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第133章

作者:生产队的驴③

文官们早就恨他是个墙头草,此时落井下石,笑得格外放肆。

“末将……粗疏大意,请太子殿下勿怪。”

李信原本想找下存在感,结果丢了这么大的脸,灰溜溜的退了回去。

“扶苏,你接着说吧。”

嬴政投去勉励的眼神。

扶苏深吸了口气,终于要切入正题了。

“古语有云:鸟无翅不飞,兵无将不动。”

“父皇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自加冕以来,废除分封、设立郡县。”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轮。”

“战火消弭,天下初定。”

“儿臣认为,时也、易也。”

“此乃前古未有之局。”

“众臣当群策群力,为大秦设定好未来的方向。”

“先贤有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如以五年为期,既不有失空泛,又便于及时调整。”

“儿臣恳请父皇,为大秦定计。”

扶苏说完,深深地行了一礼。

大殿内雅雀无声。

有人去看扶苏,有人偷眼去瞥御案后的始皇帝。

这下出大事了!

扶苏身为太子,参知政事不假,可他毕竟不是皇帝,怎能对国策指手画脚!

要是始皇帝龙颜大怒,他这个太子怕是当不成了!

再说,制定国策是皇帝和宰相的事情。

李相……

这时候,所有人才想起来一直毫无存在感的李斯。

对方脸色阴沉,一言不发,似在等着始皇帝的决断。

李相居然不知情!

众人猜测出真相后,心头惶然,觉得万分不可思议。

蒙毅突然惊醒,猛地转过头去。

陈庆脸上挂着轻快的笑意,双手轻轻拍打,做着鼓掌的动作。

扶苏666!

大秦的未来全靠你了!

光是提出这件事,就让群臣人人变色。

李斯更像是死了老娘一样难受。

要是换成了我来干,咱这小胳膊小腿儿的哪顶得住?

蒙毅心惊肉跳。

陛下知道,太子知道,陈庆也知道。

满朝文武皆不知!

他……

蒙毅不由想起对方穿越者的身份,面对这种未知的事物,生出了一种无能为力的恐惧。

“扶苏。”

“你觉得大秦未来五年该如何?”

嬴政的态度一直十分配合,当起了捧哏的角色。

“儿臣认为,大秦现下当首重工、商事。”

扶苏镇定有力地回答。

“太子殿下。”

李斯忍不住站了出来,驳斥道:“此乃谬论。”

“吾未曾听闻有商事立国者。”

“如齐、赵等重商而轻农,富庶繁荣于一时。”

“然农为根本,乃立国之基。”

“大秦虎狼之师一至,顷刻土崩瓦解。”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太子欲效仿齐、赵等亡国之主吗?”

李斯虽然现下不受重视,然而积威犹存。

他话音未落,百官齐齐附和,声势惊人。

扶苏顿时变了脸色。

当一个人说他错的时候,他可以无视之。

可百官全都觉得他错,扶苏顿时感受到排山倒海一样的压力,干咽了口吐沫,想着该如何驳斥。

“我看李相才是大谬特谬!”

“谬到姥姥家了。”

一道粗豪的嗓音响起。

陈庆迈着大步,走到扶苏身边,目光毫不避让地与李斯对视。

“你……”

“朝会之上,安敢口出狂言!”

李斯恶狠狠地瞪着他,死死咬着牙关。

陈庆满不在乎的挠了挠脖子。

干嘛?

想吓唬我呀?

始皇帝都没说话,你算个坤巴!

第126章 宰相我来当?这可是你说的

“陈庆,不得无礼。”

嬴政板着脸问道:“李相所言,何谬之有?你有何见解,详细道来。”

“诺。”

陈庆一本正经地作揖行礼。

李斯心头郁火难平。

陈庆殿上无礼妄言,居然就被这么轻轻揭过去了。

陛下实在太偏心!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实农事也是如此。”

“重农,先需重工,尔后使商业流通繁盛,如此才能反哺农业,形成良性循环。”

“秦国以一隅之地,独力抗衡六国,不知李相以为是何原因?”

陈庆朗声发问。

“当然是陛下英明,臣子尽心,武将用命。”

“军民百姓上下一心,自然战无不胜。”

李斯振振有词地说道。

众多大臣纷纷附和着点头,全都表达了赞同。

嬴政看到陈庆摇头,笑着问:“看来陈卿有不同见解?”

“然也。”

陈庆郑重说道:“微臣以为,秦国工、农业水平更为先进,效率更高,是靠着先进的生产力打败了六国。”

群臣不由露出疑惑的神色。

这说的什么,他们听不懂啊!

好在陈庆很快就给出了解释。

“据微臣所知,早在陛下一统寰宇之前,六国的农作水平相差不多,普遍是一人耕作七、八亩田地。”

“而秦国此时每人的耕作面积,已经达到了整整十六亩!”

“比六国足足高出了一倍!”

“换而言之,大秦的百姓一人足以抵得上六国百姓两人。”

“高效的农业,为大秦节省了人手,提供了更多的兵源。”

始皇帝缓缓点头。

陈庆所言有理有据,确实比泛泛空谈要强多了。

“为何如此呢?”

“秦地多产牛马,更善于马耕。”

“朝廷为百姓提供了青铜或者铁器农具,极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六国皆无这等优越的条件,自然无法与秦国相比。”

陈庆话没说完,心头突然咯噔一下。

果然,嬴政虎视眈眈,眼中杀机隐现。

陛下,这真不怪我啊!

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怎么您还过不去这道坎了呢?

陈庆飞快地转移话题:“再说工事。”

“秦以强弓劲弩威震四方。”

“然而十年前,民间所传的却是‘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韩之劲弩,号称能射八百步,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yan)心。”

“韩之利剑,自夸陆断牛马,水截鹄雁。”

“如今再来看,谁还记得韩国的强弩利剑?”

“盖因秦国的工业规模更大、更完善、生产效率更高。”

“靠着产量,堆垮了韩国的精工细作。”

“等灭掉韩国后,秦国的能工巧匠迅速吸取了别人的优点和先进方法,并将之运用到自家身上。”

“秦国将士的装备水平迅速拔高,这才有了横扫其余五国的实力。”

洋洋洒洒说完一大通后,大殿内的武将不禁露出思索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