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益达
视频一出。
顿时各个位面的古人齐齐傻眼!
什么?
后世华夏的人均寿命居然到了74岁???
!!!
这是何等卧槽的事情!
嬴政顿时瞪大了眼睛!
“后世人居然能如此长寿?”
“莫非...莫非后世人能有长生之法?嘶!!!”
大汉位面。
刘彻傻眼了。
“74岁?”
“这岂不是比朕还要长寿?”
从头一个视频里。
刘彻通过自己的出生及驾崩日期,按照1分钟约等于2.76年来算。
已经推算出自己的阳寿是70岁。
他一个皇帝锦衣玉食。
被无数人伺候。
都才只能活70!
而后世人...人均74?
这这这!
这简直岂有此理!
“假的,一定是假的!”
刘彻压根不信!
或者说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
大唐位面。
李世民也被吓住了!
“人均寿命74?”
“这,这后世朝廷得花多少钱?”
是的。
李世民的第一反应就是。
后世朝廷供养这些老人所要花费的钱粮。
恐怕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吧!.
【34】婴儿夭折率,大清皇帝死了多少儿子?
孝。
是古代华夏诸朝立国之本。
很多人或许并不明白‘百善’中为什么是‘孝为先’。
进而觉得孝、愚孝、《二十四孝》中所推崇的各种孝道故事都是封建糟粕。
但古人难道都是蠢蛋吗?
他们难道看不出‘埋儿奉母’这样的孝顺是多么的畸形?.
看不出“卧冰求鲤”这样的故事是有多么愚蠢?
你想给老母亲吃鱼。
用火烤、用铁锹凿..
再不济对着冰面邦邦给它两拳都行!
哪一种不比卧冰来的更有效率?
可是。
就这样一堆在后人甚至当时人看来都极尽愚蠢的故事都能流传数千年。
可见故事只是外在。
其中所要强调的孝——才是根本!
孝。
它并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要求。
更是一种巩固统治的有力工具——也是最廉价的一种。
狭义的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奉养。
广义的孝是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顺从。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华夏。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是社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孝不仅是道德上的标准,更是维系家庭稳固、进而维持社会稳定的纽带。
在家是孝。
出了家,孝就进阶而蜕变为忠。
古代的皇帝自诩为天下人的君父。
天子既是华夏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华夏家庭中的最高大家长。
因而。
自西汉开始。
给皇帝们的谥号里加上一个‘孝’字,便成了约定俗称的铁律。
一项历史制度能够传承两千余年。
它一定不是仅仅依靠字面上的‘祖训’两个字就能够完成的。
在其的背后,必定有更加深层次的社会作用、统治作用。
只有足够的利益,才能让同样一条制度在不同的时代都能焕发生机。
...
孝的外在表现是敬老。
就比如李世民。
贞观一朝23年。
颁发养老诏28次。
60岁以上免除劳役赋税。
80岁以上赐两米两石、布匹五段,可指定一人为侍(护工)。
90岁以上,两人为侍。
100岁以上,五人为侍,岁赐翻倍。
相当于朝廷出钱奉养老人。
所以当看到后世华夏人的平均年龄达到74岁。
李世民当即就算起了一笔经济账。
按照后世人口数倍于大唐来说。
这每年给出去的养老费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难以想象!”
“辅机,你说这后世人为何竟能如此长寿耶?”
李世民震撼发问。
长孙无忌也很震惊。
“这...臣也不知!”
他也没看过这么离谱的事情啊!
其他人此时也陷入了激烈的讨论。
“74岁?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大唐一朝的80岁以上的老人才多少?后世竟然人人都能活到74?简直匪夷所思!”
“武夫就是粗鄙!人均二字可懂?说的是人均,不是人人!”
“可那也照样离谱!”
“难以置信,后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无一人不会这个恐怖的数字感到惊讶。
...
【华夏各省人均寿命如下:】
【第一名,上海,平均80.26岁。】
【第二名,北京,平均80.18岁。】
【第三名,天津,平均78.89岁。】
【第四名,浙江,平均77.73岁。】
【第五名,江苏,平均76.63岁。】
【第六名,广东,平均76.49岁。】
【第七名,山东,平均76.46岁。】
【第八名,辽宁,平均76.38岁。】
【第九名,海南,平均76.30岁。】
【第十名,吉林,平均76.18岁。】
【第11名,黑龙江,平均75.98岁。】
【第12名,福建,平均75.76岁。】
【第13名,重庆,平均75.70岁。】
【第14名,广西,平均75.11岁。】
【第15名,安徽,平均75.08岁。】
【第16名,河北,平均74.97岁。】
【第17名,山西,平均74.92岁。】
【第18名,湖北,平均74.87岁。】
【第19名,四川,平均74.75岁。】
【第20名,湖南,平均74.70岁。】
【第21名,陕西,平均74.68岁。】
【第22名,河南,平均74.57岁。】
上一篇: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下一篇: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