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陈庆点了点头,“明天上午为父要去太学巡视,你和我一起去吧!”
“孩儿遵命!”
“去吧!早点休息,明天要早起。”
“孩儿告退!”
陈冀行一礼走了,吕绣对丈夫道:“夫君是不是不想让冀儿去府学?”
陈庆摇摇头,“他再学下去,就成书呆子了,整天子曰诗云,真正的济世之才一样不会,百姓疾苦不知,人情世故不懂,我可不是让他去当县令,他要驾驭百官,驾驭百万大军,要统治天下,我想让他去太学学习农业。”
“但明天夫君带他去太学,太学的人岂不是都知道了他身份?会不会……”
陈庆想想也对,儿子必须隐瞒身份去读书才行,“娘子提醒我了,明天算了,我自己去太学,冀儿去内政堂学习政务。”
……
次日一早,陈庆带儿子陈冀来到了内政堂,把他交给了周宽,让周宽带世子了解一下政务。
陈庆自己去了太学,太学学正现在是柳向阳,以前的学正折彦质现在已出任枢密院事,不再继任太学学正。
柳向阳陪同陈庆来到了农学院,陈庆问道:“之前我让刘大江送来一批土豆,你们拿到了吗?”
柳向阳连忙道:“回禀殿下,拿到了,卑职已送去农学院,但现在有点麻烦。”
“什么麻烦?”
“他拿来的时候,一半土豆都发芽了,可现在是冬天,没法在土壤中种植,它肯定被冻坏。”
陈庆眉头一皱,“东西还在吗?”
“还在!”
“带我去看看。”
柳向阳带着陈庆来到农学院,柳向阳让人从仓库里把一箱子土豆拿出来,陈庆蹲下挑选,他发现一大半都发黑烂掉了,着实让他心疼,挑选下来,最后竟然只剩下十五颗是完整的,但如果再不种下去,这批土豆全部完蛋,还不知道越州那批土豆能不能种活。
再不补救就来不及了,陈庆心中有点急了,对柳向阳和在场师生道:“这些土豆是从南洋运来的,而且南洋也很难遇到,可能就这么一次机会,若失去了它,会让所有人都悔恨的。”
众人都不解,柳向阳问道:“殿下,这种土豆有什么特点?”
陈庆叹口气,“各位,它是一种粮食,亩产三千斤的粮食,你们说重不重要?”
众人一片惊呼,亩产三千斤,简直太可怕了。
陈庆又道:“关键它在哪里都能种植,在山上也可能种植,不像小麦水稻非要在平原种植,它对山区的意义非同小可,从此山区人也有自己的粮食了。”
柳向阳顿时急了,“那怎么办?现在正好是冬天,种下去,它会被冻死的。”
陈庆想了想,对一名亲兵嘱咐了几句,亲兵翻身上马,骑马飞奔而去。
“大家不要急,或许我有办法解决。”
……
半个时辰后,少府寺主簿骆振玉匆匆赶来,“卑职参见殿下!”
骆振玉因为制作透明琉璃成功而被提升为少府寺主簿,但他同时还在主管透明琉璃。
陈庆问道:“我来问你,仓库里还有多少透明琉璃,就是雍王宫安装窗户的平板透明琉璃,还有多少?”
“回禀殿下,我们刚刚烧好一批,准备给尚书省六部更换窗户,大概有几千块。”
“六部推后,赶紧把透明琉璃全部运到太学来,有急用,再把安装窗户的工匠也全部找来!”
陈庆想到的办法就是造一座玻璃大棚,就算是冬天也能种植土豆了。
陈庆又简单画了一张图,让柳向阳找来太学内几名会造木房子老木匠,把图纸给他们看,“这座房子看得懂吗?”
为首老工匠点点头道:“这是一座木房子,宽一丈,长五丈,它实际上是一个框架,没有墙也没有瓦,小人理解正确吗?”
“一点没错!”
陈庆又解释道:“实际上它屋顶和墙壁都是一格一格的窗户,然后在所有的窗户上安装透明琉璃,透明琉璃你们知道吗?”
