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麒麟
说罢,后退两步,转身便离开了慈宁宫。
孙太后望着他的背影,神色阴晴不定,片刻之后,方对一旁的王瑾道。
“去,叫焦敬入宫觐见。”
王瑾犹豫了片刻,道:“圣母,这些日子,焦驸马已经入宫了数次,毕竟他是外臣,如此频繁入宫,十分惹人注目,不如让长公主殿下先传信出去,再……”
话没说完,孙太后已经呵斥道。
“什么时候了,哪顾得了这些,还不快去!”
第521章 羚羊挂角
焦敬来的也很快。
事实上,即便没有接到孙太后的召见,他也准备递牌子请见了。
从时间上来看,焦敬和孙太后得到消息基本是同步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焦敬本是外戚,在没有差事的情况下,是没有资格直接上朝的。
他倒是知道朝廷最近有人上了本章,请求太子早日出阁,但是也没想到,廷议会通过的这么快。
“见过圣母。”
行礼各毕,焦敬也没有磨叽,直接了当的便问道。
“圣母召臣前来,可是为了太子出阁之事?”
孙太后扶着额头,示意王瑾将刚刚成敬过来的事情说了一遍。
随后,孙太后问道:“成敬毕竟是那边的人,他说的话就算是实话,恐怕也不是全部的实话,焦驸马,你告诉哀家,到底怎么回事?”
孙太后在深宫当中,对于朝堂之上的事情,消息未免闭塞,但是,相对来说,在外朝的焦敬,知道的就多一些。
虽然说,他不能自己上朝,但是打探消息的本事总是有的。
略一沉吟,焦敬便道:“圣母英明,那成敬所说,虽是实话,但确实隐去了很多细节。”
这一下,孙太后果然来了精神,道。
“仔细说一说。”
于是,焦敬整理了一下语言,便道。
”这次的廷议,属实来的仓促且迅速,以至于臣没能及时向圣母禀明,做出应对,但是此刻复盘,却可见得,早有端倪。”
“如臣所料不错的话,先前太上皇即将归朝的消息传来之后,圣母召天子到慈宁宫来,提到太子之事,只怕那位就已经有了想法。”
孙太后顿时回想起来,那一次“和和气气”的对话。
不过,让她没有料到的是,这中间竟然也能扯上关系。
皱了皱眉,孙太后问道:“你的意思是,因为哀家将太子留在了慈宁宫,所以皇帝才有此举动?”
焦敬点了点头,片刻后,又摇了摇头,道。
“恐怕不仅如此,更多的,只怕是因势利导,圣母,这次朝会之后,臣仔细询问过上朝的几位大人,他们对这次朝会,也觉得有诸多疑惑。”
“按理来说,太子出阁这样的大事,朝廷是要争端许久的,尤其是那些苛求礼制的御史们,但是不知为何,这一次他们全都集体失声了……”
还是那句话,外朝政务上的事情,孙太后实在不算擅长。
因此,对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即便焦敬已经隐晦的点了出来,她还是觉得有些不明白。
事情涉及到太子,孙太后不由感到有些烦躁,直接便问道。
“你有话直接说便是,不必遮遮掩掩的!”
焦敬也有些无奈,不过看着孙太后这副神色,他也只得明明白白的道。
“前次,圣母为了保护太子,借开蒙的名义,将太子放在慈宁宫,这件事情,其实底下的御史们颇为不满,毕竟,太子是储本,开蒙虽不算什么大事,但是也不能轻忽了。”
“当时,圣母提出,天子应承,整个过程,都没有朝廷大臣参与,这其实不太合规矩,但是,不知为何,当时那些御史们,都没有上本提出。”
“臣本以为,他们是偃旗息鼓了,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怕是被天子压着,打算在出阁之事上,将这一局扳回来!”
这话说的就足够清楚了。
太子是社稷国本,如何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开蒙,出阁,备府,置官,这些事情,怎么说也得过一遍朝议。
但是,那一次在慈宁宫,孙太后一提,天子就答应了,全程将此事当做家事而不当做国事来办。
那么这一次,御史们就反过来,将出阁之事彻彻底底的当做国事,同样也不征询孙太后的意见。
换而言之,朝局的平静下,酝酿的是一触即发的风浪。
单为太子开蒙之事,弹劾一个于国有功的上圣皇太后,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但是若孙太后干预廷议的结果,那可就是大事了!
到时候,堂堂正正的参劾起来,怎么着也能狠狠的落一落孙太后的面子。
这么一说,孙太后便是明白了。
一时之间,她仿佛看见,那帮天天以骂人为生的御史们,此刻正摩拳擦掌,虎视眈眈的等着她开口干预朝议,好给他们个口实……
于是,孙太后忽然就想起来,刚刚成敬过来通报太子出阁之事,但却在说完之后迟迟不肯离开的样子,以及他临走之前,意味深长的最后一句话。
“……内臣定将圣母的话带到……”
却原来,是这个意思!
拳头一握,孙太后顿时忍不住从榻上站了起来,怒道。
“原来如此,成敬这个混账东西,竟敢算计哀家!”
旋即,她又坐了下来,懊恼道。
“这么说来,哀家的确是失言了,这句话一旦传到外朝去,不知还要掀起何等的风波。”
焦敬也叹了口气,应该说,这件事情,的确是孙太后过于沉不住气了,不过他也能理解,当时的状况,孙太后稳不住是正常的。
所幸,还不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拱了拱手,焦敬道:“圣母不必忧心,单单是一句话,还不足以成为朝臣攻讦慈宁宫的实证,但是,如此一来,太子出阁的事情,您恐怕就真的不能拦了……”
太后毕竟是太后,就算言辞不当,也没什么。
但是,太子出阁这件事情,结结实实的过了朝议,算是板上钉钉的要推下去的,如果孙太后真的做出什么举动阻拦,譬如说把太子扣在慈宁宫不放,那就真的是授人以柄了。
因此,在这件事情上,孙太后不仅不能拦,而且还要大大方方,积极的准备一应的事宜,如此一来,才能让对方一拳挥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这番道理,孙太后自然是懂了。
但是……
“焦驸马,真的没有法子了吗?”
