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第553章

作者:一剑光寒十四洲

  那些精妙的手艺,不正是祖先们留下的瑰宝吗?

  “父皇可还记得去年蜀地进贡的织锦?”

  朱标说着,从架上取下一幅锦帛:“就连宫里的绣娘看了,也要叹服不已。”

  朱元璋接过锦帛,手指轻抚。

  那些年他打江山时,也曾多次路过蜀地。

  深知那里的百姓,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手艺却是件件精良!

  “这蜀地,确实是块宝地啊。”

  朱元璋感慨道,目光中带着追忆:“当年朕在那里,见识过不少能工巧匠。

  可惜山高路远,好些手艺都传不出来。”

  “这姑娘要是能把这些手艺教给更多人,该多好?”

  “父皇说得是。儿臣以为,巴蜀之地虽然偏远,但文化传承不能断。不如……”

  未等说完,朱元璋却笑着摆摆手:“行了,朕知道你要说什么。一会让人拟道旨意,多建些驿站,让蜀地的东西能运出来,也好让外面的人知道,咱们大明的好东西不光在京城!”

  这般匠心,若是能在大明处处开花,何愁文化不兴?

  ……

  清朝位面。

  “好一个奇女子!”

  张謇看着天幕,目光炯炯,神情激动。

  作为一个既办过纱厂又开过学堂的实业家,他对这个巴蜀女子的表现格外关注。

  这年头,能把传统手艺玩得如此出神入化的,着实不多见。

  虽说她没念过什么学堂,可这实操能力,怕是比那些自诩学富五车的学生还要强上几分!

  看到她织布的手艺,张謇不禁莞尔。

  当年自己开南通纱厂的时候,也是从头摸索。

  这姑娘一会儿纺纱,一会儿染布,连织锦都能信手拈来,这学习能力当真了得。

  若是让她来自己的工厂,想必很快就能当个女工总管。

  最让他啧啧称奇的,还不止于此。

  这姑娘不仅懂农事,还能将其与商业完美结合。

  看看她是如何包装自己的产品,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这营销手段,比那些洋行的买办还要高明几分!

  这世间的学问,原不在于有没有进过学堂,而在于肯不肯用心钻研。

  这巴蜀女子,说到底不过是走了一条从实践中求知的路子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若是能让她来南通师范学堂讲讲课,想必那些学生们一定会大开眼界!

  张謇摸着胡子暗自盘算,这种既通古今,又懂中外的人才,正是新时代所需要的。

  只可惜,自己生错了年代,不然定要和她好好讨教一番实业致富之道!

  【你说为什么李子柒这么火?】

  【主要还是在人家的格局!】

  【在一次采访里里,李子柒端坐在藤椅上,面前是一位端庄的女主持人。】

  【主持人微笑着问:“现在确实有很多人在模仿你的风格,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个新的内容创作领域,对此你怎么看呢?”】

  【李子柒略作思考,便给出一个让无数人忍不住拍手叫好的回答。】

  【“我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曾经辉煌过,也经历过起起落落。”】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这些传统技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期待着有人能发现他们的价值。”】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有了更多的手艺人,有了我们这些记录和传播的人,这位老人终于有机会被更多人看见,被更多人理解和喜爱。”】

  【“这绝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结果。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在坚持,也不可能达到今天这样的影响力。”】

  【镜头给到李子柒的特写,彼时的女孩,神情坚韧。】

  【“我的作品是否独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方向,一个让传统文化走向大众的方向。”】

  【“这条路上不仅有我,还有无数和我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创作者。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让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重新焕发生机。”】

  弹幕: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啊!”

  ——“谁说打工人不能干出一番事业?李子柒:我先来个三连!”

  ——“自媒体人?把非遗传承人说得太轻了!”

  ——“看到评论区那些阴阳怪气的就烦,人家至少为传统文化做了实事!”

  ——“我就是被李子柒种草入坑传统手工的!”

  ——“格局打开!这哪是什么网红,这是当代女诸葛,一眼看透传统文化传播之道!”

  ——“笑死,那些说她装的人呢?人家早就是联合国授予的乡村可持续发展倡导者了!”

  ……

  望着这番对答,古人不禁一阵默然。

  这位来自后世的姑娘,竟有如此通透的见解。

  那些技艺大多都是代代相传,师徒相授,却也难免有失传之忧。

  如今倒好,竟能用这般新奇的法子,让天下人都能一睹这些绝活的风采。

  细想来,这分明就是个巧匠!

第751章 晚年和侄女睡觉!禁欲实验失败的甘地,仍是个圣人?古人震惊!

