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142章

作者:小鱼的命运

冲着雷赛布·波拿巴微微一笑,朱先海笑道,

“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能够得到法国金融界的支持,我想我们应该可以在短期内完成这一工作。”

第270章 凭本事借的钱

在这个时代的法兰西可是大名鼎鼎的金融帝国,可以轻轻松松赔上个50亿金法郎的主,绝对不差钱。

像这样的大款,有机会的话当然要傍上了。

眼下的新大陆的发展靠什么?

靠的就是海外资本,美国在十九世纪修建铁路的资本有一大半来自于伦敦,如果离开了伦敦的金融资本,就没有美国的在发展,甚至直到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金融资本仍然在华尔街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既然美国可以利用英国的资本发展,南华同样也可以利用法国的资本发展。

其实相比于法国,朱先海更愿意选择英国作为金主,毕竟,根据模拟器里的结果,南华和英国的利益冲突是必然会爆发的。

一但战争爆发的话……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但是眼下,因为智利的问题,南华与英国在关系并不怎么友好,直接影响到了南华在伦敦借钱不顺利,直到现在不过只借了2200多万英镑。换成银子也就只有7000多万两。

当然了借这笔钱银子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打算还。不能借的更多,实在是有点儿可惜。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先傍上法国这个金主了。虽然借法国的钱可能需要还,但是借到充足的资金后,肯定有利于南华的发展。

所以,这钱要借!

傍上了法国这个金主之后,在1867年新年伊始,朱先海就拿出了他规划已久的方案。

“季高,今天让你们过来,南华是时候该有一个修建铁路网的计划。目前南华只有一条南华和临海之间的太平洋铁路,现在随着移民的涌入,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移民安置在潘帕斯草原,所以我我们要尽快把通往北方的铁路建设计划尽快确定下来。力争在5年内修建起一个覆盖潘帕斯草原以及山西的铁路网建立起来,使铁路的运营总里程超过一万里!”

南华的铁路修建起步很早,早在朱先海远征阿劳卡尼亚之前,就已经因为铁矿的建设拉开序幕了,太平洋铁路的筑建虽然是一波三折,但是却为南华锻炼出了一批铁路工程技术人员。

过去南华修建的铁路用的铁轨都是从英国、法国进口的熟铁轨,因为南华的钢铁公司需要把钢材出口到国外赚取十倍以上的暴利,但是随着平炉炼钢技术在欧洲的“发明”,钢材价格正在迅速下跌,换句话来说,低成本炼钢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这也意味着南华钢铁公司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价格低廉的耐磨钢轨将会被应用在铁路上。

朱先海准备把耐磨的钢轨首先应用在铁路上,并以修建铁路为契机推进南华钢铁工业的发展,相信有了铁路的刺激,南华的钢产量将会在未来的十年内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高质量钢轨将会全面取代熟铁轨道。

现在是时候开始大建铁路了。尤其是在南华可以在法国发行债券的情况下,换句话来说就是可以拿着外国人的钱来发展自己。

“除了铁路之外,公路的配套建设也须要加快,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该使用硬质路面,争取形成一个以铁路为主干,以铺装硬质公路为支线的交通网,涵盖山西、山东的所有地区,最终构成一个完整陆上交通网。”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朱大官人当然听说过了,但计划中的移民大推进也是需要交通网络相配合的。

眼下南华的内陆的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而且也就只有一条太平洋铁路,仅仅只是靠一条太平洋铁路并不能满足未来移民的输送。

所以,朱先海打算花个几年时间建立一个铁路公路交通网连,用几条铁路和公路网络,将南华各地连成一片。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移民安置——移民可以沿着铁路安置到各地,而且还能促进商品的流通,对南华的内部经济发展应该也是极有益处的。

至于公路系统,虽然眼下看起来运输量却不大,但是随着奥托内燃机公司开始生产汽油内燃机,汽车的“发明”只是时间问题,有了汽车不仅可以解决公路运输的问题,配合北方铁路,还可以用于军队调动。

战争!

战争从来都是不可避免的,况且在朱先海的计划中,南华回头可是要干涉巴拉圭战争的,不是干涉,而是趁机实现领土的扩张。

在这种情况下,修建北方铁路以及公路网,就是势在必行的。还好潘帕斯草原足够平坦,在草原上修建铁路还是非常容易。

尽管容易,但上千公里的铁路及数千公里的公路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钱从那里来?

只能靠债券了!

三年!

一共只有三年的时间,一想到三年后,巴拉圭战争就要结束,如果不趁机实现对北方的扩张,错过了这个机会,想再扩张可就难了!

想到这朱大官人就忍不住叹息了一声: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南华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建立帝国主义美好家园的那一天啊!

国家的发展还是要搞什么大飞跃啊!

时不待我,等不及慢慢种地了!

再想想华夏移民普遍的文盲,朱先海的眉头不禁蹙成了一团儿。

这治天下,确实是比打天下更困难啊!

