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 第269章

作者:苍穹之鱼

  枪头更为锋利,增加了破甲能力。

  铁枪在战国时就已经出现,名为“鋋”,不过只是作为守城武器,方便城头厮杀,野战还是三丈的长矛为主。

  汉代出现了矛头较短,较矛更为节省金属而更实用的铁枪。

  到了魏晋十六国,连年大战,到处都在打仗,各种装备都不断改良之中,长矛不适应复杂的地形,如林地、山岭等。

  尤其对付骑兵,你摆好架势,但聪明的骑将会绕着大阵转,密集的长矛阵列转弯都困难。

  诸葛武侯在蜀中就曾改良过长矛,一种是两丈长的木柄枪,一种是二丈五尺长的竹柄枪。

  比长矛短一些,却没有王猛弄的这么短。

  “阵所实用者,莫若鋋也,折转灵活,便于刺杀,节省将士体力!”王猛在一旁解释。

  古典战场,骑兵没有马鞍、马镫,也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两边摆好阵列,堂堂正正的厮杀,长矛当然更为合适。

  但时代已经变了,战场上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时候,敌人不会给你摆好阵势的时间,或者,你列好阵势,别人掉头就走了。

  加上梁国的敌人基本是夷狄,擅骑兵,因此长矛的价值越来越小。

  “此物倒是适合与燕人厮杀!”李跃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自然能看出此物的价值。

  而长枪长槊也是日后战场的一大趋势。

  王猛带来的惊喜不止长枪,走到另外一军前,“殿下请看。”

  军中人人身披重甲,手持弩机,腰挎长刀,背负两壶弩箭。

  “劲弩。”李跃眼前一亮。

  长枪配劲弩,远则劲弩,近则长枪,这种搭配,完全是冲着燕军骑兵来的。

  “此乃臣根据江东劲弩仿制而成,有其八成威力,就地取黄梨木制成,铸以铁件,制作简单,训练也容易。”王猛取来一把黄梨弩,拉弦,上箭,朝着五十步外的一棵老柳射了出去。

  “咻”的一声,弩箭三分之一透入树干之中。

  弩比弓省力气,更方便瞄准,而训练一名弩手比弓手要简单太多。

  战国时,韩疆域最小,夹在秦、魏、楚等强国之间,却屹立不倒,还被人称为“劲韩”,靠的就是强弩。

  恰巧,阳城一带,以前就是韩的疆域。

  “臣还复原前朝名将马隆偏箱车。”王猛一挥手,十几辆木车被推了上来。

  虽然是木头,但迎敌的一侧打造成了虎头形状,两颗铁制獠牙前凸,狰狞威猛,十几辆木车摆在平地上,立即就成了一道移动鹿角。

  弩手隐藏其后,射杀敌人。

  西晋名将马隆凭借此物,以三千乡勇,平定让司马炎寝食难安的秃发树机能之乱。

  偏箱车、劲弩、长枪,三位一体,加上王猛,手下还有刘牢之、魏山等勇将,只怕慕容垂这次要栽一个大跟头了。

  难怪王猛要搞得这么神秘,原来是有真东西。

  “有如此强军,西路无忧矣!”李跃彻底放下心来。

  巡视了诸营,士气极高,一听说与黑云军待遇相同,恨不得立即杀奔战场,砍下几颗人头换取功爵、田地、奴隶……

  欲望是人前进的动力。

  历史上所有强军,都能凭借作战获取利益。

  到了饭点,一桶桶肉羹、胡饼、粟糜、酱菜抬入军营,隔得老远就能闻到阵阵肉香。

  李跃扫了一眼新军士卒,难怪一个个身材健壮,士气高昂,这伙食的标准比黑云军还高,连胡饼都上来了。

  要快速打造一支精锐,只能大把的钱粮撒下去。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肯定一事无成。

  士卒们一口胡饼,一口肉羹,大快朵颐。

  将领们也不例外,与士卒同食。

  “殿下来的仓促,臣未及准备膳食,还望恕罪。”王猛狡黠一笑。

  “孤当年在黑云山上食不果腹,今日能吃到这些,实属难得。”

  只有经历过饥荒的人,才知道食物的可贵,当年在季家堡,险些饿死,后来回到黑云山,日子也过得艰难,喝上一碗粟米粥都难,连盐都吃不上。

  如今有香喷喷的胡饼、肉羹、酱菜,夫复何求?

