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早餐羊奶
财富会比现在更多。
也不会大量流向地方乡绅豪强。
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朱元璋收敛思绪,瞥了眼朱棣,语气平缓道:“你先做着,咱不是老顽固,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咱就支持。”
朱棣抬头,见鬼似看着朱元璋。
‘老头子吃错药了?’
他都做好,老头子激烈抵触乡土村社的准备了。
哼!
‘这是什么眼神!见鬼了!’
朱元璋气的微哼一声,想骂人,最后还是压住了。
再骂,混账老四,恐怕一点掏心掏肺的话,都不会和他说了。
该看的看了,该问的也都问了,至少现在想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
抬头看了看日头,“雄英,回家!”
话罢,黑着脸,丢下发呆的朱棣,生着闷气,快步走到田边,也不管脚上的泥,穿上鞋,抱着朱雄英就走。
朱雄英爬在朱元璋肩头,偷偷看看朱元璋脸色,大喊,“四叔,回家了!”
朱棣回神,笑着招了招手。
快步跟上同时,摇头嘀咕,“绝对是吃错药了!”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过去一年多自身经历,老头子刚才那番话,都挺吓人的。
根本不像他认识的老头子。
最终,他还是没敢把乡土村社发展到极致,工商资本萌芽的设想描绘出来。
……
等返回时。
午饭已经做好,众人都在等着他们。
马秀英、徐妙云见父子二人回来,纷纷起身,同时观察这对活宝父子的脸色。
朱元璋没好气瞪了眼马秀英,笑着招呼,“吃饭。”
朱棣冲徐妙云笑着点点头。
一家人这才松了口气,纷纷落座。
……
饭后,朱元璋、马秀英准备动身时。
叔伯婶子们提着大袋小袋,大筐小筐出现。
……
马车启动,走出村口,朱元璋才停下招手的动作,收回视线,看着几乎堆满马车的大筐小筐。
嘴角无声咧到耳
边……
“这些乡亲,就听说大丫爹喜欢吃农村野菜,大中午就摘了这么多。”
朱元璋咧嘴笑着,翻看筐子里的野菜。
春天,百姓家也没什么好东西。
这些野菜,就是心意。
就算把他皇帝的身份说出去,最多也就是让土桥村百姓敬畏。
绝对不可能如‘大丫爹’这个身份,受土桥村百姓欢迎。
“天德跟着咱们家混账老四沾光了。”
马秀英怀抱着朱雄英,听到这酸溜溜的话,好气又好笑瞪了眼,“人家天德还替咱们背黑锅了!以前背黑锅你怎么不说,现在酸什么!”
嘿嘿……
朱元璋笑笑。
哎!
突然,又叹了口气。
马秀英看了眼,没好气笑问:“又怎么了?”
“混账老四不是洪武九年那个和咱掏心掏肺的了,现在也开始有所保留了。”
朱元璋拍着膝盖,叹了口气。
哼!
马秀英气的哼了一声,瞪视:“现在后悔了?晚了!”
话罢,就不愿理会朱元璋,转头看向一边。
……
于此同时。
大都督府。
谭渊板板直直站在李文忠面前。
李文忠笑着摆了摆手,“不要紧张,今天传唤你来大都督府,是通知你,不要等肩标了,可以回提前辽东了。”
“不久后,朝廷会派专人,去为你们大辽河卫授予肩标。”
“不出意外,会是皇太孙亲自去……”
“皇太孙!”谭渊下意识惊呼。
李文忠笑笑,“对,皇太孙,至于陪同皇太孙的人,你也认识,上次和你们一起出关的朱四郎,本届院试考,甲等第一名秀才,陛下家乡乡党,朱四郎、周王朱橚,会陪同皇太孙,亲自去大辽河卫,授予你们肩标。”
……
‘朱四郎?哈哈……朱四郎啊朱四郎,之前你还拒绝,现在陛下让你去,你能拒绝吗?’