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而要一边打天下一边治天下,自然是难上加难的。

朱大官人现在做的就是这种难上加难的事情。

想把天下治理好了再向周围扩张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帝国主义列强——英国,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是绝对不会给他这个时间的,

“大王,眼下咱们还没有消化智利,冒然再次扩张的话,非但会引起他国的警惕,激起他国的敌意,而且还会影响到咱们对智利的消化,向北方进军,会不会太快了一点?”

左宗堂提醒道。

“是快了点,但是没有办法!眼下咱们最重要的不是练好内功,发展工商业,发展军力,消化目前的战果吗?”

朱先海摇摇头,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快了点,可按照模拟器里的经验教训,他必须要加快速度啊!

“我也想慢慢的消化果实,可是如果我们不用尽办法扩张拓地的话,那么几年后,我们就不得不去面对外部的压力了,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在南美崛起,打乱他们部局的,慢慢的发展,虽然有利于我们的发展,但是同样也有利于英国的长期布局,在英国的策划下,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势必会面对外敌的入侵,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第271章 渔翁得利

面对即将发生的入侵,对南华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就是出动出击,就是在英国人开始谋划之前,通过主动出击,彻底打乱他们的计划!”

对于英国那根大名鼎鼎的搅屎棍,朱先海是有一定了解的,现在是不列颠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强大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后世的美国,甚至可以说,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强大到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

而英国最强大的从来不是他的皇家海军,也不是工业革命后强大的国家,而是英国一代代外交官们出色的“搅屎棍”能力,他们能够持之以恒的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进行长期的战略布局,这样的耐性是其它任何一个国家所不具备的。

就像他们在拉普拉塔河地区的布局,在这一地区先后独立后,他们就试图取代西班牙控制整个拉普拉塔河地区,以取得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面对法国的竞争,英国人耐心十足的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布局,他们并没有借助国力的优势进行碾压性的侵略,而是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部局,通过外交、金融一点点的掌握这一地区,面对巴拉圭倒向法国的这个刺头,他们直接诱发了巴拉圭战争,作为幕后玩家的他们,不仅掌握了拉普拉塔河地区的资源,而且还通过金融贷款让阿根廷、巴西、乌拉圭以及战败的巴拉圭,全部成为他们的“奴仆”。

能够在长达半个世纪之中,无论政府如何更迭,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他们都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在这一地区的布局,这才是英国最可怕的地方。

耐性!

他们通过耐心去寻找机会,去创造机遇,最终达成目的,面对这样的敌人,而且国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想要击败是何等的困难?

尤其是在这个弱肉强食,所谓国际功法不如几门大炮的时代。像英国这样继拥有雄厚国力又有足够耐心的对手,真的非常难缠啊!

还好,朱先海是站在历史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他非常清楚对于这样的的一个“战略玩家”来说,想要击败他首先应该做什么!

就是让搅屎棍失去他的作用,就是打乱他的计划,让他无从布局!

“啊,大王的意思是,趁着阿根廷他们从巴拉圭抽身之前,重拳出击,吞并阿根廷吗?”

左宗堂定了定呼吸,他的脑海中回忆着在英国考察时对英伦的了解,他深知那个国家的工业是何等强大,也深知其力量是何等的雄厚。

“可,如果英国人武力干涉怎么办?就像当年他们干涉俄土战争,出兵克里米亚一样。”

十几年前,为了阻止俄国人的扩张,英国人的选择是直接了当的。就是和法国人一起直接出兵帮助土耳其人抵抗俄罗斯。

要知道在此之前,英国人可是刚刚和土耳其人打过仗,即便是如此,也不妨碍他们站在土耳其人的那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左中堂当然会担心英国人会自己亲自上场了。

“武力干涉,这当然也是他的选项之一,但是……”

朱先海做了个手势,然后向墙边走去,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

“可是,他需要把舰队从英国本土调到南美,这意味着他必须要在南美寻找一个合适的后勤据点,也就是巴西,这当然是有可能的,然后呢?如果他想从陆路进攻,就必须穿越巴西南方的草原,对于劳师远征的英国人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最终,他们还是会选择从拉普拉塔河进攻,这意味着海战将是不可避免的……”

朱先海想了想,然后说道。

“所以,我们只需要守住了河口,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我想,通过有针对性的加强,我们是有能力在拉普拉塔河击败英国舰队,至少阻止他们进入河口的,实不行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布雷阻止他们进入拉普拉塔河嘛。”

想要击败英国皇家海军,以目前或者说几年后的南华海军实力来说,都不太现实,但是想要阻止英国人利用他们的舰队,朱先海有的是办法——鱼雷艇、水雷,这都是现成的法子。

“嗯……这样的话,我们也就只需要在陆地上击败他们就行了,大王是准备要援助巴拉圭了?”

左宗堂想了想,尽管英国的海军实力强大,但是南华的陆军……还是不错的嘛,尤其是武器更是极其先进,有个几年的时间准备,在陆上重创英国人,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援助巴拉圭?”

