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 第17章

作者:无人粥温

  “记性再差的人,也总会怕吧?”

  朱雄英缓缓开口。

  说出的话,却是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头悬利剑?

  这是什么意思?

  “雨化田!”

  忽然,朱雄英一声大喝。

  雨化田快步走下高台,行至奉天殿中间,恭敬行礼:“在!”

  朱雄英朗声道:“今,设立西厂,你雨化田为西厂厂公,督查百官,西厂下设探子,入我大明各地,巡视忤逆!”

  “西厂设武,孤特授权,有办案之能!”

  “凡懈怠惰政官员,心存忤逆之人,北元余孽,尽可捉拿审问。”

  此话说出,文武百官瞳孔猛颤!

  西厂?

  督查百官,还设探子,巡视忤逆?

  最为重要的是.有办案之能?

  那岂不是这种权利已然凌驾于御史台之上,甚至是百官之上了?

  这比洪武陛下的锦衣卫还要可怕啊!

  “殿下,此举不妥啊!若是监察巡视,亦不算过。”

  “但是这办案之能”

  李善长面色一滞,连忙开口。

  若是当真设立了西厂,那岂不是终日连吃饭都不安稳了!

  陛下的锦衣卫已然是无孔不入了,这皇太孙殿下设立的西厂,那岂不是将孔硬生生撬开?

  “怎?李相以为不妥?”

  朱雄英冷冷一瞥,而后开口道:“西厂,乃皇权特许,办案之能允先斩后奏!”

  “若是李相觉得,连孤也不能办案,那孤便乘一快马,寻皇爷爷同巡游而去!”

  此话说出,李善长顿时脸色比吃了屎还难受!

  这根本就不是商量啊!

  甭管这事儿皇太孙殿下占理不占理,只要他骑着马去找洪武陛下,这朝堂之上,官员能办下去一半!

  况且

  特殊之时行特殊之事,皇太孙监国,本就朝堂根基浅薄,设立西厂,说不定洪武陛下还乐呵呵得夸呢!

  “臣赞同殿下所想!”

  李善长的喉间,艰难吐出一句话。

  他想反驳,但是不能反驳!

  主要是.现在能抗火力的下官,都在外面廷杖呢!

  他李善长要是再嘴硬,说不定等一下被拖出去的就是他了!

  “监国之时设立西厂,确为良策,臣亦赞同!”

  徐达沉声开口。

  只不过,这‘监国之时’四个字咬得极重。

  一方面,是宽慰朝堂之上百官的心思,免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以后要面临锦衣卫和西厂的双重监察。

  另一方面嘛.就是在提醒朱雄英!

  此时你朱雄英身为皇太孙监国,用西厂办事儿算不得什么。

  但是,等到日后洪武陛下和太子巡游归来,殿下您还是得要解散西厂,否则便是大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达也是在为朱雄英做找补。

  朱雄英面带笑意,对着徐达微微点头,也算是领了这位‘徐爷爷’的好意。

  “是!”

  “臣雨化田,多谢殿下!”

  雨化田朗声开口,恭敬行礼。

  不知为何,当雨化田正式接手西厂成为厂公的时候,百官的脊梁骨均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

  刘伯温看着高台之上意气风发的太孙殿下,心中泛起波澜。

  没想到,这位殿下居然手腕如此强硬,出手如此狠辣!

  有了西厂,便是真正得将一柄利刃握在手中!

  刀兵出权,这种道理,这位年仅十岁的皇太孙殿下居然懂的如此透彻?

  “退朝!”

  朱雄英吐出两个字,起身朝着内宫走去。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先是御史中丞刘伯温差点被‘下课’,再是皇太孙殿下廷杖数十位官员。

  最后居然风口一转,设立了个监察百官,巡视天下忤逆,还有办案之能的西厂?

  “老师”

  胡惟庸喏喏开口,眼神之中极为复杂。

  李善长并未立刻挪步走向殿外,反而面露沉思之色。

  他感觉.

  今日这一切,好似都在这位皇太孙殿下的计划之中一般!

