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61章

作者:天下乐

古往今来,莫不都是如此。

李恪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他又不是神仙,无数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发展都无法完美的解决问题,他哪里解决的了。

李恪这里在烦恼,长安城的各个门阀世家同样在烦恼。

他们跟秦王殿下之间的矛盾已经可以说是摆在明面上了,秦王殿下从来没遮掩过他的目的,同样他们门阀世家也不可能束手就缚。

但突然之间这风向就变了,今日是休沐日,但正好也是《大唐周报》发行之日期。

而今日《大唐周报》上面直接详细的刊登了李世民的圣旨。

标题是“取消贞观年号的必要性”。

内容开头就是,李世民下旨取消大唐贞观年号,从今往后改为大唐公元纪元,以武德元年为大唐公元纪年一年,今年为大唐公元十九年,并且李世民圣旨里面写明,这一点将会写到大唐皇室的祖宗家法里面,不允许任何后续子孙进行更改,否则就是不忠不孝。

圣旨内容的后面就是关于取消贞观年号的解释。

大意就是,朝廷乃继承前隋而来,前隋末年之残暴,皇帝陛下感同身受,故立下志愿,要带领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丢下大唐任何一处百姓,为了让大唐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所以,像是年号这等为了彰显皇帝本人而存在的形式主义将彻底取消,从此以往只有大唐公元纪元,用以警醒历代皇帝,勿忘百姓才乃一国之根本,勿忘先祖之志愿!

《大唐周报》的内容可以说是在长安城引起了轩然大波,对所有的百姓来说,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自主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下叩首,感谢陛下的仁慈。

百姓,其实永远就是这么淳朴。

对于广大的文人士子来说,无一不交口称赞,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可以说挠到了他们的痒处。

其实关注《大唐周报》的大部分年轻的文人士子,多少有点像后世的热血青年,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都是什么要一展自己的抱负,而这种思想跟《大唐周报》里面所描述的非常的相近。

他们自然是称赞不已,而对于一些年级更大一些的文人,他们也看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了。

而真正知情的像是大唐的高级官员,以及他们背后的这些门阀世家却陷入了沉默以及纠结……因为《大唐周报》都发了,他们都知道《大唐周报》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在长安城了,最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个圣旨会在天下各道各个城市里面的《大唐周报》上面刊登。

也就是说,一个月的时间,它将通传天下!

这也意味着,陛下不是骗人的,秦王殿下自然也不是骗人的,朝堂上所言,都是真的,报纸上没有言明的东西他们当然都理解。

这等国家战略岂能公布于众?那不是让周围小国警惕吗?报纸上的理由非常好,可以让民众团结一心,让府兵充满斗志,还可以迷惑周围小国。

第436章 我的怨种哥哥

只是他们同样也非常的纠结,纠结的就在于,这……岂不是要跟秦王殿下和好?还得给秦王殿下送礼?殿下都说了,打下一国,成立一个国有商行。

那这个商行必然不可能将天下世家都纳入进来。

而且周围那么多的小国,到时候必然是争抢之势,谁先谁后?谁多谁少?这里面庞大的利益就意味着,都不说拿下全部51%的股份,就单说拿下1%的股份,可能对整个家族来说就意味着永远的金饭碗。

就算后人再白痴,都不至于饿死。各个家族这么多年埋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预防这些吗?

这种诱惑,无人可以拒绝。

但同样,所有的门阀世家,哪怕是向来比较统一展现的五姓七望,都不得不考虑,为了争夺名额,他们相互之间……必然离心。

这是无法遏制的,也无法拒绝的东西。

这意味着,天下门阀世家,从今天开始,就再也无法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而今抛出这块肉的殿下以及陛下,才是那个笑看风云起的人。

只是,即便他们看透了这一点,却同样无法预防,因为你不参与?好啊,别人参与了……那你的家族就会被打压!这是必然的!天下可以容纳的顶尖门阀世家也是有限的,崛起一个新的家族,必然就会有老牌的家族受到挤压而落魄。

如果不想落魄,那就只能参与进去。否则哪来那么多寒门。

赤裸裸的阳谋!

