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该妥协的要妥协,不能坐视古文学派因为某些原因而成为宦官和今文学派共同敌对的对象。
可是,这些该死的宦官是真的在犯法啊。
他们真的在犯法啊。
卢植很痛苦,痛苦万分,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思来想去下不了决心,就只能写信给刘备,询问刘备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在这种事情上,卢植这个老师居然反过来依赖刘备这个学生了。
不知道为什么,刘备看完了这封信之后,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一个爱惜羽毛、决定践行先人崇高志向的人性大于工具属性的儒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做事会权衡利弊的职业官僚。
世上又少了一个能够坚持自我的人,卢植看起来也在工具人的道路上一骑绝尘而去了,而自己在这种变化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我做对了?
我做错了?
他摇了摇头,把这种情绪驱逐出了自己的脑海。
走到这个地步,在一个政治团体中处在这个位置上,是不应该纠结于这种问题的,应该更加直接明确的考量最关键的问题。
卢植这样做,对大家有好处吗?
毫无疑问,好处大大的。
这个时候惹怒了宦官,高兴的是杨赐和杨彪,高兴的是敌人。
所以,刘备很快就给卢植回信了,先说了些有的没的,然后回复了卢植——想要收拾宦官,什么时候都可以,唯独现在不行。
因为今文学派还在。
我们和今文学派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关系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退路,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让刘勇把回信送回去之后,刘备秘密联系了张让,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张让。
“你该好好查查你们内部的人了,为什么我老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你们遍布冀州的一百多处产业?是不是有人走漏了消息故意让我老师知道?
是不是有人想要来一出借刀杀人,让我们自相残杀?之前我听说你们内部有吕强这样的人和士人走得比较近,这样的人要是多了,对你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张让当时的面色很不好,他想到了无数种可能,然后缓缓点头。
“我差不多有头绪了,我会派人追查的,总而言之,这件事情还是谢谢你了,不然的话,我会很被动。”
他当然会很被动。
刘宏对宦官很宽容,一般不会要他们的命,但是他们做的事情一旦暴露,就需要皇帝来擦屁股,需要皇帝用自己的权力来解决这件事情。
这不是免费的。
这是收费的VIP服务,他们要付钱给刘宏的。
刘宏是个喜欢收费的VIP皇帝。
一如上一次太平道起事他们度过劫难的方式,都是很昂贵的收费服务,每一次都足以让他们伤筋动骨,让他们疼痛不已。
所以能让他们付出这种代价的人,都得死!
第二百零二章 所以,刘备喜欢和宦官做盟友
宦官们拼死拼活勾心斗角给自己赚点“养老钱”不容易,有一个算一个,他们都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过多的消耗资金。
而且刘宏的胃口是没有极限的,属于只进不出的貔貅,有多少钱都能吸纳进去,然后用在个人享受上,花钱如流水。
宦官们的确能赚钱,但是赚钱的速度是有极限的,刘宏花钱的速度却是没有极限的,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他们都觉得自己成了刘宏的储蓄机构了。
刘备的截胡和及时告知让他有了及时止损的可能,这让他十分感谢刘备。
真心实意地感谢。
“你的感谢很值钱,我记下了,将来我如果有什么危险,就看你的了。”
刘备笑着拍了拍张让的肩膀。
张让愣了愣,随后也笑了出来。
“和你做盟友是不错的,没有让我产生那种与虎谋皮的感觉。”
“那当然了,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敌人,我们之间的精诚合作对我们双方来说,显然是利大于弊的,我想不出有什么必要背叛你,同样也想不出你有什么必要会背叛我。”
刘备摇头道:“至少在士人彻底陷入颓势之前,我们都可以是盟友,信誉极高的盟友,可以互相托付办事的盟友。”
张让盯着刘备,缓缓点了点头。
“没错,盟友。”
还是那句话,与宦官谈合作,比与士人谈合作要轻松得多。
宦官要的东西很明确,很俗,很好满足他们。
士人要的东西太抽象,太高雅,刘备不懂,所以不太好满足他们。
所以,刘备喜欢和宦官做盟友。
