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40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而李彦仙也带着骑兵停下。

  双方相隔四五百步对峙,

  中间东侧就是藏兵的沟谷。

  情况已经摆明了,

  沟谷中有埋伏,

  而且彼此都非常清楚。

  李遇昌停下之后,

  派人回去传令,

  让一万步兵跟过来。

  他自己则在此对峙,

  等步兵过来汇合之后,

  由步兵进沟谷搜山作战。

  “怎么打?要不要直接冲杀?”阎平问道。

  李彦仙说:“西夏骑兵更多,我方大军就在后面,”

  “现在还不是拼命的时候。”

  “把藏进山沟的兄弟喊出来,”

  “尽量往后面引,”

  “党项人只要敢跟来,”

  “俺们就寻机夜里劫营。”

  “若是不跟来,便退至河谷狭窄处,”

  “等着大军来汇合。”

  说是不拼命,

  李彦仙却带兵冲锋,

  中途挽强弓直射李遇昌。

  马上骑射,七十步距离,

  远超寻常马弓射程,

  李彦仙这一箭却威力十足。

  李遇昌矮身躲避,

  箭矢射中身后另一匹战马。

  西夏骑兵惊恐不已,

  差点中箭的李遇昌更是背心冒汗,

  连忙下令麾下骑兵对射还击。

  双方互射之际,

  沟谷里藏着的骑兵,

  已然陆续冲出来到平坦谷地。

  “撤!”

  成功接应伏兵汇合,

  李彦仙立即下令撤退。

  李遇昌被一箭吓得心悸,

  居然也不再追了,

  老老实实回城固守待援.

第一千七百章 红城堡

  两天之后,

  杨志率大军抵达,

  离城五六里地扎营,

  正是李彦仙设伏的地方。

  这破地形,前后二百里皆为河谷,

  根本没地方可选,.

  老老实实在河边安营扎寨便是。

  当然,两侧山岭也须立寨驻兵,

  防备西夏人翻山越岭绕后杀来。

  立下营寨第二天,

  杨志便率兵叫阵,

  打算跟西夏军野外对战。

  这里什么战术都不好使,

  谷地拢共四里宽,

  狭窄处甚至只有三里。

  中间还有一条河穿过,

  河岸两侧各只剩一两里宽。

  两里宽能干嘛?

  部队多了根本排不开,

  骑兵更是没啥发挥空间,

  只能老老实实结阵作战。

  杨志带来的四川兵,

  最不怕的便是阵战,

  这地形太适合鸳鸯阵了!

  李遇昌却是坚守不出,

  他有坚城为依托,

  身后还有援兵赶来,

  为啥要跟汉军野战?

  连续叫阵没有效果,杨志喊道,

  “火炮都拖出来,把城墙给俺轰塌了!”

  ,,,,,,,,,

  和南军司城墙,

  通体为红土垒筑。

  因此到了明清两代,

  这里被呼为“红城堡”,

  后世又叫做“红城镇”。

  它是河西走廊的东部门户,

  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素有“金城咽喉,丝路重镇”之誉。

  而且长达两百里的河谷,

  皆可用于耕种,

  农业自给自足,

  不必从后方调太多军粮维持。

  军事,商业,农业,

  地位条件都拉满了!

  城市面积并不大,

  几万军队是装不下的。

  因此东侧山脚下还有子城堡,

  一部分守军分去子城驻守,

  与和南军司母城互为掎角之势。

  此城没有修建护城河,

  但东侧流经的喀罗川,

  城南流过的喀罗川支流,

  便是两条天然的护城河。

  西侧全是山峦。

  两面临水,一面靠山,

  子母城堡相应,

  正常情况下很难强攻。

  所以在大宋夺取兰州之后,

  兰州城距离此城只有百余里,

  京玉关(兰州西固区河口古镇)距此更是只有六十里,

  但无论怎样派遣大军都一直无法攻取。

  杨志分出六千步兵,

  列阵于喀罗川及其支流交汇处,

  隔着支流与城内守军对峙。

  其余部队,全部列阵于喀罗川东岸,

  火炮也拖出去瞄准子城堡。

  李遇昌站在母城的城楼上,

  远远观察明军的动向。

  他让数千步兵和全部骑兵,

  往北退出数里过河,

  这样就把兵力一分为三。

  狭窄地形,明军很难有多余战术操作,

  部队再多也难以进行展开。

  而作为守城方占据地利,

  分兵三处不但不会摊薄兵力,

  反而可以在明军攻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