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463章

作者:高月

“来!来!进来坐。”

耶律乞颜摆摆手,“今天没有时间坐了,我赶来通知你,下午就要关城搜查了,所有蒙兀人和汉人都要被抓起来,我知道你这里没有蒙兀人,但你的伙计余守忠是汉人,你不想他被抓起来,要么赶紧离出城,要么去找担保。”

“啊!需要找什么担保?”

“在本城找三个店主担保,你是粟特人,你可以算一个,再找两个店主,你们三人拿着店契和余守忠一起去县衙给他担保,要交十贯担保钱。”

“要这么麻烦?”

“现在担保还不麻烦,要是被抓了去担保才麻烦,赶紧去吧!下午就开始抓人了,哎!该死的战争。”

康默德连忙上前拉住他问道:“我知道要和蒙兀人开战,但和汉人有什么关系?”

耶律乞颜向两边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昨天接到都元帅的命令,暂停北攻蒙兀人。”

“为什么?”

“据说太原那边探子发现宋军在大举增兵,估计是要趁我们和蒙兀人开战的机会北攻,具体我也不清楚,这是军事机密,你可便传出去。”

“你知道我从不乱说话。”

“赶紧去担保吧!幸亏你这里也只有一个汉人,多几个人,担保也没用。”

“我知道了,马上就去!”

耶律乞颜拿了一包茶便匆匆走了,康默德心中有些烦乱,急忙来到后院,找到了正在仓库整理货物的余守忠。

“刚才耶律乞颜找到我,情况有变化了,他说接到都元帅命令,停止攻打蒙兀人,他们的探子发现宋军正在向太原大举增兵。”

余守忠年约二十七八岁,长得身材高大,强壮有力,一双眼睛格外犀利,一看就是个厉害角色,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难怪耶律乞颜得到消息,赶紧通知康默德去担保,要是抓人的话,余守忠这样的壮汉肯定首当其冲。

余守忠眉头一皱道:“如果消息属实,我们要立刻通知太原。”

“回头再确认消息吧!我先要给你担保,乞颜是来告诉我,下午就要关城抓人了,蒙兀人和汉人,不想被抓就赶紧去县衙担保,三个店主可以担保一人,你赶紧跟我走。”

余守忠知道耶律乞颜,是他们能接触到的最高极别官员,虽然是契丹人,但人很仗义,他的消息一般都不会有错,更重要是一旦开始戒严,他们鹰信都发不出去了。

“好!我安排一下,这就跟你去县衙。”

他安排几名手下立刻发送情报,这才跟随康默德和另外两名契丹店主一起去了县衙。

……

耶律乞颜果然没有说错,城门关闭,大街上出现大群女真士兵,一队队的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抓捕蒙兀探子和汉人探子,他们当然无法分辨是不是探子,所以先抓捕,然后再逐个进行筛查分辨。

除了有县衙担保证明的不用抓捕外,其他汉人和蒙兀人一律抓捕。

城内顿时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不断有人从房子里被推攘出来,一群群抓走,很多汉人拼命解释,自己在大同府生活了几十年,不是宋军探子,听得0女真士兵厌烦了,几个大耳光打过去,便不敢吭声了。

比较难以分辨的是草原的蒙兀部人,城内生活着上千名来自草原游牧商人,有蒙兀部人、有克烈部人,加上商人们的家人和手下,足有上万人之多。

女真人分不清蒙兀部人和克烈部人,索性一概抓捕,顿时引发了强烈反抗,草原游牧汉子比较强悍,抡起刀和女真士兵拼命,但他们怎么可能是女真士兵的对手,被杀了数十人后,其他草原人也只得认命被抓走,妇孺老人也不例外。

一队女真士兵冲进了康默德的店铺,康默德极为精明,中午时分便将昂贵的货物藏了起来,店铺里摆放一些本地产的大路货,陶壶、羊皮以及旧家具,这里面羊皮有一百多张,值两百余贯,真的搜查士兵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他们肯定会找麻烦。

为首女真百夫长打量一下店铺,店铺中货物他兴趣不大,便厉声喝问道:“你们店铺中有一名汉人,现在何处?”

康默德连忙取出上午在县衙办的担保书,陪笑道:“我手下汉人是大同本地人,不是宋朝汉人,这是县衙的担保证明。”

之所以县衙愿意出具担保证明,是因为大同府不少官员都是辽国汉人,要保证他们及其家人不被抓住,所以才留这个口子。

百夫长看了看证明,语气和缓一些,“就只有他一名汉人吗?”

