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月
徐沛点点头,“据我所知,留京兆比较难,外放就不用托关系了。”
“主要是我想回家乡,虽然不一定回汴梁,但回开封府也好,还是要找找关系。”
徐沛故作随意地笑问道:“老弟缺手下的话,要不要把我也带过去?”
王蒲凑趣地笑道:“这是个好办法,老余新官上任,肯定需要能干的心腹,要不然会被排挤,徐大哥做了十年文吏,经验丰富,正好过去做给押司。”
余寿笑道:“当然没有问题,就看徐兄肯不肯搬家去开封府?”
“有什么不可以,我儿子才五岁,女儿更小,带着老婆孩子就去了。”
停一下,徐沛犹豫道:“到时我怎么找贤弟?”
“那徐兄再两天,估计后天我就有确切消息了。”
徐沛大喜,举杯道:“来!我敬你们二人一杯,祝你们前途无量!”
……
第二天是考中者最忙碌的一天,进士、明经士、太学士,一共四百七十人,一起去文庙参拜孔子,然后披红骑马,在鼓乐声中跨马游街,接受百姓的祝福。
紧接着在新落成的太学内举行宴会,陈庆亲自宴请四百多名新科上榜者,这个时候,进士、明经士和太学士都是平等的。
到了第三天,三科上榜者的命运开始分流了,进士去了吏部司,明经士拿一份文吏推荐书,就可以回家了,他们将去各自的州府报到,然后由州府安排到各县任职,一般是出任六曹,如果已有五年以上文吏资历,则可任命为押司。
州衙必须把明经士安排的情况上报吏部司审核,吏部司会进行抽查。
至于太学士则去太学报到,进行四年的专业学习,学业结束,考核通过后,由吏部司安排他们为专业职官。
七十名进士则是各司署抢的香饽饽,按照规矩,双方实行互选,七十名新科进士坐在大堂上,吏部署署令张严明让手下给他们每人发一张清单,清单上是各官署要人的名额,让进士们先选,如果出现几个人争夺一个名额,那就由官署面试择优了。
最火爆当然是雍王秘书署,也就是服务陈庆的署衙,一般四年任期结束,就能去地方出任知县,朝中有人脉,地方有资历,确实前途光明。
但秘书署只从前十名中挑选两人,前十名都想去,那就必须面试了,其次火爆就是周宽吏部司,再其次是蒋彦先的政务司。
七十人中,五十人会留在京兆,然后二十人外放,主要是担心他们没有经验,都是书呆子,还担不起治理地方的重任。
所有人都在全神贯注地斟酌选择,这时,一名吏部官员走到余寿身边,低声道:“你是余寿吗?”
余寿点点头,“正是!”
“你跟我来吧!”
余寿连忙起身跟着官员走出了大堂。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授官
大堂外面,晁清已等候多时,这时,吏部司的官员带着余寿走过来。
“晁参军,他来了!”
晁清点点头笑道:“多谢,你去忙吧!”
吏部司的官员走了,晁清看了余寿一眼,问道:“你就是汴梁士子余寿!”
“正是在下!”
“你跟我走,殿下要见你。”
余寿默默点点头,晁清见一点都不惊讶,好像在意料之中,他心中反而奇怪了。
他并不知道余寿是什么人,更不知道殿下为什么要见他?
犹豫一下,晁清忍不住问他,“殿下为什么要见你?”
余寿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回答他,晁清立刻醒悟,有些事情自己不能多问,这是原则,连殿下都没有告诉他,就说明他不该知道。
他立刻沉默下来,带着余寿来到陈庆官房前,“殿下,他来了!”
“请进来!”
余寿走进官房,躬身施礼道:“学生余寿参见殿下!”
陈庆看了晁清一眼,晁清立刻退下去,关上了门。
“请坐!”陈庆一摆手笑道。
余寿有些不安地坐下,陈庆笑问道:“令尊身体好吗?”
“多谢殿下关心,家父身体尚好,他让我代他向殿下问好。”
“也多谢你父亲的关心!”
陈庆又笑问道:“你怎么改姓余?”
“回禀殿下,学生祖父原本姓余,后来跟随继父姓徐,学生是回归祖姓。”
“原来如此!”
