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603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只是转念一想,这造反可不是儿戏,一个不小心就是掉脑袋的买卖。

  军营退役的老兵们听到这等言论,不由得捶胸顿足。

  这哪里是造反,分明就是在寻死。

  真要打起仗来,哪有这般舒坦。

  不过话说回来,能在这等生死攸关的时刻还有心思喝酒作乐,这份心性倒是让人钦佩。

  只是不知道等到真刀真枪的时候,还能否保持这般从容。

  倒是一些见多识广的商贾觉得有趣,这等不按常理出牌的做派,说不定真能搅动风云。

  毕竟这世上,最难防的就是这种看似荒唐,实则胆大包天的人物。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听罢,不禁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表面上嬉笑怒骂,实则胸有韬略。

  只是这等人物,成则青史留名,败则万劫不复。

  “这人若是成了,必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若是败了,怕是连个收尸的都找不着。”

  ……

  西汉位面。

  王莽正在殿外等候觐见,听到殿内传来一阵惊咦声。

  汉元帝看着天幕,皱眉道:“这造反也要带上点心吃?倒是新鲜。”

  王凤捋着胡须:“陛下,这锐克五怕是西域来的稀罕玩意儿。”

  “朕倒是对这个穿越者感兴趣,难道真有人能跨越时空不成?”

  王莽在殿外竖起耳朵,心中暗想,这造反还能这么随意的吗?

  汉元帝继续看着天幕:“说起宦官祸乱朝纲,倒是让朕想起了前些年的事。”

  王凤赶紧岔开话题:“陛下,您看这造反的成功率,确实不高。”

  “朕倒觉得这光幕说得有理,造反之前总得准备些什么。”

  殿外的王莽听得连连点头。

  这话说得在理,看来得好好规划一下。

  “不过这个大西王是谁?怎么听着这么生疼?”

  汉元帝摸着下巴问道。

  王凤赶紧回答:“兴许也是西域那边的什么人物。”

  “对了,这个穿越者说的地主侵吞土地,朕怎么觉得有点耳熟?”

  王莽在殿外突然心虚。

  陛下,这话题能不能别聊了。

  “不过这光幕说得对,造反之前总得做好准备,你说是不是啊,王卿?”

  王凤擦了擦冷汗:“陛下说得是,这种事情肯定得准备充分。”

  汉元帝又道:“朕倒想见见这个穿越者,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本事。”

  殿外的王莽已经按捺不住,这穿越者倒是给了他一个好主意。

  “行了,今日就到这里吧,让王莽进来见朕。”

  王莽整理衣冠,推门而入,心中却在琢磨着光幕中的话。

  ……

  北宋位面。

  赵佶正捏着一块瓷器,听到天幕内容,手一抖,差点把刚烧制的汝窑摔在地上。

  “蔡京,你说这造反还需要准备点心?这倒是新奇。”

  蔡京躬身答道:“陛下,看这意思,想必是个不务正业的。”

  “有意思,朕倒觉得这人挺会享受。造反之前还要来点小酒,倒是比那些糙汉子懂得生活。”

  赵佶放下瓷器,兴致勃勃地看着天幕。

  “不过朕倒是好奇,这人最后成功了没有?”

  “依臣看来,此等无组织无纪律之人,怕是……”

  赵佶不耐烦地摆手打断他。

  “别这么严肃嘛。朕倒觉得这人有点意思,敢在造反之前还喝得醉醺醺的。”

  “要不,让童贯去打听打听这个锐克五是什么味道?”

  蔡京额头冒汗:“陛下,这怕是不妥……”

  “哎呀,朕就是说着玩的。不过你说这人怎么知道咱们这些君王会醉生梦死呢?”

  “朕每天可是按时看画画练书法的,怎么能叫醉生梦死?”

  蔡京连忙附和:“陛下勤于政务,每日不是在画画就是在赏瓷器……”

  “说起来,这人倒是提醒了朕。最近边境是不是不太平?”

  “回陛下,一切太平……”

  赵佶若有所思:“那就好。不过这穿越者说的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蔡京心中暗惊:可别让陛下想起金人的事才好。

  “对了,蔡卿。你说这人最后会不会真的造反成功?”