  虽是军中伙食,却非常可口,粟米粥中切了青菜,胡饼虽没加芝麻,却烤的金黄酥脆,肉羹全熬烂了。

  士卒们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见到李跃也一起吃,眼中顿时多了几分崇敬。

  古之擅用兵者,大多与士卒寝同榻、食同案,上下同心,无往不利。

  当然,一些天纵奇才的名将例外。

  “钱粮若是不够,可以从陈留调拨,只要能练出一支精锐,孤在所不惜!”

  王猛特意拉着自己吃饭,不就是变着法的要钱?

  李跃心知肚明,干脆直接挑白。

  这个钱花出去绝对物超所值。

  “知臣者,莫若殿下也。臣练此军,宁缺毋滥,选拔极其严格,皆各县勇健豪壮之士,至今也才五万人马。”王猛拱手道。

  “五万?”李跃眉头一皱,慕容儁在幽州扩军,声称三十万大军,将来在并州一线的燕军绝不会少。

  五万大军略有些单薄了。

  如果是庸手也就罢了,对面是慕容恪、慕容垂兄弟,而燕国也有十几万老卒。

  “兵不在多而在精,用兵之要,在于谋算,五万大军足矣。”王猛还是那么自信。

  提前决战,也就没时间再慢腾腾的扩军,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错过这个战略机遇,等到江东、关中崛起,更没有机会。

第四百二十六章 将攻

  五万大军在王猛手上,天下能击败他的人不多。

  巨鹿一战,慕容垂十几万大军,被王猛三万大军按在地上不能动弹,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敢用他,就要信他!

  约定好进攻时间,李跃不再磨蹭,马不停蹄的赶回邺城,准备出征。

  秋收之后,寒风渐起,一天比一天冷,河北的局势也变得紧绷起来。

  慕容儁校阅见丁,精覆隐漏,虽然没凑出三十万大军,但也抓了十几万壮丁,每人披一件皮甲,提一根长矛,便被驱赶上边境。

  很多人连皮甲长矛都没有,拿着一根棍子,就算是“士卒”了。

  甚至还比不上受到梁国支援的盗贼流民军。

  派出去的细作,时间尚短,还在成长之中,大多聚集在山野丘泽之中,偶尔出来袭扰郡县,但燕军戒备森严,收获不多。

  加上一些支持燕国的豪酋、豪强压制,各自为战的义军处在艰难求生的阶段。

  指望他们击败燕国也不现实,还是要靠正面战场。

  快进入十月时,杨略送来密报,慕容儁将在十一月起兵,同样分成三路。

  一路绕过鲁口,直下青齐之地,然后横扫兖豫,将中原笼罩在战火之中。

  一路直接从襄国南下,牵制邺城的黑云主力。

  剩下一路,则从并州南下,绕过壶关,攻打河东,走轵县切入河内,下洛阳,从背后攻打邺城!

  这种用兵风格一看就知道出自慕容恪,慕容恪为人宽和,用兵却一向凶狠毒辣,不留余地,敢于进攻,当年对付石虎、麻秋都是如此。

  此次不攻邺城,直奔梁国腹心——中原。

  而中原一旦被燕军捣毁,李跃数年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

  三路燕军任何一路获胜梁国都要去掉半条命。

  “这情报出自何人?可靠否?”常炜问道。

  “还是上一次向我们传递情报之人,杨头儿说不是逄约便是吕护。”

