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502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不知陛下有何旨意。”

“哦,法王客气,法王请座。”

待其重新坐下后,李南琦才继续说道。

“陛下说了,这不是旨意,这几年法王弟子于非洲殖民地弘扬佛法,建寺不下两百座,纳信徒数百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陛下甚感欣慰。”

李南琦带来的消息,让法王顿时一副喜上眉梢的模样,这可是来自陛下的夸奖啊!尽管表面上陛下看似对各教不偏不倚,可实际上对他们还是极其偏袒的,比如在非洲的弘扬佛法的事业,就是在陛下全力支持下进行的。

从当年几近没落,信徒不过区区数万人的小支小派,到现在信徒不下百万,这可全是陛下的支持啊。

“大人,若是没有陛下,既没有我宗今日之盛,今日我教之盛,全是陛下之功,我等又岂敢贪天之功?”

“法王客气。”

法王的客气,让李南琦微微点头笑道。

“因为这几年佛法于非洲殖民地大兴,所以,陛下希望法王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亲自前往一次非洲……”

“啊!去、去非洲!”

法王惊讶的看着这位少卿,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法王您先别急坐下来慢慢清楚事情的原由。”

李南琦客气的说道。

“陛下以为,现在殖民地佛法弘扬正值其实,理应加大力度,若是几位法王能先后往当地讲经,弘扬佛法,必定能让佛法于非洲大陆大行其道。”

李少卿的话,让法王的眉头一挑,试探道。

“听大人的意思,其它的几位法王也过去?”

大明不仅仅只有一位大智法王,还有大应法王等几位法王在这,他们的弟子一样的在殖民地传教,一听说其它的法王也过去,他立即有点儿坐不住了。

“对,本官接下来就会去拜访大应法王。”

李南琦的话音刚落,盘坐着的法王突然笑了起来道:

“弘扬佛法本就是佛祖旨意,亦是我等僧侣之责,请大人转告陛下,待小僧稍做准备之后,就会往肯尼亚殖民地讲经。”

“嗯,如此甚好,待法王做好准备后,可以派人到院里禀报,到时候帝国海军会派出飞艇送法王和诸位高僧前往肯尼亚。”

帝国对待自己人永远都不吝啬,既然让他们去殖民地肯定会做好一切的后勤保障工作的。

“阿弥陀佛,请大人转告陛下,我等是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法王双手合十道。

正事谈完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两人探讨了一会佛法之后,李南琦这位善世院的少卿才起身告辞,而法王则是热情的将其送到门外,然后便在门前的台阶之上,法相庄严的看着这位大人的离开……

第989章 大明那也是修庙的

一柱阳光穿过彩色玻璃将斑驳的彩光投射在大殿里。

被彩色玻璃渲染着的光线在高大雄伟的大殿里的切割着彩色有光柱,光柱中的些许灰尘飞扬着,彩色的光柱似乎带着某种圣洁之光。

圣洁的光彩映在巨大的佛祖金像上。

置身于巨型金像前,任何人都会生出一种渺小之感。

朱大皇帝突然笑了起来,他笑着,仰起下巴,摇着头。

看着彩色的阳光,轻轻的摇着头,然后轻轻的踱步走出了这间宝殿。

在踱出宝殿时,殿外庄严的诵经声在寺院里回荡着,那种肃穆与庄严直入心菲。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那种敬畏与崇拜都是由然而生的。

不过,对于朱大皇帝来说,这一切……不过只是工具罢了。

不过就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

看了一眼远处的喇嘛,朱大皇帝的唇角轻扬,然后说道。

“左相,待到非洲遍地寺院之时,就是我大明功成之日。”

跟随在陛下身侧的左宗堂,点头道。

“陛下高瞻远瞩,实非臣等所有能料及。”

左宗堂的恭维让朱大皇帝哈哈笑道。

“你啊,也学会拍马屁了,朕是什么高瞻远瞩,不过只是照猫画虎而已,明修长城清修庙。满清靠着重教驯化瓦解了蒙古,这还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

指着身后的宝殿,朱大皇帝神情严肃的说道。

“我们汉人和其它民族不同,汉族自古就是一个有强烈信仰的民族,这种自信本质上是一种文明上的自信心,汉文明自带强烈的信仰,这种信仰不同于重教,总结起来就是——敬天法祖远鬼神。先拜祖宗,再拜三清,再拜佛祖,逢神拜神,逢佛拜佛。既谈不上虔也谈不诚,更无所谓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对于重教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或者说,无法理解重教如何作为统治者的工具。”

