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45章

作者:引火松果

“徐允恭?”朱肃一头雾水。那小公爷之前见自己,不还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么?

怎么,自己丢出去几道算术题而已,他就被震惊到心服口服所以纳头便拜了?

“徐叔叔这几日也该回来了。那女真人没什么厉害的,大军这一番犁庭扫穴,并没耗费多大功夫。”

“再有几日,只怕就要到京了。”

“老三这几日老在大本堂转悠,看来是想寻到你瞎编的那本奇书。你可得想好理由搪塞他。”

“朱铁柱那厮死硬着不道歉。因为他那一档子破事,差点害的我们兄弟掉入了火坑,他还敢继续关在府里装病……改天肯定要好好治治他……”

朱棣一边毫无顾忌的在床上吃着糕点,一边在朱肃身边絮絮叨叨的说着。朱肃故意闭着眼睛不看他,他也不以为意。不过朱肃其实是不嫌他聒噪的。伴着朱棣的絮叨声,朱肃渐渐觉得困意袭来,昏昏沉沉的睡下了。

……

另一边,来到谨身殿的老朱,正处理着面前的诸多奏折。

有内阁相助,如今老朱的政务压力已然是轻的多了。内阁如今权柄日重,一部分中书省的职权,已经被老朱潜移默化的转移给了内阁。现在站在下边的左丞相胡惟庸,面色就不甚好看。

如今的中书省,渐渐竟成了个赋闲的衙门。他这个左丞相如今的权柄,倒是比昔日当属官时更弱几分。

“军户、匠户改户之事,刻不容缓。内阁速速给咱拟出条陈来,达到什么样的条件,便允许军户匠户改户。”老朱道。

“另外,再给咱拟个条陈,议一议这内监干政之事。”想起朱祁镇就是听信了太监的谗言弄出的祸事,老朱又突兀的道。

“内监干政,该如何处置,要如何避免,这些都要拟出条陈,以备传诸万事。条陈务必要细,决不能让我大明陷入宦官干政之境地!”

“是。”内阁一名书吏忙将皇帝的口谕记录下来。老朱这几日每从乾清宫出来,都要让内阁草拟新的政令,其内容天南海北,五花八门。弄得内阁诸官日日加班加点,苦不堪言。

与中书省相反,可谓是痛并快乐着。

老朱挥手将内阁和中书省挥退,看起了案牍上堆积起的奏折来。翻了几本奏折,皆无什么大事,内阁票拟的处理结果非常符合他的心意,并没有什么好驳回的。

他的思绪便又转回到“土木堡之变”上来。若是一地主官无能,最多是祸乱一地,大明何其之大,以盈补亏,自可消弭一地祸患于无形。

可若是出了朱祁镇那样的皇帝,立时便是全国性的大患,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弥补。

毕竟,制度是皇帝用来限制下边的人的。若是皇帝不遵制度,谁能制之?

祖制吗?从老五那他已经知道了,他这个开国皇帝订下的祖制,在后世几乎成为了一张废纸。

《剥皮实草》无人再去实行,《大诰》成了废纸,《海禁》害了大明万代,就连方才拟下的《后宫与内监不得干政疏》,亦在老四这一代就被破除了个干净。

自己纵然立下千重补足错漏的制度,便能真正破除大明日后亡国的魔咒吗?

制度,是限制不住皇帝的!

老朱感觉自己似乎陷入了悖论的循环。他只能用制度来影响后世,可只要后世昏君无视之,他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而后世出不出昏君,他也无法掌控。老四的后代有昏君,谁能保障老大的后代就没有呢?

“该如何办呢……”老朱陷入了沉思。

……

谨身殿外,内阁、中书省两帮人泾渭分明,左右各成一群的踏着台阶往下而去。

“胡相,你看内阁那些人……”一个中书省官员嫌恶的看着左边的内阁官员们。“论品级不过是些七品小吏,不过偶得了陛下些许信重,头就快要昂到天上去了。”

“慎言。”胡惟庸低头轻斥。“此处还是皇城之内,需防隔墙有耳!”

那官员闻言赶紧闭了嘴,左右看了看,又张口道:“也不知陛下近日是怎么了。竟然下了这么多谕令。”

“去年一整年要拟的条陈,还没有这几日的一半多……”

这句话让胡惟庸顿时停住了脚步。他只顾在意与内阁争权,却是确实没在意过,这几日陛下的突然变化缘由为何。

他细细思量这几日宫内朝中风闻,哪一件事可能成为陛下骤然变化的诱因。

终于想起,这几日陛下来谨身殿前,都要先往乾清宫去一遭。

而回来之后,便总是一脸的若有所思。随后便要拟各种稀奇古怪的条陈……

“乾清宫中……如今住的是落水未愈的五殿下……”

“陛下原先只关注太子,但这几日,却无比关心五殿下,纵使问政,亦要每隔一会问起五殿下的行止。”

“我之前只以为陛下乃舔犊情深,如今思来,五殿下在宫中自有宫人皇后照顾,陛下又何须日日看望?还将他安置在后宫的主殿乾清宫中?”

