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鱼的命运
唇角微扬,李经方的说道。
“人好扎堆,工厂也是,要是没有一只领头雁,为兄想在东北办实业是万万不成的,没有人愿意到这天寒地冻的地方投资,所以……”
把目光投向的左孝勋,李经方笑道。
“我想借贤弟的名声用一用。”
“借我的名声?”
左孝勋诧异道。
“对,就是你‘纺织大王’的名声,辽东这地方有煤有铁,大孤山有铁矿,这附近还有煤矿,贤弟可有意来这里投资煤矿?”
李经方直接说道。
“钱你不用担心,只要贤弟愿意投资,自然会有银行乐意提供贷款。”
人是名,树是影,堂堂左大公子想要开煤矿,银行又怎么可能不借钱?况且,就是没有银行愿意借,他李经方也会掏这笔银子。
“投资煤矿?”
瞧着李经方这位李皇帝的皇长子,左孝勋想了想问。
“恐怕李兄想要的并不仅仅只是如此吧!”
投资煤矿是稳赚的买卖,李经方双手把钱捧到面前,肯定是有所图谋的。
“贤弟英明,什么都瞒不过你。”
李经方笑道。
“煤矿之外,还希望贤弟能在这边投资办几个厂子,具体的厂子,全由贤弟当家,只要您愿意投资就行,有了您这只领头雁,自然就能带过来雁群,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笑眯眯的喝了一口酒,李经方就这样直勾勾的看着左孝勋,似乎是在等着他的回答,见他没有说话,又说道。
“这倒也不急,贤弟只管考虑,待考虑好了再给为兄答复。”
等到左孝勋离开后,李经方若有所思的看着窗外,恰在这时车厢的门开了,有人从另一节车厢里走了进来。
“公子,左公子怎么说?”
来的人说着一口湖南口音的官话,不是别人正是李经方的幕僚王闿运。
“暂时还不清楚。”
李经方头也未抬的说道。
“王先生,觉得这真的有用吗?”
“有用没用,只有用了才知道,左孝勋是左季高的公子,又是明商商会的副会长,论在明商中的威望,没人能比得了他,明商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只要他们愿意投资东北,大人又何愁大业不成?”
大业!
心里念着这两字,李经方盯着王闿运冷笑道。
“这是王先生第二次在我面前提到这两字了!”
上一次是什么时候?
上一次,他还是李家的大公子,就是他在那里鼓动着他和留明派行了“兵谏”,然后趁势夺了天下。
他爹成了皇帝。可是他自己呢?什么都没有得到!
而现在呢?
他是皇长子,可那又怎么样呢?
所谓的大业,与他又有什么干系?
“上次不就成了嘛!”
王闿运笑眯眯的坐到李经方的面前,往车窗外看去,看着那烟云笼罩的热土,得意道。
“公子别看这里眼下荒凉的人,可只要有十年之功,以东北之富庶必定不下江南,有东北的米粮、再有东北的钢铁、实业,又何愁大业不成,再加上公子在军中故旧甚多,有东北为依持,皇上纵是有私心,可是为了天下,也势必会把太子之位交给公子的。”
“但愿如此吧!”
李经方随口说道。
“你路上说,待到辽东就要请辞,离开了我这,王先生又打算去那?”
第1160章 为天下苍生
“还能去那?当然是去大明了!”
手握着烟袋锅子的王闿运笑道。
“在下要是不离开公子,皇上必定是不放心的,只有在下离开了,大公子才能在这里大展拳脚,”
作为帝王术的传人,王闿运当年游说曾国藩反清,被指“狂妄”,至于李总督那边,他连试都没敢试,不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很快,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李大公子的身上。
为什么放在他的身上?
因为他的身边围着一群从大明留学归来的人,那些人,个顶个的天生反骨,甚至就连同李大公子……那也是心怀反骨的人。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合。
在王闿运的策划下,他们行了兵谏,给李大人来了个黄袍加身。
大事成的就这么利索,至于他的湖南老乡曾家,也就是眼巴巴的看着李大人穿上了龙袍,压根就没有为大清朝尽忠的意思,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就像当初他料想的那样,曾国藩之后的曾家……不足为惧!只要许以高官厚禄,自然也就成事了。
如今大业已成……其实,也就只成了一半而已。
王闿运知道大业只成了一半,李皇帝又岂不知道只成了一半?只要他呆在大公子身边,李皇帝肯定是不会放心的。
说一千道一万,李经方总归不是亲生的,继子虽然是长子,可毕竟不是亲生的啊!
“这……”
李经方看着王闿运说。
“你若走了,我这边可就……”
“我走又有何妨?”
王闿运抽了一口烟,看着李经方说道。
“接下来的事情简单的很,大公子只需要按照咱们最初的定计,死死的绑着大明就行,有了大明的支持,这大业,自然也就成了一半了!”
绑着大明!
这就是王闿运的计谋,说是计谋,其实就是阳谋而已。
“咱们只需要把大明的投资往这边引,他们在这里的投资多一分,对大公子的支持也就多一分,他们的投资多一分,东北的实力也就强一分,此消彼涨之下,十年之后,既便是东北赶不上四州,也不见得比四州差多少。”
“确实如此。”
对此,李经方倒也不怀疑,当年父皇能成大业,靠的就是大明!
