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60章

作者:天下乐

“只要钱流通起来,朝廷的财政收入自然会增加。”

“诸位国公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长安周围的百姓家里逛逛,以前的长安周围的这些百姓家里,一家能找出一件铁器就算是了不起。但现在,每家至少有好几件铁器了,甚至连铁锅都开始快速普及了。”李嫣微笑着开口道。

第997章 佛教把你们的名字给我改了

李嫣的解释也算是通俗易懂,尤其是这些大臣都是重新学习过这些,他们大概也自然是听懂了。只要不是虚假的繁荣那就可以。

“这就好,这就好,我大唐朝廷财政富裕了,大唐自然就强大了。”高士廉很是高兴的开口道。

“既然今年的朝廷财政增加了,我们教育部门是不是可以多增加一些预算?”旁边的孔颖达趁机开口道。

“这是财政部的事情,不归中央钱庄管,不过诸位国公,如果说今年的收入大约2000多万贯到了年末的时候能够略有盈余的话,到了明年就按照4000万贯收入计算,估计还要欠钱。”李嫣微微摇着头道。

“啊?这是为啥?”这下所有人都懵了,连李世民,房玄龄这些都是一脸的震惊。

“今年建设部位于渭河以西的路段应该可以完工了吧?”李嫣开口问道。

“是的,按照工程总商行目前提交的工程进度来看,今年八月左右就可以完成这条大约三百里长的道路。”担任建设部尚书的阎立德立刻开口道。

“那明年估计整个大唐建设部的支出金额恐怕会有两千万贯以上。”李嫣笑着道,“如果这条道路通过验证的话,如果没有通过验证那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三百里的道路而已,验证什么?难不成是三百里的水泥道路?”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是,秦王殿下说要保密,避免引起其他国家的有心人注意,殿下说是一种验证新技术的道路。”阎立德苦笑了一声开口道。

新技术?所有人立刻就想到了混凝土道路,或者说水泥道路。

当初长安城的翻修不就是这样做的吗?而水泥道路的表现也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主要是它不惧雨雪天气,并且不影响行走,尤其是雨天,对于赶路的车辆来说,影响极大。

一些有梅雨季节的大唐境内,有时候雨天长达一个月,甚至两个月,几乎每天都是阴雨绵绵,这些地方的官道想要行走简直太难了。

而有了混凝土道路可就不一样了,下雨天不影响商行运转的话,那大唐的物流运输可以加快无数倍。

“行吧,到时候建成之后肯定我们就会知道了。”李世民摇摇头也不关心了,不管什么道路等修好之后不就知道了吗?

两仪殿的讨论结束之后,第二天的朝会,李世民的圣旨直接下达到了三省,任命太子李承乾、秦王李恪为监国皇子,共同参与处理朝政,并有下达政令之权利,在政令方面有同大唐皇帝相同的权利,三省要便宜行事。

对于这个圣旨,李恪自然是顺手就接了,因为此刻在他书桌上,缺了一角的传国玉玺还在他这里放着呢。

当初对传国玉玺有多好奇,现在李恪就有多讨厌。

因为这玩意代表的就是工作,无尽的工作。

“臣徐菘见过殿下。”李恪面前,一个二十五六岁,面向白净的男子轻声开口道。

看着这个男子,李恪有些无奈,徐菘来自内侍监,是随同这次的圣旨一起来的,之所以使用内侍省的官员,是为了防止泄密。

因为目前内侍省的所有太监很多都是从小进入内侍监的,很多小太监更是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从小净身,自然也就没有牵挂,唯一的靠山就是皇帝,所以他们是最不可能背叛的一类人。

历史上很多权势滔天的太监他们或许有各种毛病,但他们对自己服侍的皇帝一直都很忠诚,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的权利来源是什么。

随同徐菘一起过来的还有十名小太监,而且一个个看起来身材都比较高大。

“有字吗?”李恪看着他问道。

“有,臣字伯中。”徐菘开口道。

李恪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有字的太监可不多。

“臣在宫里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后来是陛下让常内侍给臣赐了字。”徐菘解释了一下。

“嗯,伯中是吧,我看你们身体都比较不错?”李恪看了看过来的这些小太监,宫里的太监有相当一部分长相都比较阴柔。

因为他们从小净身,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雄性激素分泌不够,自然就偏向于女性化,身材相对较为柔弱。

但这十来个人却不是,他们的身体都比较强壮,说实话,跟传统的太监有些风格太不相符。

“是,臣等都有习武。”徐菘答道。

习武?李恪恍然,这就解释的通了,当然,这里的习武不是那些武侠小说当中的,动辄葵花宝典级别的习武,就是很正常的,跟普通士兵一样的习武。

就是身体更强壮一些,有一定的保护能力,可以预防刺杀,但也就是这样了。

“因为殿下您可能经常在外界行走,需要我等骑马前往三省,或者起码跟随,所以身体强壮一些才能够跟上殿下您的脚步,否则,我们是来服务殿下您的,结果没等服务殿下,就先倒下了,那像什么话。”徐菘解释了一下。

