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谁知表兄竟然开口索要《赵氏神妙帖》。”
“此贴非珍宝可换,”
“只能以我夫妻之性命来换。”
“夫君一怒之下,”
“就贱卖了一些古董字画还债,”
“拖着病体冒雪也要离开山东。“
“这等小人,实在该死!”
谢克家义愤填膺,又安慰道,
“伱们且在这里住下,”
“莫提什么钱财。”
“等德甫病愈了我再举荐德甫做官,”
“以德甫的学问才华,”
“再不济也能进翰林院编修文史。”
“多谢兄长收留......咳咳咳!”
赵明诚说着又是一阵咳嗽。
谢克家问儿子:“可曾请了医生?”
谢伋回答:“俺托关系请了杨吉老(杨介),仆人正在煎药。”
“那就肯定没事了,”
谢克家安慰夫妻二人,
“这位杨吉老,曾为赵佶治好顽疾,”
“钦点做了一方知州。”
“如今又是梁王的御医,”
“军中医士多有受其指导,”
“寻常很难请他亲自出手看病。”
“有杨吉老医治,必能药到病除。”
李清照担忧道:“杨先生言,夫君体虚,不可再饮酒。”
“可我又实在劝不住,”
“他非但饮酒,而且还总是喝醉......”
赵明诚笑道:“无碍的,几杯酒水而已。”
“还是戒酒为妙。”谢克家劝道。
赵明诚转移话题:“我进城之后,就听说梁王开春便登基,”
“此番抵京正好得逢这般盛事。”
“称帝登基,就该大赦天下、广辟贤才了吧?”
“应有之意,”
谢克家说道,
“你们夫妻二人,长辈皆入党人碑,”
“连在京城居住也不可。”
“如今总算苦尽甘来,”
“可以大大方方住在京城,”
‘可以风风光光当官做事了。”
赵明诚叹息:“唉,梁王早十年起兵就更好,”
“我现在已是一副朽坏之身了。”
党人碑上那些官员的后代,
估计是最乐见赵渊建立新朝的,
否则只能一辈子居住在原籍,
而且根本没有科举做官的资格.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见风使舵的小人
李清照好奇道:“兄长可有见到梁王?”
谢克家扫了外面一眼,
谢伋立即去门外守着。
谢克家低声说:“见过了。梁王宽仁得很,”
“跟谁说话都和颜悦色,”
“就算不做那皇帝,”
“也是风度翩翩之长者。”
“梁王锐气十足,而且颇有主见,”.
“不喜欢听虚言,着实难以应付。”
“旧宋官员,多有遭抄家流放之辈,”
“听说全是出自梁王之手。”
“看来梁王是明君啊。”赵明诚说道。
谢克家给赵明诚、李清照介绍东京情况时,
秦桧正在前往李邦彦家里拜访。
这厮最近一直在忙西城所的事,
甚至冒雪安排人手丈量土地,
已经清查分配了五万多亩土地。
最近雪下得太大,
实在难以干活,
所以跑来联络感情。
昨天去的是翟汝文家,
今日又来李邦彦家,
两位阁臣他都在好生巴结。
眼见李家侧门的巷子里,
已经排满了送礼队伍,
秦桧大惊失色,
继而转身便走。
回到家中,王氏问道,
“怎这早就回来了?”
秦桧便诉说刚才所见,连连摇头道,
“李邦彦恐不得善终,”
“梁王可不是赵佶,”
“怎容得臣子培植党羽?”
“就算他自己不结党,”
“这么多人送礼,也会被弹劾结党!”
王氏笑道:“新帝即将登基,”
“到时必定大封官员,”
“谁还不赶着去巴结,”
“趁此良机好谋个官位?”
“恐怕几位阁臣的府外都似那般堵满了送礼之人。”
“只不过李邦彦久在东京,”
“大家对他最熟,所以他家送礼的人最多。”
“娘子说得是,”
秦桧点头道,
“礼还是要送的,”
“等登基大典之后再说,”
“莫要因此被李邦彦给嫉恨上。”
王氏神秘兮兮道:“我却探听到一个消息,”
“礼部尚书孟昭的妻子,”
“曾经拜入梁王门下做女弟子。”
“梁王在山东之时,这位夫人还协助办公。”
“听说孟尚书家里,都是他夫人在拿主意。”
秦桧思索道:“这却是个好路子。”
王氏颇为兴奋:“你与梁王有旧交,”
“领了西城所的差事,”
“只要把土地分得妥帖来年必然大加重用。”
“再搭上李邦彦、翟汝文两位阁臣,”
“我暗中与孟尚书的夫人交好,”
“从此便能在新朝牢牢站稳脚跟。”
“入阁拜相,迟早之事!”
秦桧笑道:“我若拜相,娘子也是那一品诰命!”
.....
由于不知赵渊对高俅是啥态度,
李邦彦只有意无意提了一嘴,
没想到赵渊居然下令隔日召见。
当天傍晚,
高俅就赶去李宅拜谢。
李邦彦大言不惭道:“俺为了你的事,”
“可是冒险美言,总算说动了梁王。”
“等见到梁王,你须小心应答,”
“不要胡乱说话,搞得俺也要吃挂落。”
“定然谨言慎行,”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