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第162章

作者:我是一只猫叔

  鲁十三松了口气,看向陆翊和诸葛若雪,压低声音道:“所以,我之前提醒过少东家和少夫人,你们可能会发脾气,要压制。”

  “自古文人相轻。”

  “少夫人二弟年纪轻轻,又没了诸葛玄先生撑腰,又非荆州本地人,加上性子又有些高傲,在荆州会遇到如此状况,纯属正常。”

  “就连我们在这里经商,穿着光鲜艳丽,还经常和权贵来往,也经常被这些寒酸学子嘲讽。”

  诸葛若雪眼眶有些泛红道:“大姊在作甚!两个弟弟如此地步,她都不闻不问吗?”

  鲁十三问道:“诸葛玄先生可有子女?”

  诸葛若雪摇了摇头道:“没有。妾身父母亡故较早,叔父不放心我们,一辈子都未娶妻,何来子女?”

  鲁十三道:“大约去年,我在这里听人说过,蒯家娶了诸葛玄先生的长女,又似乎是侄女。当初尚未想到,诸葛玄先生就是少夫人你的叔父,所以没有太关注。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少夫人你的大姊了。”

  顿了顿,鲁十三感叹道:“蒯家,可是荆州绝对望族。”

  “在荆州,蔡、蒯、张和黄四大家族,实际权力,远比荆州牧还要强盛。”

  “这四大家族,也是荆州牧当初扶持起来应对荆州其他宗贼的。”

  “只是,其他宗贼被压制,四大家族及时而起,形成了新的强大力量。”

  看向诸葛若雪,鲁十三继续道:“少夫人大姊能够加入蒯家,那就是鱼跃龙门,山鸡飞上枝头变凤凰。”

  “看似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然,望族家门哪有那般好进?”

  “一旦进入,步步机关算尽,一步走错,轻则不再受宠,重则失去性命。”

  “更别说,望族家门的女人,也都必须有娘家人撑腰。”

  “娘家人实力越强大,越受宠。”

  “诸葛玄先生是荆州牧朋友,他在世时,少夫人大姊还有口气可以喘,还有个人可以撑腰。”

  “如今,诸葛玄先生没了,谁又会把少夫人大姊当一回事呢?”

  “此时,别说照顾少夫人两位弟弟,恐怕自身也是苦不堪言,整夜以泪洗面罢了。”

  “这些年,我接触各方权贵,对这些,实属看得多了。”

  诸葛若雪脸色惨白。

  陆翊轻轻拍打着她的后背。

  后世之人,常常说诸葛家族是多么的望族,在荆州也享誉一方,甚至可以和蔡、蒯、张、黄四大家族相媲美。

  现在看来,其实都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而已。

  诸葛家在琅琊,祖上的确出过重要官员诸葛丰,但是,那可都是汉元帝时期。

  到了诸葛亮父亲这一代,都隔了两百来年了,完全没落了,有何名声可言?

  说是寒门也不为过。

  好在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有些本事,和荆州牧刘表有些交情。

  但是,也止于此。

  诸葛玄虽然做过刘表上表的豫章太守,但是很快被朝廷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击溃。

  后来,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兄弟姐妹逃往荆州,至此,并未做过官。

  又怎可能撑起豪族之说?

  完全是诸葛亮、诸葛瑾兄弟过于强大,才让后世之人以为诸葛家在汉末备受世人敬仰。

  从这方面来说,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光芒实在是耀眼,以至于让后世之人被遮蔽双眼,误以为诸葛家在他们之前,也是如其他豪门望族一般贵不可言。

  如今,没了诸葛玄,就断去了和荆州牧刘表唯一的纽带。

  不管是嫁入豪门蒯家的大姊,还是孤苦无依的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只能受苦。

  好在诸葛亮的先生似乎是黄承彦,是荆州四大望族之一的黄家主事人之一。

  诸葛亮如此年轻,就能被学院造势宣传成为“卧龙”,大概也是学院看在黄承彦的面子上。

  可也因为没有真正的靠山,其他学子怎么看得下去?

  再加上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这些学子,自然一个个酸溜溜的。

  从某些方面来说,诸葛亮和庞统,有些性情是极为相似的。

  酒楼的下人端来美食和酒水。

  鲁十三见诸葛若雪如此神情,也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过多,忙讪讪道:“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先休息。明天,我差人去打听下少夫人两位弟弟如今住处,再带你们过去。”

  一行人吃完饭,回到住处。

  一整晚,诸葛若雪都翻来覆去,没有睡着。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诸葛若雪便起床,催促鲁十三赶紧打听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的住处。

  一直打听到下午,才终于打听到两兄弟的处境和下落。

  原来,诸葛玄在世时,荆州牧刘表经常会派人送些钱资给诸葛玄,诸葛玄还勉强能够维持日常开支。

  所以,他在襄阳靠近城门的地方,买了一栋小房子。

  因为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都比较聪慧,都通过了学院的考核,所以诸葛玄将两兄弟送往学院读书。

  诸葛玄病逝,荆州牧刘表也只是派人帮忙料理了下诸葛玄的后事。

  之后,便没有再管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

  虽然两兄弟都在学院读书,都有类似于俸禄的津贴,但是,远不够他们在城内的日常开支。

  因此,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卖掉了在城内的房子,在襄阳城东郊区置办了一栋简陋的茅草屋。

  而“卧龙”道号的传出,便是诸葛亮的先生黄承彦出的主意。

  黄承彦知道诸葛亮的难处,又怕伤及他的面子,不敢直接资助钱资,只能让学院帮忙造势,好让诸葛亮名声传播出去,就能被荆州牧刘表看重,从而出仕,为官一方。

  自然,也有俸禄供养两兄弟继续生存下去。

  可惜,荆州牧刘表见诸葛亮太过年轻,并未同意接见,更没有安排官职。

  此时,诸葛亮甚至从学院离开,用剩余的钱资,购买了一些田地耕种,以维持两兄弟的生活。

  而诸葛均,目前还在学院读书。

  陆翊听到鲁十三的汇报,有些愕然。

  诸葛亮耕田?

