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684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梁王也没有让她白等,

  任金奴并不想一直做皇家票号的大总管,

  她也知道梁王不会一直让她管理票号。

  毕竟她是梁王的嫔妃,

  不可能一直让她每日出宫,

  而且她不能抛头露面,

  总是限制了一些业务的开展。

  只要梁王手头有了合用的人,

  也就是她回宫的日子。

  任金奴也晓得她自己的相貌虽然也很秀丽,

  但是放到百花争艳的宫中就不突出了。

  回了宫中,

  梁王未必还能像现在一样宠幸她。

  因此她一直想着为梁王生一个孩子,

  母凭子贵,

  这一点在皇家永远没有错。

  只要能为梁王生下一个皇子,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

  一定可以成为栋梁之才,

  到时她的地位也就巩固了。

  如果没有皇家票号,

  她一定不会在梁王回来的第二天就得到梁王的宠幸,

  所以任金奴对皇家票号的工作也很上心,

  除非她有了更好的依仗。

  听到梁王问起票号的事情,

  任金奴便也顾不得浑身酥软,

  拉开抽屉,

  拿出一个账本,笑道,

  “这是这段时间新开的分号情况,”

  “现在总计有三十三个分号了,”

  “京东十个,河北十个,”

  “京西十个,陕西三个,”

  “陕西是在得到你扫灭西夏的消息后,”

  “我才开始布局的,”

  “因此慢了一些,”

  “不过陕西还有七个分号在筹备了,”

  “半月之内便可以开张。”

  “接下来就是甘肃路、青海路和宁夏路了。”

  “青海路和宁夏路都在边境上,”

  “边境的生意应该好一些,”

  “毕竟来往各国的商人很多。”

  “只是安全问题奴家不懂。”

  赵渊听得任金奴进展这么快,

  也是大为满意,点头道,

  “安全问题不是问题,”

  “谁若是敢侵犯我大梁城池,”

  “我一定让他们十倍偿还。”

  任金奴听着梁王这般霸气的回答,

  “那奴家便全力筹备甘肃路、青海路、宁夏路的分号。”

  “前段时间,辽国也让我们去开票号,”

  “不过没有梁王吩咐,”

  “我没敢答应他们,”

  “再说我们在国内还有很多州府没有分号呢。”

  赵渊奇道:“辽国什么人来了?”.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辽国的打算

  “耶律大石,听说是辽国皇室出身,”

  “还是辽国的状元。”

  “他作为辽国的使者来向我大梁求和,”

  “只是皇上没有同意。”

  “他跑来这里求见我,”

  “说可以让我们去辽国开票号,”

  “辽国为我们出房屋和提供安全,”

  “他也可以把辽国贵族和商人推荐来我们票号。”

  “票号的操作这么简单,”

  “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干,”.

  “但是却跑来便宜我们,”

  “虽然没有说让我促成求和之事,”

  “但是我还是没敢答应他。”

  赵渊倒是没想到辽国使者居然是自己的老熟人,

  当初他和耶律大石也可以说有个盟约,

  辽国卖给梁山战马,

  梁山负责牵制宋朝。

  但是梁山灭了宋朝后,

  耶律大石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都背弃了盟约,

  率兵南侵河北,

  结果被赵渊迎头痛击,

  耶律大石都被活捉。

  若不是辽国出了赎金,

  耶律大石恐怕已经身首异处了。

  无论如何,经过了一场厮杀,

  两人的交情却是没有了。

  “他自己干不了,”

  “就是辽国皇帝也干不了。”

  任金奴不解道:“为什么,”

  “票号的原理很简单啊,”

  “低息收拢大家的钱,”

  “然后再高息放出去。”

  赵渊摇头道:“道理是很简单,”

  “但是天下权贵都在放高利贷,”

  “开一家票号就是抢所有权贵的钱,”

  “辽国皇帝也敌不过辽国的权贵。”

  “如果不是我手中有兵权,”

  “大梁又刚刚建立,”

  “皇家票号也无法维持。”

  “当年王安石何等强势,”

  “但是青苗贷一出,”

  “得罪了天下权贵,”

  “他的变法也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任金奴点头道:“梁王英明,”

  “大梁新建,朝中权贵多数都是出身草莽,”

  “票号也影响不到他们的利益。”

  “若是大梁传承几代,”

  “这些权贵盘根错节,”

  “再想开票号,”

  “恐怕他们也会跳出来反对了。”

  赵渊摸着任金奴绸缎一般光滑的肌肤,点头道,

  “聪明,改朝换代,百废待兴,”

  “正是大刀阔斧改革的好时候。”

  “否则一旦朝中新贵们传承几代,”

  “他们也会成为改革的阻力。”

  “所以这票号我能开,”

  “辽国皇帝不能开。”

  “我开了手下大将没人会造反,”

  “他开了手下大将就都该造反了。”

  赵渊说的虽然容易,

  但是任金奴也知道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虽然每一次改朝换代的人都是当世豪杰,

  但是这些开国皇帝也不敢大刀阔斧的改革,

  而是要尽量平缓的让两个朝代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