  “陛下,依臣看来,此等宵小之辈,不足为虑。”

  赵佶摸着下巴:“话虽如此,但朕怎么总觉得有点不安呢?”

  “算了算了,今天的新瓷器还没看完呢。”

第814章 打土豪,分田地!造反也要理论支持!皇帝们吓尿了!

  【很多地方志都会记载淮北农民野蛮凶猛的特性。】

  【老乡们被迫“热衷”于赌狗仇杀当土匪,家里的积蓄经常用来储备刀剑长矛。】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而你就出身淮北地区,看着老乡们饿的前胸贴后背,马上就要换孩子吃了。决定先下手为强,带着老乡们杀杀杀抢抢抢。】

  【“天谴魔君杀不平,杀尽不平方太平”。加速加速再加速。】

  弹幕:

  ——“这位更是重量级,直接把邻居当粮仓”

  ——“淮北老乡们:正经人谁读地方志啊”

  ——“地方志编撰组已经在摩拳擦掌准备记录了”

  ——“邻居就是我粮仓,这互助精神值得表扬”

  ——“天谴魔君这名号挺带感,建议印名片用”

  ——“最后一句话太上头了,建议当slogan”

  ——“这不比闯王牛?至少人家提前准备了”

  ——“总感觉这位仁兄的行为准则有点问题”

  ——“隔壁老王:为什么我突然感觉背后一凉”

  ——“建议发个定位,我去应聘一下”

  ……

  茶馆里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

  淮北这地界,向来都是民风彪悍,但没想到还能彪悍到这种地步。

  街边的古人们纷纷放下碗筷,不禁感慨这世道还真是什么事都能遇上。

  比起前朝那些慷慨激昂的起义军,这种提前准备的做派倒是显得格外实在。

  茶肆中传来低语:“这储备工作做得也太实在了。”

  “可不是,人家都是屯粮,这倒好,直接屯上武器了。”

  倒是一些经历过战乱的老人,听到这等言论不由得连连摇头。

  这种新理念和旧理念的碰撞让他们感到什么的不适应。

  “别人屯粮我囤枪是吧?”

  这真要打起来,光有武器可不成。

  需要准备的东西可实在太多了。

  不过这种提前准备的思路倒是新颖,不过也就如此了。

  年轻人们听得热血沸腾,觉得这等做派颇有几分快意恩仇的味道。

  只是那句“天谴魔君”的说法,听着就让人脊背发凉。

  市井中的老百姓们私下议论,这种行事作风,比起绿林好汉都要来得直接。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明目张胆的储备,怎么官府都没发现?

  茶馆里忽然响起一声叹息:“这世道,难啊。”

  确实难,难在这世间的不平事太多,难在这民生的艰难太重。

  但这种以暴制暴的做法,说到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这等豪迈的言论,倒是让人想起了些江湖豪气。

  只是这豪气之下,裹挟的是多少无奈和苦楚,外人也只能猜测了。

  “这话说的,倒像是要把天都掀了。”

  “可不是,这气势,比当年的石人张还要狠。”

  众人纷纷感慨,这世道,还真是什么样的事都能遇上。

  不过这等雄心壮志,到底能走多远,怕是连说书的都编不出后续了。

  ……

  大隋位面。

  杨广放下手中的温玉杯,眉头微皱。

  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这淮北的刁民,居然敢这般肆无忌惮。

  身边的虞世基正要开口,却见皇帝突然笑了起来。

  “朕平日里最烦那些道貌岸然的家伙,这群刁民倒是敢说实话。”

  “陛下,这……”

  “你看他们说得多直接,邻居就是粮仓。这话虽然大逆不道,但比那些遮遮掩掩的倒是爽快多了。”

  杨广端起玉杯,轻轻抿了一口。

  “朕倒是想起当年修大运河的时候,这淮北的百姓确实不太好管教。”

  虞世基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陛下圣明。”

  “不过这储备刀剑长矛倒是新鬼。”

  杨广眯起眼睛:“朕修运河的时候,他们可没这般积极。”

  “你说这些刁民,怎么不来修运河反倒去造反?”

  “这运河可是千秋功业,造反能有什么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