康默德能说一口流利的女真话,解释道:“小店算上我一共六人,五名伙计中有四人是党项羌人,还有一人就是汉人,都是我在本地请的伙计。”

百夫长给手下使个眼色,“去看看!”

一群女真士兵进后院搜查去了,说是看人,实际上是寻找值钱的东西,不多时,一群士兵出来摇摇头,这是两个意思,表示没有发现多余的汉人,也没有看到值钱的物品。

百夫长着实有些失望,他目光落在厚厚一叠羊皮上,一指羊皮道:“征为军用!”

十几名女真士兵上前扛着羊皮便走了。

“还真是一群强盗!”

康默德低低骂了一句,想到余守忠没有被抓走,他着实松了口气。

第八百九十六章 抓俘

大同府金兵主将是完颜喝离撒,他被宋朝释放回金国,又重新得到重用,完颜昌推荐他为西路军都督,掌控河东路北部的五万大军。

完颜喝离撒骑在一匹雄骏的战马上巡视士兵抓捕汉人和蒙兀人,这是完颜昌的命令,完颜昌发来了两道命令,一是取消大同府金兵北上围剿蒙兀人,二是抓捕城内的汉人和蒙兀人,这里面一定有探子。

完颜喝离撒忧心忡忡问幕僚宋英道:“南面有陈庆大军集结,北面有蒙兀人虎视眈眈,先生教我该如何应对?”

宋英是辽国汉人,完颜昌的幕僚之一,思路颇为清晰,完颜昌便把他派给了完颜喝离撒为幕僚,这几个月,完颜喝离撒对宋英颇为倚重。

宋英沉思片刻道:“现在是九月中旬了,再过一个多月草原上就要下初雪了,这个时候蒙兀部不会再南下骚扰,况且他们还要应对粘罕的十万大军,所以暂时不用考虑蒙兀部的威胁,倒是宋军很可能会在最近攻打赤塘关,都督最好能够加强南部防御。”

具体怎么打仗,完颜喝离撒不需要别人指点,但需要在大方向上得到建议。

宋英的提醒非常及时,完颜喝离散也立刻想到天气这个因素,是啊!马上就要下雪了,草原人怎么还可能出来?

汉人不理解草原游牧人的情况可以理解,但完颜喝离撒却非常清楚,他们女真渔猎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一样,都是部落制,不是专业军队,首先牧民要从各个部落聚集到王帐周围,光聚兵就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祭祀后再大举南下,距离目标往往有上千里,走一个多月才能抵达目标之地,这期间如果遭遇大雪,大军困在茫茫雪地里,无法北上和南下,最终肯定会全军覆灭。

所以季节对游牧人发动战争极为重要,游牧人从来不会在秋冬时节开战,一般都在春天羊羔分娩后,才正式进入开战季节。

完颜喝离撒就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这个最基本的常识自己居然忘记了。

“多谢先生提醒,我再请问先生,我要不要率军南下?或者派一万军队南下?”

宋英摇摇头道:“挞懒都元帅之所以下令放弃北伐草原,就是怕宋军趁大同府空虚偷袭,这支偷袭的军队可不是从南面而来,而是从西面,都督要当心陈庆派骑兵从河套那边杀过来,我们两万军队本来就不多,如果再分兵,很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

“我算是完全明白了!”

完颜喝离撒长长叹息一声,“先生不说,我还真想不到宋军会从西面杀来。”

宋英又道:“还有一件事我要提醒都督,这些蒙兀部、克烈部的人和汉人不一样,汉人会顺从忍耐,但他们不会,他们性格暴烈,把他们关在大营内,夜里极可能会发生暴乱。”

“那依先生之见呢?”

