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鱼的命运
想了想,朱先海拿出一份文件,打开文件后,便自言自语道。
“精卫同志啊,既然做了狗,就要先把狗绳子套紧了,要是不套紧的话,让狗腿挣脱了……”
那这条狗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朱先海口中的“狗”当然是那位他一手扶持的“智利总统”佩德罗·莱昂·加略,那家伙自从在奇廉组建政府之后,就一直试图完全独立,对于他的这种尝试,朱先海倒也没有阻止,毕竟,在那次长期模拟之后,“扶持傀儡”的计划已经发生了改变——彻底解决智利。
换句话来说,就是占领智利!
但是在此之前,完全可以借佩德罗等人的手,消耗一波智利的力量。毕竟,他们之间的战争,死的人越多,越有利于将来的入侵,哦,不,是旨在恢复和平,让当地人民重新安居乐业的特别军事行动。
“嗯……”
想了想,朱先海自言自语道。
“看来,是时候让舰队进行远航训练了,正好给佩德罗他们壮壮胆。”
现在的南华已经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舰队——足足十二艘军舰组成的舰队,而这十二艘军舰,除了几艘用商船改装风帆训练舰和蒸汽小炮艇之外,也就是两艘“飞龙”级铁甲舰,能拿得出手。
“飞龙”级铁甲舰是1862年美利坚联盟国从英国莱尔德造船厂秘密订购,后来被英国官方没收,去年8月作价以“商船”的名义卖给了南华,年初两艘无武装的军舰驶回南华后,加装前后两座炮塔,与历史上英国人给两座炮塔加装的四门9英寸阿姆斯特朗前装线膛炮不同的是,南华为其装备了两门自产的210毫米后装线膛炮,口径稍逊一筹,但两者的威力绝对是天地之别,随着化工产业的完善,生产新式炸药,早在去年就列入了计划之中。
新式炸药并不是诺贝乐的“炸胶”,而是苦味酸,也就是三硝基苯酚,之所以选择它,而不是更安全的TNT——去年普鲁士化学家TJ·威尔伯兰德就合成了TNT,说白了,就是因为它的技术更成熟,更廉价。毕竟,三硝基苯酚是使用了几十年的“染料”,只要稍加改良就可以应用于军事。
不过,因为苦味酸全与铁发生反应,所以需要在炮弹壳内涂抹一层厚蜡。这倒也没有什么难度。相比硝化甘油+硅藻土制成的硅土炸药,它更适用于炮弹,能承受火炮射击的冲击,而不会有炸弹殉导致炸膛的危险。
1864年5月下旬的清晨,“飞龙号”和“青龙号”两艘铁甲舰以及“四海号”风帆训练舰,先后驶离南华湾。随后,三艘军舰就沿着麦哲伦等名人走过的航道上向南疾驶着。6月1日它越过冬至线,船头转向麦哲伦海峡,这是船只往返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唯二的选择,还有德雷克海峡,不过德雷克风高浪急,一般说来,船只都乐意由麦哲伦海峡开往太平洋。海峡的正确长度不过700公里,到处是深水,即便是大东方号那样的巨轮也能正常航行以,而且沿途可供船只停泊的海湾到处都有。
在舰队驶进海峡之后,飞龙号舰长的李学林,就指着海峡说道。
“没有麦哲伦海峡的巴塔哥尼亚,就不是完整的巴塔哥尼亚了……”
他之所以会如此感慨,是因为早在二十年前,海峡就已经被智利宣布主权,并派遣移民实施了占领,而这里却是巴塔哥尼亚最南端的土地。
“别着急,我想有一天,你们会收回这片土地的,”
道格拉斯少校手握着烟斗,看着海岸说道。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强者为尊的,现在,尽管你们的舰队只有两艘铁甲舰,但是智利人却一艘没有,只要拥有充足的资金,你们的舰队很快就会超过他们,在战场上击败他们,那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还说不定。”
李学林摇头道。
“为什么呢?你们炮术进步很快,航海技术也很熟练。”
“我很怀疑,因为我们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走向海洋而已,我们的军官和水兵都没有任何经验。”
“哦,是这个问题啊,我的朋友,你应该知道,即便是皇家海军,在蒸汽时代,在铁甲时代,也是一只菜鸟!完全出于你的想象吧?其它,工业革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握着烟斗,身为舰队顾问的道格拉斯少校耸了耸肩膀笑道。
“大家几乎都是重新站到起跑线上,所谓的历史的积淀,可能也就是腐朽的过去罢。”
对于曾在皇家海军服役超过二十年的道格拉斯少校,对于海军有着他自己的看法,在来到南华之后,对这支舰队他也有过不一样的设想。
“哎!就像面对新技术一样,现在皇家海军又一次选择了前装炮,表面上是因为技术,可实际上呢?因为海军部的很多官员更认同前装炮,而你们呢?却选择了更为先进的后装炮,在这个时代。”
好象又思索了片刻,然后他又说道,
“赢得未来海战的,不一定是一支拥有悠久历史的舰队,但肯定是一个支锐意进取,在技术上领先于其它国家的舰队!技术将会赢得一切!”