陈庆又笑道:“这次科举虽然是我和你父亲有协议,但你也不要有压力,你考中七十一名是你自身实力所致,我还没有来得及通知主考官。”
余寿沉默片刻道:“但学生事先做过对策题。”
陈庆微微笑道:“那你就不知道了,胡云是向你父亲请教恢复汴梁兴盛的办法,这可不算泄题,只能说你运气很不错,正好押中了。
而且这道对策题京兆府学的士子都做过,他们有四百多人参加科举,但只有三人考中进士,你说这和泄题有关系吗?还是靠自身的水平,你肯定向自己父亲请教过,府学士子们也同样得到他们教授指点,但结果却不同。
其实押中这道题的士子可不是少数,可以说一半以上都押中了,毕竟这是去年发生的最重要事件,大家怎么能不准备?可最后你却被主考官录取,你想想其中原因。”
余寿叹了口气,“是卑职父亲见识比他们高明。”
“是你得到自己父亲这样的名师指点。”
余寿连忙起身行礼,“学生明白了,感谢殿下开导。”
陈庆笑了笑又道:“尉迟县不久前发生了一些事情,人事有变动,原来的县尉升为知县,县尉之位就空出来了,你出任尉迟县尉之职,没有问题吧!”
“感谢殿下的栽培!”
“你初涉仕途,可能经验不足,你可以带两名幕僚上任。”
“回禀殿下,这次和学生住一间客房的士子是来自简州的十年老文吏,和卑职关系很好,他考明经科没有考上,愿意跟随学生一起去上任,不知道卑职能否任命他为押司?”
“一般是当幕僚,不过我可以特准,十年老文吏,资格够了。”
余寿大喜,再次行礼感谢。
陈庆淡淡一笑问道:“尉迟县的徐武你认识吗?”
余寿想了想道:“学生知道此人,但从未见过他,父亲也没有给我提及他。”
“这样最好,和他划清界线,对你有好处。”
余寿一头雾水,还是躬身道:“学生记住了!”
陈庆拉了一下绳子,很快晁清走了进来,“请殿下吩咐!”
陈庆指指余寿,“带这位新科进士去找蒋参事,他会安排好!”
关于余寿的身份,陈庆之前已经告诉蒋彦先,也明确告诉他,余寿出任尉迟县尉。
陈庆又给了余寿一张纸条,笑道:“你要先去开封府报到,拿这张纸条给开封知府吴芾,他会给你的室友安排一个押司职务。”
余寿心中感动,再次行礼道:“学生感谢殿下厚爱!”
旁边晁清着实惊讶,殿下居然要安排押司,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啊!这个士子面子太大了。
晁清当然不知道,并不是余寿的面子大,而是他父亲的面子大。
……
下午时分,余寿回到客栈,对忐忑不安等候的徐沛笑道:“定下来了,去开封府尉迟县,出任尉迟县尉。”
“那我可以一起去吗?”徐沛紧张问道。
“可以!”
余寿笑道:“你这种情况我特地问过吏部司,只要是五年以上老文吏,你作为幕僚跟我去尉迟县,我可以推荐你出任押司,徐兄不用担心,我在开封府有人情,只要是合规的事情,很容易办到,一个小小的押司,不是什么大事。”
余寿当然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徐沛,蒋参事说,这个秘密只有五人知道,不能再让第六人知晓,否则一旦传出去,会严重影响他的父亲。
徐沛终于一颗心放下了,他没想到自己在县里升职无望,居然通过舍友迂回升职,他苦笑一声道:“押司虽小,可对我是大事啊!”
“抱歉!抱歉!我没有轻视徐兄的意思。”
这时,门开了,王蒲从外面走进,一头栽在床上,“可把我累死了!”
“我们去吃晚饭吧!还是三贤酒楼,还是我请客!”
“今天该我请客了。”
王蒲坐起身笑道:“我们赶紧走,肚子饿坏了。”
三人来到酒楼,时间稍早了一点,还没有到正式吃晚饭的时候,不过也可以点餐了,酒楼人不多,他们在二楼找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
王蒲点了酒菜,便急忙问余寿道:“定下来了吗?去哪个署衙?”