“哦,也有道理。”李恪点点头,看起来派人的常内侍还是懂他的啊,这些事情肯定不是自己老爹安排的,他哪有时间。

“行吧,稍后让石彧给你们安排一下,后面你们就正常展开工作就行了。”李恪点点头道。

“对了,刚好有一封全新的政令,你送到三省。”李恪将自己写好的东西拿出来,然后顺手从旁边抄过传国玉玺直接扣在了这份不知道该算什么的文书上,直接递给了徐菘。

扣完章之后,李恪顺手将它放到旁边,压住了桌子上纷乱的纸张,临时充当一下镇纸。

徐菘无视了殿下的行为,只是顺手接过了文书,然后快速离开了这里。

门下省,拿到李恪送过来扣了传国玉玺印章的文书,魏征立刻查看了起来,他倒是没想到殿下这么快就有了新的政令了,不过看完之后,魏征就微微有些意外。

这份文书倒不是什么大动作,应该说很普通。

它算是对大唐律的一份补充。

《关于严禁全大唐佛教道场使用“寺”作为称呼》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寺”这个字自古以来作为传统的朝廷衙门的专用称呼,现在大量的佛教传道场所使用寺作为称呼,这样容易对普通百姓造成混淆。

如大理寺、太常寺、卫尉寺、太仆寺、宗正寺、司农寺、太府寺等等,虽然这些部门有一些已经跟全新的部门进行合并,但依然有大量的部门进行保留。

佛教如此宣传,容易让民间误认为由大唐官府信仰佛教,造成民众误读。

从政令下达开始,全国佛教道场严禁使用“寺”作为名字,在收到命令十五日内进行登记改名,将所有牌匾,对外称呼全部更换。建议更换为“院、庵、宫、庙、观”等用词。

第998章 殿下的第一道政令

这个文书魏征看完之后,立刻深以为然,这些佛教僧众明显就是借用寺这个字在混淆视听,是该禁止。至于剩下的这几个字,院和庵本就是佛教用的居多,宫更多的是一些小众教派有用,当然宫也有大明宫等称呼。

一般来说多指高大的屋宇,道教供奉天地神明祖师的也有称作为宫。

至于庙,同样是官方、民间、道教混用,多用作供奉神仙、祖宗等,例如太庙。

观,一般是道教专用词汇,叫某某观的都是道观。

这些词汇来说对大唐影响不大,因为庙和宫,百姓在脑海里面已经有了概念,反倒是这个寺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

魏征看完之后,想了想,干脆直接拿着文书去找了尚书省和中书省的两位,自然是将这个文书给他们看了。

对于这个文书,这两位想了想也没有反对。

大唐的佛寺较多,但佛寺的兴起倒也没有到什么狂热的地步,尤其是大唐在秦王殿下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之后,信仰佛寺的百姓就越来越少,反倒是民间供奉殿下和陛下长生牌位的百姓多了。

百姓都是很淳朴的,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让他们活下去,他们自然就相信谁。

所以现在大唐的佛寺数量不多,名声不显,整个天下虽然有,但是没有深入民心,这个时候改的话,确实是来得及。

这份文书里面除了对这个做出规定之外,也对朝廷部门的级别做出了规定。

最高机构自然就是三省,三省下来就是部级机构,部级以下就是寺级和司级。寺指的是原尚书省六部下面的一个独立部门,比如说大理寺,就是隶属于刑部,但是它只负责查案,相当于后世的法院。

寺就代表某个拥有多职能部门下面的单独某个部门。

另外,各个部门下面还有司,司是主持掌管的意思,这个其实是个职位。就是主持某项工作的,比如说考功司,就是吏部负责考察官员绩效的官员所担任的职位。

其实一千多年后司之所以变成了一个部门,是因为司代替了寺的位置,原本是寺来着,结果寺被某个教派所占用,所以更换成为了司,也是平替。

而现在大唐还来得及更改,这些东西自然没必要跟后世相同。

所以司这个职位,就等同于一个寺的主管官员,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厅级干部。

目前大唐的职位基本也就是按照这个级别来走,最顶级的自然是三省官员,这就是后世国级干部,尚书就相当于部级干部,寺、司相当于厅级干部,再下面就是县级干部等于后世的处级,以及最下面的科级。

至于品级李恪自然懒得更换,那些由吏部的官员去负责吧,品级代表着一个人的月钱水平,跟他的职位是两回事,当然了一般来说也是会挂钩的。

大唐官员级别总计九品十八级,其实这些体系分配的挺完整的,将来如果不行的话,现在九品分为正、从。

将来如果官员数量增加,为了增加官员待遇,实在不行直接搞成正、从、下一个品级三个级别,这不就是27个级别了吗?