“陛下,自佛法传入中原,至北魏佛法大兴,天下僧侣日众,僧人具有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由此导致了佛教与国家争财富、争人力。由此导致了魏太武帝灭佛一事。此后历代灭佛大抵上也都是因僧尼众多,与国家争取财富人力有直接关系。有‘三武一宗’灭佛前车之鉴,华夏历代才会抑佛控寺,令其居于高山,而远离尘世,与其说历代不理解重教如何有助统治,倒不如说,历代皆知重教无益统治。”

身为帝国首辅的左宗堂倒也没有完全赞同陛下的观点,对于重教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所以啊,自此之后,我们只看到重教之害,没有看到它的益处……僧侣不负担兵役、徭役,不缴纳租调的特权,于是我华夏是有害,可放之草原、高原却是有益无害啊!”

朱大皇帝笑着说道。

“譬如满清于蒙古,就是利用喇嘛教以统治蒙古,极力提倡喇嘛教,建立寺院,尊重活佛,优待喇嘛,赐与特权,使蒙古民族迷信喇嘛达于极点,喇嘛被免除兵役、徭役和税赋,等于是鼓励老百姓放弃生产、生活,出家当喇嘛……如此,才有了康熙那句直言不讳的话语——‘建一庙胜养十万兵’。”

提及满清在蒙古的成就时,朱大皇帝的语气中尽是感叹,其实大明也修庙的,比如在青海,绝大多数寺庙都是明代修建的,大明对青海的喇嘛教自从洪武帝开始,就禀持“多封多建”政策,就是多封法王等头衔,多建寺院。为的也是借助寺院教化当地百姓。

只不过重教这个力量的显现是需要时间的,满清从17世纪末开始在内外蒙推崇喇嘛教,直到19世纪才显现效果,实现了对外蒙的完全控制。

“‘建一庙胜养十万兵’事实大抵也是如啊!”

左宗堂的感叹,让朱大皇帝笑道。

“满清如此,欧洲人大抵也是如此,欧洲殖民往往就是一手持枪,一手持圣经,军人征服之后,传教士跟进,枪炮征服的是土地,而重教育征服的是灵魂,美洲如此,其它各地也是如此,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当然值得学习,毕竟,在殖民统治上,大明只是一个学生,所需要做的就是沿着世界各国开创的道路走下去,先进经验当然是需要学习的了。

当然了,大明只是学习借鉴一下而已,不会像欧洲人那么野蛮,动辄屠杀,毕竟,大明可是文明的。

“大明想要统治非洲,就非得借助重教的力量不可,虽然在东非当地土著人受天方教影响,但是他们本质上还是深入原始萨满教影响,相比于基督教、天方教,佛教,尤其是喇嘛教育更容易为原始信仰所理解,这也是它的天然优势的……”

朱大皇帝一边走,一边解释着他的想法,其实早在公司于马塔迪建立起第一块殖民地的时候,朱大皇帝就曾非常认真的考虑过,如何统治那片土地,并不仅仅只是征服土地。

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决定借鉴欧洲人的“先进经验”——传教,当然,这个传教传的肯定不是天主,不是亚伯拉罕,而是……喇嘛教。

为什么不是汉地的佛教呢?

汉地的佛教经历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以及汉家王朝历代的压制之后,早就被驯化了成儒释道中的一员了,被收拾的不要不要的,根本就没有战斗力啊!

既然如此,朱大皇帝就只能请出喇嘛教啦。在甘肃、青海有好几位大明册封的法王因为信徒减少影响力日衰,于是乎,也就有了十年前的“佛法东渡”——十几位法王率领僧众远渡重洋来了大明。

不过,按照朱大皇帝的计划,他们传教只局限于大明的非洲殖民地,将来如果还会把法王的座寺搬到各个殖民地。其实,有些东西利用好了,那也是有利于统治的。

“……所以,朕才会让法王们到当地去弘扬佛法,将来还会在那里帮他们修建规模更大的寺院,教化嘛……并不仅仅只有文化上的教化,寺庙也是一种教化,一种力量,也可以让当地人摆脱之前的蒙昧……”

听着陛下讲述,左宗堂不禁在心里感叹着,陛下实在是千古未曾见之圣君啊……

在左宗堂感叹的时候,朱大皇帝又继续说道。

“当然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引人向善。他们还处于蒙昧之中,我们要把他们往正路上引,让他们变得更加良善,不杀生,做善事,求来世。这才是目的嘛!”

