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红 第789章

作者:圣诞稻草人

  李元吉拿过李世民手里的信扬了扬,笑着道:“大哥这不是还没监国吗?”

  李世民一愣,眨了眨眼,似乎在思索,片刻之后,他盯着李元吉道:“你是不是料定大哥不能成事?”

  李元吉也没有隐瞒,坦言笑道:“有这方面原因,但我更想看看我选出来的这一殿文武,到底向着谁……”

  这话很好理解。

  李世民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意味深长的感叹道:“你这是拿自己的命在试探,而且人心是经不起试探的。”

  李元吉会心一笑道:“但我有推到重来的力量不是吗?”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不想说话了。

  因为他没有推到重来的力量,所以他败了一次后就彻底败了。

  听到这么凡的话,他心口堵得慌。

  “去看看送信的人伤势如何,如果伤势很重,就给他搭一顶帐篷,让他今夜就歇在此处,明日就近找个驿站送过去。”

  李元吉随手将任瑰送来的信丢进了眼前的火堆里,侧头对赵成雍吩咐。

  赵成雍应允了一声后,就去看送信的人的伤势。

  一炷香以后,赵成雍回来了,禀报道:“启禀殿下,送信的人伤势不重,但大夫说他不宜再奔波了,所以臣命人给他搭了一顶帐篷。

  另外两人,臣也将他们安排到将士们的营帐中歇下了。”

  李元吉点了一下头,没有再说什么。

  一夜无话。

  次日,派人将送信的人就近送往驿站以后,一行人再次踏上了行程。

  此次,李元吉并没有选择跟李靖所率的大军同行,也没有赶往随后大军汇聚的灵州,而是赶往了代州。

  苏定方、程咬金等人,已经跟梁洛仁谈了大半年了,已经策反了梁洛仁,梁洛仁也拿到了大唐的好处,但日前大唐决定征讨突厥的风声传到突厥以后,苏定方和梁师都、苏尼失等人都分别产生了冲突。

  双方已经从合作关系变成敌对关系了。

  六日前,梁师都派兵奇袭了大唐在代州的边市,掳走了边市里的商贾,屠戮了边市里的官吏和兵马,劫掠干净了边市里的货物。

  苏定方得知此事以后,先斩了负责守卫边市,却玩忽职守,使得梁师都趁虚而入的边市守将,然后派程咬金率军去追。

  程咬金于边市外五十里的落马丘追上了梁师都部,将其尽数诛杀。

  这其中就有大唐此前招降的一位梁师都麾下的重臣。

  梁洛仁等人得知了此事以后,以为大唐会反复,所以惶恐不安,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要见他,要亲眼见到大唐的雍王殿下,听到大唐雍王殿下亲口许诺,才相信大唐是真的要招揽他们,并且不会反复。

  苏定方和程咬金等人的意思是不予理会。

  因为谁也不确定梁洛仁此举是不是引蛇出洞之计,万一他赶去见梁洛仁,梁洛仁趁机刺杀他,并且赐杀成功了,那么此次大唐征讨突厥的战事,可能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

  不过他并没有听从苏定方等人的建议,他准备去见一见梁洛仁。

  绕不是历史给他的启示让他飘了,觉得梁洛仁不会伤害他,而是梁洛仁为了见他,又增添了新的筹码,这个筹码他不忍心拒绝。

  或许是他改变了历史,使得突厥一分为二,使得梁师都和苏尼失合作了的缘故,梁洛仁不知道怎么就结识了突厥的夹毕特勤勒阿史那思摩。

  而这位阿史那思摩正是梁洛仁的新筹码。

第九百零九章 边市巨变的详情

  说起来这位阿史那思摩也是个传奇,他是突厥伊利可汗的曾孙,隋开皇十九年的时候,突厥的启民可汗逃奔到了隋朝,突厥变得群龙无首,于是乎漠北的突厥诸部联合拥戴他为突厥可汗。