“让他们回家取一点粮食,然后全部驱赶出城,他们只能返回草原,这样就省了很多事,他们留下的财物,都督还能发一笔不小的财。”

最后一句话才宋英的真实意图,趁这个机会没收蒙兀商人的财富,大头当然归女真将领,他自己就算吃不到肉,喝几口汤总是有的。

完颜喝离撒眯起眼睛呵呵笑了起来,这个建议还真不错。

完颜喝离撒当即下令给每人发二十斤粮食,将蒙兀部和克烈部商人一万余人全部驱逐出大同府。

他当然不会再给他们回家收拾金银细软的机会。

……

河东路基本上都被莽莽大山所覆盖,尤其两大山脉纵贯南北,东面是太行山脉,西面是吕梁山脉,但就在这条大山脉之间又分布着不少中小型山脉,比如南部的中条山、太岳山,中部的云中山、系舟山,北部的五台山、恒山、武周山等等。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山脉中形成了六块盆地,南部的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上党盆地,中部的太原盆地,北部的忻州盆地和大同盆地,数百万人口便生活在这六大盆地中,形成了河东路。

太原盆地和忻州盆地之间被云中山和系舟山阻隔,但有两条河流从大山中穿流而过,形成两条河谷成为贯穿南北的要道,一条是西北方向的汾水河谷,连接太原府和岚州,另一条便是岚水河谷,正好从云中山和系舟山的结合处穿流而过,连接太原府和忻州。

这两条河谷上修建了两座有名的关隘,西面是娄烦关,目前控制在宋军手中,当年北宋军队便是从这里前往岚州、麟州、府州发热卖和等抗击西夏的前沿。

东面的关隘便是赤塘关,修建在岚水河谷的入口处,陈庆和金国交换人质便是在赤塘关进行。

这天上午,从赤塘关内出来几队骑兵,每队约有十人左右,身穿皮甲,头戴铜盔,后背弓箭,手执长矛,从关内疾奔而出,沿几个方向向南面奔去……

这支骑兵便是守关军队派出的探子,都是汉人协从军,在完颜兀术那边已经改名为签军,但在完颜昌这边还没有改,依旧叫做协从军。

赤塘关的主将是都统制张中孚,同时也出任知忻州事,堪称文武双全的大将,当年郑平在完颜兀术大营卧底之时,这个张中孚就是他的顶头上司。

张中孚接到完颜喝离撒的指令,命令他务必在两天内确定宋军主力位置,同时守军进入一级战备。

所谓一级战备就是随时发动战争,不能任何人进出关隘,除了派出的探子以外。

就在几支探子骑兵冲出赤塘关不久,其中一支探子便被宋军的斥候盯住了。

这支宋军斥候俨如守株待兔,一直就在关外等候敌军的探子,已经守候了五天,终于被他们等到了。

宋军斥候约五十名骑兵,由一名斥候营副指挥使统率,副指挥使叫李桑槐,成纪县人,二十六七岁,参加过甘泉堡之战,从一名小兵一步步积功升为副指挥使。

五十名斥候骑着双马,一路跟随敌军探子,进入一片树林后,李桑槐很熟悉地形,他立刻分兵两路,命一名都头率二十名斥候骑兵继续跟随,他则率三十名骑兵走小道绕到前面去拦截敌军探子。

十名协从军探子对路况不熟,他们沿着官道而行,奔出十几里,从树林出来了,前面是一条小溪,小溪对面又是一片树林。

“都头,后面有人跟着我们!”

他们都是探子,都比较敏锐,忽然发现身后不远处有骑兵身影晃动。

众探子大吃一惊,纷纷取下弓箭,就在这时,从他们身后射来一阵密集的箭矢,力量强劲,都目标都是他们的战马。

十名探子的战马腿部纷纷中箭,摔倒在地上,至少五名士兵从马上摔下。

“杀啊!”

李桑槐一声大喊,率领三十名骑兵斥候杀了出来,而对面树林也杀出二十名骑兵,将十名探子团团包围。

三名探子企图突围而走,但没有机会了,宋军斥候冲上去,乱矛捅刺,将三名探子杀死在马上。

“我们投降!投降!”

剩下的七名探子吓得纷纷大喊,举起双手。

李桑槐厉声令道:“扔掉所有兵器下马!”

最后两名骑兵下了马,众人惶恐万分,立刻扔掉所有兵器,脱去了盔甲。

没有了盔甲兵器,他们就像拔掉所有尖刺的豪猪,只能任宋军宰割。

李桑槐命令手下将七名协从军探子反绑,骑在马上,带着他们向南面军营方向奔去。

第八百九十七章 赤塘(上)