  【这个穿着破布条的老头,竟然让整个阿三国为他疯狂!】

  【1915年,一个皮包骨头、牙齿稀疏的老头回到了阿三国,没想到他的一句话能让数十万人走上街头!】

  【他就是“圣雄”甘地,一个让英国佬头疼了30年的男人!】

  【1869年,一个普通的商人家庭迎来了一个小婴儿,谁能想到他日后会成为改变阿三国命运的男人!】

  【在南非的21年里,他从一个胆小的律师变成了维权领袖!带领阿三裔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抗争!】

  【在他的影响下,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加入和平抗议!就连官太太们都抛头露面上街游行!】

  【他用绝食、祈祷等方式,多次平息教派冲突!甚至连暴徒看到他都要放下刀!】

  【但是谁能想到,这位德高望重的圣人,竟然在晚年让年轻侄女陪睡?!】

  【更劲爆的是,这位侄女还不止一个!还有多位年轻女性都被要求参与他的“禁欲实验”!】

  【而这位提倡和平的圣人,却总是被人暴打!一次次被打倒,一次次又站起来,这到底是圣人还是抖M?】

  【更让人震惊的是,当年跪舔他的民众,现在却开始纷纷倒戈!】

  【“他就是个老狐狸,用和平主义麻痹我们,让阿三国错过最佳独立时机!”】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他真的是在出卖民族利益吗?】

  【要知道,当年阿三国教派冲突,死伤无数,只有他能让双方放下屠刀!】

  【他用一己之力,让阿三国避免了血流成河的内战,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功绩吗?】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

  【他们说,正是因为这种软弱的思想,导致阿三国在国际上总是抬不起头!】

  【那么问题来了:甘地到底是救了阿三国,还是害惨了阿三国?】

  【一个口口声声禁欲的圣人,却让年轻女子陪睡;一个被全世界尊敬的伟人,现在却饱受争议,这个充满矛盾的男人,究竟为阿三国带来了什么?】

  弹幕:

  ——“说实话,让侄女陪睡这事确实很难洗,虽然他说是什么禁欲实验!”

  ——“楼上的别钻牛角尖,要是没有他,阿三国现在可能还在内战呢!”

  ——“但凡看过历史的都知道,他要是主张暴力革命,死的人能比现在多十倍!”

  ——“这才是真正的大佬,不是靠杀人来建功立业,而是用和平改变了历史!”

  ……

  望着天幕上的内容,古人们一个个满脸震惊!

  这种和平反抗的方式实在太过匪夷所思,难道不应该是刀光剑影、腥风血雨才对吗?

  看来这位圣雄确实有两把刷子。

  毕竟还能做到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跟着他挨打。

  而且他那些禁欲实验,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虽说修行之人确实要经受考验,但真的有必要要用这种方式?

  没有考验的条件,自己去创造条件?!

  古人难免有些怀疑,这特么真是个圣人?

  不过话说回来,能让一个国家在不流血的情况下获得独立,这种本事确实厉害。

  要是放在他们所处的年代,怕是连想都不敢想!

  ……

  唐朝位面。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内容,捋着胡须笑了笑。

  可这个老头挺猛,光着膀子就敢跟人刚,还真有两下子。

  不过这种挨打还要笑嘻嘻的做法,属实是有点看不懂。

  要是换了朕,早就派兵把那些敢动手的人全部砍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老头能让几百万人心甘情愿跟着他,这本事确实不小。

  朕当年收买人心,好歹还得靠着贞观之治,他倒好,穿个破布条就把事情搞定了。

  只是对于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李世民觉得,还是太过理想化!

  他治理天下这么多年,深知有些时候,不见点血是真的解决不了问题!

  就像当年的窦建德、刘黑闼,要不是用武力镇压,哪来的天下太平?

  打不过就谈,谈不拢就打!

  只要拳头够硬,早晚有打服的时候!

  ……

  秦朝位面。

  大泽乡一处简陋的茅草屋里,陈胜正和吴广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面前放着几个粗瓷碗,里面盛着简单的咸菜和稀粥。

  两人刚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浑身带着泥土的气息。

  看完天幕上的内容,陈胜嗤笑一声,把手中的木勺重重地放在桌上:“就这老头这套把戏,要是在我们这,怕是活不过三天。”

  吴广咽下口中的粥水,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确实,你看我们这些地主老财,哪个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主?

  和他们讲道理?那简直比跟驴讲经还难。”

  “哼。”

  陈胜用袖子擦了擦嘴,冷笑道:“让人打了还要说理解对方,这不是犯贱吗?

  要我说啊,对付这些人就得用咱们的老办法——刀子!

  咱们平时干活,哪天不是累死累活的?

  要是跟他们讲道理,怕是到死也换不来一口好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