“除了吸引大明投资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移民,河北、山东都是人多地少的地方,大公子要尽量吸引移民而且,朝中不也定下了‘移民实边’的政策嘛,东北地广人稀,土地何止亿万亩,有了人,开垦了土地,自然也就有了税赋,有了税赋,就能办洋务、建工厂。”
现在的王闿运已经不再是那个在希望郭嵩焘到了英国,可以用咱们的孔孟儒家文化去教化那些洋鬼子的王闿运了,天下变化如此之大,他又怎么可能视若无睹?
“可……大明会支持咱们吗?”
“大公子,你是在大明读的书,留得洋,您身边的人也是在大明读的书留得洋,大明不支持您,难道还支持没去过大明,对大明没有几分亲近的二公子不成?”
王闿运压低话声说道。
“在下听说,二公子和英国公使走的近,大明与大英他们两家可是死对头,如此,大明自然不会支持二公子的,这就是大公子的优势所在在啊!”
默默的点了点头,李经方当然知道他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亲近大明!
这是他最大的优势,按照国际惯例他是大唐的“亲明派”,而围绕在他身这的人也是“亲明派”。
大明不支持他,又支持谁呢?
“王先生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就是这两天吧!”
王闿运笑道。
“先坐船去青岛,那里有大明的移民船,在下对大明可是好奇的很,现在终于有机会一睹大明风采了。世人皆说,若是世间真的天国,那天国必定是大明。”
这些年关于大明,国人越来越了解,但凡是稍微大些的府县都能买到“生活”画报,也能买到大明出的书籍,正因为了解,国人才会对大明充满了向往,认为那里就是传说中的“桃花源”。所以才会有“天国”的说法。
当然了,这种说法,在两江那边肯定不行,那边……可是自称天国!
闻言,李经方颇为感慨的说道。
“大明……待先生到了大明时,就知道何为天国了。”
在这一瞬间,李经方的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了记忆中的那个大明,浮现出了那里的山山水水,当然还有那里的百姓富足祥和的生活,当他把目光投向车窗外时,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在车站搬运着货物的苦力时,他的脑海中闪过这一路上所目睹的遍地的贫困,以及铁路两侧那些低矮的土坯草房,以及在田间任劳任怨却终年不得饱食的百姓。
那些面色红润的大明百姓与面黄肌瘦的大唐百姓,就这样在李经方的脑海中,来回交错着。
一边是让人羡慕的富足,一边是遍地的贫民。
大明百姓也好,大唐百姓也罢,都是华夏人,可为何生活却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想到这,李经方不禁长叹一口气,然后把目光转向王闿运,义正辞严道。
“先生,你可知道,我为何要争一争这皇位!”
就像是为了表明心机似的,李经方说道。
“就是因为我想让天下的百姓……”
手指着窗外的那些挥汗如雨的苦力们,李经方肃穆道。
“让他们所有人,都像大明百姓一样都能过上富裕的好日子,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勤者有其业,劳其有其得……可想让他们过上这样的日子,就非得争一争皇位不可!”
只有到过大明,才知道天下人应该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只有到过大明,才知道执政者应该如何待百姓。人皆有梦想,其实,李经方也有他的梦想。
看着神情肃穆目中充满渴望的大公子,王闿运正色说道。
“在下之所以愿助大公子成大业,为的也正是天下百姓,他日我等驱以满清,恢复汉家河山,而今日再谋大业,所为者,正是天下百姓!”
第1161章 只能先苦一苦……
今日再谋大业,所为者正是天下百姓!
这话能当得真吗?
一个帝王术的传承人,说出来这番话……谁信啊!
但是古往今来,那些所谓的“帝王术”的传承人不都是打着“为天下万民”的名义吗?
王闿运说的是真心话吗?
至少,他觉得自己说的是真心话。
就像造反,总得给自己找个理由吧。
当年举大业的时候,打是旗号是“驱逐鞑靼,恢复中华”,而现在再谋大业当然就是“为天下百姓”了。
至于真心,还是假意,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于谋。
至于百姓到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
重要吗?
见大公子对未来那副心驰神往的模样,王闿运连忙说道。
“大公子,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千方百计的吸引大明资本来东北投资,只有这里的厂多了,工商兴旺了,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被王闿运这么一说,李经方才点头赞同道。
“先生所言甚是,可惜先生不能在身边为我出谋划策,实在是可惜的很。”
可惜之余,李经方当然也知道,王闿运必须要离开他,毕竟,在京城那边,可有不少人都称他是“姚广孝”,如果他不离开这,父皇是睡不着觉的。
有了姚广孝,自然也就有燕王啊!
面对大公子的可惜,王闿运笑道。
“即便是在下不在大公子身边,也一样给大公子办事,待在在到了大明后,必定联络商界,动员他们来东北投资!”
“嗯,如此就有劳先生了,先生尽管许以优厚条件,只要他们愿意来东北投资就行。”
“大公子多虑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重利,只要许以厚利就行。”
上一篇:开局复活始皇帝,打造万世大秦!
下一篇:混在洪武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