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房屋拥挤,
为了防止火灾扩大,
东京城中驻扎了许多专门灭火的人。
每隔三百步便设有一个军巡铺,
铺兵五人,
又在高处用砖砌望火楼,
下有房屋驻兵百人,
军巡铺和望火楼都有灭火器械,
一旦发现火头,
就会马上出兵灭火,
防止火势扩大。
军巡铺和望火楼的军兵也承担一些其他公事,
听到御街被堵塞,
也不敢怠慢,
马上派人来帮忙维持秩序。
出动了几百军兵,
才把来镜行抢购的人全部约束在一丈之内,
恢复了御街的交通。
上早朝路过的御史看到御街这般样子,
便在朝堂上弹劾镜行破坏御道威严,
开封府尹时文彬滥用开封府公人和军巡铺、望火楼的军兵。
御道从宣德门一直通到外城南熏门,
但御道上的景致并不完全一样。
从宣德门到州桥为北段,
州桥到龙津桥为中段,
龙津桥到南熏门为南段。
北段最靠近皇宫,
城中文武百官从城中各处汇聚而来,
基本都会从北段进入皇宫。
每日上朝的官员不算多,
但是官员带的随从却是不在少数。
北宋宰相一人便可以带七八十个随从,
这些随从都是朝廷出钱养着的。
随着官职的降低,
随从也会减少。
但是全部加起来,
却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来不及在家用早饭,
商贩们看到这个商机,
便在北段御街开始售卖早饭,
逐渐形成了早市。
不过这个早市只是在天亮前,
为上朝的官员和随从提供饮食的,
一旦天亮,他们就撤走了.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镜行的钱归谁
直到王安石变法,
设市易司,朝廷直接插手货物买卖,.
市易司也利用职权在东边御街上建了几十个商铺,
差官监卖果实,分取牙利。
北段御街这才成了真正的商业街。
不过到了宣和年间,
北段御街便又禁止商业活动了。
市易司的商铺也全部被叫停,
这样北段御街便又成了单纯的交通道路,
只有早市时才有商贩活动。
早市却是无法叫停的,
皇上也不能让文武百官饿着肚子上朝。
相比北段御街,
中段御街则要繁华的多。
一过州桥,
两边就都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与住家,
例如东街的车家炭铺、张家酒店、王楼山洞的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的肉饼铺和李四分茶。
西街则是鹿家包子,还有各家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
中段御街可以说是完全的商业街。
南段的御街则是官府、居民区。
赵渊开皇家票号时想着要把票号开到城中最核心的地段,
加上北段御街有市易司先前空下的铺面,
因此便把皇家票号设在靠近皇宫的御街上了。
户部尚书神算子蒋敬看了镜行的样品以后,
觉得镜行可以为朝廷再开一大财源,
便把镜行的位置设到了皇家票号旁边。
皇家票号和镜行是北段御街上唯一的两家商户,
而且吸引了颇多百姓在御道上驻足,
一些每日在御街出入的官员便觉得被百姓骚扰了。
只是先前只有皇家票号一家,
也无人敢指手画脚。
现在又冒出一个户部的票号来,
他们自然要弹劾户部了。
不过时文彬也是思虑周到之人,
并没派所有公人到御道去,
衙门中留了足够的公人应付其他公事。
而御街的秩序他也不可能不去维持,
至于镜行则是户部奉了皇上的旨意设立的。
赵渊自然也不准备收回这个旨意,
弹劾的御史也只能悻悻而退。
一串炮竹过后,
镜行便开业了,
为了防止挤碎店中的镜子,
镜行也只能放少部分客人进去。
后面的人还在慢慢往前移时,
前面的财主大户已经开始扫货了。
大的镜子可以嵌到梳妆台上,
小的则可以像店中的样品一样,做成镜盒,随身携带。
一贯钱对他们来说还不够吃一顿酒,
而他们家中却是妻妾成群,
这些东西是多多益善。
还有剩余的话,
逛青楼送给那些妓女,
也能博美人一笑。
没有镜框不是问题,
他们可以找匠人自己做,
而且可以比店中样品的花样做的更好。
店中最贵的镜子是和人等高的镜子,
足足一千贯,
两百亩上好田地的价格,
店中的被抢购后,
还有来迟的大户付了订金预购。
不要镜框,只要镜子。
半日功夫,
店中便又空空如洗,
样品都被人高价买去。
店中伙计已经说了明日就会有新货,
但是财大气粗的财主不耐烦,
宁愿加价也要买走样品.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好眼红啊
进入店中的人,
不过是排队的人的一小半,
听得店中断货,.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