瞟了一眼北方,朱先海冷笑道。

“那个南美的拿破仑想要做死,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他,况且,对于我们来说,巴拉圭的存在也不是什么好事,援助巴拉圭就是一个借口而已,等到他们三家拼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咱们再下场,那个时候,打起来也轻松一点嘛!”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左宗堂笑了笑,

这样的打法倒也不错,当然了他的心里还有一些顾虑,那就是英国。

“那英国呢?大王,咱们必须要考虑到英国,英国如果提前下场的话,问题恐怕会变得非常复杂。”

“确实是这样!”

朱先海连连点头赞同道。

“所以,一旦要打的话,就必须要快准狠,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用雷霆一般的攻击,从根本上瓦解阿根廷、乌拉圭的抵抗,嗯,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修建北方铁路、公路网的原因……战争!”

朝着地图上看了一眼,朱先海说道。

“这也是我让你来的原因,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必须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两个月,就要结束这场战争,至少结束大规模的战斗,也就彻底摧毁阿根廷人的抵抗,让他们签署投降协议,然后呢?”

朱先海想了想,又开口说道,

“在英国人下场插手之前,结束这场战争,甚至包括迫使巴西人停战,嗯,你可以这么理解,就是通过重拳出击,在英国人调动他的军队之前,把阿根廷、巴拉圭以及乌拉圭三国从世界上抹掉,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重创巴西,迫使他们退出战争,这样一来,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也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是劳师远征,还是选择和平。”

说出这番话后,朱先海的眉头紧锁,他不知道英国会不会按照他的计划来办,但是他却必须要坚定的实施布置这个计划,因为这个关系到南华的生存。

“和平?”

左宗堂说道。

“英国人会选择和平吗?”

第272章 流民司东礼

英国人会不会选择和平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什么?

是实力,只有实力才能让对方妥协。也只有实力才会让他们选择和平!

他们选择和平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一群和平主义者,而是因为战争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选择和平。

如果换成了“条约清”那种货色,别说是什么妥协了,和平啦。人家巴不得你主动找点事儿,然后和你签点条约、让你赔些银子,割块地呢。

没有实力的话,一切都不过是空谈而已。归根结底,到最后还是要靠实力来说话。

在时光迈进1867年之后,南华仍然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的发展,尽管因为对智利的吞并导致了南美西语区对南华的普遍抵触,甚至在英国人的策动下,西语区各国掀起了对南华货物的抵制运动。

但抵制洋货嘛,也就是一阵风而已,包括棉布等廉价的南华工业消费品在抵制风波之后,仍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南美各国,并一点点的扩大着在市场上的份额,究其原因无他——便宜!

便宜就是王道。对于拉丁美洲的那些普通人来说,他们可不在乎什么智利有没有亡国,外国人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只要南华的东西足够便宜,在蜂巢之后他们肯定还是会选择南华货。

生活嘛,不丢人。

而支撑起南华廉价工业品是什么呢?

当然是来自大洋彼岸华夏的廉价劳动力!

与历史上不同,1867年的大清国,并没有进入所谓的“同治中兴”,三年前曾剃头四路出击,兵临天京城下一,非但没能占领天京,平定长毛,反面在天京城下损兵折将,湘水懒以称雄的水师几乎尽毁的长毛的铁甲舰之下,从此之后,大清国的局势就如黄河之水似的,一泄不可收拾。

湘军水师尽毁之后,先是安徽江北的陈英王与江南的李英王顺利会师,随后江北、江南等清兵退败,天国水师一路逆袭至九江,西路兵锋直指江西,北路直指黄河。

眼见着天国雄师再现咸丰年间兵逼京师的威风,幸亏李中堂的淮军的崛起,才勉强把太平军挡在了黄河南岸,自此之后,虽然已经激战两年,但双方的战线已经基本稳定。控制着江苏、浙江、安徽以及江西的天国与清军隔着黄河、淮河相望。一条河隔离了两个世界。一边是辫子,一边是长毛……其实,两边都是饥饿。

饥饿!

即便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夺去了数以千百万人的性命,无论是曾经繁华无比的皖南,还是人口众多的皖北,到处都是焚戮一空的市井村落,各地百姓十不存一,虽然有大量的土地闲置以至抛荒,为外来移民所占据,但战乱中又那有什么乐土。

长满荒地的官道上,一队衣衫破旧的流民,漫无目的走动着,在这些移民中,穿着件破旧长袍的司东礼,看起来很显眼,读过几年私熟的他,勉强算是半个读书人。这身破旧的长袍成了他和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当然也是这身衣服让他成为这些人的主心骨,毕竟,读书人嘛,懂的东西多。

“东礼哥,天下真的有你说的那个地方吗?”

他身边的司东川问道,他们都是从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堂兄弟,离开了家乡后,他们就到处飘荡着,想要寻找一块无人的闲地,然后定居下来。

不过在半路上,司东礼看到了贴在墙上的告示。

“离开这片贫穷之地,到南华来吧!这里遍地的沃土,在那些土地、房屋成为你们的土地,你们房屋,这里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兵祸,更没有苛捐杂税,当然也没有当地人欺凌,只要你们奉公守法,官府就会保护你们不受任何人侵害!”

破旧的告示上是同治四年张贴的,至于告示上提到的地方,他也不知道在那。

但是他却听说过南华。

南华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