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769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还要语同声,音不同易生歧意,这才是帝国只教标准国语的原因。”

早期南华有各地的移民,大家说的也都是南腔北调的,如果不是同乡,工厂里对话都有点费劲,所以朱大皇帝才会以江淮官话为基础借鉴后世的汉语拼音,制定了国语发音,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推广,现在帝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语同音。

“国人国语嘛,现在大明国语不但于帝国各地推行,就是大唐那边,现也在推广新官话和拉丁字母拼音,虽说现在只局限于学校、广播,可久而久之,国语势必会取代各地方言,使我华夏诸国人同种、书同文、语同声。”

在成定康提到大唐时,朱大皇帝微微点了下头,大唐为什么会引入国语,不仅仅是因为留明生主导其教育,更重要的是教材,因为师资力量不足的关系,大唐的学校大都直接使用帝国的中小学教材,教材的相同不仅带来了语言的相同,还有其它的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才有了价值观的相同。

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帝国通过华夏教育基金会向华夏祖地提供了上亿元的教育资助,使得数千万人得到了教育机会,他们注定将会改变华夏,无论徐州那边是否愿意……

想了想,朱大皇帝突然问道。

“大唐那边现在怎么样了?他们态度还像之前那么暧昧吗?”

所谓的暧昧,其实就是中立,自从战争爆发之后,大唐一直保持中立,虽然对帝国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帝国还是需要一个盟友去撕碎英国在东南亚统治的。

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在苏大皇帝看来东南亚就是华夏的应取之地。也是华夏在这场战争中获得的最好回报,如果他们错过这个机会的话,那可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毕竟,对于华夏来说,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拥有掌握东南亚的机会了,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陛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唐应该会在近期对英国宣战,他们……”

成定康笑说道。

“已经撑不下去了,毕竟,天下大势如此,顺者昌,逆者亡,李氏断不敢逆势而为!”

第1559章 君不见汉终军

天下大势,顺者昌,逆者亡。

什么是天下大势?

对于此时国人来说,天下大势就是就是一体化,就是共同对抗盎格鲁撒克逊人。从去年开始,从徐州到西南西北边陲,到处都响彻着一个声音——宣战!

宣战!

对英美西洋宣战,收复旧藩,开拓华夏生存空间。

不是解放,不是收复失地,而是开拓生存空间。

“亿万同胞需要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席之地在那?

在缅甸,在暹罗,在马来。

十年前,根据海州条约,已经占领下缅甸的英国认同了大唐对上缅甸的宗主权,从那天起,就像越南北部通过与法国谈判建立交趾省一样,大唐开始向当地派遣官员推行改土归流等政策。并且建立了孟养省,并开始向北部移民。

不过,对于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英国占领的下缅甸,内部的激进官员仍然是虎视眈眈。

“西南需要出海口!得此出海口,将是千万西南人民之福!”

是的,西南需要属于自己的出海口,而不是辗转数千里漫长旅途出海。

只不过,谁又敢去挑战英国呢?

英国是如此的强大。

不过一切都在去年发生了变化,随着大明帝国对英国宣战,尤其是罗马帝国入侵波斯威胁英属印度之后,让大唐上下的许多官员以及民间人士看到了机会。

尽管徐州中枢不少官员鼓吹“局外中立”,可是在民间,在军中渴望加入战争的声音越来越响,而伴随这种声音在朝野之中越来越响亮,尤其是地方巡抚纷纷主张宣战之后,朝廷中枢终于撑不住了。

终于,在这一年——大唐中和十八年的9月,面对国内激进的情绪,帝国外事大臣向英国大使递交了照会,要求其撤出九龙、香港以及下缅甸。

在“9.11照会”递交的当天,六十万大唐陆海军,从孟养省进入下缅甸,开始了收复故土的战斗。他们的行动理所当然的遭到了英军的激烈抵抗。

炮声!

在隆隆炮声之中,詹天佑的双眼凝视着雨幕中的英军防线,看着不时升腾起来烟柱,尽管听不到前线的撕杀,可是在看到战士们前赴后继的冲向英军防线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很好,就是这样打,打仗无非就如此,炮兵轰,步兵冲,人人奋勇,焉能不胜?”

