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烟遮掩流星
“先生但有吩咐,在下万死不辞!”给了这么多好处,白主事也不少傻子,赶忙躬身表态。
“死是不会死的,不仅不能死,咱们还要白先生一家越活越好,白先生,以后还要你多多操劳啊!”
汪寄年也郑重的向白广升行礼,要做好当地事,没有这些缙绅的支持要多费不知道多少气力,而且效果还不见得好,他也是真的希望白广升能带动洵阳士绅为稳定洵阳做出贡献。
崇祯二年十月中旬,整个洵阳都沸腾了,缙绅们因为得到了以前根本没法插手的买卖的经营权,即使有些缙绅在合股之后还是选择了离开洵阳。
但这些一来是为了避难,还有就是要赶往各地去为货物寻找销路,洵阳的缙绅们尤其嫉妒白广升家,因为他联合几户亲戚居然拿到了杉西的盐货买卖,这可是泼天的大买卖!
不过嫉妒归嫉妒,那股叫做威震天的流寇也还给了洵阳的缙绅们一条财路,平利县的铁矿和煤矿都允许他们参股。
汪寄年拿出来的各种铁器已经让缙绅欢欣鼓舞,襄阳来的蜂窝煤炉子他们也早都用开了,但是他们中有些缙绅开的铁器铺子做出来的炉子就是卖不了那么便宜。
现在这两种工坊都对他们放开了,要知道整个杉西还有多少人家盼着能卖到便宜的铁器、盐货?
虽然杉西已经乱成了一片,但大部分城池里面还是太平地界,更何况还有北面呢?
缙绅们高兴,洵阳的百姓们也高兴极了,因为“威震天”大王开始分田地了,这一天百姓们已经盼了好久,一个多月来,各处都在疏浚河渠,架设水车.
第201章 共同议事
虽然今年是用不上了,可只要有水原来的旱田也成了水田,何况威震天大王只收田税没有徭役、摊派,没有了这两类苛捐杂税,农夫对明年都充满了希望。
陈三槐的营伍里被俘虏了一千人左右,除了他的亲兵以及一些军官被处决。
被他们裹挟而来的民夫们,在做了几天修路或者疏浚河渠的工作后都挣够了回乡的盘缠,可他们多次请求要处决一批明军,民夫们有不少已经被他们害的家破人亡了。
大部分民夫还是回乡了,但一些已经破家的干脆留在了洵阳,明军俘虏全部都被押送到了铁矿、煤矿去做去苦力,给他们的期限是做满五年就能回家。
而被他们破家的民夫们则成了监督他们劳作的看守!
就在洵阳百姓忙着分田地的时候,一条消息传了过来,十月二十八,崇祯皇帝向天下发出急报,建奴大军打破边墙进逼京师,要求天下兵马入京畿护卫京师。
这可真是把大伙都惊吓住了,京师东有蓟镇、关宁,西有大同、宣府,还有京师十二卫和京营守卫,怎么就要天下兵马前去护驾了?这是人都死完了?
可洵阳只喧闹了两天就平静了下来,先不说相隔千里,大家正操心分到的田地是好是坏呢,震惊了两天之后百姓们就把这事丢在了脑后,分十亩好田地可比京师的安危重要的多!
那些都是皇帝和大臣们操心的事情,可不关小百姓的事。
洵阳分田地热火朝天,朱樉则在扬州忙的昏天黑地,建奴入寇的事情先前他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兵力不足,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之前的计划就是通过运河和汉江、长江一线尽力收拢人口,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不是仅仅靠着两条线就能实现,没有据点囤积物资,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口还没有走到据点就逃散或者死亡。
既然决定要在大明腹地占据据点开辟人口迁移通道,那么就不能象以前一样坐看北方糜烂。
命令从洵阳到台碑至少要一个月,部队紧急集结准备要至少需要十五天的准备。
远陆员一团被拆分、补充成了一团、十一团两个团,一团是最早组建的陆员团,一直都有精干人员补充。
但苔湾的防务也不能完全就不理了,一团调出来,十一团留守,陆员的战力朱樉是不担心的,但据说建奴发动约十二万大军,两千八百人又能做什么呢?
