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隐相 第140章

作者:一江东月

  “臣如今是左相,得陛下看重,掌政务。右相掌人事,更何况,右相还兼任右御史大夫。”

  “这当朝之上,谁敢说贤与不贤,全在一人评判?”

  “至于宋夫子所言……”

  刚巧。

  说着,胡惟庸看向一边。

  很快,就有臣子怒喝道:“陛下,我知道这宋夫子为何在今日提出科举,怕是因为其子宋璲其孙宋慎,至今或在外做官,回京闲置。”

  “其要重开科举,摆明了是想给自己的子孙谋一个好官职。”

  其话音刚落。

  宋濂当即震惊当场,还没等他说话。

  却见那声音再度响起,“可宋老夫子,您为子孙的拳拳之心,也没必要去诬陷他人。更何况,丞相早就上书,如今中枢舍人的位置还空着,宋璲可为中书舍人。”

  “若真如您所言,只凭个人喜好选拔官员,丞相岂会上书你的儿子做中书舍人,谁不知这舍人乃清贵之职,需要辅佐丞相。这个职位,您难道还不满意?”

  “你……”宋濂双目怒睁,气的身体发抖。

  他一生清廉,门生遍布朝廷,自己也在大本堂教导皇子皇孙,更是太子师。

  早年圣上处理政务,有所不解,还要向他请教典故。

  可就算如此,他也没有被人这么诬陷过。

  当即就气的上气不接下气。

  “老夫岂能是为了个人私利?”

  “那便是下臣的错了。”说话的正是中书省左司郎中李佑。

  “不过宋夫子也是两浙人。这科举一旦开启,宋夫子、刘夫子等国朝德高望重的先生们,怕是要出考题吧?”

  “到时候,非是宋夫子等人私心,而是不论如何,几位夫子的门生故旧,在东南一地求学的学子,总是要占不少好处的。”

  “大家身在官场,都是为陛下做事。”

  “私心与公心,到底为何?昭然若揭!”

  李佑的话,犹如一把锋锐无比的利箭,刹那间就让整个朝会的百官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而方才还大义凛然,在为天下学子,求开科举大门的宋濂,似乎一下子就被打击成了一个私心作祟的人。

  “你……”

  宋濂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更是看向陛下,脸色涨红。

  索性直接跪地。

  “陛下!老夫已经年老,恐怕无法胜任皇子之师一职,请陛下允许老夫致仕!”

  刹那间,众臣连忙相劝。

  一旁的刘三吾等人,也是呆立原地。

  他们万万想不到,事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

  “宋夫子,起来吧。你若真要致仕,咱也答应。”

  谁知。

  朱元璋的回答,更为震撼百官人心,要知道按照规矩,这时候陛下应该挽留的。

  可陛下直接答应,似乎也预示着,陛下对其刚才的行为不喜。

  这就是圣意!

  宋濂立刻低头,“老臣这就……”

  “不过……”谁知朱元璋又道:“这段期间,秦王、晋王等皇子就要离京,他们还需要您来教诲,再等一段时间吧。”

  宋濂缓缓起身,却是哀叹一声,只能无奈答应。

  而经过此事之后,他也已经明白,单凭自己一人,根本无法说动圣心。

  如今朝堂,只要胡相在,科举定然无法顺利推行。

  “好了!”

  “今日的朝会也就到此为止……”

  事情进展到这里,朱元璋也累了,自己刚才说的北伐,被这些人给打断,现在再啰嗦下去,恐怕又有人想出其它理由。

  不过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

  朝会谈出大体方向,真正决定事务的,永远还是在私下召见臣子的文华殿!

  如此想着,他便再度看向苏贵渊。

  “咱有功就赏,新钞发行之前,需要对宝钞提举司进行重组!”

  此话一出。

  无一又是一个惊动人心的消息。

  胡惟庸再度看向苏贵渊,一步迟,步步迟!

  曾几何时,他的眼界里,根本没有这个所谓的九品检校,哪怕是其身为提举,也进不了他这中书省胡相的大门。

  他一直在意的都是那个在大本堂,能直接面见大明未来三代储君、甚至还有机会面见圣上,真有改动局势之能的小儿苏闲!

  但如今。

  那小儿也就罢了,其父也要飞上枝头不成?

  朱元璋却不管旗下臣子的想法。

  他只是继续问道:“新钞何时能正式发行?”

