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608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李建成与三弟李元吉勾结,不断打压李世民。】

  【李世民在寇仲、徐子陵等人的帮助下,逐渐壮大势力。】

  【但李建成和李元吉多次设计陷害,甚至想要暗杀李世民。】

  【最终,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

  【李渊对李成和李吉之死非常难过,本想将李世民治罪,但最终表示自己愿意交出皇位。】

  【但李渊唯一的条件是要李世民对玄武门事件作一交代,除掉双龙。】

  【李世民一直想取得皇位,但又不想伤害曾经协助自己的战友,深感矛盾。】

  【李世民邀双龙在玄武门茶叙,二人答应赴约,不再惧怕死亡,反而更勇敢面对和氏璧的预言。】

  【双龙分别在赴会前找心爱的人话别,各人依依不舍。】

  【李世民为向李渊交代,最终在玄武门之地将双龙杀掉,同年登上帝位,带领唐代进入太平盛世。】

  弹幕:

  ——“啊啊啊不要啊!双龙赴死也太刀了!”

  ——“我柠檬了,人家打架还能顺便吃和氏璧增功力”

  ——“这是修仙文吧?和氏璧居然还能当丹药吃?”

  ——“师妃暄:我站世民×寇仲CP”

  ——“史书:让我康康是谁在胡说八道”

  ——“历史剧也开始搞双男主玛丽苏剧情了吗?”

  ——“这结局也太现实了,最后还是权力至上”

  ——“李世民:不是我想杀,是我爹逼我杀的”

  ——“最后居然是be结局,编剧你做个人吧!”

  ——“最毒不过帝王心,懂的都懂”

  ……

  北齐时期的古人们望着天幕,议论纷纷。

  “听这故事的意思,百年之后天下竟要归于李氏。也不知这李氏是哪一族出来的英雄豪杰,竟能一统江山。”

  “关键是这天下还让他儿子给夺去了!这父子之间的争斗,倒比我们这些市井间的纷争还要热闹。”

  古人们说来说去,只觉得故事里的和氏璧倒是新奇,居然还能吃。

  若是告诉那些整日寻找宝物的权贵们,怕不是要笑掉大牙。

  “这上面的武林倒是热闹,整日打打杀杀的。我们这会儿可没这么多门派,连个能飞檐走壁的都少见。”

  “你傻啊,这不过是后人编的故事罢了。若真有这等门派,我们早就见识过了。指不定是哪个说书人想出来的新鲜法子。”

  “这天幕上的李世民真真是个厉害角色,装作重情重义的模样。最后还不是为了江山把朋友给杀了。”

  “这就叫做大势所趋!你看咱们这会子,哪个当权者不是这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众人纷纷点头。

  虽说是百年之后的故事,但这些权谋手段倒是与当下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后人编得更加精彩,竟能把这些争斗描写得跌宕起伏。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眉头渐渐紧锁。

  这等荒诞故事,竟然把他描绘成一个为了权位可以背信弃义之人。

  “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我李世民何曾如此凉薄?那寇仲、徐子陵若真助我成就帝业,岂会用这等手段相待?”

  魏征在一旁轻声开口:“陛下,这不过是后人的戏言罢了。”

  “不过是一段野史,却把朕写得如此冷血。什么和氏璧的预言,什么双龙的结局,当真是荒谬至极。”

  “朕治国以来,一向以诚待人,岂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李世民端起茶杯,目光依旧凝视着天幕。

  “他们居然说这两个市井少年帮过朕。若真有这等人物,朕岂会不知?还把玄武门之事编排得曲折离奇。”

  “这故事也是新奇,把朕写成了一个权谋之主。难道在后人眼中,朕就只剩下了争权夺利的一面?”

  “玄武门之事本就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又添油加醋,着实令人哭笑不得。”

  魏征小心地提醒:“陛下治国以来,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后人自然记得陛下的功绩。”

  “这倒也是。不过若真有这等少年豪杰相助,或许玄武门之事也不会如此艰难。”

  “只可惜这世上哪有什么和氏璧神功,长生诀密籍。”

  李世民放下茶杯,望着殿外的落日。

  “罢了,不过是一段戏言。只是后人为何总喜欢编排这些江湖恩怨?朕在他们笔下,倒像是一个无情的枭雄了。”

  ……

  东汉位面。

  刘备看着天幕中显现的奇异故事,神情变得格外专注。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略带惊讶的面容。

  “孔明,这后世的故事当真令人意想不到。他们所说的和氏璧竟然还有这等神力,食之便可得到通天彻地的本领。”

  诸葛亮轻摇羽扇:“主公,这等神奇武功若是真的存在,恐怕天下早就大乱了。”

  “说的也是。不过若是让曹操得知有这等宝物,怕是又要四处搜刮了。”