“我们都见过,像水晶一样,完全透明的,比从前的琉璃亮堂多了。”
“那这座木房子能造出来吗?”陈庆追问道。
几名工匠商量一下道:“回禀殿下,造木房子很简单,但我们不会安装这种透明琉璃。”
“安装琉璃有别的工匠负责,你们只管造出木房子,两天时间可以造出来吗?”
几名工匠点点头,“材料都有现成的,问题不大!”
“好!造好后,每人赏十贯钱!”
工匠们大喜,连声答应。
陈庆又对柳向阳道:“你们找一块土地肥沃,视野开阔,阳光充足的农田土地,就用去年那块南瓜田,给他们造木房子,我要求的琉璃坊三天之内必须完成。”
尽管柳向阳一头雾水,但他不敢怠慢,连忙答应,让人带几名老工匠看土地去了。
陈庆也来到这片土地前,这片土地确实很适合做阳光房种土豆,平整、开阔、土质肥沃,阳光充足。
陈庆让柳向阳配合工匠建造木屋,给他们一切所需的材料和运输工具,他又问负责种南瓜的农学教授道:“会种植山药蛋吗?”
山药是关中特产,很多地方也产山药蛋,是普通百姓的菜肴,在关中很常见。
农学教授点点头,“卑职会种山药蛋。”
“这个土豆就和山药以及山药蛋的种植方法一样,等琉璃房造好以后,阳光照进去,外面虽然很寒冷,但房子里比春天还要暖和,夜里也不会冷,就在里面种植土豆,明年春天就能收获了,然后再广泛种植,若种植成功,我升为你农学院博士。”
“请殿下放心,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卑职拼了老命也要把它种植成功!”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实习
雍王殿下安排世子来内政堂实习,几名参事极其重视,专门聚在一起商议此事,众人一致决定,世子上午去太学读书,下午来内政堂实习,由五名参事亲自带他,每个月轮换一次,让世子各方面都接触了解,第一个月就是由周宽带他。
周宽带着陈冀来到白虎堂,给他介绍道:“白虎堂目前隶属于门下省,它是一个审核官衙,所有牒文第一步都要集中到里来,最后一步也要集中到这里。”
“这是为何?”陈冀不解问道。
周宽笑着解释道:“我们的朝廷权限很明确,按照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涉及军国大事,必须递交雍王批准,乙类就是普通政务,由内政堂和枢密院审批,不用再交给雍王,丙类叫做常规性政务,甚至不用通过内政堂,由各部主官自己就审批了,涉及军事的交给兵部和枢密院。”
陈冀点点头,“我明白了,白虎堂就是负责分类!”
“没错,白虎堂会在每份文书上盖章,红色的甲类,绿色的乙类,黑色的丙类,这就是丙类牒文。”
周宽取过大堂桌上一份牒文递给陈冀,陈冀接过,只见白色的封面上盖了一个黑色大印,上写‘丙类’二字。
“如果分错了怎么办?”陈冀又问道。
周宽笑道:“以前人少忙不过来,只能审一次,现在有三十人了,那就有一审二审和终审,一审结束后贴一条标签,二审结束也贴一个标签,最后交给终审,三道审核都一致,主官才会盖印章,如果出现意见不一,那么就会坐在一起商讨,如果意见还不一致,那就会交到我这里来,由我最后决定类别,一般不会有错。”
“那边是什么?”陈冀指着左边大堂问道。
“那边也是审核,最后一步的审核,叫做合规性审核,不管内容,只看是否符合批准权限,比如甲类上面没有雍王的朱批和印章,就打回去,不准颁发,严重的还要追究责任。”
陈冀挠挠头道:“前端时间我父王去了江南,我看见母亲和二娘在一起商议奏章牒文,难道就是……”
“你说得没错!”
周宽笑道:“你父王不在,朱笔和雍王印都在你母亲手中,实际上应该交给你,天子出征,太子监国是制度,因为你没有成年,所以由你母亲替你执行监国的重任,也为难她了,到现在没有出现过任何错漏。”
“那我现在做什么?”
“你跟我来!”
周宽带他走进审核大堂,大堂内十分安静,只见三十名官员格外忙碌,每个人都在阅读牒文奏章,每个人的桌上堆了很多文书,旁边放在一只带木轮的箱子,看完一本,贴上标签后放进巷子里,不断有二审的官员过来拿文书。
周宽带陈冀走进里屋,这是晁清的官房,晁清一眼看见陈冀,笑着迎上来,“世子来了!”
