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122章

作者:画凌烟

  古代政权,有两点最重要:一的兵权;二就是舆论权。

  通俗点来说,一个枪杆子,一个笔杆子。

  古代的兵权掌握在朝廷手里,但舆论权却掌握在世家或者地主手中。

  李衡的这一套一出来,其实是抢占舆论高地。

  当然,这件事目前还只能在京师做,没办法扩散到各地。

  因为这里面牵涉到几个关键问题:

  一、报纸印刷的问题,这是生产力问题。

  二、管理问题。一件新事物出来之后,如果有用,一定会有很多人拿来用。

  李衡通过这种方式扩大舆论影响,地方世家同样可以用来扩大舆论影响。

  不过相对来说,李衡扩大的影响更大一些。

  但地方的舆论如果能扩大,造反也就更容易一些。

  世家甚至能影响到编户人口的认知。

  说到底,这件事要加强管控。

  李衡立刻提笔开始写奏疏。

  这是上奏刘禅,设立大汉总报社的奏疏。

  与此同时,连《大汉报社管理条例》也一并写好了。

  这份《大汉报社管理条例》中有一个核心点:报社的开办需要得到总报社的允许,办理许可文牒,否则一律视为违反条例,三年起步,重则处斩。

  写完之后,便命人送往宫里。

  上午的时候,马颙急匆匆赶回了太府寺。

  “郎君。”

  “如何?”

  “许多人都在议论!一些大家族都买了报纸。”

  “我关注的是他们的态度。”

  “一些人还在痛斥。”

  “痛斥什么?”

  “痛斥……”

  “你但说无妨。”

  “痛斥郎君是奸臣!”

  李衡大笑:“他们越骂,说明我做的越对!还有一部分人呢?”

  “还有一部分人的议论倒是很温和,甚至还有称赞郎君的。

  “这就对了,毕竟咱们把李福赚钱的帐目都在报纸上写得一清二楚,本官不信他们看到后不眼红!很快就会有更多人来纳商司了!”

  午后,杜祯急匆匆走进家中。

  “父亲!”

  谏议大夫杜琼急忙问道:“买到了吗?”

  “买到了!”杜祯将报纸呈递上来。

  杜琼接过来快速看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妄言!”杜琼怒道,“谯允南怎么可能是魏国细作,李衡这个祸国奸臣!我定要弹劾他!”

  “父亲,这件事恐怕有点难。”

  “他如此胡作非为,莫说我要弹劾他,此事传到丞相那里,他必然无法再在朝堂立足。”

  “您先看一下下一篇。”

  “下一篇?”

  杜琼愣了一下,立刻翻阅到下一篇。

  下一篇正是江州造纸所的盈亏情况。

  “什么!一个月一万石的收入!”杜琼几乎喊了出来。

  “是的。”

  杜琼整个人呆立原地,死死盯著报纸上的数字,手颤抖了几下。

  随即,他又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

  “李济安将此事登录在报纸上,意欲何为?”

  “意图再明显不过。”杜祯说道,“他这是在告诉所有人,跟著他混,能赚大钱!”

  杜琼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

  “他这是赤裸裸的贿赂!”

  “恐怕不算,《大汉商社管理条例》是陛下批准过的,是合法的。”

  杜琼这才猛然反应过来,原来当初李衡颁布《大汉商社管理条例》是这个原因。

  “父亲,之前已经传言太府寺赚大钱,许多地方上的家族都派到到了京师,接下来恐怕会有更多家族派人来,而且一些有名望的大家族都会忍不住派人了,我们是否要先去找他谈谈?”

  “找李衡?”

  “是的。”

  “眼下他捅了如此大的窟窿,必然引起诸多人的不满,我们如此急著去站队,岂不是给自己挖坑?”

  杜祯一时间语塞,他的父亲说的不无道理。

  现在局势很乱,没有人能看得清楚会如何发展。

  最主要的还是李衡把事情闹得太大,大到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愤怒。

  杜琼是益州出了名的保守派。

  “先观察,必要的时候,若是李济安被罢免,我会想办法拿到太府寺。”

  “喏!”