  “这故事里的李世民实在叫人心寒。为了江山可以牺牲一切,甚至连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能下得去手。”

  “主公向来以仁义治天下,自然觉得难以理解。”

  诸葛亮望着天幕继续说道。

  “不过这故事里的武林倒是热闹,光是这慈航静斋就令人耳目一新。”

  “这些武林门派倒是奇特,什么阴癸派、魔门,听都未曾听说过。若是真有这等势力,怕是连你这个军师都要头疼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这故事编得虽然离奇,但也不无道理。”

  “权力确实能让人改变初心,这李世民最后的选择倒是耐人寻味。”

  “也不知百年之后的天下,是否真的会出现这等奇人异事。”

  刘备感慨道:“这和氏璧若真有这般神力,我倒宁愿它永远不要出现。免得又生出无谓的争端。”

第821章 一口气看完《盗墓笔记》!曹操:摸金校尉,我可是祖宗!

  【今天给大家讲解《盗墓笔记》系列最广受好评的《秦岭神树》,这部作品在剧情、悬疑和设定方面都达到了高峰。】

  【《秦岭神树》的传奇,要从一封神秘的信件说起。】

  【那是一个雨夜,吴邪收到了三叔寄来的最后一封信。】

  【信中除了几句叮嘱,就只有“秦岭神树”四个字。】

  【没过多久,三叔就失踪了。】

  【为了寻找三叔的下落,吴邪不得不踏上这条危险的寻人之路。】

  【故事始于龙岭迷窟,吴邪与张起灵、胖子一行人在这里发现了日军遗留的秘密实验基地。】

  【阴森的地下建筑群中,他们不仅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地形,更要应对随时可能坍塌的危险。】

  【在一间堆满档案的资料室里,他们偶然发现了与青铜树相关的考古记录。】

  【这些泛黄的纸张上,记载着一个足以改变历史的惊天秘密。】

  【顺着这条线索,他们深入秦岭腹地。】

  【这里的地形比龙岭迷窟更加凶险,密布的暗河系统就像一张巨大的蛛网,稍有不慎就会迷失方向。】

  【在这片深山中,他们发现了传说中的献王墓群。】

  【这些看似普通的古墓,却暗藏玄机。】

  【每一个墓室都是一个精妙的机关,每一步探索都可能触发致命的陷阱。】

  弹幕:

  ——“每次看秦岭这段都能被惊到,南派巅峰之作啊”

  ——“现在的剧情都不敢这么写了,南派是真敢想”

  ——“机关设计简直逆天,看得我头皮发麻”

  ——“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看到献王墓那段,整个人都惊呆了”

  ——“日军实验基地那段给我看得后背发凉”

  ——“每次重温这部都有新发现,细节太绝了”

  ……

  宋朝街头巷尾的古人们看着天幕纷纷议论。

  茶肆酒楼中,食客放下筷箸,沉浸在这奇异的景象里。

  “这便是传说中的盗墓之人?不过倒也有趣,他们居然懂得破解这些机关。”

  “听闻西北边陲有异士,精通奇门遁甲,想必就是这般模样。”

  街边的老者们摇头晃脑,感慨这后世之人胆大包天。

  在他们的认知里,盗墓有违天理,可偏偏这些人去寻访秘宝,反倒像是在揭开上古玄机。

  若是放在当下,定会被当做妖人。

  不过话说回来,那青铜树确实神异,莫非真是仙家之物?

  “我等读过几年书,也不曾见过如此精妙的机关。那暗河凶险,便是当今的能工巧匠怕是也难以破解。”

  “依我看,这倒像是话本里的故事。不过若真有这青铜树,定是价值连城。”

  市井小民对这等离奇之事总是充满好奇。

  他们虽然对盗墓之事心存忌惮,但看到如此惊险的探秘过程,还是忍不住好奇。

  “这些人倒是胆大,钻进那么深的地下,就不怕遇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话虽如此,但不得不说,他们寻找真相的决心当真令人佩服。”

  这些普通百姓虽然生活在礼教约束下,但对这种超出寻常的奇事仍然充满向往。

  他们一边谴责盗墓行径,一边又对那些未知的秘密充满好奇。

  或许正是这种矛盾的心理,才让他们对天幕中的故事如此着迷。

  ……

  大明位面。

  明熹宗朱由校正在御书房翻阅奏章,天幕突然亮起。

  陪在一旁的司礼太监魏忠贤和王承恩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画面吸引。

  “这些凡人,竟敢私自进入皇陵古墓!”

  朱由校紧握茶盏,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作为嗜好收藏的皇帝,他对古物最是在意。

  魏忠贤上前一步:“陛下息怒,这好像是后世的故事。”

  “那些机关之巧妙,连老奴也是闻所未闻。”

  “机关倒是其次,朕更在意那棵青铜树。”

  朱由校站起身,踱步至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