李文忠后面说了什么,谭渊也没听清楚。
怀着激动,稀里糊涂结束谈话,走出大都督府。
张武、周浪在外等着,见谭渊呆呆走出来,还傻笑,忙围上去,“百户,怎么了?大都督府突然召见,有什么事?”
他们是被大都督府的人,从江宁召唤来的。
谭渊回神。
拉着张武、周浪快步离开大都督府。
找了个僻静地方,左右看看,确定没人,随即笑道:“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朱四郎要去辽东……”
周浪、张武惊呆了。
等谭渊话落,周浪回神,激动追问:“朱先生能赶上夏季攻势吗?”
“应该能。”谭渊笑着点头。
朱四郎可是指挥使三人的结义兄弟,养寇计也是朱四郎提出来的。
他这个鬼老四既然必须去辽东,不赶在夏季攻势前抵达辽东。
指挥使、张大寇、同知三人,肯定饶不了他。
谭渊收敛思绪,这些事不能告诉张武、周浪,笑着催促周浪:“走,马上返回江宁,你和家人道别,咱们明天就出发,尽快赶回辽东,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指挥使!”
周浪、张武笑着点头,他们比百户,更高兴,朱先生能参加大辽河卫的夏季攻势。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第217章 招纳人才,吕本动妄念,朱元璋
羡慕嫉妒
送走老头子。
朱棣就来到夏时敏夫妇房间。
夏时敏正在看书,见朱棣,忙起身,“朱贤弟。”
“夏大哥,在家里,我们就不要搞读书人那套繁文缛节了,其实我挺讨厌这套。”
哈哈……
夏时敏爽朗一笑,三人重新坐下后。
夏时敏夫妇看着朱棣。
朱棣略作沉吟,询问:“夏大哥着急返乡吗?”
夫妇二人相视一眼。
夏时敏笑道:“我们已经把金陵城租的房子退了,打算看望朱贤弟后,就回乡。”
他们不敢再耽搁了。
居金陵大不易。
给朱贤弟抄书挣的钱,路上再给人写点书信之类,不出意外,能较为宽裕返回湘阴。
朱棣犹豫一下,开门见山,“和夏大哥我就不拐弯抹角了,不知夏大哥有没有考虑,留在应天……”
他这一走,就是几个月。
妙云还要照看两个小家伙。
虽说母后随后会过来,可手忙脚乱,毕竟无法专心给孩子们上课。
往后,老头子说不准还要他做这做那。
读书不能三天晒网两天打渔。
孩子们叫他和妙云一声师傅师娘,他们就得对孩子们负责。
“我和妙云想请夏大哥在土桥村学塾做教谕,一年五两银子怎么样,不知夏大哥和嫂子,能不能留下来?”
“当然,如果夏大哥愿意落户土桥村,那就是我们乡土村社的成员,就不是单纯的拿酬劳,可以领分红。”
夏时敏夫妇惊讶对视。
留在土桥村。
这个提议,来的突然,也让他们受宠若惊。
土桥村乡土村社建设,明眼人都能看出,好日子就在眼前。
这些且不说。
他们更在意维喆和元启。
通过接触,土桥村这些孩子都很优秀,维喆兄弟二人和一群优秀的同龄人在一起,受益无穷。
且留在土桥村,维喆和元启,还能接受朱贤弟夫妇的教导。
孟母三迁。
不就是希望孩子有个良好教育环境嘛?
“朱贤弟,我看还是以酬劳方式吧,我们半途加入你们土桥村,没有土地入股就分红,乡亲们心里不舒服……”
夏时敏不愿占便宜。
一年五两银子,再加朝廷给秀才的补贴,足够他们一家四口一年生活所需了。
在学堂当教谕,读书基本就不需要花钱了。
这样足够了。
朱棣笑了,“夏大哥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村的乡亲们,肯定愿意让你们加入,你们的知识,就是股本!”
上一篇:大明:吕氏毒圣孙?开局十二符咒
下一篇: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