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窑务剩下的匠人,
便是烧制砖瓦陶瓷等材料的了,
他们要学习烧制玻璃无疑要费一段时间,
所以王靖才想分一些制作透镜的大匠,
可以直接生产,
而且手艺更好,
可以制作更大的银镜。
王靖慌忙道:“小人惭愧,”
“被钱财迷了心神,”
“险些误了军国大事。”
赵渊笑道:“我听到半天赚了三万多贯也眼红啊,”
“恐怕以后镜行会是票号的最大客户啊。”
任金奴也娇笑道:“多谢王大人对票号的支持。”
王靖虽然是镜行掌柜,
但是还是有着官身的。
王靖慌忙道:“不敢当,不敢当。”
“存到票号,交账时只要把存款单交到户部就行,”
“不然这许多铜钱还要找人看管。”
“户部要现钱时,”
“我再来取便是。”
任金奴看着赵渊道:“我们的新业务可不可以让镜行和户部先试用一下。”
王靖看有表现的机会,忙道:“有用到小人的地方,只管吩咐。”
赵渊想了想,道:“可以,”
“而且票号和镜行可以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比如,镜行只收票号的银票,”
“可以帮助票号推广银票,”
“也可以减少镜行的工作量。”
任金奴只是想着让镜行买银票,
还没想到可以这般推广银票,
不由双眼一亮,娇声道,
“梁王高明,这样一来,”
“想买银镜的人就必须先把钱换成银票,”
“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想买银镜,”
“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得买银票。”
“如果让所有官营买卖都只收银票的话,”
“银票就成了大家不可或缺的钱币了。”
王靖也听出一些端倪来,
“银票是和宋朝的交子一样的纸币?”
赵渊点头道:“恩,”
“银票最终就是要发展成纸币。”
“不过初期银票只是不记名的存款单,”
“只要拿着银票就能来票号兑现足额的钱币。”
王靖赞道:“梁王高明,”
“可以足额兑现就保证了银票的稳定。”
“银票一面市,”
“肯定会受到大户和商人的热捧的。”
“过去他们便习惯了用交子来支付大额的货款,”
“宋朝灭亡后,”
“交子彻底成为废纸,”
“商人只能用一车一车的铜铁钱交易。”
“银票正是他们渴求的东西,”
“不需任何强制手段,”
“只要保证银票能兑现,”
“他们就会主动用的。”
“当然镜行只收银票,”
“也确实能减少我们的工作量,”
“今天收入三万多贯,”
“店里的伙计都来不及一个个清点钱币,”
“只能秤重核实一下,”
“但是其中也一定会有差错。”
“如果有了银票,”
“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发兵南下
赵渊笑道:“既然如此,”
“票号便抓紧时间做银票出来,”
“多做一些防伪标识。”
“我回头也请朝廷立法,”
“伪造银票者处斩。”
任金奴点头道:“我这就让人去请金大坚和萧让来,”.
“商议制作银票。”
赵渊对任金奴这种性子倒也十分欣赏,点头道,
“好,便说我请他们吃酒,”
“我也好久没见他们了。”
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如今也都在朝中为官,
不过金大坚在工部,
萧让则在翰林院,
专为赵渊起草诏书。
票号的存单便是两人和工部的匠人一同设计的。
在赵渊的督促下,
众匠人只是花了两日便做出了银票样板。
赵渊看过无误后,
便开始印制银票。
赵渊没有再让邸报宣传银票,
只是镜行贴了一张通知,
全城的人便都知道银票的存在了。
这几日,
镜行的风头可以说一时无两,
蹲守在镜行外面排队的人便有数千。
每天从玻璃局运来的银镜都会在第一时间被抢空,
一些不差钱的大户为了早些买到银镜,
直接买通排在前面的人,
让他们代为购买银镜。
这两日都是开门不到半个时辰,
店中新到的银镜便被扫空了。
镜行只收银票的通知一出,
便让排队的人转而跑到票号去排队了。
好在皇家票号在东京已经开了几家分号,
把排队的人分流了许多。
城中商人听得有可以随意兑现的银票,
马上兑换了许多银票,
让票号的存款又有了一个大幅增长。
随着户部开始大手笔的拍卖各地田地和房产,
贷款的需求也很旺盛,
出售银票的款项也很快便被贷出去,
让皇家票号的收入又上了一个台阶。
没几日,
八月便过去了。
九月初一,
赵渊率马步军十万,水军一万誓师出征。
史文恭、呼延灼、栾廷玉、花荣、秦明领五万老兵,
孙立、张清、黄信、韩滔、彭玘率领五万新兵,
赵渊帐前四员大将李逵、孙安、石宝、方杰,军师许贯忠。
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在跟随呼延灼,
攻打梁山前便是一州团练使,
上了梁山后赵渊便有意让两人和呼延灼平起平坐,单独领兵,
但是二人自愿做呼延灼副将,
赵渊也不想让人误会是不放心呼延灼三人,
便让韩滔和彭玘做了呼延灼副将。
大梁建国,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