十一月初五,沉迷在和新入宫的美女做愉快的羞羞的事情的刘宏似乎意识到自己有些事情应该要做了,于是难得的从美女们的盘丝洞里伸出了个头,向外宣布要改元了。
光和这个年号走到了尽头,中平年号降临了。
或许是为了讨个好彩头吧,刘宏厌倦了“光和”这个给他带来太多不确定性的年号,准备换个年号,过过安稳舒服的日子。
但是似乎中平这个年号也不是什么好年号,刚刚公布没多久,十二月都还没到,关西急报。
凉州出现了叛乱。
叛乱规模还不小。
来自北地郡、安定郡以及金城郡、陇西郡枹罕、河关等地的羌人纷纷举事叛乱,凉州大地烽烟四起,到处都是造反作乱的人。
因为无法忍受凉州方面的帝国官员对他们无尽的虐待和索贿,很多羌人不打算继续忍耐。
加上他们之前得知中原爆发了太平道起事,于是便认为东汉帝国已经虚弱无力,遂决定反叛,脱离东汉帝国的统治。
凉州方面一开始派遣了有边军和雇佣军性质的湟中义从胡作为平叛主力平定这些羌人的叛乱,可不曾想这些湟中义从胡到了前线之后,因为军费拖欠和赏赐不够等等原因,爆发哗变,杀死了汉人长官,与当地叛乱的羌人联合,一起造反。
他们推举了原先湟中义从胡的军官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统领他们,四处攻城略地,袭扰城池,劫掠财物,造成很坏的影响。
湟中义从胡是一批依附于东汉朝廷、受东汉驱使的游牧民族,最初以月氏人为主,后来随着月氏人与羌人不断交融,渐渐变成以羌人为主。
他们与叛军融合之后,叛军的组成成分就更加复杂了,可以说大多都是羌人,但也有很多不明族裔的杂胡,还有一些凉州义从出身的汉人豪强加入其中,比如地方豪强宋扬和王国等人。
在叛军组织中,羌人占据主导位置,但是因为汉人豪强、军官掌握学识,往往能够身居领导地位,对叛军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然了,民族问题在这个时候根本不是问题,不管是羌人叛军还是汉人叛军,都只有一个目的——老子就是要雒阳朝廷的反!
面对这群打着响应黄巾军旗号的不伦不类的叛军,凉州刺史左昌显得很有办法。
根据他的说法,说他正在募集军队准备对抗这些叛军,说叛军都是小毛贼,根本不值一提,弹指可灭,只要朝廷能够有足够的赏钱,凉州健儿一定为朝廷消灭叛军。
这话一听就是要坏事的样子。
但是满朝上下显然也没有把这个边陲之地的小小造反当作一回事,之前黄巾军多地叛乱都被帝国强势镇压,满朝文武对于凉州一定能解决这个事情怀抱着强大的信心。
结果这个左昌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饭吃多了塞住了脑子,居然贪污了征兵用的钱数千万,以至于凉州官府没有足够的兵力遏制叛军。
在凉州当地很有些威望的汉阳郡长史盖勋也认为左昌吃饭吃多了塞住了脑子,所以劝阻他不要贪污军费,反而被左昌认为是碍手碍脚,于是给了一支军队给盖勋,让他去汉阳郡的阿阳县直面进攻的叛军。
左昌本来认为盖勋一定打不过叛军,准备等他败退回来用军法处死他,结果没想到盖勋爆了种,以劣势兵力死守阿阳县,叛军多次围攻打不下来,不得已,最后放弃攻打阿阳县。
盖勋虽然守住了阿阳县,但是左昌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攻击叛军以消灭叛军,而是畏首畏尾不动弹,以至于叛军顺路转进到了金城郡。
叛军转进到金城郡之后,假意投降,要求见城内有名气的官员边允和韩约,说想要和他们交涉,只要他们愿意出来相见,他们就愿意投降。
边允和韩约原先不想出城相见,觉得有诈,但是金城太守陈懿一心想要快点息事宁人并且建功立业,就力劝二人出城与凉州起义军见面,于是叛军顺利劫持了边允和韩约,还顺势攻破了城池,杀死陈懿。
金城郡就这样被叛军控制了。
叛军声威复振,又有了继续作乱的能力,而在此期间,盖勋一再请求左昌出兵援助金城郡,左昌畏敌如虎,坚决不干。
于是叛军直接进攻位于汉阳郡的凉州州治冀县,左昌被包围在冀县无法脱身,这才慌了神,赶快派人向阿阳县的盖勋求救。
军队里的一些将军不想去救援这个混帐透顶自己作死的刺史,但是盖勋斥责了他们,让他们以大局为重,于是得以率军支援冀县。
抵达冀县之后,盖勋惊讶的得知之前被叛军诱捕的金城郡官员边允和韩约已经加入了叛军,甚至成为了叛军首脑之一,他很愤怒的质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背叛朝廷的恩遇。
边允和韩约感到惭愧,但是也表示责任都在左昌,如果左昌及时支援金城郡,金城郡得以保全,太守也不死,他们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是如今这个局面,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尽管如此,因为盖勋的极大威望和威势,叛军不敢与之正面交锋,于是退却,解除了对冀县的包围,危机暂时解除,左昌也得以活命。
但是局势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叛军也没有因此就不再攻城略地。