而且是光明正大摆在这里,就让你们进来的阳谋!

可以说,各家的家主都在感慨,秦王殿下果然露出了獠牙,只能说,幸亏殿下对那个位置完全没有兴趣,不然的话,如果殿下继位那不是他们更惨?

只是现在……好像也没好到什么地方去,虽然殿下不是皇帝,问题是殿下总能说服陛下……这你让他们怎么办?人家父子齐心,你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外人啊。

这……就像是魏征所说的那句话,所有人都在局里,一个都跑不了,想要破这个局,除非天下所有世家都联合起来,然后共同反对。

但是可能吗?

答案每个人都知道。

……

李恪今日出来倒不是以游玩为主的,他还顺便出来看看城外的这条官道旁边的大石头弄好了没?如果弄好了的话,等明天朝会结束,过两天就可以在这里举行正式的揭幕仪式了。

等李恪到了相关地方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那块巨石已经矗立起来了,巨石不小,估计至少有上百吨的重量,是挑选的花岗岩,从旁边拉倒这里可是耗费了巨大的力气。

搬运的滚木等就不知道损坏了多少。

等李恪看到的时候,这巨石的外面已经被红色的布蒙了起来,显然已经是彻底完工了。

这条路的名字是李恪起的,通俗易懂:众商路。就是这么直白,由诸多商人捐款完成建设的一条道路,它就是一个招牌,一个针对天下商贾世家的招牌。

李恪就是要告诉这些商贾人家,本王就是言而有信,秦王殿下的名誉就是这么管用!说到做到!

这块巨石就在距离长安城的金光门不到500米的位置,可以说,所有进出长安城的人都可以看到它。

当这块巨石彻底揭幕之后,也意味着李恪的下一步计划要展开了。到时候,就是不知道这些门阀世家到底是反对呢?还是不反对呢?

说实话,李恪想一想都替他们纠结。

哎,选择困难症真的特别烦。

在城外游玩一日,李恪在傍晚才回到了宫里,当他进了两仪殿的时候,就看到了一脸幽怨的李泰。

“你这是什么表情?我走的时候可是没多少奏章?你也不用怎么干活啊?”李恪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三哥,没多少奏章?就这一天,休沐日,就送来了十个奏章,我看到现在也不过才看完了四个,批阅了三个。”李泰一脸幽怨的开口道。

虽然是官员休沐日,但休沐也不是所有官员都休沐的,大唐的官员也是有轮休制的,而往往上朝之前都会有一批奏章被送过来,这些奏章的主要目的是让皇帝了解事情。

有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这些官员明日上朝的时候,还会在朝堂上提出来,然后众臣讨论。

但是讨论归讨论,陛下肯定是要提前知道内容的。

当然也不是绝对,要分情况。

另外就是有一些事情不太适合官员提出来,或者说写奏章的官员不知道适不适合提出来,也会先上奏章,等皇帝批阅完,再看上不上朝堂。

李恪让李泰今日在这里帮盯着,李泰也不敢只是盯着他,所以他只能是有奏章送过来,老老实实的就开始干活,他可没忘记,三哥说了,他干活,他三哥看着。

“哦,我看看。”李恪直接走了过来,然后拿起了李泰面前的奏章看了看,看完前面,直接翻越到后面又扫了一下,李恪拿起旁边的毛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直接盖章,然后扔到了一边。

接着李恪又拿起了李泰批阅完的三个看了看,其中两个写的不错,另外一个有一些问题,李恪拿起笔给他改了改,然后盖章扔到一边。

剩下的六本奏章李恪飞快的翻越起来,前后一刻钟看完,然后写字,最后盖章完事。

都是些重复性的奏章,每年开年这种奏章最多。

“完了?”李泰看的人都傻了,等李恪将最后一本奏章扔到一边的时候,李泰就跟看神仙一样看着自己的三哥。

不是,为什么我一整天就弄完三本,你一刻钟就全看完了?而且六本都处理完了?