是的这才是把佛法传到那片大陆的最终目的。哎,做皇帝的这个心可都操碎了……

第990章 徽州故事

在大明有教堂、有三清道观、有寺院,唯独没有尼姑庵。

究其原因为何?

和三武一宗灭佛原因一样——争人力。

在大明华夏裔是不是人矿,不一定。

但是华夏裔绝对是最宝贵的资源,关系到国家命脉的那种。因此,无论男女,都有各自的职责。

男人是劳动力,女人也是生产力。

因为大明自公司时代起,就是男多女少,所以才会限制尼姑庵,不过这并不妨碍大明的女子作为信徒出入寺院,烧香礼佛,为家人祈福。

和往日一样,工作日里来寺庙礼佛的大都是妇人,大殿供奉着的佛像前的蒲团上跪着几名妇人,和其它人一样,来到殿中的大月的礼佛之后,又到院中祈求护身符,这是她送给丈夫的。

求得护身符后,她就离开了寺院,静静的在街上走着,走到公交车站时,站台上候车的人里,只有她一个明人,其它的大都是欧裔。

这个现象在北方十二省是很普遍的,毕竟,北方十二省是前巴西帝国的领土,是新占领区,当地的人口结构还在一点点的改变。

1881年的里约热内卢,依然是繁华的,不过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仍然以欧裔居民为主,即便是在大明占领这座城市之后,通过种种手段加大对这里的移民,但明裔人口不过只有区区十万人。

在这里,华夏裔才是少数。

站在站台上等车时,大月扭头看了一眼公交站牌,那里的汉字被人用油漆涂抹改成了葡萄牙语。周围的人大抵上也都是用葡萄牙语说话。

“明国佬滚出去……”

尽管公交站牌上写着的字迹会很快被清除,但是它依然写在那里。

抵抗是无处不在的,在过去的四年中里约热内卢的人们依然在用他们的方式抵抗着大明的统治。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不得不接受大明的统治。

现在这里没有一份葡萄牙语的报纸,没有一间葡萄牙语的学校,当然即便是公交车司机也是说着华语。

在车门打开的瞬间,驾驶公交车的司机就用带着河南口音的官话喊道。

“上车的乘客往后走,往后走点……”

同样售票员也是用华语询问乘客到那里下车,即便是最顽固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只能说华语。

手扶着扶手的大月听着那些人用生硬的华语说着地名时,她只是静静的看着车窗外的城市。

这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城市,曾经是巴西帝国的首都,而现在呢?不过只是帝国的徽州,为什么用“徽州”,朝廷取“徽”字“束缚、稳定”之意,当然也包含“稳定”的意思。

这当然是一种美好期待,但这一切都和大月没有太多的关系,她唯一期待是什么?

当然是丈夫每天都可以平安归来。

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每天都会在街头巡逻,谁都不知道会不会在办案时遭遇抵抗分子。这也是她为什么会到寺庙里求平安符的原因,无非就是想要祈求佛祖的保佑。

“今天,他应该会按时下班吧!”

大月的希望终究会破灭的,就在她满怀期待的期待着丈夫按时下班回家的时候,在数公里外一片海滩边,几辆警车停在那里。

站在车边的马如龙狠狠吸了最后一口烟,然后把烟头扔在地上。然后对身边的搭档说道。

“阿虎,帮我去买包烟。”

说罢,他才朝海边走去。

径直穿过沙滩,走到现场后,尸体映入了他的眼帘中。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尸体。身材看起来健壮。尸体上有一些海藻,背部朝下,上半身搁浅在沙滩上,两臂大张,脑袋后面一个非常明显枪孔,显然他的死因是头部中弹。尸体显然是从海里冲过来的。

“是什么人发现的尸体?”

眼睛没离开尸体,马如龙对旁边的警员问道。

“马探长,是几个在这里踢球的孩子。”

巡警如实的回答道。

马如龙点了点头。

“什么时候发现它的?”

“一个小时前,探长。我们当时正快要下班,正巡逻的碰到了那几个小孩。我们5分钟就到这儿了,然后打电话报告了局里。”

“好吧,我知道”

马如龙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铅笔,直接挑开了尸体的衣领,仔细观察了一会。

一旁站着的巡警好奇道。

“探长,你在看什么?”

“这个人衣裳看起来很整洁,拉丁裔大都在洗衣店里洗衣的习惯,他们习惯在衣领标牌上绣上自己的名字……”

马如龙解释道,听上去就像是在教授徒一样,而不是在探案。

“你看到了吗?”

“没有,探长,他的衣领上没有名字,这意味着什么呢?”

笑了笑,马如龙朝周围看去,然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