“确实,技术确实非常重要!”
李学林点点头说道。
“但是并不仅仅只是军舰和火炮的技术,战争同样还考验军官的素质以及士兵的训练,应该说先进的舰船技术和无以伦比的勇气加上刻骨的训练,才能铸造一支能打得赢海战的舰队!”
一旁的大副赵铭说道。
“你曾一再的告诉我们,一支做不到‘见敌即战’的舰队是赢不了海战,勇气是赢得海战的第一步!”
无论是李学林也好,赵铭也罢,他们都是从商船上走出来的军官,甚至在三年前,还没出海过,也就是在去年,才会开始在海军见习所学习。不过,作为南华海军的第一代军官,他们已经开始指挥战舰驶向了大海,嗯,至少,无论是商船还是捕鲸船上的训练有,让他们不需要拿着纸条下达口令。
“当然,这一点我永远坚持,但是技术!相信我在战争中,在技术优势的面前,仅仅只有勇气是不够的……”
道格拉斯回答。
“如果你们想要击败智利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技术上超过他们,碾压他们!”
第212章 太平洋铁路
舰队驶出的麦哲伦海峡后的第十天,终于驶入临海湾,它还有一个西班牙式的名字叫萨维德拉湾,这是一个12公里长3公里宽的海湾,算不上多么大的海湾,但却也是一处难得的天然的良港。
在舰队驶进临海湾时,海湾里泊停着数艘前后抵达的移民船——这些移民船从太平洋的对岸,带来的数以万计的华夏移民,为铁路工地送去了充足的劳工,来自山东、江苏、安徽甚至河南、直隶等地的移民们,挤站在甲板上,好奇的张望着这座城市。
临海是一座与南华极其相似的城市,它们都是因移民而兴盛,在太平洋铁路开工后,数以万计的移民从这里登陆,进入山西——也就是阿劳卡尼亚,在数万劳工的努力下,铁路线从临海翻山越岭的修过报中央山谷,又挺进了安第斯山脉。
每天,港口驶发的火车都会把大量的筑路物资和劳工运往腹地。
“看到了吗,这里就是山西唯一的港口,所有的人都是在这里上岸进入内地。”
和大多数华工一样,作为官员赵平利也喜欢把阿劳卡尼亚称为“山西”,其实,无论是山西,还是被称为山东的巴塔哥尼亚,在一定程度上来都,都牵托着华工们的某种希望。
客居于此的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融入这片土地,其实到了这么远的地方,任谁都明白,唐山虽好,但肯定是回不去了。
估且不说一张船票就要几十块钱吧。没有移民署发出的护照的话,没有船会带他们回去,总之一句话,他们就要在这里过完下半辈子。
“将来,等到太平洋铁路修通了,临海就是唐山移民来的第一站,将来,就是大东方号,肯定也是要这里靠岸,你看到没有,那边的修船厂,大船坞足足有三百六十米长,就是专门给‘大东方号’用的。”
赵平利指着远处的船厂,神情稍显得有些得意。毕竟,那么大的船坞,放眼全世界也是极其罕见的。
“居然建了那么大的船厂!”
对于初来临海的李学林等人来说,看着远处的船厂,想到它可以容纳“大东方号”难免有点儿惊讶了。
不过在惊讶之余,他们到长松了一口气。毕竟在来的路上,他们还担心着军舰的维护问题。现在有了船厂,自然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
“我说,将来的临海,就是南华的西大门,几位长官,你们这次过来。”
赵平利笑着说道。
“就是来守卫西大门的,过去咱们这边只有一艘木壳小炮艇,说是警备队的军舰,其实顶多也就是救救渔民,对了,别看咱们这边比不上南华,没有几家工厂,可是捕渔业却很发达,我们的罐头不仅卖到了美国,而且还卖到了欧洲。”
尽管临海湾距离后世著名的四大渔场“秘鲁渔场”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这里的渔业资源同样也极其丰富,早在临海开埠之初,就通过引进欧洲最新式的拖网渔船等设施建立起了捕渔业,每年十数万吨渔获不仅让华工有了充足的肉食,而且还大量出口各国,不论是美国的旧金山,还是澳大利亚的新金山,廉价的“鱼罐头”都深受华工的欢迎。
“你们来这次来的正好,因为咱们和智利人的关系很紧张,所以渔业公司在出海时,总担心会被智利人袭击……”
说话时,赵平利拍了拍炮塔粗大的炮管——足有近一人粗的炮管,看起来着实壮观的很。
“有了这样的大家伙,就再不用担心他们了!”
