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913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唐代实行坊市制度,

  坊为居民区,市为商业区,

  两者建有围墙隔开,

  按照时辰开启或封闭。

  宋代改为厢坊制,

  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围墙被拆除。

  城市被划分为几个区域,

  即“某某厢”,

  类似后世“某某区”。

  “厢官长”即为“区长”,

  直属府衙或州衙管理,

  而附郭县衙只能管郊野地区。

  “厢公事所”则是“区政府”,

  负责民政和司法。

  “巡铺”等同“派出所”,

  一坊大概设一个,

  还兼职火警等业务。

  “保甲”类似“街道办”、“居委会”。

  这些城市管理制度,

  都是宋代的首创。

  赵渊搞出的“五城兵马司”,

  是在派出所之上,

  又设了一个警察局和五个分局。

  现如今,开封府、开封县、祥符县的官员,

  皆从旧宋官僚当中选取充任。

  但东京城内外的八个区长和警察局长,

  全是四川带来的心腹之人,

  父子俩渐渐能够控制城市基层。

  特别是那八位区长,

  清一色是朱国祥的弟子,

  其中三个来自洋州、三个来自汉中、两个来自蜀中。

  他们在东京城做完区长,

  下一次调任必然是县令。

  而且平均年龄,

  仅二十岁左右,

  最年轻的才十七岁!

  就似那文吏说的一样,

  这些区长认死理儿。

  知道自己玩不过奸猾老吏,

  啥事都必须照章执行,

  因为这套章程经受考验,

  已经在汉中反复修补过了,

  能填补的漏洞已补得差不多。

  许栗也捞了一碗稠粥坐下,

  他的豆豉要多些。

  几个相熟的靠过来,喝着粥说,

  “许大,伱倒是讨得好差事,”

  “走什么路子做了保长?”

  许栗没好气道:“这保长有甚搞头?”

  “也就盯着你们做公时,”

  “能多吃一碗粥,”

  “多食几粒豆,”

  “连薪俸也不给,”

  “出了差错还要吃挂落。”

  “你就卖乖吧,”

  一个民夫笑道,

  “谁不晓得?保长家去买粮食,”

  “每人能多买一斗。”

  “买醋、买盐、买布、买炭.....”

  “啥都能买到,不像俺们还要慢慢排队。”

  说起这个,许栗就高兴起来,得意洋洋道。

  “毕竟咱也算半个公家人,”

  “给官府办事,自然要有点好处。”

  另一个民夫问,

  “这粮食啥时候能敞开了卖?”.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呕……

  许栗安抚道:“你们莫要担心,”

  “俺听上头的长官说,”

  “梁王离开山东之前,”

  “就已经在征调粮食了。”

  “河水冰冻前运来的,只是头几批。”

  “等开春解冻,又有两批能运来。”

  “挨过春天肯定没问题,”

  “到了夏天收麦子,”

  “到时候就能敞开了吃!”.

  “那敢情好,”

  又一个民夫说,

  “前几日俺见到个小相公,”

  “胡子都没长齐,”

  “听说是左二厢的厢官长。”

  “这事真的假的?”

  许栗开始展露自己的见识,

  “那位官长姓田,今年才十七岁。”

  “俺听人说啊,梁王当初逃难,”

  “连饭都吃不饱,还是田官长他爹收留给饭的。”

  “田官长跟着梁王读书时,”

  “连十岁都不到,”

  “别看如今才十七岁,”

  “却已跟着梁王做官好几年。”

  “难不成是文曲星下凡,”

  “十二三岁就能做公?”民夫们咋舌道。

  许栗笑着说:“却是梁王起兵之初,”

  “手底下的士子不够,”

  “拆阅、誊抄公文的事情,”

  “就交给那些十多岁的弟子来办。”

  “这些弟子如今年龄渐长,”

  “就被安排做了东京城的厢官长。”

  说着,许栗神秘兮兮道,

  “俺也是听人讲的,现在东京这八位厢官长,”

  “今后恐怕能出好几个宰相。”

  “他们才二十岁左右,”

  “还是天子门生,只要不出岔子,”

  “恐怕三十岁便能做知州。”

  “到了四五十岁,”

  “必定入朝做大员,”

  “宰相还不是顺理成章?”

  “这泼天富贵,祖坟冒青烟了!”

  众人羡慕不已。

  许栗低声说:“好多旧朝的官老爷,”

  “都在打听那八位官长。”

  “听说有两位官长,至今还未娶妻,”

  “每天登门的媒婆,还得在他们家外头排队。”

  “比以前榜下捉婿还难,”

  “前两日有媒婆打架呢!”

  “这事俺却知道,孙三娘的脸被挠坏了,”

  “她说是被猫儿给抓的。”

  “全城的猫早被吃光了,”

  “哪还有猫去挠她?”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