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庐煮酒
“咳咳咳”
一阵急促的咳嗽声,梁储的腰弯得更明显了。
“老爷!”
“我这是被你儿子的银子给噎住了!”
梁储一声大喝:“全福,请家法!”
…………
随梁次摅归来的侍卫,将药带到了祠堂。
看着梁楚背上密密麻麻的红影,还有青砖上丝丝缕缕的血迹。
侍卫下意识地朝柱子边躲了一眼,梁次摅却若无其事地接过金疮药。
把药往手上一撒,就往伤口上抹。
“滋滋滋滋”
恰如冷水扑灭灶火的声音,这药的效果极佳,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疼痛。
梁次摅面无表情地问道“李总兵的那批银子换好了吗?”
侍卫立即双手抱拳:“回大人,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将带来的银子换成了大明天宝!”
他笑了笑,心中暗想,李大人你不仁就不要怪我无义,我也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侍卫又补充了一句:“大额的金银兑换,似乎引起了锦衣卫的注意。”
“不妨事,到时候再找个替罪羊!”他将最后一点药粉抹上,吩咐道:“给我去查一查,今天来见老爷子的那个人!”
“是”
第24章 《永乐大典》
方形的紫檀木桌上摆着两堆五色土,朱厚熜坐在椅子上沉思。
忽然他起身,运起神思之力。
“叱”随着他一声轻呼,大明的国运汹涌地朝着两团五色土气运而来。
紫檀木桌上的土层立刻发生了变化,土粒浮空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揉搓。
片刻的工夫,半空中出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五爪龙。
虽然是用土捏成的,但真龙却栩栩如生,在透窗而入的阳光下,每一片鳞片都闪耀着玉质的光芒。
只让人看一眼,就永远忘不了。
他伸手将龙形握在手里,却发现五色土已经凝成一体,仿若金刚铁铸一般。
“啪”
随着神思之力切断气运联系,五色土又跌回了桌案。
黄锦速度极快,可衣摆却纹丝不动。
“主上,永乐大典农学部已勘定完毕!”
黄锦顿了顿:“《永乐大典》全本也已经移到了文华殿。”
“哦”朱厚熜微微颔首:“刊定好的书籍,现在何处?”
“所有书籍均陈列在文华殿内,等候主上御览。”
朱厚熜随即迈步,朝文华殿的方向而去。
文华殿内麦福已等候在此,他身后十七八排宽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封订好的书籍。
朱厚熜刚迈进文华殿,鼻尖就萦绕着若有若无的墨香。
他径直朝最左侧的一个书架走去,拿出一本蓝色封皮的书瞧了起来。
“读书可以明智,古人诚我不欺!”
朱厚熜一目十行扫视而去,越发感慨先贤的智慧博大。
就好比他手上的这本《齐民要术》,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农民经验的总结,收录之完整,内容之详实,令人惊叹。
这些书都是特意从《永乐大典》中挑选出来,每一本都是标点标注的翻新本。
他思索了片刻,看向一旁的麦福言道:“宣张璁和田锋入宫。”
麦福拱手应下,转身离开了文华殿。
朱厚熜自然地抬头,观察着书籍上空,庞大的气运团。
而且这气运团还在缓慢的壮大,四面八方如小溪汇入大海,丝丝缕缕的气运,朝它汇集。
朱厚熜若有所思,《永乐大典》是华夏历史上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毫无疑问称得上人道变革之物。
而据他之前的观察,五色土和不同的气运相连就会出现不同的反应。
但他目前试验过的部分无一例外,都会变为一种固有的形态,失去了之前互相纠缠的特性。
他看了一眼天上的气运团,转身吩咐一旁的黄锦道:“黄大伴,将乾清宫的五色土都带过来。”
黄锦的动作很快,片刻工夫就将东西带了过来。
朱厚熜刚想动手,目光却停在了五色土上。
他的五感很敏锐,发觉这五色土较之前,光泽暗淡了不少。
再一抬头,白色的气运团也萎缩了大半。
他心中暗自思量,难道这五色土离开了社稷坛,所拥有的气运还会逐渐消失?
他轻叱一声,将《永乐大典》的气运团和五色土连接在一起。
黄锦手中的土层立刻就变亮了,朱厚熜随手拨动左边的一团,右侧的土层也跟着变化。
他笑了笑,望向天空中《永乐大典》的气运团,给他起了个名字——书运。
他心中略一思索,或许是书籍承载知识,内容海纳百川,这五色土也就可以继续千变万化。
思及此处,他更坚定了要将《永乐大典》继续扩充,并且将之传遍天下。
这样气运才能更加壮大,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只让它束之高阁充当功劳簿,那才是天大的损失。
可想了想,五色土的能量问题解决了,但依旧无法完成他心中的构想。
忽然他灵光一闪,以器物承接天地人三运,那三者之间是否会有关联?