“对啊,不然呢?”李恪奇怪的看了李泰一眼。

李泰:“……”这些奏章他都看过啊,里面的内容都很繁琐的啊!都不是那么好处理的啊,都需要仔细斟酌的啊!这……

李泰有些不信邪,“三哥我能看看你批阅的奏章吗?”

“可以啊,你随便看。”李恪干脆站了起来,将位置让给了李泰。

李泰立刻将李恪批阅后的那几个奏章都拿了过来,然后看了起来,当他看完奏章,又看完后面的批阅,仔细斟酌了一下之后,李泰就人傻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第437章 长安群众(上)

“三哥……你怎么做到的?”李泰就跟看神仙一样看着李恪问道。

“什么怎么做到的?”李恪看着他问道。

“就是……就是你怎么做到批阅奏章这么快的?”李泰难以置信的问道。

“看完奏章,想出最好的方案,然后写上去就完事了啊?这要什么难度?”李恪理所当然的说道。

李泰:“……”

要不是我监国一个月,要不是我白天在这里坐了一天,你说的话我就信了。

问题是……自己三哥就当着他的面这么干的啊,由不得他不相信。

李泰此刻三观都塌了,难道……我是个笨蛋?我很蠢?不然的话,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这么大?

突然,李泰激灵灵的打了个冷战,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飞快的抬起头看着李恪道:“既然三哥你处理国事如此之快,那你应该不用我帮你了吧。”

“凭什么不用?你帮我看一个奏章,我就少看一个,你自己说来帮我的,你别想逃啊,我警告你。”李恪瞪着眼睛道。

李泰:“……”

“行了,你赶紧回去吧,明日早上还上朝呢,我今天跟长乐她们出去玩了一天,够累的,我想早点休息了。”李恪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道。

“哦。”李泰有些茫然的回了一句,然后就转身走了。

离开两仪殿,外面的冷风一吹,李泰有些茫然的小脑袋清醒了过来,不是,三哥,我连饭还没吃呢!

只是看着后面已经关门的两仪殿,李泰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刚刚李恪处理奏章那一幕。

自己一整天没弄完的活,三哥一刻钟就处理完了。

这……李泰这会儿整个人都不太好了,他觉得自己是不是太笨了?日常自己的那些幕僚,还有父皇母后经常夸他聪慧,是真的吗?

就我这脑袋……我曾经居然还想当皇帝?怪不得三哥曾经告诉我,要小心那些不断给他洗脑的那些幕僚,之前他还以为这些幕僚是为了他着想,现在看来……是他太笨了,根本看不出来,怪不得三哥要提醒他。

……

长安城,一处宅子,一个人手里面拿着几份情报迅速进入了屋子里面。

屋里面是长安五个退伍老兵营的校尉,还有部分政委队正等人。

“怎么样?”等其中一个政委接过了情报,几个校尉立刻问道。

“已经确认了,这个商队绝对有问题。”这个政委看了手里面的资料立刻问道。

“说说。”一个校尉面色狰狞的问道。

“根据我们目前从一些商户里面搜寻到的信息,这些人自诩是来自幽州以北室韦部的商队。主要贩卖室韦的动物皮毛、几匹良马,来自室韦境内的人参等珍贵的中药材。”这个政委开口道。

室韦部是原依附于东突厥的一个部落,在东突厥被大唐消灭后,向大唐称臣,不过距离较远,目前占据领土为后世吉林、黑龙江东部,整个内蒙古的东北部,整个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都在对方的领土范围之内,后世内蒙还有个口岸小镇叫这个名。

“我们在四日前接到了长安附近传递来的消息,位于长安主要官道的几个服务区,以及我们的几个设置在路边摆摊的情报点都传来消息,这个商队里面的几个掌柜对周围的环境都异常的感兴趣,不仅仅是周围的环境,还有长安周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非常的感兴趣。”

“并且还曾经套话式的询问他们关于长安附近大量剧增的生铁生产的来源等消息。虽然他们自己说是第一次来大唐做生意,所以想知道一些超长安附近的消息,但这些情报站的人员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他们能分辩的清楚,什么是套话,什么是了解长安情况。”