仗都打成这样了,帝国的官员也被杀了不少,朝廷不可能原谅他们,叛军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结局。
这仗只能继续打下去。
中平元年十二月,相关消息一股脑儿的送到了雒阳。
朝堂上的公卿大臣们这才得知那个豪言壮语的左昌居然在区区二十多天的时间里以极其鬼魅的身法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正确选项,准确无误的选中了极端错误的选项,把凉州乱局一手推入深渊。
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恼火。
第二百零三章 东汉不亡,天理难容啊
刘宏本来正打算在温柔乡里度过这个寒冬,结果却被凉州乱局逼迫的不得不离开温柔乡出来处理紧急军情,这让他非常恼火。
他在军事会议上对左昌非常凶狠,直接夺职,下狱论死,然后要求朝臣推举更加优秀的官员前往出任凉州刺史以稳定局势。
当时,只有刘备以议郎的身份建议朝廷选派良将率领军队进入凉州平叛,因为他认为叛军大势已成,羌胡连结,恐怕不是凉州当地的官府力量能够解决的事情。
刘备提出这个建议之后,议郎曹操也紧随其后赞同刘备的建议,和刘备保持步调一致。
但是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凉州乱局不过在金城郡比较严重,在其他地方没有那么严重,并不是无法收拾的局面。
太尉杨赐的身体稍微恢复了一些,就在朝堂上对刘备大加指责,对他的建议更是嗤之以鼻,当场指责刘备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知道选派将领率军入凉州到底要花多少钱。
当年汉羌战争迁延日久,几乎把朝廷的国库打空,不得已开征大量赋税,也几乎把民间打穷了,就这样才勉强摁住了凉州叛乱。
现在要是再开打,是要把朝廷打破产吗?
更何况朝廷年初刚刚平定了太平道之乱,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再把大军送到凉州去,朝廷的财政会无以为继的。
“叛军当中不仅有羌胡,还有对朝廷不忠诚的本地人,如果不能立刻以雷霆之势在金城郡取得决定性胜利,就会让当地对朝廷心怀不满的人觉得朝廷软弱可欺,无力平定叛乱。
一旦当地人这样认为了,必然会越来越多的偏向叛军,也会越来越多的加入叛军,叛军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到那时,局势会更加糟糕的。”
刘备不理杨赐,只是这样建议刘宏。
刘宏犹豫再三,原本想支持刘备的看法,但是思来想去,又觉得派兵入凉州事情太多,花钱太多,有点舍不得。
虽然他心里觉得刘备说的有道理,但还是懒惰的心理占了上风,于是选择采纳杨赐的建议。
选派更加优秀的凉州刺史去总览凉州局势,动用凉州本地的力量扑灭叛军,结束这场叛乱,尽量不要用到雒阳的力量。
刘备感到无奈。
事后,刘宏担心刘备心中有所不满,还特意召见刘备安抚他,并且表示如果这一次不成,下一次一定听刘备的。
刘备对此哭笑不得。
“陛下,军国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怎么能有下一次呢?”
“玄德,我知道你一心为国,我也知道你一心为我,但是当前的局势,我很满意,凉州局势未必会更加糟糕,我们还是徐徐图之吧。”
刘宏拍了拍刘备的肩膀:“我打算在年后提拔你为尚书仆射,进一步为我掌控整个尚书台的事务,到时候就算你的老师回来了,你也还是尚书台的主官,到时候你的老师为我管控军务,你为我管控政务,我便可以高枕无忧了,是不是?”
刘备对此无言以对。
想了想,他放弃了继续劝说,而是恭维了刘宏,说了他喜欢听的话。
刘宏大喜,一甩手赏了刘备一堆古玩书籍。
刘备是越来越看出来了,刘宏不笨,也不傻,也并非没有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地位的追求,但是他也有一个非常重大的特色。
懒!
很多事情他命明知道怎么做是对的,甚至尝试去做并且见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不了多久,他就不做了。
在太学和太学生接触并且争取成为学术意见领袖的事情,他做了一段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后就不怎么做了。
密切关注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之间的争斗并且做出微调保持平衡的事情,他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后也不怎么愿意做了。
他不是觉得这样不好,而是觉得他做的已经足够了,他不想追求更多的了,他觉得他已经满足了,国家已经变得很好了。
他要开始享受了。
上一篇:三国:八百大雪龙骑,吓退刘备!
下一篇:大秦:祖龙赐封地,打造不朽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