见到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之后,三个人又招呼了几个主官重新讨论了一下。

“这个可以,正好将上次殿下提出来的全国各州改制的名称一起执行了算了。”房玄龄又提出了一个意见。

“可以。”

州改制,就是将原本的道撤销,毕竟对未来的大唐来说,道这个体积有些太庞大了。

大唐的地方最高行政级别为州,反正大唐原本的道也是一个临时组成单位,很多道都没有最高长官,一个道里面有很多各州的总督组成。

现在大唐更改为州(省)、府(市)、市(地级市)、县、乡/镇、村总计六个行政级别。

至于一些城市和地区原本有就以州为名的,后面加上府或者是其他的称呼来代表他的行政级别就好了。

比如说益州,扬州这些,官方称呼是益州府,扬州府就可以了。

至于大州的名字,李恪直接抄了后世的省级单位划分和命名。

至于好听难听,是否别扭之类的不在李恪的考虑范围之内,说白了,别扭也就是李恪自己别扭,比如益州这一片辖区大州名字就叫川蜀。

至于川蜀州是否好听,叫个一千年,都好听,都习惯。

商定好之后,三省也就直接开始制诏,这一次连陛下都不用通知了,只需要时候备份一份就可以了。因为现在殿下的政令直接执行就可以了。

确实是省去了许多的工序。

道州名称改制和辖区划分虽然李恪早就提出来了,但却一直都没有直接执行,是因为关于行政区的划分还没有结束。

他仓库里面的地图有精准的各个省,各个市等辖区的地图,这些要经过改变然后重新印刷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李恪不可能精细到将所有的名字都给改了,不是做不到,反正仓库里面的时间几乎不流失,但那不是他更累了嘛?光是外面累就算了,仓库里面还要累?疯了?

所以他只是将空白的地形地图拿出来,保留上面的边界和几个大唐存在的大城的位置,剩下的交给地方人员自己去填充。

填充结束之后再返回长安,再次重新进行印刷之类的。

这个工作估计至少得两三年才能够完成,尤其是川蜀,黔贵这些地方,一些大山的百姓正在大唐政令的影响下迁徙到最近的平原地区居住。

那些村庄,乡镇的区域肯定是要更改的。

所以只需要有大概的划分就可以了。

这一次刚好各州的地图划分都算是完成了,三省正好直接通知下去。

对于此刻遍布大唐的佛教徒来说……额……无从反抗,或者说开始默默改名。最先改名的自然就是长安的各种佛寺的名字,都改成了院。

没办法,院佛教用的还多一些,难不成真的改成某某观啊?那是不是有一种佛教彻底归了道教的感觉?当然不能这么用了。至于宫这个字,大家都默认的跳过了。

虽然大唐朝廷并没有限制,但万一将来限制呢?给自己找不痛快啊?

大部分的佛寺都选择了院,少部分选择了庙,至于庵,这倒是问题不大。

但不得不说的是,等大唐周报将这个消息通传天下的时候,位于各地的治安军成员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负责的村庄辖区内的百姓之后,许多百姓真的是刚刚恍然大悟。

他们以前确实不知道寺原来是朝廷衙门,一直都以为寺就是佛寺呢。

不少人以前确实嘀咕过,怎么大理寺这种衙门会跟着佛寺学习称呼,这一次也算是彻底给所有大唐百姓普及了一把知识。

而在这样的氛围当中,李恪一边给这些将领上课,一边给他们安排实习的位置。

第999章 军民鱼水情

几个月的时间,对联合指挥学院的这第一批学员来说,他们的改变是巨大的,或者说,很多人以前心里面其实是对带兵打仗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而现在他们就通过这次学习,将这种模糊的概念彻底转会变成为了一种清晰的、系统的知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他们从大唐元正十五,也就是大唐二十三年阳历二月下旬开始,一直学习到阳历五月底六月初,他们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期学习。

所有人完成了联合指挥学院的考试之后,就开始奔赴大唐各地了,他们这一次都有一些特殊的任务,主要就是检验他们这一次的学习成果。

其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人,比如说李元景,李元嘉这些,也都有了安排。

他们虽然是王爷,但是都以普通校尉的身份加入了大唐现任军队,名字暂时都去掉了中间的那个字,叫李景,李嘉。

李元景已经是大将军,不过这一次降了一级,而李嘉更是直接从校尉做起。

李元嘉作为校尉,被分配了一个团的士兵,约为一千一百人左右,他们的驻扎地位于长安西南部秦岭当中的一个乡附近。

一来他们负责进行各种山地训练,二来就是勘察山里面的道路,还有就是考察李元景学到的东西。

或者说,将李恪所提到的,人民的军队融入到这些部队的骨髓里面去。

“一、二、三、四!”李元嘉率领着两个营的士兵正在进行五公里的体能越野。而他们越野的路径则是目前的这个回龙乡,因峡谷中的河流类似一条盘旋的龙而得名。

回龙乡目前的人口不多,这个乡镇所在地只有大约三千人左右,并不大,整个回龙乡的辖区总人口约为三万人。

剩下的百姓都分布在其他的村庄里面,而这些村庄几乎将这个秦岭山脉的河谷当中适合种田的少部分平原都给占据了。

所以回龙乡的辖区面积有些大,周围的很多山头都是回龙乡的。

刚开始李元嘉来到这里的时候,确实是有种种的不适应,倒不是李元嘉有多看不起这些士兵,而是让他放下身份,彻底的跟这些百姓融为一体,尤其是真心实意的去帮助这些百姓,跟他从生下开始所接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冲突。

而成为一个人民的军队,李元嘉刚开始心里说实话是很茫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