“第一个发现这个商队问题的情报人员第一时间就将消息传递到了下一个服务区,然后第二个服务区的人员在进行试探性的反套话和第一个站的情报人员相互印证之后,就抓住了几个疑点。”

“他们对于自己来历的说词和地点,有了几处细微不同的地方,并且他们了解的情况虽然也关注了长安的草药等方面的价格,但是却对于生铁的出产,以及秦王殿下异常感兴趣。”

“后通过几个服务区以及情报站的相互比对,这个商队的人都是二十到三十岁左右的壮年男子,身材都非常的魁梧,并且他们都经常观察四周情况,对于人是否无意中靠近他们商队的货物都非常的警觉。”

“所以,相关情报送到了我们这里,在对方进入长安城的时候,由位于城门附近和主要做药材生意的西市附近的两个营掌控的帮派进行盯梢观察。现在请三营和二营的营长说一下情况。”这个政委开口道。

“我先来,对方在进入我们的几个坊市的时候,曾经停留过,并且在靠近金光门的附近的群贤坊打听过一些出租给商队的院落信息。他们一共找了四个牙行。”二营校尉开口道。

“我们的人跟牙行的人探听了消息,牙行的几个伙计都说,他们主要打听了价格,除此之外,他们对居住环境附近的地形之类的很感兴趣,借口是怕得罪居住在附近的长安高官之类的。”

“最后他们选择的一处院落不是更靠近西市,而是更靠近城门的位置,并且这个院落里面有一幢二层小楼,非常利于观察周围环境。”

“我来补充一下,对方进入我们地盘的时间不长,我们的人观察了他们一整天,他们去了殿下名下几间最主要的有间商城的附近进行了观察,最后打听到秦王殿下经常出没于善和坊的有间商城后,他们在此观察了两天。”

“两天内,他们的人在周围不少店铺都打听了关于秦王殿下的事情,有几个街边小店的店主还曾主动找我们说,说他们看这几个不像是好人,一脸的番邦样,还老打听殿下行踪,让我们盯着点。”三营校尉也开口道。

“对,群贤坊这里的一家酒楼的小二也曾偷偷找过我们,说这些人在他们酒楼订了饭,不过每次他送到门口,对方就有人守着,还拦住了他们,不让他们进去,是对方自己将饭菜拿进去的。”二营校尉跟着补充了一句。

第438章 长安群众(下)

“还有吗?”另外几个坊市的校尉问道。

“有,是西市的一些中药部,皮毛部的掌柜过来跟我们讲的。”

“其中一个跟这个商队谈好价格的掌柜,他也跑过来跟我说这个商队有问题。他说这个商队里面拿出来的大量皮毛贩卖到长安的话,利润不是很高,只有其中几张大虫皮最为值钱,但是考虑到他们来长安所花费的费用,其实在河南道当地卖掉反而利润更高。”

“还有他们的药材,谈价的掌柜也说,这几个人对价格的要求没有那么迫切,反倒是谈价过程当中不断的跟他们闲聊探听一些情况,他们觉得有些不对,就过来找我们了。”二营校尉开口道。

“这还用说吗?肯定有问题了,招呼人,直接将他们干了就完事了。”一个校尉狞笑着开口道,“一群蛮夷,还想来长安搞事情,谁给他们的胆子。”

“干他们没问题,现在的重点是,能不能动手,毕竟一切都是我们的猜测,根据目前我们搜集到情报,对方确实是从室韦方向来的,如果是那个方向的话,跟我们大唐敌对的就只有可能是一个国家了,高句丽。”一个政委面色严肃的开口道。

“我有个提议。”二营校尉道。

“我们做好随时动手的准备,先抽调好手集中到他们附近,派人盯着他们,反正他们在长安城根本不可能逃出我们的眼线,我们先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一旦他们有任何异动,我们就直接动手。主要就是,看看他们在长安城有没有跟什么人联系,这些人有可能也是高句丽隐藏在长安城里面的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