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324章

作者:苍穹之鱼

  这年头僧人也好,道人也罢,都不是什么善类。

  “先不要轻举妄动,秘密探查,待朕先平了冉魏遗臣,再来料理。”李跃揉了揉额头。

  拔出萝卜带出泥,幕后之人没查出来,又卷进一股势力。

  佛门实力绝不在士族之下,拥有众多信徒。

第五百一十七章 跪求

  邺城里面的人动了,邺城外的人也跟着动。

  泰州刺史何松、齐州刺史范温举州投降江东,赵州刺史王求率一家七十余口主动返回邺城。

  就连黑云军中也有几个冉魏旧部准备兵变,被校事府拿下,举家连坐。

  校事府全力出动,牵扯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不是知情不报,便是暗中协助。

  董闰弄出这么多死士,没有他们的支持,肯定无法做到。

  广明大街上,每天都有几百颗人头滚落。

  虽说上层腥风血雨,但百姓未受多大影响,几乎一面倒支持李跃,痛骂这些人为乱臣贼子。

  “陛下,刘启、條攸、刘猗等十七人跪在宫门之外,请求陛下开恩。”卢青前来禀报道。

  條攸、刘猗以前也是冉魏旧臣,不过很早就跟蒋干等人切割开了。

  刘启算是李跃的老相识,早早归降自己。

  这把火还烧不到他们身上。

  “先让他们跪着。”李跃不会被个人情感束缚,更不会心软。

  斗争本就是你死我活,若不能一扫而空,就会死灰复燃。

  此次也是树立李跃权威的机会。

  这年头别人不怕你,就会肆无忌惮。

  “江东……那边如何处理?”卢青问道。

  “赵州刺史王求忠心可鉴,升吏部侍郎,至于何松、范温二人,不妨静观其变,朕倒要看看江东有胆支援他们否。”

  李跃巴不得桓温再来一次北伐,送一波人口、军辎。

  上一次是因为长江天堑,没有水军,所以才止步瓜步,饮马长江,而如今有袁真、邓遐的水军,长江就不是天堑了。

  卢青拱手退下。

  李跃继续等待着杨略的拷问结果,大多犯事之人,与沙门有着隐隐约约的联系。

  石虎以佛为西方胡教,故大力扶持,高僧佛图澄至今在关中有巨大影响力。

  当年鼓励石虎大兴土木残害晋人的,也是僧人吴进。

  这年代的沙门可不是后世吃斋念佛慈悲为怀的佛门,能吃肉能娶亲能生子,还能上阵砍人,积极参与各国朝政之中。

  能从天竺不远万里来到中土传教,绝不是一路杵着拐化缘过来的,没有降龙伏虎之力,路上的野兽马匪就能要了他们的命。

  冉闵杀胡,北国尸山血海,沙门成了避乱之地,不知多少牛鬼蛇神避祸其中,而且还是有钱有田有人的那一批。

  这个时代,正是沙门狂飙猛进之时。

  不然几十年后,拓跋佛厘也不会朝他们动刀。

  当然,存在即合理,在石虎的残暴统治下,沙门劝杀,庇护了不少百姓,这也是他们的贡献,任何事都有阴阳两面,不能一概而论。

  李跃不是要禁佛,这些东西根本禁不住,而是要灭一灭他们势,使其归入华夏文明体系之中。

  事实上,佛门在华夏才这么老实。

  正在思索之际,卢青去而复返,慌慌张张,“陛下……常令君……也跪于宫门之前。”

  “什么?”李跃“嚯”的一声站起。

  别人跪不跪李跃不在意,影响也不大,不过常炜另当别论。

  他在大梁虽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德高望重。

  加上身体状态一直不佳,这么冷的天跪在雪地里,弄不好就垮了。

  常炜也是冉魏旧臣,如今这么大的事,他不可能置身事外,按游戏规则,刘启、條攸、刘猗等人带头了,他无论如何也要表明一番态度,不然此事会成为他的一大道德污点。

  李跃当即带着几件皮氅赶往宫门前。

  大雪纷飞,一排人跪在城门之前,身上落满了雪花,瑟瑟发抖。

  最前一排,常炜居中,刘启、條攸分列左右,三人年纪加起来都两百余岁了。

  朝堂最核心的人跪在宫门前,引来不少百姓围观。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李跃赶紧上前为三人披上皮氅,亲卫则为其他人也披上锦裘、蓑衣。

  “陛下若不收手,臣绝不起来。”刘启带头伏在雪地中。

  “元罪冉智、董闰、蒋干之流已经伏诛,陛下为何还有牵连如此之广?如此暴政,与石虎何异?”條攸一向敢说敢谏。

  当年李跃提兵入邺,能征惯战的勇将不少,却缺少识文断字的文吏,所以接收了冉闵的官僚体制。

  而这个体系也是当年羯赵遗留下来的。

  河北能快速稳定,有这些人的一份功劳。

  刘群、刘启、條攸、刘猗等人,包括常炜在内,都曾在羯赵或冉魏治下任职。

  常炜身体颤了颤,低声道:“始作俑者,冉智、蒋干、董闰也,举家连坐,陛下威势已显,不宜牵连过众,否则地方震动。”

