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现在萧干等人明显都已不信任汉人,
他已准备回去就告病在家,
不问政事,
看萧太后问起,就道,
“臣以为大石林牙之计不失稳妥。”
萧太后点头道:“既然三位重臣都这般说,”
“那便派使去东京讨还二州,”
“谁可为使?”
萧干道:“大石林牙前段时间不是出使过大梁吗?”
“大石林牙和大梁梁王也有些交情,”
“何不再派大石林牙南下?”
耶律大石闻言,马上道,
“我最近身子有些不适,”
“只怕南下后水土不服,”
“病情加重,误了大事。”.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耶律大石
萧干为人跋扈,
麾下兵马又一支独大,.
他却是害怕他走后萧干作乱,
彻底断送了大辽。
萧太后也觉得没了耶律大石,
她更无法压制萧干,点头道,
“大石林牙既然身子不适,”
“那就另选他人吧。”
“谁愿意南下大梁?”
百官互相看着,
居然没人愿意出使。
契丹人和奚人都觉得无法说服大梁,
南下只是受气,
谁愿意出来领这差事。
汉人则都要避嫌,
免得出来以后被人指责有归梁之意。
萧太后等了一阵,
看了看百官,
盯着参知政事虞仲文道,
“虞卿精通汉人文化,”
“可愿出使?”
参知政事虞仲文看萧太后点名,
只好出列道,
“微臣口舌笨拙,”
“又无出使经验,”
“只恐误了大事。”
萧太后笑道:“虞卿若是口舌笨拙,”
“那大辽便再没有能言善辩的了。”
“此行关系大辽国运,”
“非虞卿这等雄辩之士不可,”
“还望虞卿不要推辞。”
虞仲文看萧太后这般说,
只好拱手道,
“蒙太后看重,”
“臣愿效犬马之劳。”
萧太后散了百官,
又让人给虞仲文一行准备厚礼,
可以说把态度放的很低。
赵渊给河北下了出兵的命令后,
又派林冲率石秀、刘唐、索超三万人北上,
进驻涿州。
林冲扫灭王庆之战,
只有拼命三郎石秀、赤发鬼刘唐、急先锋索超三人抢到大功,
升为将军,然后王庆就率兵投降了。
圣水将军单廷圭、神火将军魏定国,
九纹龙史进等人慢了一步,
仍是校尉。
林冲、卢俊义麾下梁山老兵,
基本都已散到新军中做了军官,
两人升任兵部侍郎,
也就不再领兵了。
大军出征没几天,
河北便传来消息,
辽国将派使进京磋商此事。
七月十六日,
辽国使者一行才进入东京。
大梁早已从河北就近调了文官到涿、易二州,
安抚百姓。
赵渊接见了虞仲文,
但是却再次声明燕云十六州都是汉人之地,
涿、易二州并无归属权的问题。
早先辽国上下就都知道讨不回二州,
虞仲文磨了几日,
便又请求大梁同意立秦王为辽国国主,
辽国向大梁称臣。
赵渊同意让辽国称臣,
但是要辽国归还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西京道的几处州府已经落入金人之手,
剩下的南京道州府也是辽国仅存的膏腴之地,
虞仲文如何敢答应此事。
在东京呆了十几日,
最后无功而返。
.....
八月,大梁探的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六月从上京出发,
亲自追击耶律延禧。
八月初五,大梁发国书给辽、金,
要求辽国退出幽(辽国南京)、蓟等九州,
金国退出占据的云(辽国西京大同府)、朔四州.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降表
燕云十六州的瀛洲(河间府)、莫州已被宋朝收回,
涿州则是大梁刚刚收回。
易州属后建的州府,.
并不在燕云十六州中。
辽国萧太后、萧干、耶律大石等人商议一番,
还是不敢开战,
给大梁呈上降表,
愿意称臣纳款,
租借幽、冀九州。
辽使刚刚进了河北,
大梁便拒绝了辽国提出的租借之议。
八月十日赵渊誓师北伐,
率花荣、张清部两万人北上涿州,大军到日,
辽国如果没有退出幽、蓟九州,
大梁将发兵夺取。
同时靠近西京道的河东路、宁夏路兵马也往边境集结,威慑金国。
虽然已经是八月,
但是一路还是碰到了几次秋雨,
一千多里路程,
大军足足走了一月。
天启二年的雨水偏多,
各地夏粮全部丰收,
只是因为天下初定,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