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72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完全可以大批量的供应。”

  “很多文人目力都不好,”

  “他们都能用得着眼镜。”

  “但是一百贯的价格对他们来说还是贵了一些,”

  “如果一个卖十贯的话,”

  “多数人就能买起了。”

  “一百贯或许能卖出去一千个,”

  “但是十贯一个的话,”

  “绝对能卖出去十万个。”

  薄利多销,

  赵渊看着一副奸商嘴脸的王靖,笑道,

  “你做商人一定会比做官更有前途,”

  “可有兴趣为朝廷销售这眼镜?”

  王靖生性爱财,

  以前便是想着用琉璃磨制镜片大赚一笔,

  因此才去打听眼镜的价格,

  只是琉璃不透明,

  而且易碎,

  只有少数大匠可以磨制,

  而这些大匠又有做不完的差事,

  也没有时间给他做私活,

  才罢了这个念头。

  而且窑务使这个差事也是个危险活,

  如果给皇上烧制的陶瓷什么的稍微出些错,

  就可能被问罪。

  即使窑务使有万般好处,

  他也不敢对神明一般的梁王说不,马上道,

  “小人愿意。”

  赵渊让何用取来纸笔,

  画了一个后世眼镜架的样子,

  递给王靖道,

  “这是眼镜架的样子,”

  “你抽调一些匠人做眼镜架。”

  “十贯的镜架可以用差些的材料,”

  “也可以用金银什么的做镜架,”

  “总之要分出档次来。”

  “十贯的生意要做,”

  “一百贯的生意也要做。”

  王靖还看不出赵渊画的眼镜架的好处来,恭声道,

  “小人谨记梁王教诲。”

  赵渊想了想,又道,

  “如果我做出望远镜来,”

  “可以让人清楚的看到远处的东西。”

  “那又价值几何呢?”

  “能看千里?”

  王靖听得梁王亲自做望远镜,

  也马上激动起来。

  赵渊愣了一愣,摇头道:“你以为是千里眼啊?”

  王靖想的还真是千里眼,

  在他想来,

  梁王连飞船都做出来了,

  再做出千里眼,

  顺风耳来也不意外。

  “小人胡言乱语,还请梁王恕罪。”

  赵渊笑道:“这个效果要看镜片,”

  “不过差些的看里余外的人面貌应该也没问题。”

  “大一些的东西自然就看的更远了。”.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真受欢迎啊

  原来不是梁王做不出千里眼,

  而是没有材料。

  王靖为赵渊高大的形象继续增添着光辉,想了想,

  “相比眼镜来说,”

  “望远镜只是玩物,”

  “不过很多财主都喜欢搜集这些玩物,”.

  “卖贵一些也一定会有人买。”

  赵渊摇头道:“这不是玩物,”

  “望远镜有很多用处的,”

  “海上行船,可以提前发现海盗。”

  “行军打仗也可以用来观察敌人。”

  何巧手这时才知道自己是建了什么军功。

  王靖也马上反应过来,

  梁王为何要做这些透镜出来,忙道,

  “小人愚笨,没想到望远镜是军中利器。”

  “不过这等利器,我们出售的话,”

  “辽金细作便都能买到了,用不了多久,”

  “恐怕就出现在辽金军队中了。”

  赵渊笑道:“无妨,这个都是物理学的应用,”

  “只要我开讲物理学,”

  “望远镜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而且望远镜的距离有限,”

  “并不足以影响战局。”

  何巧手听着赵渊和王靖商量,

  把他用沙石烧的玻璃卖出天价来,

  心中的神也闪烁起光芒来了,

  不过是金光,

  贪婪的金光。

  两人商议了一会,

  便促生了一门新的商行出来,

  叫做镜行,

  卖的东西暂时只有眼镜、银镜、望远镜、放大镜。

  虽然都是沙石烧成的,

  但是却没有一件准备便宜卖。

  谈好商号,

  赵渊才又向何巧手道,

  “玻璃好烧吗?”

  何巧手忙道:“小人已经总结出烧玻璃的步骤了,”

  “只要人手足够,”

  “烧玻璃却是容易。”

  赵渊笑道:“那大块玻璃呢?”

  “小些的容易烧,”

  “大的容易炸开和出现气泡。”

  “一尺左右的呢?”

  “一尺左右倒是没问题。”

  赵渊点头道:“那回头烧一批一尺左右的来,”

  “把梁王宫的窗户全部换成玻璃的。”

  “不过这个不急,”

  “你先烧制透镜吧,”

  “我这次出征要用,”

  “然后先供应镜行的需求。”

  赵渊又让人拿了两个宫中的金器赏给二人,

  这才让二人退下。

  有了透镜,

  制作望远镜就没有难度了,

  很快赵渊便让银匠做了一个银制单筒望远镜出来。

  望远镜做好,

  赵渊马上到宫中假山上测试了一下,

  宫外大街上的人都清晰可见。

  何巧手不知道他做的东西合不合梁王意,

  也没敢多做凸透镜和凹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