“我是外放,开封府尉迟县出任县尉。”
王蒲惊叹道:“不错啊!开封府、京兆府和成都府都是一级府,下面各县县尉是正九品吧!”
余寿点点头,“是正九品,而且可以带徐兄过去,徐兄将出任押司。”
王蒲抱拳笑道:“恭喜徐大哥也升职了。”
徐沛叹口气道:“你们都是官,我还是个吏啊!”
余寿淡淡道:“你好好努力吧!争取考上明经科,做完一任押司后,你就有资格升为主簿了。”
徐沛点点头,他想当官也只有这个机会了,明年一定要考上明经科。
“王蒲,你怎么样?”余寿又问王蒲道。
王蒲笑道:“完全出人意料。”
“怎么出人意料,说说看?”
“有三大出人意料,第一,新太学太大了,今天走了两圈,差点把我累死,而且我一个人有一间单人宿舍,如果已婚带妻儿,还会分到一座独院。
第二,也是最令人激动的,我们都将被任命为从九品候补官,四年后转为正式职官,直接升为正九品,这是雍王殿下对太学生的厚待。”
“第三呢?”徐沛一脸羡慕的问道。
“第三就是待遇了,学费一文钱不要,食宿全免,每个月按照从九品官员的待遇发放俸禄,还有各种补贴和福利,养家都足够了。”
徐沛心中懊悔之极,一拍脑门哀叹道:“我真他娘的蠢啊!为什么不报工算科,以我的见识,一定也能考上。”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诉苦
三月下旬,陈庆启程出发前往汉中和四川路巡视,他先去四川路,回来之时才巡视汉中。
三千骑兵护卫着浩浩荡荡从子午谷向南进发,队伍的后面跟着上百辆大车,里面都是营帐和粮草。
这次和陈庆一起南巡的,还有内政堂参事周宽,他是吏部司都监,很多事情都需要吏部司出面,另外还有十几名文官也一并南下。
队伍中有十几辆马车,包括陈庆在内的文官们都坐在马车内,陈庆外出巡视一般都是乘坐马车,他需要在路上处理公务。
这次陪同陈庆去巴蜀巡视的并不是余莲,而是赵璎珞,余莲也是运气不好,在半个月前,她被确认了喜脉,又怀了身孕,既然怀了身孕,就不能乱跑,吕绣便决定让赵璎珞陪同陈庆南巡。
马车很宽大,像个小房间一般,只是马车略有些颠簸,陈庆坐在窗边批阅牒文,赵璎珞坐在对面替他处理文书。
赵璎珞在生了孩子后,变得更加成熟,皮肤愈加白腻,容貌有一种国色天香般的美,身体也略略丰满了一些,她跪坐在小桌前,挺拔的身材显得凹凸有致,极具诱惑。
但陈庆对她的满意不仅仅是在床上,更满意她的才学。
赵璎珞和赵巧云一样聪明能干,她们出身皇宫,从小就受到严格教育,见识也广,颇有大局观,所以赵巧云才一度成为陈庆最得力的秘书,赵璎珞也不亚于赵巧云,厚厚一叠文书,都是她先帮忙处理,把里面关键内容提炼出来。
“夫君,这份牒文是大同府都督折彦质所上,他说不断有草原游牧部落要求归附我们,甚至有好几支游牧部落未经我们允许,就擅自进入河套,折都督说这是一个不祥的兆头,请求夫君高度重视。”
“他没有提及具体是哪个部落吗?蒙兀部还是其他部落?”
“牒文上只说是零星小部落。”
陈庆沉思片刻道:“你把我的意见先写在标注纸上,就十六个字:‘互通贸易,深入了解,高度警惕,静观其变’,写上去吧!”
赵璎珞提笔在旁边的标注纸上写了这十六个字,她不能直接在牒文上批注,陈庆又笑问道:“有什么建议?”
赵璎珞抿嘴一笑,“这种国家大事,我可不敢乱说!”
“说说无妨!”
赵璎珞抿嘴笑道:“既然夫君说了要高度警惕,那接下来就应该是有备无患,我的建议就是增兵。”
陈庆点点头,这是正常的建议,赵璎珞看出丈夫对增兵不是很痛快的答应,有些奇怪地问道:“我的建议不妥吗?”
上一篇:回到宋朝当暴君
下一篇: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