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开局刺杀宋徽宗强抢李师师 第1232章

作者:戈壁里的熊猫

  “近日听得将军领兵来打,便寻机建功,好再回朝廷。”

  “昨日午时我也被派来搔扰大军,”

  “不敢再和朝廷兵马厮杀,便以将军已有防备退去了。”

  关胜这时才知道为何昨曰一直都有防备,

  却只有一路兵马不战而退。

  “呼延将军,你.....”

  关胜惊诧道,

  “不是说,你已经被那梁山处斩了嘛?”

  “那都是梁山得奸计,”

  呼延灼满脸恨意得说道,

  “那梁山寨主放出了我被他们杀死得消息,”

  “等朝廷那边放松警惕后,”

  “他们却派人,将我的家小全都绑上了梁山。”

  “随后以家小得性命,威逼我为梁山做事。”

  “我迫于无奈,只能降了那梁山。”

  “如今得知关将军率军前来,”

  “我这才悄悄赶来相见。”

  “原来如此,”

  关胜点了点头,

  “我便说呼家将世代忠良,怎会背反朝廷,落草为寇。”

  “将军此来,可是已有计策破贼建功?”.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走!偷袭去!

  呼延灼点头道,

  “梁山贼寇探到将军领兵来打后,”.

  “便在水泊外扎营立寨,”

  “好方便贼寇沿途搔扰朝廷大军。”

  “今夜正是我和韩滔当值,”

  “关将军可以带兵马随我悄悄潜入贼寨,”

  “生擒那梁山寨主赵大郎,”

  “将其解到东京。”

  “那时将军可以建功立业,”

  “我也可求朝廷赦免兵败之罪,还为良民。”

  关胜听了,皱眉道,

  “你也知道我麾下兵马这两曰一直都被贼寇搔扰,”

  “战力大减,今晚去夜袭,”

  “只怕反被贼寇杀败,不若等几曰。”

  呼延灼摇头道,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我也知道你兵马情况,”

  “不过梁山今日退兵却是因为将军营寨扎的结实,”

  “不想伤亡太多才退兵。”

  “明日他们便会调大军来打破营寨,”

  “到时将军便是想死守营寨也不能了。”

  “原来是这样,”

  关胜今日已见过梁山兵马威势,

  而他这边兵马却是将士离心,

  便是休息一夜,

  明日决战,

  也是败多胜少。

  若是呼延灼真心来投,

  那么他的计策无疑是成功几率最大的,

  可若是他真的投了贼,

  自己去了便是落入梁山贼寇的埋伏了。

  关胜想了一阵,

  “若要去袭营,便得招回宣赞来,”

  “你且稍等,我让人去招他回来。”

  说着,便让呼延灼呆在大帐里,

  他让人去请宣赞和郝思文。

  郝思文便在营中当值,

  很快便赶过来道,

  “不知贤弟因何相召?”

  关胜当下便把呼延灼来意说了,

  郝思文想了一阵,

  “我看倒值得一试,”

  “呼延灼出身将门,该不会轻易投贼。”

  “而且贼人兵多将广,我军又已是疲师,”

  “梁山已是胜券在握,没必要再使什么计策。”

  “倒是我们若不出奇制胜,”

  “恐怕会被梁山贼寇所败。”

  二人商议不多时,

  士卒也从营外找回宣赞。

  宣赞听了此事,

  “既然两位哥哥都说此事可行,”

  “那还有甚商议。”

  “这样,我带三千兵马去随呼延灼袭营,”

  “若是有诈时,也只陷得我一人,”

  “两位哥哥可再谋他计。”

  关胜听了摇头道,

  “你我兄弟同生共死,”

  “怎能让你一人提着脑袋去干这营生。”

  “况且大军早已离心,若是袭营再败,”

  “大军必然离散,不若尽起全军。”

  “胜败在此一举,我们只死力向前,”

  “胜败便由天定吧。”

  说到这里,

  关胜仰头看着天空,

  突然生出一股无力之感。

  三人商议已定,

  宣赞、郝思文便去召集兵马,

  关胜则回大帐与呼延灼陪话。

  二人正在大帐说梁山之事时,

  只听得营外一阵喧哗吵闹。

  关胜不由脸上一红,

  “营中士兵来自京东、河北各地,”

  “难免有些冲突。”

  呼延灼对朝廷兵制弊病也深有了解,

  若是剿灭一些乌合之众,

  朝廷兵马也可勉强胜任,

  一旦碰到势均力敌的敌人那便十有八九要溃不成军了。

  过了半个时辰,

  宣赞二人才点起所有兵马。

  关胜也披挂了盔甲,

  马摘銮铃,士卒衔枚,

  随着呼延灼向北而走。

  约走了半个时辰,

  却撞见一队夜巡的梁山士卒,

  “前方哪里兵马?”

  宣赞见状,

  打马便要上前厮杀。

  呼延灼小声道,

  “是本将军,你们都跟在我马后,休要多言。”

  关胜看巡夜的士卒都跟到呼延灼马后,

  也放下心来。

  又走了几里,

  看看到的梁山大寨跟前,

  呼延灼抱拳道,

  “我上前去叫开寨门,”

  “只等寨门打开,你们便杀进去,”

  “照直往里走便是晁盖中军大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