“莫非,这一切的根由,竟然是在五殿下?”

第93章 犁庭已毕

十月,望日。

本该气候宜人的应天府,这一日却带着不同往年的一股寒。奉天殿殿门洞开着,风卷集着一股寒意吹进殿来,两班分立的文武大臣有不少都揣紧了袖子。

今日的朔望大朝与会的大臣们,比往日更多几分。究其原因,是北征诸将们都已凯旋了。虽然犁庭扫穴大获成功,但由于此前北征失礼,回城时并没有举办盛大的献俘仪式,军将们只是默默回营,并未惊动城中百姓。

不过,朝会上的汇报工作还是要有的。丹陛之下,跪着的便是此次北征的主帅徐达、东路将领李文忠、西路将领邓愈,以及蓝玉、傅友德等北征将领。

徐达跪在最前列,他依旧身着戎装,单膝跪地,神情中掩饰不住的惭愧:

“蒙陛下信重,将国家重器交托于臣,期臣破袭北元宗室,靖圣上起兵建元之全功。”

“然全因臣大意轻敌之故,方致北征失礼,损兵折将。还请陛下责罚!”

徐达双手托起兵符,言辞恳切。

“陛下!此事非大将军一人之责!轻敌冒进者乃是末将!”一位长着扎髯、面目粗豪的武将当场就想站起。“若要怪罪,怪罪我蓝玉一人就好!更何况中伏之时,若无大帅指挥若定,我中路军顷刻倾覆矣!”

“末将认为大帅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蓝玉!”徐达扭头,沉声喝道:“汝是在教陛下量定功过吗?”

“还不住嘴!”

“可……”蓝玉还想再言,徐达虎目一瞪,大明现任军神积威之下,蓝玉只得垂头丧气,再度乖乖跪了下来。

“陛下,蓝玉粗莽忠直,只为一心卫护臣而已,并无心冒犯圣上!”

“其殿上失仪之过臣愿一体担之!还望陛下勿要怪罪。”

御座上的老朱只是淡淡的看着这一切。若是从前,他可能会觉得徐达一言斥退蓝玉,说明其在军中声望威隆,已渐成隐患。或许还会因此,而心生忌惮与疏远徐达之意。

但此时因为朱肃的关系,他已知道蓝玉在未来将会成为大明军中的领军人物,并作为大明下一代的军中第一人,成为彻底覆灭北元朝廷的那把尖刀。

徐达,不过是在维护军中的好苗子而已。

“呵,难怪咱在历史上要杀了这蓝玉……如今声名未显,便如此骄横。若是日后成了军门之首,那还了得?”

“虽是好苗子……但还需先拔去了其上荆棘,方才使得顺手。”

老朱心中暗想。朝一旁内侍挥了挥手,内侍会意,上前恭恭敬敬的将徐达几人的兵符都收了回来,用金盘托着,送到老朱面前任其查验。

老朱看了看,点了点头,挥挥手。内侍便将兵符收起,自此,大军出征才算正式结束了。

老朱长身站起,走到徐达面前,将他扶了起来。“汝等北征,虽是未能竟全功,但亦有北元气数未尽之故。”

“胜败乃兵家常事,那王保保亦是打老了仗的。哪有百战百胜的道理?”

说到这个,老朱心中也是暗自叹息。他从登基之始,按耐着仇恨、捏着鼻子承认北元统治正统,吩咐善待北元降将及皇族后人,归根结底,打着的主意就是覆灭元朝宗室之后,能名正言顺的一口气尽吞元朝全部疆域。

元庭遁入北疆,而北疆辽阔,如今让北元喘过了这口气,下次再想找到一举歼灭的机会,可就更难了。

蓝玉和徐达之所以会违背事先订下的徐徐逼近的宗旨,想来也是因为北疆辽阔,担心北元一败之下便如惊弓之鸟,深遁大漠无处可寻的缘故。

现在再想这些已是无益。终究,还是没能一举打垮北元。且根据老五所说的历史,大明到了最后,也没能尽吞北元疆域……

收回思绪,看着底下跪着的众将们,老朱继续说道:“话虽如此,但此次北征,未竟一功,反损兵折将,甚是不该。”

“咱思量再三,鉴于你等昔日皆功勋卓著,此次北征之事,便不予惩处。”

“谢陛下隆恩!”徐达、李文忠等皆三叩谢恩。

“嗯。”老朱点了点头。“兵权既已交托,汝等便先回府休息些时日,再往大都督府应卯吧。”

“战死抚恤兵部自会着手,汝等不用操心。”