就在他思索之际,麦福领着二人走了进来。
“臣参见陛下!”两人皆是拱手一礼。
朱厚熜点头回应,龙袍一震指向身后的书架。
“此番召两位爱卿前来,却是为了《永乐大典》通传天下一事!”
“啊”田锋闻言瞪大了眼睛,还怀疑是自己的听力出现了问题。
要把《永乐大典》这样一部皇皇巨着传遍天下,难啊!
张璁则表现得十分淡定,不慌不忙地问道:“陛下,能给臣多长时间?”
“哦”朱厚聪略带欣赏的看了张璁一眼。
“五年!”
张璁默然不语,田锋更是面带难色。
《永乐大典》全书二万多卷,汇集古今七八千种图书,别说五年,就是五十年也难以传尽天下。
朱厚熜轻笑一声:“朕也不为难你们,不可能让百姓人手一本,只是让他们知晓,特别是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能够随口说出,就够了!”
张璁缓缓点头,田锋却抢先回答:“如此,臣有把握接下这个任务!”
看着朱厚熜满意的神色,田锋也不自觉带上了笑容,他感觉自己的机会要来了。
张璁也郑重答道:“臣亦然!”
“好!”朱厚熜神色一正:“先从农学开始,今年之内,遍传天下!”
“各地情况不同,还须谨慎斟酌,选取适宜的书籍进行传播!”
张璁两人点头道:“谨遵上谕!”
朱厚熜挥挥手,田锋就离开了,张璁有事禀告留了下来。
“陛下,臣参与修礼,却有一事困扰于心。”张璁拱手道:“孔子诞辰将至,我朝将派人前往祭祀,可孔子未登基称王,却封号大成至圣宣王!”
他抬头悄悄看了一眼朱厚熜的神色,补充道:“孔子为万世师表,开儒学先河,却以王为号,臣以为不妥!”
“况且祭祀孔子时,陛下以皇帝之尊,跪拜尊王之人,与礼不合!”
“张爱卿的意思是?”朱厚熜点头对张璁的话表示赞同。
“臣以为,可改孔子封号!”
“为何?”
“至圣先师!”
此言一出,朱厚熜却只感觉,国运出现微微颤动,它下方的青色文运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朱厚熜目光一凝,缓声道:“下一次廷问,就由张爱卿主持,讲一讲这易封号之事!”
张璁当即长揖,按耐住激动的心情,言道:“谨遵上谕!”
第25章 征北大将军
张璁和田锋离开乾清宫,田锋的心里却一个劲地打着嘀咕。
《永乐大典》号称搜罗天下群书,天文地理,宗教艺术、铸铁造瓷……无所不包。
这万一要是泄露个什么东西,可不就糟了。
远的不说,就是把这造瓷的技术传到广州,被洋人带回老家,一番包装之后。
指不定,又是从哪个小城邦挖出来的古老技术。
他笑了笑,向张璁问道:“张尚书,大典之中一些涉及机要之处如何处理?”
“万一要是被外敌探知,陛下的好意可就白费了!”
张璁笑而不语,往前走了几步,田锋疑惑地跟了上去。
路过奉天门时,张璁停了下来,转身问道:“田通政,通传何意?”
田锋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不假思索地答道:“通报传达!”
话刚说出口,他就好像被雷劈一样愣在原地,片刻之后就喜上眉梢。
既然是传达,那里面就有的说道。
张璁言道:“陛下要我们谨慎处理,选取适宜的书籍,已经给了我们提示。”
他顿了顿:“这不就是让我们先筛一遍吗?”
他抬头望向巍峨的奉天门,感慨道:“以后或许能让《永乐大典》原原本本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可现在我们还是要有所保留。”
田锋赶忙言道:“张尚书所言极是,经你这么一点拨,我心里就有底了!”
张聪闻言却拱手一礼,笑道:“久闻田通政于消息一道上本领了得,短短一月的工夫,《邸报》就能发遍两京十三省。”
“这传播大典一事,还要劳烦你多多出力!”
田锋赶忙回了一礼,神情有些许激动:“张尚书说笑,分内之事我一定办好!”
……
来到文华殿之后,朱厚熜也没有急着走,就近来到殿内的御座上,聚精会神地翻看起了书籍。
“喵!”
颇具辨识力的猫叫声,在文华殿外响起,朱厚熜一抬头,才发觉明月已经挂上窗沿。
他轻轻地将最后一本书放回架子,而后推开文华殿的大门,踏着月光走了出去。
上一篇: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下一篇:大明洪武:皇族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