  接下来数日,报纸开始在京师呈现空前的影响力。

  在这个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甚至汽车,自行车都没有的年代。

  信息的传递是非常慢的。

  可是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报纸,报纸将信息快速汇聚到说报人那里,然后又快速处理一遍,灌输到平民耳朵里。

  信息第一次在成都以及附近出现了一个非正常的流通。

  这导致了一个什么后果呢?

  许多人沸腾了!

  平民还好,毕竟见识少,掌握的社会运转关键信息少,脑子不可能立刻运转到关键点上。

  但稍微有点家底的世家豪强,被李福的财报吸引得口水直流。

  一个月一万石?

  成都一亩田一年的收成也就一石多一点点。

  一万石,相当于一万亩田一年的收成。

  就这?

  还种个屁的田啊!

  李郎君!

  啊不!

  李财神!

  小人这就来抱您的大腿!

  以后小人唯您瞻前马后!

  说来也奇怪,在六月十三日,也就是京师大学堂案发生的第三天,京师无数官员纷纷弹劾李衡。

  刘禅面前堆积满了骂李衡的话。

  什么无耻狗贼!

  什么祸国奸臣!

  什么刽子手屠夫!

  什么匹夫!

  什么非人哉!

  等等,这个时代不好的词,都写上了。

  可是在报纸影响力传开后,大概在十五日,刘禅又接到了一批奏疏。

  一批痛斥谯周等人通敌卖国的奏疏。

  奏疏中用三分之一的文字痛骂谯周等人,用三分之二的文字称赞了我们的李尚书睿智、英明、忠诚、无私、仁爱、友善、大义凛然、忠君为国的大无畏精神。

  总之,我们就没有见过像李济安这样的社稷之才。

  他的出现,让我们所有人看到了人生的希望!

第168章 你们两个老家伙,过来排队!

  刘禅觉得这简直扯淡了。

  他仔细翻阅了一些奏疏,相当一部分人的名字都是重合的。

  前脚还在痛骂李衡,后脚就开始歌颂?

  这个李济安到底怎么做到的?

  六月十六日一大早,董允拉著蒋琬,急匆匆向太府寺赶去。

  “蒋公,我与你说,这件事闹得非常大。”董允很严肃地说道,“如果不把谯周他们放了,解释清楚,一些郡县的局势必然会乱!”

  “丞相上次的信中有说到,非常时刻,有必要采取特殊的手段。”蒋琬平静地说道,“现在江州确实缺人,而且每个月有大量的军需运往江州,也缺人。”

  “缺人也不能如此胡闹!”董允急切地说著,“谯周是西充国县人,若是不把这事化解了,那一带肯定会闹事!还有汝南,新都那边的意见非常大!”

  蒋琬若有所思起来。

  “新都王氏,自光武帝时便出大官,在蜀军经营两百年,王彭,巴郡太守!”

  董允说得飞快。

  “最最关键的是,郪县李氏和冯氏,还都与王氏联姻,前几个月镡承案,郪县就闹出不小的动静,王彭多封奏疏弹劾李济安,这一次你认为这些人能善罢甘休?”

  “新都汝氏与王氏也颇有些交情,汝南和王彭私交甚好!”

  董允越说,蒋琬心中越觉得事态的严重。

  按照这么说,会有一股力量在接下来几天爆发出来。

  这股力量不是停留在写奏疏弹劾李衡上,而是实实在在地会采取一些措施。

  蒋琬小声道:“我已经让禁军时刻准备。”

  董允面色一变,看了看周围,然后压低声音道:“你知道伱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

  “关中现在在打仗!我们一旦内乱!谁向前线提供后勤,孙吴会不会趁乱西进?”

  蒋琬依然面色平静:“我们有半年的缓冲时间!”

  董允的目光变了,带著几分焦虑和诧异地看著蒋琬:“公素以沉稳而闻名,此次因何如此激进?”

  “没办法,丞相心意已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