“是。”诸将颔首道。徐达心中,不由得感受到一阵凄凉。

自己年纪也大了。这漠北一战,只怕是自己最后一仗了。

陛下若是大怒之下降罪责罚倒好,说明日后还有再次领兵雪耻的机会。

可这次竟不赏不罚……说明皇帝已决心边缘化自己了。

日后再有大仗,绝无自己再次领兵的机会了。

老朱坐在上首,将徐达落寞的表情看在眼里,眼睛微眯一眯,便不动声色的略了过去。

北征诸将回到勋贵班次。接下来是汤和等将领汇报犁庭扫穴的战果。

“我等大军围剿之下,建州该地女真部众已全部肃清。”

“彼部众受到另一部蛮族追剿,立足未稳,其原打算托庇于我大明及高丽,故而对我大明军队并无防备。”

“我军斩其人、烧其帐。其族尽灭矣。少数几人意图遁入山林,也被我军骑兵截住,并无漏网之鱼。”

“不过,虽是突袭,然彼部众反应迅速,我军依然有战死军士八百余,伤兵千余……”

“哦?”老朱发出了讶异的声音。这女真竟如此悍勇?骤然遇袭猝不及防之下,竟还杀伤了我大明精锐八百余人。

老五说的果然没错,这女真如此悍勇,若是任其发展,日后果然会成为我大明祸患!

“为以防万一计,日后建州此地,每隔几年都需重新犁庭扫穴一番。此事务便由大宁卫负责……”老朱安排道。“汝等辛苦了,兵部需速速拟定封赏,此次出征女真的将士,尽皆有功!”

“谢陛下!”汤和等诸将大喜。

这可真是天上掉下来白捡的战功啊!

老朱点点头。因为匀出中都凤阳工程款的关系,如今朝廷财政颇为富足。倒也不必抠抠索索。

第94章 议定婚约

“只是。”汤和犹豫了一番,抱拳禀道。“高丽那边,对于我等犁庭一事,倒是有几分不满。”

“不满?”老朱挑了挑浓眉。“怎么,高丽王那厮,还敢和咱大明叫板不成?”

“那倒不是。”汤和笑道。“高丽不过弹丸之地,且那高丽王最是软骨头不过,先依北元,后依大明,就是个墙头草。”

“他还请了人带来了粮草,帮我们劳军呢!谅他也不敢多说什么!”

“是一个叫李成桂的高丽将领,据说,他原打算招抚这支建州女真为己用,闻得我大明出兵犁庭,颇讲了一些怪话。”

“不必理他!”老朱龙袍一挥。“区区一高丽将领,纵使不满又如何?”

“咱大明做事,何用他指点。”

“是。臣也就那么一说。”汤和也笑道。心下也对上奏这种鸡毛蒜皮小事的自己,感到几分好笑。

……

北征虽失利,然北元亦是元气大伤,再无力大举南侵了。与会诸卿在英明神武的洪武大帝领导下,就一系列大明日后的方针举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洪武大帝指出,大明与北元的战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大明成功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也大大削弱了北元的国力。最后由洪武大帝亲自拍板,大明接下来当转攻为守,奉行与北元暂时对峙的原则,并抓紧时间大力施行经济复苏与国力恢复的相关政策。务必要从元末乱世的阴霾中走出……

朝会过后,老朱来到了乾清宫。却只见马皇后正在殿里给朱肃纳鞋,本该在床榻上的朱肃,此时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老五呢。”老朱在马皇后身边坐了下来。马皇后继续纳着鞋底,闻言微微抬起头:“被老二老四叫去了。一会才回来。”

“前朝的事结束了?”

老朱嗯了一声,“这老五,病才刚好,就四处跑……”见朱老五溜了,老朱颇有些遗憾。他本还想听听北元那边今后几十年的具体变动呢。

“好了挺久了!这都有小半月了。”马皇后无奈道。“你天天拉着老五聊事情,老五能不躲你吗?”

“这些日子又开始念叨着要出宫,若是不让他在宫里四处走动走动,迟早要关出病来。”

“我也知道。”老朱拿起桌上一个糕点,嘎巴嘎巴几下吞入腹中。却被马皇后发现了眉间的那抹愁绪。她放下手中纳着的鞋子道:“怎么了?莫不是前朝有什么不顺遂的?”

“倒是没什么……只是这次天德回来,我看他似乎老了好几岁。”老朱道。“他做事一向妥当,如今这大明军中,还是要他来镇着。”

“可咱看他已经对咱有了隔阂之心。方才在朝会上,也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这是当心咱和汉高祖刘邦一样,拿功臣开刀啊?”

“你别那么想天德,天德小心一些,也有他的道理。”马皇后道。“他都已经封国公了。本来这次北征,就不该让他为帅。”

“升无可升,若是打胜了,如何封赏?封王吗?还是个异姓王?”

老朱立刻摇起头来。“那不行。天德虽然可信,可咱不能干封异姓王这种遗祸子孙的事。”

“你看,你也知道不行,更别提天德他了。”马皇后分析道。“之前要一举消灭北元,还用的上天德,天德自然也无暇想那么多。”

“可近期这段时间咱大明,很明显无力去北征了。即使咱大明缓了过来,那时天德也老了,到时肯定不能用他统帅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