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369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赵渊也恍然大悟道:“那便请呼延灼将军和花荣将军率部继续追杀宋军,”

  “务必要让他们今日无法收拢溃兵。”

  呼延灼麾下却是一个万人队,

  而花荣则是代替手上的张清领着一千马军。

  两人当下便领着兵马绕过宋军大营,

  往后扫荡过去。

  其余将领则率领麾下兵马驱赶着俘虏回营。

  这一战,

  大梁俘虏宋军两万多人。

  李从吉四人看梁山兵马退去,

  这才来到中军大帐,

  看到蔡攸已经醒转过来,

  也松了口气。

  如果蔡攸战死,

  那这一仗便无法打下去了,

  他们也免不得被朝廷下旨责罚。

  李从吉看蔡攸趴在那里一动不动,

  向旁边的大夫道,

  “大人的伤势不要紧吧?”

  大夫道:“大人盔甲精良,铁箭刺穿盔甲后,”

  “入肉并不深,只是回来时战马颠簸,把伤口划大了,”

  “不过并没伤到筋骨,”

  “失血也不多,养几日便也好了。”.

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咱们撤吧

  蔡攸很可能是疼晕过去了,

  当然这一个猜测大夫没敢说。

  “啊!”

  蔡攸听到李从吉等人来了,

  便动了动身子,

  他也很想装好汉,.

  只是背上的疼痛还是让他忍不住呻吟了一声,

  也不敢再动身子了,

  只是扭过脑袋来道,

  “梁山贼寇退了吧?”

  李从吉点头道:“退了。”

  蔡攸松了口气,

  “大营中还有多少兵马?”

  “三万七千多。”

  方才坚守大营时,

  李从吉已经让各级军官清点过,

  只是他并没说完全,

  这三万七千多人却是十个节度使麾下的兵马,

  如今可以说是编制混乱,

  恐怕战斗力还不如他们整编的两万人。

  蔡攸听得只剩这些人马,

  还是吓得脸色一变,

  “那我们的兵马岂不是没有梁山贼寇多了?”

  李从吉看蔡攸一脸惧色,

  “大军往后溃逃了不少,”

  “只要大人传令广济军知州收拢兵马,”

  “最少也能收拢几万兵马回来。”

  蔡攸这才面色稍缓,不过又道,

  “我们直接收拢溃兵不是更快吗?”

  “广济军离此还有两百多里,”

  “他们收拢了溃兵再赶来,”

  “至少也得两日吧?”

  李从吉无奈道,

  “方才梁山贼寇又派了一队兵马往后掩杀过去了,”

  “恐怕溃兵会被驱赶到几十里外,”

  “我们已经无法收拢溃兵了。”

  蔡攸听得这般说,

  脸色顿时又大变,

  “那我们收拢不到溃兵,”

  “梁山贼寇若是这两曰就来攻打,如何是好?”

  “不若全军拔营撤到广济军,”

  “收拢了溃兵,再来剿灭梁山贼寇。”

  李从吉闻言,

  “没有圣上旨意,随意撤兵,”

  “恐怕朝廷会降罪。”

  这次出征,

  赵佶却是十分重视,

  亲自给大军制定了每日行军路程,

  也因此蔡攸才没拖慢大军步伐。

  若不是蔡攸听了十节度劝告,

  和赵佶说了一番,

  恐怕自以为是的赵佶会把大战阵图都给制定好。

  有宋以来,

  皇帝便经常给带兵大将赐下阵图,

  带兵的大将到了制定战场,

  按照皇上御赐的阵法摆开兵马和敌人决战。

  但是很多时候朝廷的信息并不准确,

  很多时候将军们到的战场后,

  便会发现战场的地势根本无法按照皇帝的阵图摆开兵马,

  改变阵势吧,

  不说一般将军没有抗旨的勇气,

  大军之中经常还有皇帝派的监军,

  而这些监军大多是“尽职尽责”,

  拿着鸡毛都想当令箭的太监,

  如何会同意领兵大将擅自改变皇上赐下的阵图。

  于是大将只能不顾地势,

  按照皇上赐下的阵图摆阵,

  结果也就可知了。

  可以说很多时候的败仗都是因为皇上的阵图所致,

  因此十节度到的东京后,

  便和蔡攸详细说了其中利害.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坚守

  让蔡攸凭着圣宠,

  把意气风发的赵佶给拦住。

  先前呼延灼、关胜领兵征讨梁山时,

  都是众歼臣派遣,

  因此倒没有监军和阵图赐下。

  而高坎领兵时,

  赵佶更是以为高坎可以马到功成,.

  剿灭梁山贼寇,

  并没多上心。

  而这次赵佶却是知道四寇作乱,

  他的大宋朝已经有些风雨飘摇,

  不得不上心,

  因此精心给蔡攸制定了行军路线。

  蔡攸闻言不由也踟蹰起来,

  他也知道赵佶这次是动了真怒,

  这次出兵更是和枢密院那些将官商量了多日,

  才制定出了路线,

  如果他这样撤回去的话,

  恐怕赵佶还真饶不了他。

  以往他们也都以为天下太平,

  便是做错事,

  冒犯了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