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引火松果
在这一片朝野大哗中,老朱却始终不置一词。所有劝他三思、缓立丞相的奏章,全数被留中不发。
他朱元璋,不知道淮西勋贵势大,胡惟庸是“小犊”吗?
他可太知道了。之前或许他还要犹豫犹豫,汪广洋离任之后,任谁为相。
但既然已经定了废相的方针,那自然要选胡惟庸了。凭胡惟庸的性子,做了丞相,必定欣喜若狂。
将他捧得越高,他才会越发无状。日后,才好借着清理胡惟庸的势头,一并废除宰相制。
而且,在这一片乱糟糟的讨论胡惟庸的声音中,几乎没有人注意,皇帝还下了另一道圣旨:
“于谨身殿后角门处,设立临时机构曰内阁。桌六部及各衙门,选其谨密者入内阁当值,以备皇帝征询。且凡辽东军报,自今日后不必呈送中书省,直入内阁呈送皇帝。”
“授入内阁者内阁行走之衔,无品无职,吏部不必掌问。由皇帝亲设!”
看上去,这只是一个因为辽东战事,而临时设立的咨询组织罢了。北征新败,辽东又哪有什么战事?无非就是皇帝之前的那次心血来潮,整出来的剿灭建州女真的行动罢了。
不过是一个小小建州女真,又哪有朝中这诸多的大事重要?皇帝在意,便让他自己摆弄去吧……
于是,内阁便在这一次换相风波的掩护下,就这么低调的设立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内阁在日后,会变成怎么样的庞然大物。
应天,胡府。
“恩师!”胡府门房处,胡惟庸喜气洋洋,面上还带着三分醉意,对着自己的恩师李善长鞠了一躬。
他此番荣升左相,无数朝臣勋贵前来道贺,欣喜之下便也难免多喝了几杯。等到天色渐晚,贺客已稀,竟然听到通传,说自己的恩师韩国公李善长来了,于是胡惟庸便用冷水敷了敷脸,急忙出来迎接。
见胡惟庸面露喜意,李善长不由的皱了皱眉。他四处看了看,只见这胡府门房处,仍有不少来不及收入库房的礼品。几个管家正高声呼喝,指挥着下人们加紧搬运。声音之中,已是带上了几分相府豪奴颐指气使的风范。
这里还是太过人多眼杂了。李善长朝胡惟庸使了个眼色:“惟庸啊,走,到你书房里去。”
胡惟庸一愣,他还以为,恩师也是来恭贺自己荣升相位的呢。为何却是一脸凝重模样?
他不敢怠慢,当即前头引路,带着李善长来到了僻静的书房中。
刚关上门,李善长便转过身,不满的看向胡惟庸:“惟庸啊,你方收到任命,怎能便立即大肆收礼,还面露喜色?上位素来严厉,最是不喜贪腐之事,你新升宰相,正该独善其身,怎能如此忘形?”
“恩师容禀,这些礼品,皆是我淮西世交所赠,并非贪腐。我淮西诸臣同气连枝,碍于情面,惟庸也不好不收……”
“糊涂。”李善长顿了顿手中的拐杖。“汪广洋前车殷鉴不远,你怎能如此大意?”
“汪相?”胡惟庸一愣。“汪相不是因在朝会上顶撞上位,惹了上位不喜,这才被上位左迁的吗?”
“上位也真是的,不过只一小小女真部落,也值当如此上心。”
“汪相与海大人不过是说了一嘴,便要废相……”
此间乃密室,胡惟庸面对的又是自己休戚与共的恩师,嘴巴上难免没个把门的。李善长却是面色大变:“住嘴!”
“上位思虑深远,又岂是你能知道的!”
第44章 朱棣夜访
见胡惟庸被吼的呆住了,面上因饮酒而出现的些许狂悖之色,也因这一吼而消失无踪。李善长这才收敛了怒态,深吸了一口气,悠悠道:
“上位起于微末,我一路看着他走过来,我可太了解他了。”
“上位从不无的放矢。所作所为,皆有其目的所在。可他近日,却缕出奇招。”
“便说北征。昔日战报还未送至之前,你敢笃定北征大军主力仍在,甚至西路已攻破甘肃、大获全胜吗?”
胡惟庸浑身一震,木然摇了摇头。
“可上位……便笃定了。他事先给西路军傅友德去信,又调拨军士运粮,于长城外接应中路军主力。他甚至笃定东路军亦无覆灭之忧。前日东路战报已至,李文忠将军虽损兵折将,但东路军,确实还是安全脱离包围了。”
“这……”胡惟庸愣住了。“这岂非未卜先知?”
“上位此前,虽也算难以捉摸。但,我从未感觉有如此天威难测!”李善长摇头道。“他此番铁了心要灭建州女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从某处得知了建州女真,日后会成为我大明心腹之患!”
