一阵闲聊,吴璘突然说,

  “新来的那什么河湟总督,”

  “是不是就跟经略使一样?”

  “应该差不离。”

  吴玠也不太清楚。

  吴璘说道:“总算来了个明白人,”

  “晓得经略这里不能靠打仗,”

  “须得种地把粮食搞多些。”

  吴玠笑道:“明白人很多,”

  “不是以前的文官糊涂,”

  “而是朝廷那帮君臣糊涂。”

  “现在换了皇帝,”

  “自然会派明白人过来经略河湟。”

  “也对,这皇帝早该换了。”

  吴璘忍不住吐槽。

  赵渊任命的第一任河湟总督是李弥大,

  此君投降张镗之后,

  在一片混乱的山东,

  把濮州民政搞得有声有色。

  非但不用朝廷救济,

  还能给朝廷输送粮食!

  于是李弥大就从区区知州,

  直接提拔为河湟总督,

  统管兰州、西宁、湟州、积石军、廓州、河州、熙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