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只是高平县吗?就扶泽所说,远不止高平县一个县在做这样的事情,三岁幼童就要缴纳口赋,以庶人不识律法而肆意欺骗,这样的人,难道不该全部抓起来问罪吗?”
“眼下,我还需要他们帮我办事,把他们一网打尽了,就没人为我办事了,所以只能敲山振虎,让他们老实一点,严肃法规,规范他们的行为。”
刘备缓缓道:“但是问题始终是这个问题,官吏是需要培养的,不是说上手就能上手的,我有惩戒之心,却不能为了惩戒而导致官府空虚,真要问罪,有几个人是干净的?
事情终究需要官员去做,他们不去做事,我就算想得再好,也没有人帮我落实,把犯官全部下狱,说起来容易,剩下的政务谁来做呢?事实虽然残酷,却正是这个道理。”
周谦犹豫良久,遂面露愤恨之色。
“都是些硕鼠!”
“话是如此。”
刘备内心也非常不满,但是考虑到官吏队伍的不足,尤其是人数上的不足,仅仅靠着庶务部的成员是无法承担起改变整个凉州的重任的。
刘备在凉州的行政团队主要还是凉州本地原有的行政团队,庶务部的四百多号人是他行政力量的核心与骨干,但是仅靠四百多人是无法承担起一个州的行政职责的,更遑论一个国家。
尽管如此,在行政方面,刘备为自己打造的团队也算是开局顶配了,总比刘表单骑入荆州、完全依靠荆州本地人势力要好。
说起来,这年头空降军政长官进入地方任职,可以带一些自己的人担任一些职位,但是也必须要任用本地人来实现与本地人的利益融合。
最后这些地方的政策导向基本上是要得到本地人的许可,而不能损害本地人的利益。
成功的军政长官需要使得自己的利益和本地人的利益达成一致,顺利朝着预想的方向前进。
比如现阶段的刘备,就成功消灭了反对派,实现了自己与凉州主流的利益一致。
所以刘备就是他们唯一的太阳。
但是刘备本身的意志在这个团队当中到底占多少分量,还要靠刘备本人的能力和声望来进行调控。
在凉州这个游戏规则的边缘地带,刘备可以通过手段主导凉州,把凉州在事实上变成他的凉州。
但是在其他更讲规则的地方,就难了。
届时,如果想要实行改革,争夺权力,压制地方势力,除却有限度的军事手段,主要还是靠行政推动。
行政需要人,需要新的体制下的新人,这些新人从哪里来?
对刘备来说,只有一个可靠途径。
不能靠招募,要自己培养。
办学校,招募身家清白关系简单的子弟,自己培养,合理利用汉末的游戏规则,利用师生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绑定成自己人,使得自己拥有成体系的掌握一定学识的后备人才队伍,不靠地头蛇也能执政。
换作旁人想这样搞那是难上加难,一来没有门路,二来没有资格,三来没有资源。
想要在这年头办学校,且不说有没有那个能耐,就算有那个能耐,也要有资格,也要得到认可,否则大家凭什么给你交学费呢?
巧合的是,刘备恰好拥有这个资格。
因为他有卢植的承诺,他是正儿八经的《左氏春秋》未来传承人。
一旦得到了卢植许诺的《左氏春秋》的传承,他就能正儿八经的开办属于自己的族学,选拔弟子、招收门生,亲自授课,传播学识,建立属于自己的门生故吏体系。
这是属于他的学校,还不是什么野鸡学校,是东汉政府官方认可的正儿八经的学校。
学成出师就有做官的资格了,只要老师张张嘴推荐一下,顺利通过东汉政规定的各条渠道,按部就班的办事情,不愁仕途。
而且教育的一切,也是刘备说了算。
他想怎么教,就怎么教,稍微动点手脚,搞点小动作,想要实现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刘备算了算,现在是中平四年,距离大变局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加班加点操作起来,到时候应该来得及招收一届学生。
再搞一个突击学习班,快速培养行政人才,以他的名望和地位,随随便便门生上千不是什么不能考虑的事情。
凉州人没有其他的进身之阶,有且仅有刘备这一个选择,刘备只要答应招募他们,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凉州全部的精华都吸收到自己的学校里。
然后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进行培养,培养出一批符合自己要求的行政官员储备。
《左氏春秋》传承人的身份,真是美妙啊。
一念至此,刘备便着手写信给卢植,打算和卢植商量一下这个事情。
老师,我现在是凉州牧了,还是车骑将军,位次上卿,或比三公,封疆大吏。
以我现在的身份,能够承担得起《左氏春秋》继承人的资格了吧?