“但即便如此,也不必弄出个内阁……惟庸,你可猜到上位的心意吗?”
“难道,难道不是因过于关心辽东战局,而临时……”胡惟庸想了好久,才想起了和自己补任左相一道下的,这道设立内阁的旨意。
当时自己被好消息冲昏了头,也没多想这件小事,当场就以新相身份,命六部诸衙门遴选人选……
“糊涂!”李善长一拍太师椅扶手。“若只是关心战局,大可命战报不必通禀,准其先行直入中枢。又何必画蛇添足,整出个内阁来?”
“这封旨意的重点,在后半段的‘授入内阁者内阁行走之衔,无品无职,吏部不必掌问。由皇帝亲设’,你明白吗!”
胡惟庸绝非庸才,略微一过脑子,当场怔在了原地。
“恩师,您的意思是……”
“你我都知道,自成功北逐蒙元以来,上位,便一直有废相之心。”
“不过是因为丞相乃古制,废之恐朝野震荡。且国家事务繁多,须臾离不得丞相。”
“但有了这内阁,内阁直陈皇帝,由皇帝亲任。这是真正的天子近臣啊!”
“且内阁之权,悉数来自皇帝。皇帝要立便立,要废便废。今日他可权倾朝野,明日亦可不如一微末小吏。”
“古往今来,宰相之所以能执朝廷之牛耳,得掌天下重权,正是因为其代表的是百官。便是皇帝,亦要忌惮宰相三分。”
“但有了内阁,皇帝还需忌惮宰相吗?”
皇帝之所以忌惮宰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怕没了宰相,便无人帮自己治国。无人能帮着皇帝决断这天下诸事。
六部只是做事的,皇帝和宰相才是做决断的。没有宰相帮着,皇帝只一个人,如何管理的过来这偌大的国家?
但现在,内阁出现了。
这是一套打破了官员治国升迁的组织架构。内阁阁臣任命,悉由皇帝心意。
皇帝大可以拉拢一批自己的阁臣,和丞相打擂台,再也不怕管理不过来的问题,而且顺带着,也解决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与争执。
彻底的将权力,收到了自己的手下。
而这一切,竟然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做完的。朝中百官,没有一个人在意这道设立内阁的旨意。
甚至,这道旨意,还是胡惟庸这个新宰相,命六部加紧配合的……
只要内阁一立,那么,它的成长,必将势不可挡!
直到,危及相权!
一时间,胡惟庸如芒在背!
书房中,陷入了久久的沉寂。良久,李善长才张开了嘴,对着一头冷汗的胡惟庸感叹道:
“惟庸啊,伴君如伴虎。”
“上位天威难测……你日后,可要小心啊……”
说着,佝偻着身子,离开了书房。
留下胡惟庸一人,怔怔的看着头上的天花板。
“陛下手腕……竟然如此神鬼莫测!”
“不,不对。陛下此前虽也精明,却也不止于此。”
“他是在近日,才突然……”
“莫非,陛下的身后,另有高人?”
自觉看破了迷雾的胡惟庸越想,越发笃定自己的判断。
他决定,必须要挖出这位陛下身后的高人。
……
……
却说宫中,朱肃已几日不去大本堂了。今日一早,有一内侍前来宣纸,让他几日之后,便搬至宫外太子府中。
老朱对于他搞特殊不用去大本堂一事,对外特地用了个借口,似乎,宣称的是他亵渎圣人之言,不敬师长,不学无术又不服管教,因此被发落出宫,由身为胞兄的太子朱标代替政务繁忙的老朱,来进行管教。
现在朱肃走在宫中,隐约也能感觉到宫人的指指点点。都把他当做了失去帝宠、前途堪忧的皇子。风言风语不绝于耳。
朱肃自己倒是无所谓,反正只要能躺平就行。他当时写出那抡语,为的就是达到被老朱放弃的目的。可惜胡闹无效,最后只能铤而走险摊牌穿越者身份了。
明日出宫旨意送到的当夜,他才刚刚躺下,便听到了窗外传来奇怪的声响。随手先拿起一截烛台防身,推开窗,却见朱老四此时正蹲在窗下,向他做了个“嘘~”的手势。
“四哥你干嘛。我差点就要当一回闰土了。”朱肃扬了扬手上尖锐的烛台。朱棣这厮披着一身黑袍子,蜷缩在窗下,被月光一照,还真像一只鬼鬼祟祟偷瓜的猹。
“闰土?那是什么?”朱棣站起身,从窗户外直接爬了进来。“莫要啰嗦,先让我进去。天杀的李夫子留了一堆课业,等做完宫里都宵禁了……”
宫中自然也有宵禁。宵禁之后,便是皇子,也不许四下随意走动。不过他们几兄弟的小院子是连成片的,只要翻得了墙,倒是不用怕被卫兵捉个正着。
这厮进屋就把黑袍一丢,毫不犹豫就钻进了朱肃方才暖好的被窝,还舒爽的叹了一口气:“真是暖和。明明该是入夏的天气,可到了夜间,竟然会这么冷……”
“找我有事?”朱肃翻了个白眼,一屁股将朱棣顶了进去,然后自己也钻进了被窝,兄弟两就坐在被窝里低声说着话。
“自然有事!明日你便要出宫了,可我还有许多许多的事情想问你!”十二岁朱棣的眼睛里,流露出大大的好奇。
“你真的,是那个什么穿越者?”