  现在看到的只是版面,距离真正印发,估计还需要好多的工序,这些都需要苏贵渊来告诉他。

  “回禀陛下,今年五月份左右,应该可以正式发行。”

  “时间太长!”朱元璋直接拒绝。

  “最迟也要四月中旬。”

  苏贵渊继续:“因为要准备大量的新钞,新钞一旦发行,恐怕旧纸钞兑换的数量,要远远一年的印发量。”

  “更何况,民间旧钞的假钞也要查处打击,之后兑换新钞之际,钱庄必须稳定。”

  “且收回来的旧钞,要请专人查核,以防假钞兑真……”

  苏贵渊将这些事情说的井井有条。

  朱元璋听得也确有其理,倒是他自己真有些着急。

  正想点头同意之际。

  却见苏贵渊又道:“还有几件事情,请陛下恩准。”

  “说!”

  “新钞面值过大,百姓日常所需,基本上都是铜钱。所以各地宝源局、宝泉局的铜钱铸造也要适度放开。但至于铸造多少,要和宝钞提举司对应,否则两方一旦有冲突……”

  朱元璋摆手道:“咱也想说这件事。”

  “竟然宝钞提举司旗下设立钱庄,此后各地宝源局、宝泉局、还有工部和户部的一应差事,即刻分割下来,一并并入宝钞提举司!”

  刹那间,户部、工部一应官员,纷纷大惊失色。

  他们虽然早有猜测,但没想到圣上这么快真的要重设宝钞提举司,怎么还要拆分他们?

  胡惟庸闭起眼睛,今天的事情还真多。

  “这些容后在文华殿议。”

  “你有功,你家那苏闲也有功,咱绝不会有功不赏。”

  朱元璋定下此事,也准备下朝了。

  因为耽误的时间的确够久,标儿的心都不在这儿了。

  “还有一件事!”

  谁知,苏贵渊此刻却像是变得婆婆妈妈。

  “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无奈道:“说!”

  “却是有关刚刚太医院,还有这段时日,微臣想如何尽快让民间百姓,也使用宝钞所引发的思考。”

  “甚至,有方才宋夫子所言之科举……”

  骤然间。

  胡惟庸再度看向苏贵渊,没完了是吧?

  就连朱元璋都有些恼火,苏贵渊,伱也来气咱?

  宋濂、刘三吾满脸愕然,就连百官也是面色古怪起来。

  似乎是没有察觉到众人的表情变化。

  苏贵渊正色道:

  “陛下开国、定下四户,分别为农户、匠户、商户、以及军户。”

  “此大体四户之外,还有如太医院之地,父子继承、家族世袭制度。”

  “此法和士农工商四民,彼此对应,固化身份、圈定地位。”

  苏贵渊先是思索了片刻,又道:“可宝钞要流通,太过固化的百姓分级,就会导致宝钞只会流转于一部分人之手。”

  “固化就会导致僵化。僵化就会导致如同今日那三位御医一样,不作为,且遇事推诿,行事无所顾忌。”

  “诸如科举也是,宝钞需要流通,人才也需要流通。”

  “庸才下,能才上!”

  “如此我大明才是活水,接纳天下各地支流,奔腾到海,一望无边!”

  “可若锁死,便是死水。”

  “宝钞如是,科举也如是,不可将活水变死水!”

  眼看着对方还要说下去。

  朱元璋当即喝止道:““够了!”

  “你是看咱的朝堂还不够热闹,所以自己也来参与其中?”

  “管好你的宝钞!人才也好,庸才也罢,活水也好,死水也罢!四民、户籍,哪怕是再固化僵化,也不是你能谈的。”

  一边说着,看着下方已经变了气氛的朝堂。

  朱元璋再度怒然挥手!

  “你还不是大明朝的吏部尚书!”

第109章 封赏!

  早朝终于结束了。

  在朱元璋看来,他已经做好了论功行赏的准备,只不过朝会毕竟不是议功的地方,提供个大方向,接下来直接召集几个臣子谋划一番,然后下旨便成。

  可朝会的上半场,他还风轻云淡,坐看群下臣子相争,自己高高在上,着实过了一把君王瘾。

  然而紧接着自己下场,就闹得不欢而散。

  北伐还没定,结果就是宋濂的科举……

  一番争吵也就罢了。

  那苏贵渊竟然也来说咱定下的“四户”?

  “父皇……”

  一路赶往东宫,朱元璋父子的脚步都非常快。

  “放心,你爹我还不至于跟他们生气,最重要的还是你那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