宋金主力军大营位于赤塘关以南约五十里处的百井寨一带,一共有七万大军,由都统制牛皋统领,刘琼和唐骞为副将。

牛皋带兵非常稳健,但也不迂腐,关键时刻他也能用奇计,正是他的稳健中带奇谋,所以深得陈庆的器重,当然,这次北伐光靠武将也不行,还必须有军师跟随。

军师正是张晓,他出任河东路尚书行台都监,同时兼任河东路盐铁转运使。

河东路尚书行台长史由张孝纯出任,都监属于一种监督官职,河东路各个环节都需要正常运转,尤其很多知州知县都是金国投降过来,他们是否合格,之前是否有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恶行,光靠他们自觉承认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有都监来查证,主要是靠各种检举揭发来收集线索。

张晓出任的就是这个监察职务,经过一年的监察,基本上结束了,七成以上的官员过关,过不了关的官员被张晓直接罢官免职,追究罪责,吐出赃物。

这个时候,牛皋要率领大军北伐,张晓就被陈庆任命为军师,辅佐牛皋北伐。

下午时分,张晓接到牛皋通知,快步来到中军大帐。

“牛都统,有什么重要消息吗?”张晓笑眯眯问道。

牛皋叹口气道:“刚刚接到太原情报站送来的鹰信,金兵改变计划,不再北伐蒙兀部,估计知道我们要向北进攻了。”

金兵取消北伐在张晓的意料之中,“前两天我就说了,现在是九月中旬,如果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很可能他们会被暴雪困在草原,全部冻饿而死,所以我就告诉将军,要把计划往最坏的方向的考虑,我们要面对金兵的五万大军。”

牛皋点点头,“现在的天气确实不利,雍王殿下给我们的命令是下雪前夺取忻州盆地,我们就有了后勤保障,在明年开春后再北上夺取大同府,现在我担心的是,两万金兵会不会南下忻州?”

张晓微微笑道:“大同府可比忻州重要多了,既然金兵放弃北上草原,那就是要保大同府,所以金兵绝对不会南下,否则我们若出奇兵从西面偷袭大同府怎么办?这一点对方肯定能想得到,最大的可能是代州的一万契丹军会南下忻州,两支协从军一起来防御我们,所以我们面对的是两万人,现在我们必须要尽快拿下赤塘关。”

“我知道,我已经派斥候去打探消息了,这两天应该就有回音了。”

牛皋话音刚落,帐外有士兵禀报,“启禀都统,第一斥候队回来了,有收获!”

牛皋大喜,连忙道:“让李桑槐来见我!”

片刻,李桑槐走进中军大帐内,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都统!”

“收获如何?”

“抓捕了敌军一支探子小队,一共十人,被我们干掉三人,其他七人都被带回大营,路上已经审问了大部分,目前唐将军正在核对口供。”

这时,唐骞和刘琼走进大帐,唐骞手中拿着一份口供,笑道:“已经核对完了,基本上都没有问题,和咱们所料差不多。”

牛皋立刻让士兵抬上来一座模型,是泥土和石头捏成的模型,完全仿造赤塘关。

士兵们小心翼翼将数百斤重的模型放在桌上,准确说,赤塘关是一座山谷,左边是云中山,右边是系舟山,中间宽约半里的山谷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间距,实际上这座山谷不是由岚水冲积出来,而是天然形成,整个山谷长约十里左右,也是两座大山最小部分,前后各修建了一座城关。

唐骞指着山谷给众人说明情报,“敌军一万大军都是汉人协从军,其中有三千人驻扎在山谷内,七千人驻扎在北面,这一万协从军装备一般,没有铁甲,都是单层皮甲,但探子是双层皮甲,兵器和其他装备和之前的协从军没有区别,但山谷内有一千桶火油,有二十架中型投石机,这是他们守关最犀利的武器,如果我们强行攻关,他们一定会使用火油焚烧。”

“军队的士气如何?”张晓问道。

“士气一直就不太好,这支军队是几年前招募的,都是从前西军子弟,在协从军中地位最低,待遇最低,每个月只有五百文军俸,还被拖欠了近半年,吃得也是最差,士兵们怨气很重,士气低迷,因为能吃饱饭,所以没有出现逃兵现象,大家虽然都不满,但至少能吃饭,回家税赋太重,百姓们饥寒交迫,饱受盘剥。

但如果没有战争,他们都会继续当兵,但现在战争即将来临,军心开始不稳了,几名探子都交代,士兵厌战情绪浓厚,都不想给金兵卖命,包括他们,所以他们才投降得这么快,毫无抵挡。”

“李将军,他们十个真的毫无抵抗吗?”牛皋笑着问站在帐边的李桑槐。