如果不是出于必要,孙太后又何尝想拦?
但是明摆着,天子这个时候让太子出阁,压根没安什么好心。
别的不说,单是太子每天就住在文华殿旁,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就足以让孙太后坐卧不安了。
焦敬的脸色也有些无奈,办法当然是有的,不过……
“圣母,恕臣直言,那位布下的这个局,明显已经封死了您的退路,只要您有任何的举动,必然迎来的狂风暴雨般的攻讦,所以,要想拦下这件事情,能出面的,唯有……”
“太上皇!”
第522章 交错的队伍
慈宁宫中沉默了下来。
孙太后的神色有些难看。
宣府的事情,有陶瑾这个渠道,她当然知道的更多,正因于此,她才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留在宣府并不单单只是赌气这么简单。
还是那句话,虽然朱祁镇土木兵败,酿成大祸,但是在此之前,孙太后一直没为他操心过什么。
所以,对于这些朝局上的事情,孙太后是信得过他的。
正因于此,她也没有急着将朱祁镇叫回来。
毕竟,在宣府和在迤北还是不一样的。
在迤北,朱祁镇的生命安全时时刻刻受到威胁,也先毕竟是外族,天知道会干出些什么事情。
但是,到了宣府,至少没有人敢明着对太上皇动手了。
只要安全无虞,那么早些晚些见面,孙太后还是不着急的。
所以,她特意嘱咐了任礼,可以留下护卫太上皇的安全,不必那么早的回来。
一来是为了留个放心的人,保护朱祁镇的安全,二来也是希望,她在京师苦心经营了这么久的一点点势力,能够慢慢交到朱祁镇的手里。
这段时间,外朝后宫,她事事都要操心,着实是让她这个素未如此的皇太后辛苦的紧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她本来就打算,等朱祁镇回京之后,外朝的事情她就再也不理,却不曾想,又出了这桩事情。
想起任礼,孙太后感觉很多事情又通透了不少。
幽幽的叹了一声,不由道。
“哀家还道天子为何愿意派任礼前去迎候,却原来,是为了此事。”
事实上,孙太后之所以没有急着让朱祁镇回来,有一重原因,就是她得知了,在朱祁镇决定驻跸宣府之后,朝廷上下对于继续迎候太上皇回来的呼声还是很高的
毕竟,所有人都想要赶快把这件事情办完,结果横生枝节,谁也不愿意看到。
后来,又派出了任礼和胡濙两个人,带着好几封家信,一起去劝。
任礼自不必说,这些日子以来,英国公府扶持他的意味几乎已经不加掩饰,众人都知道,他已经跟英国公府绑在了一起,而英国公府,一向是迎复太上皇的坚定支持者。
至于胡濙,他也是老持成重的大臣,历仕数朝,曾是托孤大臣,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样的情况下,孙太后自然也以为,在这番争端之中,朱祁镇是占了上风的,却没想到……
“圣母英明,如今不仅太上皇不在京中,任侯也不在,李贤,朱鉴等可能会站在太上皇这边的,也不在。”
“若非如此,只怕这场朝议,也不会通过的如此顺利。”
“朝臣之中,对于太子出阁持有疑虑的大臣,其实还是有不少的。”
“但是,碍于此事出面的是沈敬,他是王文的心腹,而王文又是天子的第一铁杆,加之此事有利于翰林院和内阁,朝中有分量的大臣,都闭口不言,其他的人,自然更不敢说。”
相对来说,焦敬明显看的更透,正因于此,他才说……
“所以,圣母,让太上皇早些归朝,不仅仅是为了太子之事,臣斗胆直言,即便太上皇回来,在此事上,也只能辗转腾挪,而难以改变。”
“重要的是以后,太上皇在,太子的地位便能稳固,若是太上皇长久留在宣府,朝廷必会日渐不满,之后的事端还多着呢。”
“虽说,太上皇在京,也未必就能平静,但是终归不至于如今这般被动。”
焦敬说完,孙太后还是有些犹豫。
她并不清楚,朱祁镇到底是作何打算,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朱祁镇肯定没有打算长留宣府,他之所以态度坚持,一定是有所要求。
虽然说,如今胡濙等人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但是十有八九,朱祁镇是不会这么轻易松口的。
而如今,一旦让他赶回来,就等同于是前功尽弃了。
不过,她心里也清楚,焦敬说的是实话。
眼下的局面,的确并非她可以应对的事情了,尤其是太子的事情,不能有丝毫的轻忽。
真的是完全到了天子的手里,那可就是坐卧难安了。
于是,重重的叹了口气,孙太后招了招手,道。
“王瑾,备墨,哀家要写一封信给太上皇。”
当天傍晚,宫中驰出一支队伍,为首者不是别人,正是慈宁宫总管太监王瑾,所去方向,正是宣府!
这一次,他带着的不止是家信,还有一道真真正正的懿旨!
…………
来回的队伍交错而行,出城者拂晓而去,归城人午后方至。
当第二天的太阳高高悬在头顶之际,胡濙一行人,已经到了城门口。
虽然说,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但是,到了京城,胡老大人的动作反而麻利起来了。
进城的头一件事情,不回府,不回衙,风尘仆仆的直接到了东华门,递牌子请见天子,说有要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