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不由僵立在当场,
只是作了个揖。
卢俊义看仁礼这般做派,笑道,
“这两日忙着招降各部,”
“今日才想起你来,”
“不知你考虑的如何了?”
仁礼问道:“不知将军要仁礼考虑什么?”
卢俊义道:“你可愿归顺我朝?”
仁礼想了想,
“我兄长回来了?”
他麾下兵马已被打散,
他又没有什么所属的部落,
若是卢俊义无法从他这里获得好处,
自然不可能招降他。
因此仁礼只是略一想,
便想到了他兄长仁忠。
卢俊义点头道,
“恩,已经过了青岗峡,”
“进入了瀚海,应该是要来盐州的样子。”
“不过他麾下的兵马已经不到十万了,”
“我已让各部召回他们的兵马。”
“到了盐州城下,恐怕他麾下就不足五万了。”
“我想让你去劝说你兄长,”
“率兵归顺我大梁。”
仁礼听到仁忠率兵回来,
也镇定了下来,奇道,
“你不怕我回去以后,”
“不劝说我兄长,”
“反而和我兄长来围攻盐州?”
卢俊义笑道:“不说盐州城外没有树木,”
“即使有树木给你们打造攻城器械,”
“你们能打下盐州吗?”
仁礼道:“即使不打盐州,”
“我们也可以去宥州。”
“从你夜袭的兵马来看,”
“盐州城中恐怕没有多少兵马吧。”
“你们也不敢出兵拦截我们吧。”
卢俊义笑道:“如今西夏大势已去,”
“即使让你们兄弟带着几万兵马去了银夏地区。”
“我大梁大军也很快便会攻去,”
“你们不可能守住银夏地区。”
“若是弃城而走,恐怕也没多少人跟随你们。”
“到时你们能去哪里呢?”
“去沙漠里做马匪吗?”
“倒不如趁着麾下还有兵马,”
“降了我大梁,还可保你们兄弟富贵一生。”
“否则战火一起,”
“李乾顺的昨日便是你们的明日。”
“我敢放你,自然就能把你再抓回来。”
仁礼犹豫了一阵,点头道,
“好,我愿意去劝说我兄长,”
“不过你要答应我们,”
“不得屠戮银夏部落。”
银夏地区是嵬名氏起兵的地方,
那里的部落也多是嵬名氏最早的支持者。
“好。”
....
不知不觉间,
屋檐下的水幕也变成了滴滴答答的奏鸣。
赵渊在兴庆府已有半个多月,
卢俊义招降了仁礼、仁忠兄弟,
顺势攻取银夏诸州,
仁多保忠也说降了卓啰和南军司、西寿保泰军司,
正派人说降甘肃军司、西平军司。
这几个军司都在河西走廊沿线,
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虽然宋朝一直鼓励商人开辟新的路线,
走青海湖和熙河路,
但是河西走廊无疑是最好走的,
虽然要被西夏收重税,
但是很多商人还是选择走河西走廊。
如果甘肃军司和西平军司不归降,
大梁便会马上发兵攻打。
河西走廊对于只收商税的大梁却是比几十万顷良田都重要。
赵渊也招降了兴庆府北边的右厢朝顺军司和白马强镇军司。
西夏十二军司只剩黑山威福军司和黑水镇燕军司没有降顺,
不过赵渊也都派了人招降,
只是两个军司路途遥远,还没有回信。
各部都有人马在陕西被俘虏,
归降后便有部落愿意用牛羊或者钱财向赵渊赎回这些俘虏。
赵渊虽然知道国库紧张,
对这些赎金也有些意动,
但还是严词拒绝了各部的要求,
深思熟虑后宣布,
那些俘虏必须在中原服三年劳役,才能免罪。
虽然当初李乾顺为了把陕西纳入版图,
严令各部不得扰民,
但也让陕西百姓受了战火荼毒,
赵渊自然不会轻易放了他们。
而各部归顺了大梁,
俘虏也成了大梁的百姓。
如果国内百姓也能以金钱赎罪,
那富人会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赵渊不会开这个先例.
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雨过天晴
在得知卢俊义招降了仁礼、仁忠兄弟,
挥兵东进攻打银夏地区后,
赵渊便准备带着武松部和卢俊义部的五千兵马南下,
从银夏地区进入鄜延路,
视察这两路情况,
然后押着李仁爱回东京。
但是这一场大雨却把赵渊挡在了兴庆府中。
这三日,赵渊在王宫中百无聊赖之际,
也编写了一本数学教材出来,
基本上就是介绍了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
一元方程式,
算是算术入门。
这些东西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很简单,
但是想要编写成教材,
却也要费不少心思。
颇超玉儿完全看不懂赵渊写的东西,
但是为了讨赵渊欢心,
却是一直守在旁边伺候着,
除了注意着赵渊的一举一动,
好殷勤的端茶倒水,
其余时间便是透过窗户,
看外面的雨景,
虽然雨景看多了一样无聊,
但是总比看一本天书要有趣。
上一篇:海贼:我一水桶让赤犬破防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