  这么重要的情报,杨略派张猪儿亲自护送。

  常炜目光一闪,“若是吕护,便要当心了,此人反复无常,全无信义,极有可能误导我军。”

  李跃道:“真假其实无所谓,孤将率军先攻襄国,牵制燕国主力!”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很多时候,谁先发动进攻,谁就占有绝对的优势。

  梁燕争锋,已经持续了三四年,每次都是燕军主动进攻,这一次轮到李跃进攻,试一试燕国的防守能力。

  “襄国……”常炜眼神一晃。

  这个地方不太吉利,而且是块硬骨头,当年冉闵十万精锐,就是在此地折戟沉沙,受到了悦绾的致命一击,全军覆没。

  李跃知他心中所想,“冉闵从哪里摔倒,孤就要华夏从哪里站起,黑云主力北上,燕国必调整部署,襄国与邺城近在咫尺,此地大战,我们优势巨大!”

  反过来看,襄国是悬在梁国头顶的刀,不拿掉它,很难攻入幽州。

  所以当年冉闵才会死磕此地。

  冉闵之所以兵败,一方面是刚愎自用,太迷信自己的武力,另一方面则是粮草不济,不得不寻求决战。

  而如今梁国的国力绝非当年冉闵可比,这一场丰收之后,燕国也被甩在了后面。

  李跃跟冉闵的对策一样,以攻为守,围城打援,牵制燕国主力,为其他两路创造机会。

  “殿下所言甚是,不过此战关系重大,臣以为派一上将出战即可,殿下留在邺城运筹帷幄。”常炜委婉的规劝。

  不过正因为这一战关系重大,李跃不得不亲自领兵出战,去面对慕容恪。

  其他人只怕不是对手。

  也只有李跃能激励三军士气,将黑云军的战力发挥到巅峰。

  “令君无需多虑,孤绝非冉闵有勇无谋!”李跃安慰常炜。

  “既然如此,请调徐成、张蚝二将随行,再动员河南诸州镇军以为后援。”常炜仿佛一个长辈,在谆谆劝导不听话的晚辈。

  此前已经分析了各种利害关系,真到了决战的这一刻,常炜还是不放心。

  李跃心中感动,自己微末之时,常炜就对自己另眼相看,暗中协助自己……

  “可!”李跃跟冉闵最大的区别就是听人劝。

  随即,大战的气息弥漫河北,各路黑云军陆陆续续返回邺城。

  战争动员早就做了,将士们都在等着这一刻。

  按照他们的想法,就不应该等这么久,当年束州击败慕容儁之后,就应该乘势攻入幽州。

  不过当年有当年的形势,周围各大势力虎视眈眈,慕容恪战力犹存,慕容垂手上捏着十万大军,实在没有机会。

  如今沉淀了几年,今非昔比。

  周围势力都被修理了一顿,没人再敢主动挑衅,府库中粮草足够支撑大战两年。

  朝堂上依旧有人反对,赋闲在家的刘启,联合蒋干、缪嵩、刘猗等人进谏:“如今国中百姓安宁,中原复苏近在眼前,只需两三年,国力便可为天下之最,燕国盗贼蜂起,国内失和,全凭慕容恪勉力支撑,只需挡住燕军,两三年后,燕国自乱,殿下何必犯险?”

  “两三年后,形势如何,谁人能定,说不定慕容儁、慕容恪励精图治,实力更为强大!”李跃直接拒绝他们。

  燕国有矛盾,但还没到亡国的地步。

  这两年疯狂扩张,连续吞并击败张平、拓跋什翼健、敕勒等势力,再给他们时间整合内部,未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慕容儁校阅见丁、精覆隐漏,说明他也知道燕国的矛盾所在。

  他不点头,慕容恪、悦绾能去革新?

  “孤意已决,此乃国策,亦是军令,诸位不得再劝。”李跃脸色一沉,刀都拔了,难道还要收回去不成?

  这种时候也不是征询他们的意见,而是通知一声,做好准备。

  有劝谏的心思,不如各司其职,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