“放心吧!”
赵铭得意的笑道。
“咱们来了,要是智利人敢对咱们的渔船动手,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这也不是自夸,眼下智利海军还没有那怕一艘铁甲舰,两艘“天龙级”那怕是小型铁甲舰,也足以傲视南美各国了,顶多也就只有秘鲁为了应对西班牙入侵,在莱尔德兄弟船厂订造的小型铁甲舰能与之相比,不过,秘鲁的订单也就是刚发出而已。眼下“天龙级”在这边那是城隍庙的旗杆——独一无二。
“那感情好,有你们在,咱们也放心了不是。”
赵平利笑逐颜开道。
“对了,为了欢迎舰队的到来,市长特意命人在市政厅举行招待会,还请诸位长官,今务必参加,如果不是因为他去了工地上,肯定会亲自欢迎诸位。”
……
市长去了工地!
打去年到从南华到了临海任上之后,王英九就有一半的时间往返于各处铁路工地之间,对曾身为浙江巡抚的他来说,当这个人口不过两万的“市长”,绝对是大才小用,可他却深知他这个市长,并不是仅仅只是市长,临海说是城市,可实际上却涵盖整个山西,而他之所以来临海,就是为了太平洋铁路。这也是他会长时间往返铁路工地的原因。毕竟,这个是主公最看重的大事,当然把这件事办好对他来说并不仅仅只是功劳那么简单。同样也是他将来在官场上立足的本钱。
“目前,阿劳卡尼亚境内的铁路基本上都已经完工,铁路之所以没有通车,根本原因还是安第斯山脉,尽管根据地图我们的施工速度加快了很多,但是市长先生,隧道,修建隧道的速度是极其非常缓慢的,在平地或者山地施工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大人力投入……就像现在,我们可以投入超过六万工人,但是市长先生,隧道就那么宽,即便是我们把工人分成几个班次,日夜不断的施工,结果还是有点不尽人意……”
在通往工地的火车上,王英九听着铁路总工程师盖加的介绍,他曾主持修建的过阿尔卑斯山的塞默林铁路,具有非常丰富的高山铁路筑建经验,当然这也是公司会雇佣他出任总工程师的原因。
“而且随着冬季的到来,高山上的的温度日益降低,现在,在大山里许多地方已经开始下雪,出于安全考虑,我的建议是把工人撤下来,等到冬天结束后,再施工,这样一来,工期至少要延长三个月,所以,无论如何,今年铁路都不可能完工的。”
冬天来了!
安第斯山脉里的冬天,一样会下大雪,甚至会冻死人的,停工是最正常的选择,在盖加主持修建塞默林铁路时,冬天停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王英九却直接摇头说道。
“不能停工,趁着大雪封山前,把粮食、物资给工地送上去,咱们争取用这一个冬天,抢回三个月的时间,要知道,南华一直在等着这条铁路呢!”
第213章 魔鬼之鼻
南华在等着这条铁路!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条太平洋铁路对南华的意义是什么?并不仅仅只是能够将山东和山西连接为一体。
最重要的是它能加快移民的速度——毕竟,从南海到印度洋,再横跨大西洋抵达南华的距离实在太过漫长,而太平洋航线足足缩短了三分之一以上,这等于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让移民船的使用效率提高三分之一,移民数量自然也相应增加许多。
一但铁路筑通,移民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从临海下船,然后乘火车抵达南华。
唯一的问题就是铁路,而阻碍铁路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就是安第斯山脉!
为了把铁路修过安第斯山脉,铁路线路图上一共规划42条隧道和有顶廊道以及144座高架桥和桥梁。这些都不是路线中最艰难的部分,最艰难的部分是其中一段穿过安第斯山脉时几乎完全是在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修建的,在盖加等工程师的口中,将这段铁路称为“魔鬼之鼻”。
“今年的这个冬天,我打算就住在那个什么魔鬼之鼻上,我倒要瞧瞧,那个阎罗王的鼻子,能不能立下来。”
想要到“魔鬼之鼻”的施工工地,就要翻山越岭,虽然身为市长,但是在跟随运送物资的骡队进入大山时,王英九的穿着打扮倒也和普通路工没有什么区别,
吃力地在山路攀登了两个钟头。大家总归是往上爬,爬,直爬到最高峰。越往高处空气就稀薄,大家也变得呼吸困难起来,这一程攀登的时间过长,弄得大家精疲力竭,眼看都支持不下去了。此时天上已经下了雪,到处都是茫茫雪海,那冻裂体肤的寒气,那逐渐吞噬着山峰的夜影,再加上找不到过夜的地方,这一切不由得王英九有点胆战心惊,这样的荒山野岭住连住在哪里都是问题。
就在这时,随行的上尉忽然激动的大喊道:
“快看,前面有工地!”