“还保留着前世,来自六百多年后的记忆?”
第45章 离宫
“你不是都知道了嘛。大哥没跟你说,这事儿爹让保密的么。”
“难道……你是想找我,问未来的事?”朱肃突然警惕起来,审视着身旁的朱棣。
“未来?我问那个做什么?”没想到的是,朱棣居然一脸的莫名其妙。“我的未来,不是早就定好了嘛。”
“过几年到北平就藩,帮爹和大哥看着北边草原。要是蒙元能多撑几年,等我长大了,或许还能捞的上打几仗,享受一下驰骋疆场的感觉。”
“要是蒙元不经用,我也就是呆在北平王府里,混吃等死过一辈子呗。”
“啊,对了,你说,我这辈子,能捞的上打仗吗?”突然才想起还能问这事,朱棣急急的转过脸,一脸期盼的问朱肃。
“噢,呵呵,捞的上,有你的仗打的。”朱肃尴尬的回应着。也是,朱老四今年才多大,而且又没有朱允炆那蠢侄子在,怎么可能现在就觊觎大位。
他只是个藩王,而藩王的未来,老朱早已都方方面面的安排妥当了。
只要不发生太大的变数,人生轨迹一目了然。
确实没什么值得问的。
朱肃再次在心里感慨了一番世事无常。谁又能在此时就想到,最重亲情的老朱费尽心力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儿子们,到了最后,竟然没剩几个有好下场。
眼前的这个憨憨老四,将会在走投无路之下起兵夺位,手上沾染了至亲的血。
“有仗打就行。”
“也算有个指望……呃,你这么看着我作甚?”见朱肃眼神难明,朱棣有些疑惑的问道。
“没啥……你不是来问未来,那又来找我做甚?”朱肃扯开了话题。
“这不是来给你送行嘛……你明天就出宫了。嘿嘿,顺便,来找你问问,那《三国》后边的情节是怎样?”
前半句朱肃还有点感动,到了后半句他直接来了个白眼。
一定是大哥把自己知道《三国》下文的事告诉了他,这厮才大半夜跑过来“催更”的。朱肃直接往被窝里一躺:“这大晚上的你要我给你说书,你还让不让我睡觉了?”
“《三国》每一回都好几万字呢,你等罗贯中写完再看,不就得了。”
“那姓罗的都停笔两年了!”朱棣不甘道。“等我去北平就藩了,他都不一定能写得完!好老五,你都脱离苦海了,就当可怜可怜你四哥……”
没想到朱棣居然迷上了三国。朱肃无奈道:“那也不行,讲到天明也讲不完!我把故事都告诉临安妹妹了。你寻她听去……”
两人正纠缠着,突然听见,窗户外又响起了悉悉索索的声音。朱肃和朱棣赶紧噤声,两人对视一眼,朱肃拿起烛台,朱棣抄着椅子,两兄弟小心翼翼往窗户靠去。
窗户外又是两只“猹”,就着月光看清脸后,朱棣颇感无趣的放下了椅子。“二哥,老三,怎么是你们。”
“老四,你也在这里?”朱樉一撑窗台,直接跳了进来。朱棡要矜持些,他跳了几下,没跳上去,朱棣和朱樉一人拉着一只胳膊,把他拉了进来。
“嘿嘿,这不是老五明儿要出宫嘛。我和老三商量着给他送行。”朱樉从怀里掏出一个食盒,打开一看,里面乱七八糟的摆着不少吃食糕点。
“嘘,别出声!”朱棡捂住了想要惊叹的朱棣的嘴。“宫里规矩严,要是被外头知道了,一准叫人来把我们押回去!”
兄弟几人轻手轻脚的在朱肃房里的桌边坐下,朱棣一边往嘴里塞,一边朝还立在那的朱肃招了招手。
“老五,别愣着呀!快来,要不被老三都吃光了!”
“休要污蔑我!明明你手上抓着的最多!老五快来,莫被老四吃光了。”
因为怕被发现,几人都刻意压低着声音。朱肃的房间陷入了寂静的热闹中。看着这三位年龄不过十来岁、无忧无虑的少年郎,眼中闪过一缕温暖。
他们,是真心的想当个好哥哥。
上一篇:封侯
下一篇:抗战:亮剑杀敌,我是军阀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