  也就是说,他做过突厥可汗,时间还比颉利要早,也比始毕和处罗还早。

  启民可汗从隋朝回到突厥以后,他重新让出了汗位,自请去除汗号,将突厥可汗之位重新还给了启民可汗。

  始毕和处罗在位的时候,他因为性格开朗、才思敏捷,善于占对,也深受这两位可汗的喜爱。

  只不过因为他长相酷似胡人,而不像是突厥人的关系,处罗一直怀疑他不是阿史那部族的种,也是因为如此,处罗继位了以后,就罢掉了他许多职权,只给了他一个夹毕特勒的虚号。

  颉利继位以后亦是如此,依然用一个夹毕特勒的虚号供着他,不给他任何实权,也不信任他。

  武德四年的时候,颉利和突利率军侵犯大唐,被李世民所阻,颉利派遣他为使者,出使大唐,跟大唐议和。

  由于他性情诚朴的原因,李渊很喜欢他,不仅将他叫到御榻前奏对,还册封了他为和顺郡王。

  他真正出彩的时候,是历史上贞观四年,李靖率军平灭突厥以后。

  历史上,李靖率军平定了突厥以后,他和颉利同被张宝相所俘,李世民赏识他的忠心,任命他为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封怀化郡王,统领颉利旧部,盘踞于黄河南部。

  自那以后,他一直跟随在李世民身边,先后帮李世民平定过突厥旧部叛乱,稳定过漠北漠南,击溃过薛延陀,又从征高句丽,被流失所伤,李世民亲自为他吮血,但即便如此,他仍旧死在了从征高句丽的途中。

  虽然他的履历没有李靖、李世勣、苏定方等人看着华丽,可作为一个蕃将,能忠心耿耿的追随李世民,甚至为大唐战死,足可见他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他、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可以说是大唐最出彩的蕃将。

  三个人在投降了大唐以后,一生都忠心耿耿的追随着李世民、李治,其中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还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世民驾崩以后,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还主动要求殉葬。

  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都已经是大唐的重臣了,他们能舍下已经到手的富贵,去给李世民殉葬,足可见他们对李世民的忠诚已经深入了骨髓。

  也就是阿史那思摩去世的早,不然也少不了他一个。

  当然了,这都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契苾何力一族,世世代代都效忠着大唐,即便是大唐亡了,大唐的继任者大宋也快亡了,当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军要路过李治和武则天陵墓的时候,他们依然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硬撼了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军蒙古铁骑。

  逼得蒙古人发下毒誓,说不侵犯李治和武则天陵墓半分,这才放弃了抵抗。

  由此可见,这三个人的忠心到底有多珍贵。

  大唐的一众文武里,或许只有宇文宝在这方面能跟他们相提并论。

  所以,李元吉说什么也要将他们笼络到自己手里。

  哪怕为他们亲身犯险也在所不惜。

  依照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以及在历史上掌握的力量看,他们一旦入驻了雍王府一脉,能为雍王府一脉提供近五十万帐忠心耿耿的牧民,近十万忠心耿耿的铁骑。

  有大唐随后在草原上磨砺的铁军,又有这近十万的铁骑,整个草原,哪个敢与大唐为敌,哪个能与大唐为敌?

  往后雍王府若是出现了什么变数,有这十万铁骑在,也能从容的应对。

  不敢说再造乾坤,但也能跟所有的对手正面叫一次板。

  所以,这个险值得冒,甚至可以说是一本万利。

  ……

  呼。

  二月底的代州依旧冰冷刺骨,冷风顺着人衣领处、袖口处的缝隙疯狂的往里冒。

  纵然四处的草地已经冒绿,给人的感觉依旧像是寒冷的冬天。

  李元吉一行赶了近半个多月的路,终于抵达了代州地界。

  苏定方、程咬金、尉迟恭等人第一时间率领着麾下的将校赶到了代州界碑处相应,不仅是他们,薛收也在。

  一众人屹立在寒风中,寒风将他们甲胄上的絮落吹的东倒西歪,他们依旧俨然不动。

  “臣苏定方……”

  “臣程咬金……”

  “臣尉迟恭……”

  “臣薛收……”

  “……”

  “恭迎雍王殿下!”

  李元吉翻身下马,走到了苏定方面前,双手托起了苏定方笑道:“不必多礼……”

  说着,又对程咬金等人抬抬手,“都起来吧。”

  苏定方再次抱拳施礼道:“臣有罪,请殿下惩处!”