  这几日但凡牵涉其中的人,无不举家连坐,广明街上多了两千多条亡魂。

  流的血已经差不多了,该清理的人也基本处理。

  眼下不是处理邺城,而是引发的地方震动。

  李跃点点头,“那就从诸位所请,此事到此为止,刑部大狱关押之人,只要未直接参与叛乱,皆从轻发落。”

  “陛下仁德!”众人在雪地里磕了一个头。

  李跃最烦的就是动不动下跪。

  如果不是常炜出山,李跃才懒得管他们。

  众人起身,李跃安排马车送他们回府,赏赐了一些御寒的药物和锦裘皮氅,单独留下常炜,回宫请来月姬为他把脉,还好只是受了些轻微的风寒,就在宫中熬了些驱寒的汤药。

  关起门来,君臣之间说话就不必遮遮掩掩。

  月姬要告退,李跃却让她留了下来。

  “陛下实不该孤身犯险,清理残旧,只需百余甲卒,便可一网打尽,大梁皆系于一身,若有差池,北国又是刀山血海,愿陛下抑关张之勇,以天下苍生为念。”常炜语气中满是责备之意。

  这种责备也是关怀。

  看的样子并不反对此次清理。

  李跃歉意道:“令君所言甚是,下不为例。”

  辛苦一趟,水面上的都被拔除,水面下的却蛰伏的更深。

  不过收获还是有的,如果自己不去,董闰蒋干未必会发作,更不会牵扯出沙门。

  有这根线索在,顺藤摸瓜,总会连根拔起的。

  阴影下的东西永远无法与光抗衡。

  斗争无处无时不在,李跃没指望这一次清理,以后就能高枕无忧。

  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危险的。

第五百一十八章 沙门

  “经此一事,魏之遗旧被清理,剩下之人无关痛痒,以后大梁干干净净,可到此为止,臣此次为舆情所困,不得不随同众人跪请,还望陛下恕罪。”

  常炜若是想阻拦,早就在事发之前出面了,没必要等到现在。

  这点默契,李跃还是有的,“令君何罪之有?言重了。”

  一旁目睹一切的月姬眼神几次变幻,时而惊讶,时而释然。

  李跃就是要让她看到水下面的东西。

  “臣还有不情之请,望陛下恩准。”常炜拱手。

  “令君请说。”

  “作乱者,冉智也,首恶已除,其他冉氏族人并不知情,且都是些纨绔子弟,难成大器,望陛下饶恕之,一则显陛下胸襟,二则堵国中悠悠之口,令将吏心安。”

  常炜当年毕竟跟过冉闵几年,算是君臣之谊。

  冉闵一辈子只顾杀人放火去了,生的几个儿子,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冉智如此,其他几人也没有成器之人,对大梁威胁不大。

  无论如何,冉闵对华夏还是有功的,不是他举起屠刀,李跃跟在背后,天下还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思索再三之后,李跃点点头,“废为庶人,自生自灭吧。”

  董闰、蒋干等人被灭,冉家在大梁已经没有根基,李跃也需要立个牌坊彰显恩德仁义。

  司马家也知道善待曹氏,没有斩尽杀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谁知道百年之后,老李家会走到何处?

  还是为子孙积些阴德。

  月姬神色和缓了许多。

  常炜也一脸释然,“齐州、泰州叛乱无足轻重,江东绝不敢出兵,明年开春,便有捷报传来。”

  “朕倒是希望江东能出兵响应他们。”

  江东只要敢北上,李跃就敢打过长江。

  如今天下形势,秦晋二国,随便灭一国,三国鼎立的格局就不存在了。

  华夏人口,十之七八集中在东边。

  历史上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北齐,如果不是高家人出了一堆神经病、狂犬病患者,西边很难有机会。

  同样,秦国能扫灭六国,不是关东不行,而是关东一分为六,即便如此,也要经过六世秦王的努力,才最终成事。

  楚汉相争,项羽也是一盘散沙,还被一堆反骨仔搞得筋疲力尽。

  在李跃看来,以关中压制关东,只是历史的偶然而已。

  如今氐秦面对的是一个整合的关东。

  聊了一阵天下大势,常炜拱手告辞,月姬也去了。

  正兴二年在淡淡的血腥气中一晃而过,正兴三年迎面而来。

  齐州的叛乱本来就没有什么民众基础,崔瑾召集鲁口的三千黑云精锐,加上一万四千余镇军,前后不到两个月,轻松剿灭。

  崔瑾打不赢慕容恪、慕容垂这些狠人,但对付这些人手到擒来,何松满门皆斩,传首邺城,其部曲两千余众,皆被斩首。

  崔瑾还没领兵南下,泰州刺史范温就带着家眷和数百部曲投奔江东。

  自始至终,江东都没敢响应。

  按照惯例,北方南投之人,一般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过李跃绝不放过这些叛徒。

  冉魏覆灭,大梁继续重用他们,高官厚禄,没有丝毫亏欠,而他们却以刀兵回报。

  不斩尽杀绝,就不能震慑其他人,逃到天涯海角,李跃也要把他们揪出来,江东也不是法外之地。

  跟江东用不着客气,李跃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令建康交人。

  上国就要有上国的霸气。

  上国不恃强凌弱,难道要让下国骑在头上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