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半天,天地间雾蒙蒙的一片。顺着山坡,只听见隐约的能听到放炮的爆炸声,在这里,卷着雪片的狂风,把人团团围住,真叫人寸步难行!但是,从风雪中传来的吼声,爆炸声,提醒着王英九,这里到处都是冒着风雪劳动的人。
震耳欲聋的爆炸在山谷里回响着,透过纷飞的雪花,隐约的可以看到在山腰间一一点一点昏黄的灯火,就是工地上悬挂着的马灯,工人们正在那里沿着山腰开山辟石。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万名工人来到这里,他们要这条从绝壁上开凿出一条长达六十公里的铁路,而在铁路边还要修建一条并不宽敞的运输便道,马车、驮骡、架子车和行人,在便道上来来往往。
终于,沿着便道来到一处会车让车平台,随行监工孙林手指着着大山对面说道。
“大人,你看那里,就是‘魔鬼之鼻’!”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透过纷飞的雪花,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数百名工人像是贴在万丈绝壁上似的,他们那里打着炮眼,仿佛在开凿着登天的梯子。
“大人,整整六十公里,都是在这样的几乎是垂直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洋人管它叫‘魔鬼之鼻’,是因为铁路几乎等于在魔鬼的鼻尖子上修的,一个不小心,人就会从那里掉下去,那怕就是路工系着绳索,万一要是绳索磨断了,人也有可能下去,从开工到现在,这个工地上已经死了276个路工……”
孙林的话,让王英九长叹道。
“何止276啊,从临海到这里,整个东段铁路已经死了1324个路工了,这条铁路根本就是咱们华夏人用血肉筑成的,不过,只要这条铁路一通,东西两岸就能联为一个整体,山西也罢,山东也好,往后就是咱们华夏人的了!”
过去王英九并不知道铁路的重要性,但是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多次乘座铁路之后,他已经深切的体会到铁路的重要性,有了这样的铁路,非但崇山峻岭会变成通途,甚至还重塑了时空,曾经长达一个月漫长的旅途,火车可以将其缩短为两三天。
有了铁路“日行千里”已经不再是小说中的梦幻。
铁路、电报,这一切都是过去王英九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在惊讶之余,他同样好奇的研究着这些,甚至于还学习起了外语、学习起了工程。
有时候,晚清的官员保守,并不是因为他保守,而是因为保守可以获得政治利益,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同样怀揣着好奇,尤其是在这种好奇不仅不会给个人带来“文字狱”之类的政治灾难后,那种被压抑的热情,就会被迅速点燃。
“这看起来,和修山上的栈道也没有什么区别不大嘛,我看能不能这样,咱们用修栈道的法子,每一节之间先建用木头悬空建一个工栈,工人们吃住在那里,然后每天沿着工栈向两头开凿炮眼,放炮炸出路来,你们看怎么样?”
尽管王英九没有施工经验,但是作为一省巡抚,他当然游过山玩过水,那些名山大川里一条条悬空的供文人墨客游玩的栈道是怎么修的?不就是这样修出来的嘛,只不过这里稍稍有了点变化而已。
对于王英九的建议,孙林想了想,似乎也有那么几分道理,便点头同意道。
“嗯,大人高见,要不然,咱们就试试。”
“先试试看,要是不行的话,就按洋师的教的法子办,修铁路,咱们是外行,既然是外行,多学着点肯定没错。”
提醒之余,王英九裹紧了大衣,把帽沿往下拉了拉,然后就顺着在绝壁上开凿的运输便道,继续往向前行走着。
今年的这个冬天,他已经打定主意要吃住在这个什么“魔鬼之鼻”上了。原因无他,既然让大家冬天不停工,那他这个市长,当然要在这里与他们同食同宿。
山谷里的风,更猛了。雪,更也大了……
第214章 临海谍影
一场冬日的风雪,从南至到北席卷了整个阿劳卡尼亚。冬日里的风雪和往一样,来的急,去的也急,甚至就连雪花,也是落到地上就消融了,只有树叶、枝条、屋顶上有些许残雪。
临海湾的船桅上,当然也带着些许残雪。
和往日一样,用完早餐后,阿尔弗雷德·韦林打开了店门,他的钟表铺正对着临海湾,他是去年来到这里开的钟表铺,在维修钟表的同时也售卖钟表,作为城里唯一的钟表商,他的生意倒也不错。
“军舰啊……”
上一篇:开局复活始皇帝,打造万世大秦!
下一篇:混在洪武当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