称赞之余,詹天佑又对一旁年青的参谋军官说道。

“命令炮兵团加强火力,压住英国人的后继兵力……”

伴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战事越发的白热化,几个小时后,伴随着英印军防线的突破,守军顿时陷入了土崩瓦解的状态,在参谋部响起一片欢呼声的时候,有一名少校参谋悄然走到詹天佑身边,报告道。

“师长,大帅发电,要求您在战事结束后,到抚南迎接齐王殿下。”

参谋的报告让詹天佑的眉头一皱,说道。

“这个大帅,号称知兵善战,这就是善?现在战事正酣,居我去抚南,不知道是战事重要,还是迎王接驾重要……”

嘴里抱怨着,詹天佑又说道。

“回电大帅,现在前线战事正酣,我部已突破英军前线,现在不便离开前线,待到我部收复仰光时,末将将于仰光恭迎齐王殿下!”

……

“参谋长,33师的詹长官回电回绝了大帅,说战事正酣,不便接驾,将会在仰光接驾。”

在项慰廷刚要上车的时候,副官的话,让他一愣,然后他说道。

“这个达朝啊!齐王是我大唐国本,国本亲临前线,我等身为将领又岂能不去接驾。”

说罢,他就直接上了车,上车后,项慰廷忍不住摸了下光秃秃的脑袋说道。

“难怪当年立下大功的詹达朝直到去年才当上师长,难道就不知道齐王殿下是我大唐国本吗?”

齐王李经述是皇帝的嫡长子,五年前被封为齐王,虽然没有国本之名,可是众所周知,辽王李经方那是过去的,李经述才是亲生,皇位会传给谁,还用说吧。

“参谋长,徐长官不也没去嘛?”

副官的话,让项慰廷摇头说道。

“徐长官没去,不是让咱去了嘛,齐王总归还是要见的。不管将来如何,眼下齐王总归还是王,咱们总得敬着。”

“就是一个王而已,”

副官看似不恭的一句话,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即便是项慰廷,也只是轻摇了下头,身在军中的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在军队中,越是少壮军官,对李家就越是反感,其实那些曾经在大明帝国留学的他们见识国帝国的强大之后,就越发的渴望能够效仿大明,最终变得像大明一样强大。

但是他们的想法却被现实无奈的阻碍了,毕竟,大唐说到底还是换汤不换药大晴。

对于这个徐州朝,不知多少人对他们心存不满,渴望着真正的改变。

九月,正值雨季,每天从早到晚不停的下着雨,在大雨中,公路上项慰廷的座车甩着泥泞的泥水行驶着,道路的另一边汽车的轰鸣声和战马马蹄声混成一团,道路上穿着雨衣的战士背着步枪朝前走着。

远处一个缅甸式的寺院前方,一群身着雨衣的年青士兵喧笑着,随军记者在他们的面前为其拍照留念,偶尔还会有几人进入寺院,或许是为了拜一拜佛陀的。

看着那些穿着帆布鞋、打着绑腿扛着步枪正在行军的士兵,看着那些意气风发骑在马上的青年军官,项慰廷在心暗自嘀咕道。

“这一仗打下来,国内的矛盾也能缓和一下,转移一下老百姓的注意力!”

在项慰廷看来,这一仗打的正是时候,至少可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让他们把目光放到大唐开疆拓土的胜利上,而不是盯着内部的矛盾。

“待到齐王继位后,兴许会推行新政吧……”

此时,即便是项慰廷不知道,这些身上披着雨衣,在雨地中行军青年士兵和那些青年军官,最终会彻底的改变这个国家……

第1560章 南太平洋

当中南半岛的雨季,被数十万大唐军队的军靴声打破的时候,远在大洋的另一端,得知大唐对英美宣战的消息后,大唐驻大明使领馆外到处都是欢呼的人群。

人们一遍又一遍的欢呼着,“血脉同胞”之声不绝于耳,感受着领事馆外的激动,谭嗣同这位大唐驻临海总领事,站在窗边长叹一声。

“好了,一切都不可改变了!”

在他的这声感叹落下时,坐在沙发上,指间夹着雪茄的左孝勋却笑道。

“改变?你难道不希望改变吗?”

“孝勋,你知道我的。”

转过身,谭嗣同走到左孝勋的面前,从雪茄烟盒中取过一根雪茄,慢慢的用火柴一点点的点燃,一边说道。

“我们这些年所渴望的就是改变,甚至……”

想了想,谭嗣同说道。

“去年,如果不是帝国阻止的话,我们或许早就行动了。”

“是啊!”

