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善若无水
目光之中满是凶光的王娡冷笑不止“贾夫人的咳嗽好了吗?”
那宫女不敢与王娡仿佛是要吃人一般的目光对视,低着头小声回应“太医令开了方子,说是染了风寒”
她不敢再多说什么了,因为她是经手人,知道所谓的咳嗽是什么!
“去吧。”王娡取出一枚金币,塞进了宫女的手中,柔声说道“你帮我做事,我是不会亏待你的。回家去看看,你家里人都等着你的钱过日子呢。”
“谢夫人~~~”
宫女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只是没有见着王娡看向自己背影的目光,宛如毒蛇。
数日之后,王娡寝宫之中死了个宫女,据说是路过池塘的时候脚滑跌入水中,没能救上来。
这种事情在宫中很是常见,而且又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而已。
王娡自己不在意,自然也没人会多管。
无声无息之中,一场诺大的风暴正在逐渐成型。
一个黑化了的女人扇动起翅膀,将会为这个帝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超级风暴。
塞外,李云泽终于等到了叛逃投汉的几个匈奴部落。
这几个部落都是典型的小部落,大些的不过两三千帐,小的部落甚至只有不足千帐。
几个部落加起来,人口也就
是三四万人而已。
历史上这几个部落的首领,都被刘启封侯,这是为了千金买马骨,用间分化匈奴人。
这一招不能说错,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的确是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历史上不少匈奴人投靠大汉,而这些人及其后代,有许多人都在卫青与霍去病的麾下打仗。
霍去病动不动就长驱直入几千里上万里的,卫青一路跑到漠北去跟匈奴王庭决战,从来都没有迷路过,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麾下有原本的当地土著作为向导。
否则的话,在这个没有卫星的时代里,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行军千里万里,还能准确找到敌人王庭的所在?
除非天命所归!
李云泽在给刘启的奏疏上明确表态,不应当给他们封侯。
用的理由,则是与历史上周亚夫的理由一样‘非刘氏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
刘启没听周亚夫的,周亚夫生气辞职,然后刘启同意了。
可这次李云泽这么说,结果却是大为不同。
原因很简单,李云泽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在提升了军心士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让大汉勋贵们开始轻视匈奴,觉得匈奴人也不过如此嘛。
甚至有许多人都上奏疏给天子,表示应当重建车兵,以厢车为对付匈奴的主力。
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足够的厢车,匈奴不足为惧。
这个趋势一起来,那千金买马骨的效果自然也随之减弱。
而且中山王是刘启选定的继承人,又在塞外打出了国威,他的意见有着很重的影响力。
轻松击退了追击的匈奴骑兵,护卫着这些匈奴叛徒进入长城,李云泽这次的工作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
至于如何接待安置这些部落,自然是有朝廷与少府的人去安排,用不着李云泽去操心。
他现在的事儿,是要尽快入长安城。
“大王,某已经等不及了。”
笑容满面的主父偃,在李云泽面前一向有些大大咧咧。
一方面是因为他要做孤臣,想要在李云泽面前展现自己直率的一面。
还有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察觉到自己的这等做派,李云泽好似很满意。那没的说,以后就是这种性子了。
这边公孙弘调侃道“大王去长安城是做太子的,你急着去做什么?莫不是等着做郎中令?”
郎中令的本职工作其实是天子的贴身警卫以及秘书,只不过因为周仁的关系,反倒是被世人视为拎包小弟外加马夫更夫帮闲
主父偃仿佛没有听出来公孙弘话语里的暗讽,大笑着指向向来沉默的周球“郎中令在这儿呢。”
众人闻言,顿时哄笑。
周球也是跟着笑,仿佛丝毫不在意大家伙拿自己的父亲开玩笑,只不过心底里是怎么想的,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李云泽轻叹口气。
自己还没成太子呢,手底下的这些人就已经开始
暗中较劲,争权夺利。在自己面前尽可能的表现,有机会就要暗贬暗讽对手这可真是,唉。
“大王。”面色沉稳的郅都开口说话“是否先回转中山国?”