写完了信,刘备又觉得信件交流比较麻烦,写信告诉一下卢植,然后自己应该是回一趟雒阳,把这个事情给敲定。
他想要给自己的身份进行最后一次实质化补强,让自己拿到那个关键的称号,成就史无前例的学术、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超级强人、天降猛男!
然后他就能正儿八经的在凉州构建属于自己的新体制了。
若要取代旧体制,打败它的军事力量还不够,还要有一个新体制取而代之,并且顺利运转。
新体制不会随随便便就诞生、就能取代旧体制,它需要实践,需要维护,需要补强,需要大量的经验堆砌,以确切的证明它优于旧的体制。
凉州就是最好的“实习工厂”。
用凉州孵化一个新体制,再利用雒阳大乱局的机会物理清除帝国虫豸,最后再把新的体制平移到雒阳城内,接管政权。
一套行云流水般的操作。
只有虫豸们受伤且完蛋的世界诞生了。
不过作为封疆大吏,他想要回到雒阳也不是旅游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皇帝正式的许可,以述职或者探亲之类的理由返回雒阳。
这不难,刘备马上写信给刘宏,让刘惠再派人快马赶回雒阳,把这件事情和刘宏商量一下。
信里他就直说,他想在凉州开办学校,教化凉州人,但是需要卢植给他真正的传承,让他名正言顺,他相信刘宏也愿意看到一个汉室宗亲得到正儿八经的儒学传承。
而且当前雒阳城所面对的危机局面,刘宏说不定还非常想要和刘备见一面、谈一谈的。
第三百三十章 不准出击,只能防御
一切都没出乎刘备的预料。
雒阳城内,刘宏现在所面对的局势的确让他很想见一见刘备,刘宏很想和刘备讨论一下目前雒阳城内外一团乱麻一般的局势。
不过刘备没料到的是,他所提出的防御策略,倒是在他的第一封信件被送达之前,由卢植提出来了。
叛军势大,汉军溃败示弱,叛军侵入河东郡,威胁雒阳城,京城震动。
现阶段,汉军勉强集中四万人在黄河以北进行防御,在河东郡郡治以北的闻喜县构筑最后的防线,领兵的还是何苗这个只有一次战绩的战场素人。
何苗这个主将是刘宏亲自安排的,张让和赵忠还真没有推荐,而是刘宏自己决定的。
他觉得按照序列来看,张温下去了,刘备在凉州,下一个可不就是卫将军何苗了吗?
大将军何进还是和之前一样,为何苗筹备后勤,何苗要率军过黄河去河北打仗。
这种布置一被安排出来,就让何进忧心忡忡,让何苗差点昏倒。
苍天啊,何苗哪里会正儿八经的打仗?
欺负欺负农民起义军还行,并州山匪和南匈奴骑兵,那是连皇甫嵩这种滚刀肉都奈何不了的强敌,何苗去打,不就等于用豆腐去撞石头吗?
不用怀疑,何苗就是一块豆腐,一拍就碎,放着不动都能变质、腐化,根本不需要费功夫。
但是因为点将的人是刘宏,不是别人,所以何苗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尝试用各种方法不去出征,但是都被何进劝了下来,让他认了,然后多听周慎的话,让周慎帮他做决定,他自己不要瞎做决定。
不懂,就要多听身边专业人士的话,不要瞎指挥,不然连小命都难保。
何苗无奈,只能点头,然后领兵北上,去接张温的班。
对于这个组合,卢植也感到忧心忡忡,他在朝堂上向刘宏提出了异议,认为何苗也好,周慎也罢,都不是特别善于用兵。
而他们的对手,无论是张燕还是郭太,都是非常狡猾的,且占据士气上的优势,恐怕不是何苗与周慎能够对抗的。
他建议,按照目前的局势,大汉最好的选择不是与他们正面对攻,而是掌握目前河东郡的其他军事据点,并且在黄河沿岸布防,以不变应万变。
卢植认为叛军一时势大,其实只是表象,并不是真正的强大,叛军的后勤非常糟糕,否则也不用时常侵扰地方劫掠粮食、财物,这只能证明叛军无法自给自足,必须要劫掠才能生存。
这种状态下,以他们目前占据的地区的农业化程度,还有他们的嚣张程度,卢植有理由认为他们无法支撑超过两个月的后勤支出,必然退却。
只要汉军坚持防御两个月,甚至都不用两个月,一个多月差不多了,叛军必然无以为继,必须退却,否则就要崩溃了。
卢植的这种看法让刘宏比较怀疑,觉得卢植是在刻意渲染轻松的氛围,让他不要那么忧心,挑好话给他听。
黄琬等今文学派的官员也趁机抨击嘲讽卢植,说卢植之前把情况渲染的那么紧张,搞得好像大汉要亡国了,现在又把情况描述的那么简单,好像之前的失败都不是个事儿。
你怎么就那么事儿呢?