左孝勋点头说道。

“只是当时我们的力量不足,陆军26个师里,只有7个师是我们的人,虽然有不少团长、营长是我们的人,可徐州驻军大多数都是李家的心腹,如果当时不是帝国出面阻止的话,成功的可能性……”

左孝勋没有继续说下去,作为一切的主导者,他很清楚当时被制止时的不满,可是在回国后,在和父亲多次沟通之后,他才明白自己是多么幼稚。

“有过一次兵谏的前车之鉴,无论是为了什么,他们都会记在心里,那么多陆军部队的师团主官都是淮湘军将领,要是不能一击而下,确实很难成功啊。”

抽了一口雪茄,再吐出烟雾后,谭嗣同冷笑道。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去年陆军扩充了一倍,新设了24个师,一百个团长里头,有九成都是咱们的人,即便是师长是淮湘军出身又怎么样?无非就是……”

谭嗣同没有继续说下去,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所有人都很清楚。

“现在说这些都还早,让战争继续下去吧,现在陆军不是要扩充到100个师嘛,等到明年的时候,咱们的人差不多就能掌握军队了,到时候时机也差不多就成熟了。”

事实上,从去年陆军从26个师扩充为50个师的那天起,留明派以及陆军校毕业的少壮派军官就开始掌握了军官,多年来被打压的他们,一夜之间,成为了军队的实际主宰者。

微微点头,谭嗣同说道。

“所以,你打算回海州了?”

“不是海州,是沈阳。”

左孝勋抽了一口雪茄,笑道。

“一年多,不见辽王,确实挺想他的。”

他的话,让谭嗣同哈哈大笑道。

“你啊,说到底总归还是你,这几年辽王和齐王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中间可不少你的影子。”

“瞧你说的什么话,我那不还是为了我们大业嘛,辽王也想往军中插一手,在那些湘淮老将里头,可是有不少人是倾向于辽王的,夺嫡……对咱们有百利而无一害,先让他们乱起来,咱们才能混水摸鱼……”

然后,左孝勋又看了一眼谭嗣同,说道。

“我走之后,你要多和成王联系,成王是皇六子,到时候……”

“我知道,到时候……迎皇归夏,以安天下民心。”

点了点头,谭嗣同问道。

“你什么时候走?”

“就是这两天吧,”

左孝勋无奈的笑道。

“宣战了,大唐的邮船在重新注册成墨西哥商船,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到时候,我去送你……”

两天后,站在码头上的谭嗣同看着左孝勋踏上返回华夏的邮轮,互相挥手告别时,在邮轮驶入太平洋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此时太平洋已经被战火所点燃。

澳大利亚东部塔斯曼海域,海天一片暗淡无光之色,星光点缀的大海起伏不定,依在望远镜后,了望手不时转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海平线。

凝视着海平线,忽然一股很模糊的“迷雾”吸引了了望手的注意,加大望远镜倍率,模糊的迷雾清晰起来……

“发现烟柱!方位32……”

突然的发现让了望员冲着传声筒大喊一声。

“确认了吗?”

匆匆走上司令塔的左孝同,一上司令塔便拿起望远镜,朝着目标方位看去,只是因为距离的关系,压根就看不到目标。

“发现目标,初步确认目标十二舰,距离22海里,无法分辨目标国籍!不过估计应该是美英联合舰队。”

所谓的美英联合舰队,其实就是从旧金山逃出的美军军舰与澳大利亚英国舰队汇合后组成的联合舰队,不过只有4艘前无畏舰和5艘装甲巡洋舰,再加上几艘轻巡洋舰,规模看似挺强大的,但实际上……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但是左孝同率领的南太平洋分舰队……只有三艘前无畏舰和三艘装甲巡洋舰,算起来实力还弱于对方。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南太平洋舰队多次出击,在澳大利亚周围海域多次与其交战,双方也是互有胜负,但这还是第一次主力碰撞。

不过这次主力的碰撞是他们主动找上门儿来的。这是根据海军部的计划,他们实现了这一海域,而不是在北方海域航行。

显然英国人应该是已经发现了他们的踪迹,所以才会派出舰队拦截。而这也是他们的目的所在。

“致电海军部,我舰队遭遇英美南太平洋联合舰队!”

这并不是一次遭遇,而是一次处心积虑的相逢,在海军部的作战计划中,这是所有计划的第一步。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