陈冀和晁清很熟悉,他们还是亲戚,晁清的母亲是吕绣的小姑,两人是姑表姐弟关系,陈冀一下子放松了,躬身行礼,“外甥给表舅问好!”
周宽考虑问题很周全,因为今天是第一天,他便让晁清来带世子,他们彼此很熟悉,世子会很适应。
周宽笑道:“殿下让世子来我们这里学习,以后每天都来半天,了解各个流程,今天第一天要学习一天,我让他来白虎堂。”
“没有问题,交给我好了!”
周宽交代两句,便走了,晁清让手下搬来一套桌椅,放在自己官房内,又给了他九本文书,笑道:“这是甲类、乙类、丙类各三份,你仔细读一读,标签上都有分类理由,看多了你自然就明白了,凭什么来分类。”
陈冀兴致盎然,笑道:“我来好好拜读一下!”
他坐上位置,取过一本甲类牒文读了起来,晁清正要让茶童上茶,陈冀的两名贴身侍卫摆摆手,烧水上茶由他们来负责。
晁清想想也对,殿下烧茶上茶已经不再由茶童负责了,交给了亲兵,世子这边应该也是一样,这个漏洞必须堵住,谁若买通了茶童,就能轻易下毒了。
“表舅……”
陈冀刚开口,晁清便摆手打断他的话,“这里是官署,而且是朝务时间,世子可以叫我晁郎中!”
“郎中?”陈冀有些不解。
晁清笑道:“和六部郎中一个级别,从五品,雍王殿下说,明年放我去地方任职,我恐怕会成为最年轻的一任刺史。”
陈冀点点头,他指着一份牒文问道:“这是京兆府提出冬季兴修水利的方案,上面没有写理由,但我觉得这个最多算丙类,怎么标注成甲类,有这么重要吗?”
晁清微微笑道:“这里面有个规矩,所有涉及农牧业的牒文,都要归为甲类,必须由雍王审批,这是好多年前定下来的规矩,到现在没有改,所以兴修水利就算涉农了。”
“原来如此,但是……这确实没有必要归为甲类,兴修水利每个州都有吧!难道都要归为甲类,这不是太多,太泛滥了?”
世子很有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被‘规矩’两个字约束。
晁清又继续道:“规矩是人定的,只要不用铁牌镌刻,那就可以更改,世子可以给雍王提一提此事,进行改进一下,具体涉及哪些农事必须归为甲类,而不是一刀切,但在规矩没有改之前,我们必须把它定为甲类。”
“改规矩的步骤是什么?”陈冀又问道。
“该规矩的步骤首先是提议,如果是甲类文书,那就是雍王提议,然后内政堂进行讨论,同意更改并拿出一个具体方案,然后再交给雍王审核,雍王审核同意并签署,就颁布雍王令,规矩就改了,如果雍王不同意,会打回内政堂继续修改,反正定规矩这件事,雍王有七成的权力,内政堂有三成的权力。”
“我明白了!”
这时,外面传来了钟声,晁清笑道:“上午的朝务结束了,走吧!我带你去吃饭,太极宫内有一大一小两个茶馆,五品以上官员可以在小茶馆用餐,去看看吧!”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观念
虽然搬进了占地数千亩的雍王宫,但陈庆依然保持着从前的一些传统,比如全家依旧在一起用餐,中午他不在府上,但早晚全家都要一起,没有特殊情况不能缺席。
尽管已是实质上的君王,但陈庆和家人的饭菜还是比较俭朴,和从前没有什么区别,早饭和午饭都很简单,晚饭稍微丰富一点。
俭朴只是相当于其他帝王的奢侈,当然也不至于像普通人家那样,只是和一个豪门大户人家差不多,十样主菜,三十几道小菜,还有点心水果和酒水饮料。
个人的爱好也不同,比如王妃吕绣特别喜欢温热的琼州椰汁,孩子们都喜欢葡萄汁和南瓜汁,而陈庆则喜欢张掖出的葡萄酒。
不过有一个规矩改了,或许陈庆也觉得吃饭不准说话太压抑了一点,本来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就不多,吃完饭就各自回去了,还不如像后世的酒桌上那样,大家说话聊天,都很开心热闹,规矩一改,餐桌上便热闹起来。
“冀儿,今天去内政堂学习,感觉如何?”王妃吕绣笑着问儿子道。
陈冀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父亲,对母亲道:“今天是去白虎堂,跟表舅做事,感觉收获很大!”