金州、旅顺目前一共三个新编团,为了不让建奴完全获得这次入寇的成果,朱樉临时决定命令董先占领复州、岫岩、义州(丹东)一线。
这样除了把辽东半岛的控制范围扩大,还能直接威胁建奴的腹地,绝不能让他们逍遥的消化这次入寇的成果。
另外一团、旅顺团要赶来镇江,预计最快也要到十二月底,旅顺团直接在陕东或者南直隶沿海登陆是不现实的,东江镇因为毛文龙被杀,现在一直被陕东、北直隶各方盯着。
这时候旅顺团想入京畿护驾恐怕都要被人挡回去,还是来镇江汇合以后接着南京京营的名义赶去护驾的好。
十月底淮安以北的运河已经封冻了,走水路去京师就无法成行,加上因为收到消息已经太迟,朱樉不确定能否赶上京师保卫战,特别他还不是非常想参加。
本来想走西线去朔州,然后沿着边墙迂回到遵化一线,争取截住建奴运送战果的部队,或者能赶上参与四城之战。
建奴第一次入寇,朱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遵化、迁安、永平、滦州等四城的收复战,记忆里阿敏好像根本不敢打就逃跑了。
既然不想现在就在京师出风头,那么去捡阿敏这颗软柿子捏就再好不过。
张佑倒是兴奋不已,打建奴啊!这可以算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董先通过他提供的信息曾经要求正黄旗把他的母亲交给联盟,可建奴那边给出的结果是人已经没了。
张佑悲愤之余也相信建奴不会作假,因为之前凡是联盟明确说出下落的人建奴从没有推拒过。
前些年来建奴对金州的小动作几乎没有停息过,可每次都受到了狠厉的反击。
义州是建奴交通朝鲜的咽喉,他们征伐朝鲜时董先坐看,辽河口是他们绕过山海关快速取得大明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
可前些年,只要建奴搞一次小动作,义州和辽河口就被董先打个稀巴烂。
大明北方严寒、大旱,辽东可比山陕还要北,近两年他们的严寒、旱情可比山陕还要严重的多。
据金州发回台碑的情报称,辽东建奴的领地上粮食已经涨到了三十两一石,还有价无市。
张佑年中才刚刚和北大年前女王昆英成亲,虽然是大明的前生员,但张佑并没有觉得联盟让他娶一个异族前女王是一种侮辱。
昆英清秀美丽,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能用夏国语进行基本交流了,受过夏国新式教育的张佑反而觉得聪慧有文化的昆英颇合他心意。
在得到命令以后,他不顾已经有身孕的昆英,跟着朱樉就也到了扬州。
现在部队的集结、进发都没什么大问题,夏国陆员每天一个五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哪支基层部队的主官要是被发现两次未完成目标,可是会被立即撤职查办的。
可两个团长距离奔袭马匹、牲口是少不了的,因为决定仓促,如何快速集结一批牲口现在是最紧要的问题。
崇祯元年、二年辽东接连大旱,虽然黄台吉依靠大贝勒代善、阿敏的支持登上了汗位,可位置并不稳定。
明面上莽古尔泰就很不服气,虽然黄台吉登上了汗位,但他坚持八贝勒共同议事的旧制,后金到现在为止依然是黄台吉和三大贝勒平起平坐共同议事。
努尔哈赤本来是想让大妃阿巴亥的儿子多铎继承汗位的。
要知道两年前多铎也不过才13岁,却和他一母同胞的哥哥,22岁的阿济格继承了两黄旗的60个牛录,一举成为八旗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方.