  他想到了初三语文课本里的《出师表》里的内容: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只是,现在诸葛亮还在荆州郊区。

  如果自己没有出现,应该最终会搬迁到南阳了。

  在襄阳城内购买了一些肉类、蔬菜、大米等生活物资,陆翊带着诸葛若雪、南宫雁、施桓、陈宫,在鲁十三的带领下,乘坐着马车,直接赶往襄阳城东郊区。

  一直出了城门近二十里,才在一乡野田间看到一栋孤零零的茅草房。

  茅草房并不大,四周围有篱笆。

  在篱笆里面,有几只鸡鸭散落在各处嬉戏。

  不过,此时,茅草房大门紧闭。

  鲁十三指着篱笆道:“应该就是这里没错。”

  诸葛若雪看着这简陋的房子,又哭了起来。

  南宫雁见状,道:“我和老施在四周找找,你们其他人在这里,别到处乱走。这里树木茂盛,可能有大虫出没。至不济,如果碰到山贼,不堪设想。”

  大虫,就是指老虎。

  施桓忙应了一声,和南宫雁各走一边,在四周寻找起来。

  一直到到夕阳落下,才见到南宫雁和施桓陪着一个穿着粗布麻衣,挽着裤腿,打着赤脚,满身泥渍的青年走了过来。

第171章 颠沛流离的诸葛亮

  诸葛若雪见到青年男子,眼泪瞬间飙了出来,飞奔了过去。

  青年男子也注意到诸葛若雪。

  看诸葛若雪哭着跑过来,青年男子眼眶也有些泛红。

  快步迎向诸葛若雪,青年男子强行挤出笑容道:“二姊!”

  两人会面,诸葛若雪哭着就要张开手,将青年男子拥入怀中。

  却见青年男子忙向后退了半步,躬身行礼道:“二姊,经年未见,为弟甚是想念!”

  原来,青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诸葛若雪心心念念,小时候调皮又懂事的二弟诸葛亮。

  诸葛若雪静静地看着诸葛亮,将手缓缓收了回去。

  看着眼前这个已经身高八尺有余,颇为俊美的二弟,诸葛若雪重重地点头,哽咽道:“长大了,二弟,长得一表人才了。姐姐也想你了,心心念念着。得知叔父过世的消息,姐姐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来。”

  “这些日子,你们辛苦了。”

  诸葛亮抬起头,抽了下鼻子道:“其实还好。”

  “就是有些对不住叔父。”

  “叔父为了照顾我们,一生未娶妻,他临终前还想着,无法看到兄长和二姊一别。”

  “此刻,为弟想,他泉下有知,也能欣慰了。”

  陆翊和陈宫、鲁十三也走了过来。

  看着诸葛若雪和诸葛亮姐弟重逢,似乎都有很多话要说,陆翊低声对诸葛若雪道:“进屋说吧!我去做些晚饭,你们在家里聊天。”

  诸葛若雪再见诸葛亮,此时心态也平静了些许,忙用手擦了擦脸上的眼泪道:“这使不得!下厨这事,怎可劳烦夫君——”

  陆翊捏了下她的鼻尖,示意南宫雁和施桓也跟自己进去,留诸葛若雪和诸葛亮姐弟单独一起。

  而他一行人,则推开茅草房的大门,将肉类、蔬菜、大米等物资搬进去。

  诸葛亮见诸葛若雪还回头望着陆翊,这才低声问道:“二姊,刚才这男人就是姐夫?”

  诸葛若雪回过头,此时脸上才露出笑容,得意道:“如何,姐姐给你找的这个姐夫?”

  诸葛亮一边示意诸葛若雪进屋,一边好奇道:“姐夫玉树临风,谈吐风雅,感觉是世家大族子弟。二姊,当初我们逃亡,你被人群冲散,我们都要急疯了。叔父,也是在那时候急出病来。”

  “兄长才走丢没有多久,二姊你又遇到这事。”

  “叔父自觉愧对父亲和母亲,每年祭祀,都要在灵堂痛哭一番。”

  诸葛若雪再次落下泪来道:“叔父将我们视作儿女,我却无法给他养老送终。”

  诸葛亮长长叹了口气道:“二姊也别太伤心了。为弟相信,叔父虽然有遗憾,可若知道你嫁了一个好丈夫,也能含笑九泉的。”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手帕,想要递给诸葛若雪擦眼泪。

  刚刚递出去,诸葛亮脸色有些泛红。

  手帕和诸葛若雪干净的衣服相比,有些脏兮兮的。

  诸葛亮就要将手帕收回去,却见诸葛若雪抓住他的袖子,往脸上随意糊了几下。

  诸葛亮:“......”

  这二姊,都过了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没有一点改变?

  诸葛若雪见诸葛亮盯着自己,举起右手,握成小拳头,鼓大着眼睛道:“怎么,不满?信不信姐姐给你一锤子!”

  诸葛亮这才笑道:“好久没有挨二姊的拳头了。你真要打,为弟这次不躲。”

  两人进了屋子。

  诸葛若雪凶巴巴的神情变得柔和了起来。

  将拳头放了下来,诸葛若雪看着茅草屋的祖宗。

  所谓祖宗,指的是屋子正中央最里面墙壁上专门置办的一处空地,供奉灵位之用。

  逢年过节,这里也是普通百姓祭祀先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