  难道仅仅是昨天一些官员奏疏的言外之意,这位皇太孙殿下便设计好了这一切?

  可若当真如此那这份谋划.

  刘伯温看着那高台之上空着的位置,缓缓行礼。

  文华殿内,朱雄英坐在椅子上,双目微闭,没有翻阅奏疏,也没有做任何事。

  他在

  等一个人!

第22章 煮一锅王八汤过来!

  “殿下,刘伯温求见。”

  没过多久,雨化田走入文华殿内,轻声禀报。

  朱雄英缓缓睁开双眸,露出笑容,吐出一个字:“宣!”

  “臣,刘伯温,拜见殿下!”

  刘伯温走入文华殿之中,看着端坐于主座之上的小小身影,他甚至有了些许错觉。

  好似

  这位皇太孙殿下,就是为了这个位置而生的。

  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因为朱雄英的身份,而是那股子.势!

  一种朝堂之上,尽在我掌控,乡野之间,心中常念的感觉。

  “青田先生免礼。”

  朱雄英笑了笑,右手轻抬,看向雨化田道:“青田先生年迈,为其搬一张凳子过来。”

  如此话语说出,刘伯温先是微微一怔,而后心头百感交集。

  青田先生,

  自打自己入了朱元璋麾下,得了个参谋一般的职位后,便再也无人这么叫过他了。

  可是,

  在刘伯温的心中,恰恰是这个称呼,才让他最有触动。

  三两青书归乡野,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才是经历了风浪,兵祸,朝政之后的心境。

  “臣,多谢殿下!”

  刘伯温长长行礼,而后坐在凳子之上。

  “殿下,臣有一事不解,殿下在朝堂之上,为何要为臣开辩?”

  刘伯温看向朱雄英,终于是开口问起了正事。

  如今朝堂之上,他刘伯温可谓是神憎鬼厌,不说军伍的淮西武将,就连文官集团,在李善长的带领下,也对自己除之后快。

  这位皇太孙殿下留在应天府监国,依照常理,应当要拉拢李善长这个中书省左丞相,便可安稳度过监国之期。

  可是

  朱雄英却为了他刘伯温,将数十位官员拉出去廷杖,更是直接责问李善长。

  如此之举,若是寻常孩童也便罢了,刘伯温只当其年幼无知。

  可朱雄英展现出来的聪慧,绝对不会想不到这些。

  “孤从未开辩,孤只是不想名臣迟暮。”

  朱雄英淡淡开口。

  此话说出,刘伯温微微一愣,旋即默然!

  名臣迟暮

  “昔年皇爷爷举义兵,青田先生襄助,军伍方可壮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如今盛世降临,岂可将功臣弃之一旁,如抛敝屡?”

  朱雄英淡笑一声,开口说道。

  此话说出,刘伯温反倒是缓缓摇头:“臣只不过鼓唇摇舌之徒,哪里担待得起功臣二字”

  岂料,

  刘伯温话还没说完,朱雄英收敛笑容,直接开口打断:“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攻陷太平,此正气焰滔天之时,青田先生与皇爷爷言‘天道后举者胜,吾以逸待劳,何患不克,莫若倾府库,开至诚,以固士心,伏兵伺隙击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此乃壮我大明之心。”

  “至正二十七年,灭元方略难定,青田先生呕血定军机!”

  “吴元年,青田先生劝皇爷爷‘买善’,安抚民意。”

  “大明立,青田先生又拿起了最为烫手的纠察之职,巡督百官!”

  “青田先生非功臣耶?便是皇爷爷听到,亦是大怒!”

  这一番话说出口,刘伯温面容颤动!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位皇太孙殿下居然将自己的事迹记得如此清楚。

  而且

  当年他谏言攻打陈友谅,那是与洪武陛下的密语!

  洪武陛下将之告诉皇太孙殿下,何尝不是也在记挂着自己?

  “青田先生,您乃我大明的英雄肱骨矣!”

  朱雄英起身,对着刘伯温缓缓行了个半礼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