第202章 有所怀疑
为了改变这种实力不平衡的状态,黄台吉联合代善、阿敏逼着大妃阿巴亥殉葬了,接着又把两黄旗和两百旗互换。
原来归他直领的正白旗变成了正黄旗,接着把原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去镶红旗,让自己18岁的长子豪格做了镶黄旗旗主。
至此,八贝勒议事时,四大贝勒中阿敏、代善和黄台吉一起压制了莽古尔泰,四小贝勒里豪格和岳托(代善子)共同对抗阿济格和多铎。
表面上看起来,在最高层以黄台吉为首的势力以五比三压制了不服派,可实际上,阿济格、多铎直领的两百旗却是八旗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
再加上一个谁都不服气的大贝勒,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使得所谓八贝勒共同议事时达成的协定经常出现三旗不遵从的局面。
多铎年纪还小,因此两百旗差不多都听从正白旗旗主阿济格的指示,手握60个牛录的强大实力也让黄台吉的十二弟格外嚣张。
崇祯元年,辽东大旱,官价一石粮食要八两银子,实际上三十两都买不着,两百旗仗着实力强大经常抢夺其他旗丁的粮食、牲口,以至于惹了众怒。
黄台吉通过八贝勒议事制强行强剥夺了阿济格的旗主之位,可也还是不敢就此吞并或者削弱两百旗,不得以只能任命20岁的十四弟多尔衮做了正白旗旗主。
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人同为大妃阿巴亥所生,一母同胞自然要格外亲近些。
大贝勒代善、阿敏也因为拥立黄台吉之功日渐骄横,可为了保证己方实力,黄台吉也只能隐忍。
内忧日升之际,黄台吉想通过战功来稳固自己的权威,继承汗位的当年就发动了锦州之战,可惜和努尔哈赤一样铩羽而归。
本来打着攻破锦州以夺取粮食、人口的目的破产了不说,发动大军消耗的粮食还加重了后金的粮荒。
虽然夺了阿济格旗主的位置,可粮荒加上军事失利让黄台吉的位置越发的飘摇。
和努尔哈赤以及其他后金权贵不同,黄台吉对待投降的明国文士特别和善,并且经常和他们交流局势。
二月中,副将高鸿中上了一道奏折,建议尽快伐明,这道奏折深得黄台吉的心意,可八贝勒议事时却遭到了除豪格之外六位贝勒的共同反对。
因为两次进攻锦州失败,黄台吉此时的威望大削,所以当时他以农事繁忙为由,建议秋收之后再议伐明一事。
崇祯二年(1629)十月一日,黄台吉集结八旗大军,目标是征讨古蒙科尔沁不顺从后金的部落。
八旗欣然同意,什么征讨?说白了就是辽东今年粮荒比去年还严重,不去外面抢一把日子简直要过不下去了。
宁锦一线有袁崇焕坐镇打不动,但古蒙人此时对上后金简直不堪一击,抢的就是他们。
八旗大军从沈阳出发向北进军,十月十一日抵达辽河扎营,晚上,黄台吉把随军出征的八旗权贵和投降后金跟随进军的古蒙诸部首领召集了起来。
“诸位,本来是想带领大伙去攻打科尔沁部的,可明国始终不给咱们后金名分,而察哈尔部(今乌兰察布一带)却屡次帮助明国进攻咱们,都应该讨伐,但是现在不知道应该先打哪家?”
大帐里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不是说好去抢科尔沁的吗,怎么突然就变成要去征讨明国还是察哈尔了?
古蒙这次有二十三个贝勒率兵应召而来,进攻察哈尔的提议显然让他们兴奋不已。
察哈尔国向来被称作“中央万户”,一向由黄金家族的嫡长子统率,号称古蒙正朔,虽然已经没落,但还是拿着架子向古蒙各部发号施令,大家不服他们很久了。
归附后金的古蒙贝勒们纷纷起身表示赞同进攻察哈尔,古蒙诸部高兴,但八旗贝勒们不干了。
从辽河出发,十几万人要走一千多里地攻打察哈尔,这得耗费多少钱粮?虽然打是不成问题的,但这一来一回,抢到的东西可能还不够应付远征的消耗,于是纷纷赞同伐明。
大军出都出来了,白走一趟的话粮草又消耗了,还不如去打一把看看。
也有八旗贝勒建议就此罢兵回家,辽东的粮荒已经非常严重了,既然打察哈尔不划算,伐明又没有把握,干脆回家算了。
营帐里争论成一片,但八旗其他六位议事贝勒都不发言,于是黄台吉借着这个时机直接宣布大军转向伐明。
要是只有八位议事贝勒在场,怕是当场就要吵起来,但除了八旗贝勒还有那么多古蒙贝勒在,虽然莽古尔泰和代善都想说话,但看着还有那么多古蒙贝勒在场最终还是忍下了。
本来八旗大军攻打科尔沁是要往北走的,现在既然决定伐明就改向西行。
十月二十日,走到喀喇沁的青城(今赤峰一带)时,代善和莽古尔泰夜里进了黄台吉的汗帐。
“八弟,咱们几次攻打锦州不下,难道现在又要去吗?再这样打下去怕是八旗都要被你消耗干净了。”
莽古尔泰一向不服黄台吉继位,加上黄台吉两次组织进攻锦州失败,他对这个大汗可没有多少尊重,一向张口就是“八弟”。
“五哥,谁说咱们要去打锦州的,我这次想从蓟镇入口,绕过宁锦伐明。”
莽古尔泰嚣张,可黄台吉一向也不和他硬顶,还是笑眯眯叫他“五哥”。
“什么,大汗你这次准备深入明国腹地?要知道蓟镇、宣府可也驻扎着明国大军。
我们一旦进入明国,东面山海关的兵马和西面的宣府、蓟镇对咱们可就成了夹击之势,此事万万不可!”