卢植大怒,回怼黄琬,说此一时彼一时,主动进攻和战略防御能是一个样儿的吗?
站着不动等敌人来打和主动进入别人的领地打别人,那损耗能是一样的吗?
这都不懂你还和我谈军事?
你怎么敢?
面对怒发冲冠的卢植,黄琬毫不退让,与卢植展开辩论,两人你来我往,吵得非常激烈,把刘宏的耐心给吵完了,愤怒的斥责两人不顾大局,然后一甩袖子回去了。
结果没两天之后刘备送来了奏表,奏表上写的东西和卢植所说的几乎是一样的。
同样的事情,刘宏觉得卢植所说的有点问题,但是刘备如果也这样说,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玄德都这样说,应该确实是没什么问题了,既然如此,那就让何苗别急着打了,改为防御吧,就按照玄德……不,就按照卢植所说的做。”
刘宏把刘备的奏表收了起来,让一旁伺候的张让去宣布自己的最新决断。
张让觉得好笑,但也没有过多的想法,就按照刘宏所说的去做了,宣布了刘宏的最新决断。
卢植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建议终于被采用了,刘宏还是睿智的,只是需要时间思考。
而今文学派那边当然不出意外的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没用。
刘宏已经决定了,朝廷迅速传递命令给前线何苗,让何苗按照全新的策划布置军队防务。
新的策略就是,大军不准主动出击,只能防御,谁反对都不行。
该说不说,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何苗高兴得差点抽过去。
天知道他这段时间是多么的紧张、小心翼翼。
也就是拥有一些军事经验的周慎被他当作军事参谋,事事咨询,根本不敢自己做决定,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至少这支汉军没有因为何苗的无能而陷入绝境。
周慎是有一点本领的,但是不多,他知道自己这个前将军的名号里到底有多少是属于刘备的,所以这一次出击他心里也在打鼓。
他不敢主动出击,只敢被动防御,根本不需要刘宏下命令,前线汉军主动当起了缩头乌龟,倒是莫名的契合了刘备和卢植的战术。
命令传达过来,别说何苗,周慎也是长舒一口气。
他之前就在担心朝廷会催促他主动出击。
就凭现在汉军的士气和兵力,如果真的主动出击了,那都不是主动出击,那是主动出殡。
不过没问题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合乎他们的心意,何苗和周慎立刻联手发布命令,对前线汉军做出一系列的调整配置,加强防御,杜绝主动出击的事情再有发生。
黄河两岸的渡船被集中管理,渡口被重兵控制,黄河南岸的军队由大将军何进亲自管理,在黄河南岸设防,作为保护雒阳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些准备做完之后,汉军彻底进入了防御状态。
这对于张燕、郭太、于扶罗等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正如刘备所预料的,他们能够取胜,靠的是士气和一股锋锐之气,这东西耐久度很低,很快就会消失,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和汉军打战略决战,很快他们就不具备优势了。
他们没有完整的生产体系和动员体系,不是一个可以打整体战的体制型政权,只是一个草台班子。
这个草台班子甚至有三个首脑,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轻松做决策。
雒阳朝廷虽然腐朽,但却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最合理的政权组织。
所以汉军一旦全面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城池和战略要地绝不出击,叛军大联盟就不妙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刘宏美滋滋的畅想着
面对汉军的最新动向,张燕等人也不是没尝试过破局,但是效果不太好。
他们多次派兵主动出击,甚至挑衅汉军,侮辱汉军,连番叫骂,逼迫汉军出战。
但是都没有什么用处。
他们面前这支汉军似乎铁了心要搞乌龟战术,就是拖,就是不打,就是要和他们耗着。
他们进攻,汉军防守,他们撤退,汉军不追,他们佯装败退,汉军就当没看到。
从上到下,集体把装乌龟的策略贯彻到底。
这样一来,张燕等人开始觉得不妙了。
上一篇:三国:八百大雪龙骑,吓退刘备!
下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