  边市被袭,边市内的商贾、货物被洗劫一空,边市内的将士们也被屠戮一空,这对苏定方的打击很大。

  这也是他坐镇代州期间最大的污点,是怎么抹也抹不掉的,所以他第一时间凑上前请罪。

  尉迟恭在苏定方的话音落地以后,咬着牙,快速的走上前抱拳道:“臣也有罪,还请殿下惩处!”

  两个玩忽职守,使得边市被轻易攻破,并且被劫掠屠戮的校尉,就是他的属下。

  不过这也怨不到他。

  也不是他能力不行,没有部署好,又或者御下不言,让人钻了空子。

  而是他以前所指挥的都是知根知底的手下,也都是跟着他一起从戎的老卒,所以他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将全军指挥的团团转。

  这也是他归顺大唐以后,李世民仍旧让他统领他带到大唐的那四千兵马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事败,秦王府八大统军府被分散安置了以后,他所统领的兵马也就不再是他的亲信了,而是从地方上征召来的府兵。

  府兵们虽然归他统领,但直属的衙门却是各地的总管府。

  而他手底下的那两校的兵马是来自于太原的大总管府,以前又叫并州大总管府。

  并州大总管府出来的,都跟雍王府沾着一点关系,其中一些将校甚至还是李氏的远亲。

  他不好管束人家,人家也不卖他面子。

  所以就造成了边市的惨剧。

  不过,他终究是人家名义上的上司,苏定方也是大军的统帅,该请的罪还是要请的。

  上位者可没时间去计较这里面谁对谁错,上位者只看一个结果。

  我把人交给了你,你没有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还闯了大祸,那就是你的错。

  至于说你被什么束缚住手脚了,亦或者被人家给坑了,那是你的问题。

  “念在你们将商贾们都解救出来了,并且抢回了货物,还惩治了恶首,就罚你们一年俸禄吧。你们可有异议?”

  李元吉清楚这件事罪不在苏定方和尉迟恭,所以轻飘飘的揭过了这件事。

  苏定方和尉迟恭自然是没有异议,尉迟恭甚至还流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态。

  “臣等多谢殿下厚爱。”

  李元吉看着尉迟恭如释重负的神情,笑眯眯的道:“你是在担心我趁机打击报复?”

  尉迟恭赶忙躬身道:“臣不敢!”

  李元吉摇头一笑道:“你不是不敢,而是不肯说实话了。”

  尉迟恭强挤出了一个笑容,干巴巴的一笑,退到了一边。

  李元吉也没有追着逼着他说实话,而是把目光落在了薛收身上,笑着道:“薛爱卿怎么也在?”

  薛收没有丝毫隐瞒的坦言道:“臣听闻苏将军捕获了一批俘虏,所以过来采买。”

  买卖人口这种事情,在大唐并不是禁忌,大唐的相关律法也没有全面的禁止此事,只是不允许贩卖良人,所以薛收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避讳人的意思,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而如今大唐收复的北境六州半,都需要人来开发,而大唐没有足够的人口来开发这些地方,身为地方主官,采买俘虏来充作农奴,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也是一件有利于大唐的事情。

  所以薛收不仅可以谈而言之,甚至还可以理直气壮的说。

  “我听说你们采买回去的俘虏折损率很高?”

  李元吉不太提倡这种把人当成货物一样卖来卖去的行为,但大唐如今急需劳动力,被卖的又不是大唐的子民,他身为大唐的掌权者,也没理由去计较。

  所以不提倡归不提倡,但也没有理由去阻止。

  薛收听到这话,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尴尬。

  北境六州半近两年从突厥所获的俘虏,折损率确实高了。

  已经超过了四成。

  这使得北境六州半采买俘虏所耗费的钱财一直不曾减少。

  朝廷每一年要拨一大笔款项给他们,给他们提提意见,那是应该的。

  不提意见,他们只会觉得这些钱是白来的,根本不会节省。

  “这个……不止臣所在的州县是这样子的,其他州县也是如此。殿下要是觉得臣所在的州县俘虏折损率太高了,臣可以想办法降一降折损。”

  薛收迟疑了一下后,干巴巴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