代善曾经是四大贝勒之首,拥立黄台吉继位是被他的儿子镶红旗旗主岳托劝服的,可心里对黄台吉也没有几分服气。
特别黄台吉两次组织攻打锦州失败,八旗现在对黄台吉的军事能力都有所怀疑,深入大明京畿这样的决定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第203章 大费周章
代善和莽古尔泰的行踪自然被八旗个贵人们紧盯,但他们在进入汗帐时缺命令侍卫不允许其他人进入。
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奉命守护粮道,现在军中两大贝勒的命令就连大汗的护军也也听从。
等代善和莽古尔泰离开汗帐,岳托、济尔哈朗、萨哈廉、阿巴泰、豪格等小贝勒一拥而进了汗帐,
对于代善、莽古尔泰来说,黄台吉虽然继承汗位,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家的身份比黄台吉低,可诸小贝勒不同,这到底是大汗。
岳托自努尔哈赤时代就是八旗旗主,在小贝勒里身份最为贵重,见到一众小贝勒不敢说话,还是他站了出来。
“大汗与两大贝勒商议了什么大事,还请向臣等示之,现在诸位将官都在账外等着,请大汗下命令吧!”
小贝勒里面,岳托、济尔哈朗一向被黄台吉看重,两人在行军途中就已经得知两大贝勒不同意进兵明国的决定,这时候见黄台吉似有退缩之意,大为着急。
“哪还有什么命令,既然你们都认为我想出来的主意不好,那还等什么命令,大家撤军罢了。”
“为何如此?进兵大明我等都是同意的,为何要退兵,还请大汗给我们说明。”
济尔哈朗是苏尔哈齐的儿子,阿敏的弟弟,但一向和黄台吉亲近,他和岳托两人想来被依为左右,这时着急的询问黄台吉缘由。
“两大贝勒坚决不同意由蓟镇进攻明国,他们说咱们深入敌境,而且粮草匮乏,一旦出师不利会遭到各方明军的围堵,就算从明国边墙破口而入了,恐怕也回不来。
可决定讨伐明国在十天以前就已经决定了,现在才来反对,想必你们也们早就知道了,可却没有一人来告诉我,现在眼见明国的边墙在望,但大家的心思却如此混乱,那我还下什么命令?”
黄台吉明白,小贝勒们大多还是愿意伐明的,除了岳托、阿巴泰等少数几个贝勒,其他大多都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
况且辽东大旱,这些贵人们的属下也生计艰难,早就叫嚣着要去“抢西边”以求活命。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要他们退兵,光是说服跟随出征的旗丁都要大费周章,况且后金也不是今天才和明国交恶的。
多年以来除了攻打坚城没什么成效,可野地浪战八旗兵丁那一次败过。
“八旗固山额真何在?请随我等一并去劝说两大贝勒。”
岳托知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要黄台吉去劝服代善、莽古尔泰是不明智的,他当即向汗帐外呼喊。
后金的旗主和固山额真之间的关系和大明的巡抚同总兵的关系类似,巡抚是民政、军政方面的一把手,而总兵是军事方面的一把手。
简单的说就是,方针策略都是一把手做主,但打仗指挥部队的事归总兵管。
旗主和固山额真也是类似的关系,不过固山额真是旗主的奴仆罢了,这时候大军中除了镶蓝旗旗主阿敏不在,其他旗主和固山额真都在。
除了大贝勒们,此次出征的大军中,小贝勒里只有岳托和杜度曾经做过方面的主将。
而象阿济格、豪格、阿巴泰等贝勒一向都是随军出征罢了,这次伐明除了抢劫更是他们赚取军功的绝佳机会,这时候自然不肯轻易放弃。
众小贝勒联合各旗固山额真,这在后金是任谁都不敢轻视的一股力量,特别阿济格,虽然已经被剥夺了镶白旗旗主的位置,但多尔衮和多铎都还是尊他为大。
上一篇:开局向大秦求亲,传承武林神话
下一篇: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