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吐蕃签到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第356章

作者:唐家小二

房玄龄能来跟李二,商议这件事,就先反反复复的考虑过了....

见陛下还在犹豫,就解释道。

“陛下,从暹罗到戒日帝国,这中间还有一条陆路。途经好几个番邦小国。

如果能够先大秦一步,和这些小国结成盟友,对于大唐南部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说暹罗,恃强凌弱,周边的小国,对它也没有什么好感。”

李二开始考虑房玄龄的建议了。

占领了暹罗,不光是拥有了海港,可以更便利的从海上,通往戒日帝国。

而且还可以开拓一条陆路出来。

“玄龄,你的意思,大唐以后发展的重心,要放在南部。通过几条路,把那些番邦小国,都串起来?”

“正是!”

房玄龄其实琢磨了很多,但说的过于简洁了一些。

以至于,现在李二才算大概明白他的意思。

“陛下,南部蛮荒,发展的潜力更大。而且,距离大秦边境的距离更远,不那么容易,受到大秦方面的干扰。”

这话说到了李二的心坎上。

这一段时间以来,李二的情绪十分低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信心遭到了秦牧的严重打击。

李二总觉得自己,跟秦牧相比,越来越有落于下风的势头。

不知该如何抵挡大秦?

房玄龄给出的建议,让大唐开始发展南部,避开大秦的5.0干扰。

只要没有大秦的影响,李二还是很有信心,将南部发展起来的。

“玄龄,你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多亏了你的提醒,朕现在才明白,大唐往后的发展之路,该在哪里?

你说的不错,必须占领暹罗!”

李二在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

只要南部发展起来,大唐积蓄了足够的国力,就仍然能够与大秦抗衡!

房玄龄为了大唐的发展,也是歹单精竭虑,才想出这么一条发展策略来。

见皇帝采纳了,心中也很是欣慰。

“陛下,南部有好几座大岛。现在也需要开始建造一些港口,多造船,发展海运!”

“准!”

李二开心了.

第379章秦牧讲医术,开创史上医学新流派

长安城。

秦牧这几天,对于西域出现摩尼教的事,一直有些不高兴。

也不知道苏定方,能否根除摩尼教?

按照秦牧的估计,是很难的。

毕竟,连波斯小王子,可能都已经加入了摩尼教。

已经腐蚀到了上层,这足以证明,摩尼教在波斯人之中,已经很兴旺了。

不可小视!

“雨化田!”

“奴婢在!”

一个身影出现在秦牧的面前。

江南的事情交代完毕,雨化田就返回了长安。

那边买耕地,和开采瓷土的事,都是很长期的生意,有几个得力部下盯着秦牧打算动用锦衣卫,在西域设置一道铁壁,要把摩尼教彻底消灭在当地“你派一个千户,带五营的锦衣卫,去西域,配合苏定方,剿除摩尼教!“遵旨!”

雨化田什么也不问。

他就是秦牧的一条忠犬,主人有令,照办就是。

派出了一千的锦衣卫,秦牧才算是放下心来。

这件事,反应了一个问题。

虽然摩尼教只是在波斯的土地上传播,但那里目前用的,也29是大秦的制度。

或许,医疗方面,还有欠缺。

百姓生病,药石无效,才会把希望,寄托在譬如摩尼教这样的东西上面。

“宣李时珍!”

秦牧决定,要花费一些工夫,把整个大秦的医疗水平,再提升一大截。

防患于未然!

李时珍醉心于医药之上,平日里总是在研究各种药的药性。

来见秦牧,还背着他的药箱。

“拜见陛下!”

秦牧挥挥手,让他起身。

“李时珍,以你行医多年的经验,你认为百姓的总体健康状况如何?

该当如何进一步,提升百姓健康水平?”

李时珍有些诧异。

一开始是听到皇帝宣召,还以为是龙体抱恙,要他来看病的。

谁想到,居然是问百姓。

这样心系天下百姓的明君,又一次的感动到了李时珍。

“陛下,大秦百姓的健康,已经比大唐时代,要好上很多。婴儿夭折,和生病死亡的人数,只有大唐时代的二成。

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大幅度提高到了五十九岁!这都是陛下圣明!

俗语云,治病不如预防。臣以为,还要继续传授百姓,预防生病的道理。”

李时珍的话,说的比较中肯。

秦牧也认同他这种观念。

他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当世神医,都还没有意识到病菌的存在。所谓的预防,很多时候也都很盲目。

这个情况,得要提点一下李时珍。

“李时珍,你以为,人为何会感染风寒?”

李时珍明显愣了一下。

他不知道陛下还懂医术?这是要考校他呢?

于是抖擞精神,恭恭敬敬的答道。

“陛下,人的皮肤之中有细纹,风可透皮而入,进入体内。寒气跟随而入,即感染风寒。

这是简单的医理,几千年来,医生都是这么认为的。

李时珍回答的不假思索。

让李时珍十分意外的是。

秦牧却摇了摇头。

“非也!能透过人皮肤的,不是风,而是病菌。”

“病菌?”

李时珍从来没听过这个词。

乍一听,感觉很不可思议。

“陛下,何为病菌?”

秦牧伸出一手,掌心向上虚拖着。

“病菌细小,肉眼不可见,但它们就散布在这空气中,到处都是。这也是历代医家,会误以为是风的原因。”

李时珍思索了一下。

按照秦牧的说法,似乎也能解释得通。既然散布在空气中,可不就是跟风一样,无孔不入么?

“陛下,那病菌与风,有何区别?”

李时珍会这么问,也因为实在是很迷茫。

既然跟风一样,为何又要单另起一个名字,叫做病菌?

秦牧笑了。

“风只是空气流动,病菌却是活物。

既然是活物,水煮、火烧、烈酒、药物,皆可以杀死。

你仔细的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吧?”

秦牧对于医理,只是略懂。

但是,就凭知道的这点东西,启发李时珍是绰绰有余了。

李时珍低头凝思片刻,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很多时候,医者认为有风侵入体内,都会用一些办法,祛除风邪。

正如陛下所说,就是那些办法。

这一下,李时珍似乎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以前有很多想不太通的地方,如今在面前,都豁然开朗。

而且用陛下提出的这个病菌说,还可以解释很多,以前解释不了的问题。

李时珍欣喜若狂。

他一直以来的追求,就是能在医道之上,超越先贤。

他走遍名山大川,到处收集药物,了解药性。

最后,编纂出一本《本草纲目》。

这本书,是历代药草之集大成者,成为医家宝典。

但是他的医术,却也卡在了这个地方,很难再有突破。

现在,陛下教给他的病菌说,可以让李时珍,创立出不同于历代先贤的新学派。

在医学史上,开创一680个属于他的时代。

将来,他李时珍的大名,必然会与扁鹊、华佗、孙思邈放在一起。

成为绝世神医!

李时珍十分激动,朝着秦牧跪下叩头。

“陛下提出的病菌说,在医学各流派之间,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大门。

臣感谢陛下,教导之恩!”

见李时珍这么激动,秦牧也很是感慨。

他告诉李时珍这些,无非就是想让他,制定出一套新的,预防疾病的方法来。

只有真正的了解病菌,才能够预防更多的疾病。

“李时珍,你回去以后,好好的琢磨琢磨。然后根据这个病菌说,制定一套卫生指南。让百姓按照新的卫生指南,处理生活上的细节。必定可以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