他们现在还是位于定襄郡之中,想要去长安的话有两条路。
一个是南下入太原郡,从太原郡沿着三晋盆地南下,过上党入河东,最后从风陵渡渡过大河入京兆。
还有一条路,则是南下太原郡,出苦陉入中山国,再从中山国南下邯郸往孟津渡渡过大河,西去函谷关入京兆。
大家伙都较为倾向于先回中山国,打算先回去准备一番,给自己的亲人好友写信联络,大家一起跟着太子得道升天什么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年头大家伙都在想办法给自己寻找帮手,亲族同窗同门好友等等,人多力量大不说,哪怕是说话吵架的时候气势也足够强。
大王要当太子了,得赶紧的把自己人拉到大王身边露个脸。
毕竟大王身边的位置就那么多,你不拉人来占了,那就是别人来占。
大汉的太子,与后世那些活的跟狗似的,当三十年太子都轮不到上位的可不一样。
大汉的太子,那是真正的当做储君来培养的。
不但拥有全套的班底,只要接班就能立刻顶上朝中重要的位置,而且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军事武装力量,以及财政收入来源等等。
可以说,就是预备天子与预备朝廷。
当然了,大汉的官位并不多,所以要早点过来填坑。
来晚了一步,那以后就是步步都落后。
只不过,李云泽却很是干脆的做出决断“走上党,去河东,过风陵渡。”
走上党自然不是去看长平之战的遗迹,过风陵渡更加不是想要去预见郭襄,李云泽真实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去河东郡寻找卫青。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时的卫青正在河东郡放羊呢。
霍去病是不去想了,真的是挠头也等不到。
不过卫青的话,还是可以找找的。
既然大王下了决断,那众人自然没什么好多说的,纷纷收拾东西安排人手准备南下。
这次可不仅仅是大王入长安城,按照天子的诏书,在灭白羊部之战中大放异彩的中山国郡兵,也要随行入长安城接受天子的赏赐。
除此之外,还有参战的长城军团的将校们。
不出意外的话,不少人能得封侯。
哪怕只是亭侯乡侯,他也是侯爵啊。
春秋战国时代里,称王之前都是诸侯。
大军喜气洋洋的南下,不过中山国跟过来的民夫们就去不了了,他们牵着赶着将士们获得赏赐的牛羊等物,从苦陉返回中山国。
李云泽也没亏待他们,除了每人一缗钱,两匹绢之外,还给了两头羊。
要知道他们这次出来是服徭役出来的,本质上不但不用给赏赐,还要自备粮草
而且因为帮忙带将士们的赏赐送到各自家中去,将士们也是要给辛苦费的。
所以民夫们回去的时候,也是喜笑颜开。
大军南下,这次是在国境之内行军,而且还有天子的圣旨,后勤供应自然是由各地官府提供。
因为中山王要去长安城做太子的消息传遍天下,沿途官府自然无人敢于怠慢,都是尽心竭力的供应,以求在中山王的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实在不行,让大王知晓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啊。
得胜之师士气高涨,又是在国境之内行军,所以行军速度非常快。
不过是二十余日的功夫,大军就从定襄郡一路南下来到了河东郡。
进入河东郡后,李云泽直接下令“去平阳县!”
第618章 卫青
天子刘启有十几个儿子,还活着的基本上都已经封王。
按照概率学来说,他的女儿应该也不少才是。
可现实却是,刘启只有三个女儿。
更夸张的是,这三个女儿都是王娡所出。
刘启的宠妃几乎各个都生了儿子,就连王娡的妹妹王皃姁都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
唯独王娡连生三个女儿,最后才有了刘彘。
从这一点上来说,刘彘的出生真是与众不同呐。
因为女儿少,所以反倒是更受看重。
其中的长女被封为阳信公主,并且嫁给了老牌诸侯的传人,平阳侯曹寿。
没错,历史通称的平阳公主,其实真正的封号是阳信公主。
她被称呼为平阳公主,原因在于她嫁的是平阳侯曹寿,这算是冠夫姓的一种。
至于曹寿,乃是‘萧规曹随’里的那个曹,也就是开国名将曹参的曾孙。
皇子可以迎娶平民为妻,可公主却是不能下嫁,至少也得是勋贵之后。
平阳县这里,是平阳侯曹寿的食邑之地,理论上整个县都是属于曹寿的。
这等国中之国,无论是诸侯国还是诸王国都是与皇帝集权相违背,这才有了之前刘启想要削藩,导致七王之乱。
七王之乱被平定之后,天子刘启乘机收回了不少的封国权力,不过哪怕如此,曹寿依旧是平阳县名义上的主人。
大汉地方百姓服兵役的时候,大都是要去长安城轮值戍卫。
平阳县这里,也是如此。
当然了,平阳县不至于派遣兵马去平阳侯府戍卫,他们只是派遣县中官吏去侯府上做事。
平阳县有个小吏名唤郑季,在轮值当差去平阳侯府的时候,与府中一侍女眉来眼去,回家穿黑.丝什么的。
这个侍女,被称之为卫媪。
卫是其夫家的姓氏,媪则是老太婆,夫人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卫老太,卫夫人。
也就是说,这两人是那啥那啥。
卫媪为夫家生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儿子则是卫长君。
这些,全都算是平阳侯府的家生子,世代奴仆。
卫子夫自然不必多说,大名鼎鼎的卫皇后。
而次女卫少儿,却是有个儿子名唤霍去病!
卫少儿跟她母亲很相似,也找了个来自平阳县的小吏私下里你进我退,你口吐白沫我夹道欢迎的,然后就有了霍去病。
说话转回来。
卫媪与郑季好上了,又是一口气给郑季生了三个儿子。
长子叫做卫青,次子叫做卫步,小儿子叫卫步。
因为是那啥出生的,所以自然不能姓郑,所以冒了夫家的姓氏为卫氏。
若是郑季知晓卫青后来的成就的话,估摸着肯定会开祠堂请他认祖归宗。
那样的话,就不是河东卫氏而是河东郑氏了。
嗯,几百年之后卫家有个后人叫做卫仲道,取了个老婆叫做蔡文姬。
很明显,卫媪真正
上一篇: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下一篇:皇兄何故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