“有什么个人想法吗?”陈庆喝了一口酒笑问道。
陈冀迟疑一下道:“个人想法……倒是有一点点。”
“说说看!”
陈冀鼓足勇气道:“父亲,孩儿看到一份甲类的牒文,是关于京兆府冬季兴修水利的计划,并不特别,年年都有冬修水利,在孩儿看来,如果不是想要钱,这份牒文都不应该出现,可它却是甲类牒文,原因就是以前有条原则,涉农都为甲类,孩儿觉得,这未免都有点太小题大作了,浪费父亲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陈庆点点头,问吕绣和赵巧云道:“你们也遇到过类似的吗?”
“不久前还遇到过!”
吕绣苦笑道:“不久前还有秋收晒粮申请场地的一份牒文,因为是甲类,送我们这里来了,还有河南路四州夏粮欠收调查报告,也送来了,有的重要,有的确实无足轻重,夫君,冀儿说得有道理,这个涉农原则太注重形式了,就是为了规矩而规矩,缺乏实质内容,浪费了我和巧云大量时间。”
陈庆缓缓道:“之所以定这个规矩,是因为河道种草养羊,以及麻改棉,还有推广玉米、南瓜等新农作物,这些都是新事物,而且事关重大,下面关于缺乏对这种新事物的了解,就会分不清轻重缓急,处理失当,比如我提出鼓励河边种牧草养羊,当时没有考虑到防止放牧过量,结果家家户户都在拼命养羊,河道很快承受不起了,草不够吃了,凤翔府还发生了几个村为了抢草地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了不少人,我知道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后来我查从前的牒文,地方官都曾上报,要求朝廷颁布控制养羊措施,但这些牒文我都没有看到,畜牧署也因为这些报告和我提倡养羊的要求相违背,所以没有当回事。
所以我就下令,但凡涉农,一律定为甲类,我细不细看是一回事,但定为甲类,有我的批示后,下面官员就会重视,就不会再出现因为养羊过量而发生悲剧的事情。”
“孩儿明白了!”
陈庆又微微笑道:“但也不会一直是这样,就像你说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确实占用我太多精力和时间,也显得对下面官员不信任,因为这两年为父一直在忙碌金国和宋朝的事情,改规矩这种事情没有时间考虑,因为改规矩的提案必须由我提出,我不提,参事们就算有想法也不能越权,你这段时间可以多和官员和参事们聊一聊,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把这些想法都记录下来,然后交给为父,如果我不在也可以交给你母亲,这就算我给你部署的第一个任务,涉农皆甲类这个规矩要改,但具体要怎么改,你可多听取参事们的意见,写出一份具体方案来。”
陈冀连连点头,陈庆又笑道:“我考虑过了,以后你上午去内政堂实习,下午则去太学农学院读书,当然要换一个身份,可以叫吕晨,早晨的晨,不是要你学习种地,而是要学习各地农作物的特点以及习性,从大的方面进行学习思考,成为一个合格的司农寺官员,住在太学里,还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当然,你不能泄露自己身份,明白了吗?”
陈冀就想普通孩子一样去读书,有自己的同窗好友,这就是他想去国子学的主要原因,但他又有点厌烦四书五经了,去太学学习农业,还能去各地考察,简直让他无比期待,他兴奋地点点头,“孩儿一定好好学习!”
这时,雪儿和冰儿也跑过来缠着爹爹道:“我们也想跟哥哥去太学读书,住在太学里面!”
“为什么,住在这里不开心吗?”
两个小娘子瞥了一眼母亲,异口同声道:“不开心!”
陈庆哈哈大笑,他摸摸两人的小脑袋笑道:“以后爹爹办个女子学堂,等你们再大一点,也可以去女子学堂读书,多认识一些好朋友。”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